请选择 目标期刊

早期社区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评价 下载:152 浏览:1539

姚莉 马妮 《现代康复医学》 2023年9期

摘要:
目的:观察早期社区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社区脑卒中患者62例(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随机分为早期社区康复护理的观察组(31例)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31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认知功能改善好,P<0.05。结论:给予脑卒中患者早期社区康复护理效果较好,值得借鉴。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 下载:111 浏览:1180

靳如楠 《现代康复医学》 2024年2期

摘要: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我院2022年4月-2023年4月收治的62位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通过综合护理干预均分为对照组(31位:常规护理干预)与实验组(31位: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较于护理前,实验组患者护理后心理状态量表评分降低且降幅大于对照组(P<0.05)。较于护理前,实验组患者护理后肢体运动能力提升且提升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在提升患者康复效果的同时可稳定患者心理状态。

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的康复效果 下载:155 浏览:1243

陆敏杰 田园 吴长伟 《现代康复医学》 2023年9期

摘要:
目的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接受神经肌肉电刺激结合强制性运动疗法的治疗方式及效果。方法 研究选取了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人。常规组接受标准的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而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强制性运动疗法。研究通过回顾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Fugl-Meyer评估(FMA)、Barthel指数和Lovett肌力级别。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在FMA评分、Barthel指数以及Lovett肌力级别上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在FMA评分、Barthel指数和Lovett肌力级别上的提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康复具有显著效果,这种综合治疗方法不仅能显著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和肌力,值得推广。

探讨神经内科疾病护理中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的护理体会和临床疗效 下载:115 浏览:1507

刘丽芳 《现代康复医学》 2023年5期

摘要:
目的:分析脑卒中患者实施神经内科疾病护理中康复护理后的相关意义。方法:样本选取为7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022.05~2023.05期间,随机分组处理(n=35),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康复护理,进一步探讨临床指标、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康复护理的实施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患者研究数据显示出显著的应用价值,(P<0.05)。结论:神经内科疾病护理中的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的治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为患者提供了积极的护理价值,而且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水平。因此,护理方法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重要意义。

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进展 下载:123 浏览:1518

丁巧玲 《现代康复医学》 2023年5期

摘要: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重,脑卒中患者也越来越多,虽然治疗可获得显著的疗效,但有些脑卒中患者会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严重影响其预后生活质量。所以,治疗的同时,需给予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以改善患者的偏瘫情况,提升其预后生活质量。

PNF技术联合虚拟现实技术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下载:257 浏览:2454

贾晶婷 刘雪 《现代康复医学》 2022年9期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PNF技术联合虚拟现实技术治疗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符合标准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60例,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康复训练(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物理因子治疗和传统的康复治疗),每天两次治疗,30min/次,7次/周。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上PNF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每天两次治疗,30min/次,7次/周。 所有患者进行24周康复训练。以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MMT肌力分级标准,上肢FMA测定作为评定进行疗效观察,采用统计学SPSS 20.0进行结果分析。结果:实验组30例患者中显效8例,有效2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30例患者中显4例,有效16例,无效10例,总效率为67%。数据统计证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PNF技术联合虚拟现实技术的治疗优于常规的康复训练治疗,使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不同程度改善,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的康复训练相比,PNF联合虚拟现实技术能够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提高肌力,降低肌张力,改善关节活动度,具有良好的疗效。

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 下载:238 浏览:2539

郝晴 刘雪 《现代康复医学》 2022年9期

摘要:
目的:探讨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对照实验的方法,选择医院康复科2022年1月-2022年4月接诊的40例符合实验条件的脑卒中偏瘫患者,使用Fuger-Merger评定量表(FMA)评估了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Jebsen手功能评分评估患者手部动作的灵活性和完成情况;Barthe指数(bi)评估患者的日常活动。结果:改良Ashworth评分(mas)、Fuger-Merger评分(FMA)、Jebsen手功能评分和Barthel评分(bi)实验组受训后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显示,常规康复训练与镜像治疗相结合,有效提升了康复效果。结论:脑卒中偏瘫病人可以增强镜像神经元的兴奋性,激活脑部记忆中某些区域运动皮层。大量重复的镜像练习可以导致相应条件的形成反射,加速形成常规运动反射弧。可促进上肢功能及手部功能的恢复,缓解上肢痉挛,降低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损害。

不同强度的有氧运动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下载:234 浏览:2390

崔芸菲 刘雪 《现代康复医学》 2022年9期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的有氧运动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病程在1-3个月内且具有一定步行能力的脑卒中患者9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治疗1组和治疗2组,对照组患者只接受常规的康复治疗,治疗1组和治疗2组的患者在接受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分别进行强度为20%和60%的最大运动能力的电动脚踏车训练,治疗时间均为4周。治疗前后分别对三组患者进行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步行能力、肌力耐力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定。结果:三组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步行能力和日常活动能力治疗后较治疗前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2组患者的改善优于治疗1组。结论:适宜强度的有氧运动结合常规的康复治疗可以有效促进脑卒中患者的下肢功能的恢复。

MTT对恢复期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下载:234 浏览:2478

崔展肇 褚晓晴通讯作者 《现代康复医学》 2022年9期

摘要:
为探讨MTT训练对恢复期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选取实习医院2022年1月-5月期间收入符合标准的30名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5名患者和实验组15名患者,对对照组进行常规的传统康复训练,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每周6天,每天3组,每组10次的MTT训练。对患者的步行能力使用6min 步行试验,10m 步行试验简化, Fugl-Meyer 下肢运动功能评分 ,Berg 平衡量表进行评定。进行常规传统康复治疗并同时也进行MTT训组(实验组)各项评定指标均高于只进行常规传统康复训练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常规综合康复治疗联合MMT力量训练在提高恢复期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方面显着优于单纯综合康复治疗。

精细化护理服务在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锻炼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185 浏览:1816

覃绕 《现代康复医学》 2023年8期

摘要:
目的:研究老年脑卒中偏瘫采取精细化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遴选我院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2022年01月~2023年01月)研究,总例数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予一般护理,实验组予精细化护理,比较指标。结果:①FMA、BI:实验组FMA、BI,记录数值高于对照组(P<0.05);②NIHSS、6MWD:实验组NIHSS较对照组低,6MWD较对照组高(P<0.05);③满意度:实验组满意度,记录数值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老年脑卒中偏瘫采取精细化护理服务效果显著,可全面改善肢体功能,减轻脑功能损害,提高生活水平,值得借鉴。

功能性力量训练(FTS)在脑卒中患者康复应用的系统回顾 下载:116 浏览:1496

郑强 《现代康复医学》 2023年3期

摘要:
近年来,脑卒中发病率逐年增高,许多脑卒中幸存者留下了永久性残疾。力量训练和功能训练都被应用于脑卒中后的康复,功能性力量训练(FST)是结合特定任务的力量训练,被较多文献提出且与传统物理治疗进行比较其康复的疗效以及具体的训练示例,本文就FST在脑卒中后康复的应用展开综述。

早期康复训练联合人文关怀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心理弹性的影响分析 下载:123 浏览:1509

董伟茹 《现代康复医学》 2023年2期

摘要:
目的 分析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训练+人文关怀的价值。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为观察对象,从中抽取50例纳入此次研究,研究起止时间:2021-10至2022-10,并依据随机法行分组处理,一组设为对照组,一组设为观察组,分别开展常规护理、早期康复训练+人文关怀,对比不同的护理效果。结果 运动功能评分,护理前对比(p>0.05),两组无显著差异,而护理后对比(p<0.05),两组差异明显,其中观察组的评分更高;心理弹性评分,护理前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对比差异明显(p<0.05),其中观察组的评分更高。结论 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训练+人文关怀的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神经内科护理对脑卒中糖尿病患者康复的护理分析 下载:233 浏览:2540

高凤云 《现代康复医学》 2022年7期

摘要:
目的:重点分析了脑卒中糖尿病患者在医疗康复中的护理方法,阐述了神经内科护理对其构成的影响,并阐述了其应用价值。方法:以某医院脑卒中糖尿病患者为例,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00例患者做了研究,将这100例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和观察护理组两组,为了更好的进行研究,将常规治疗组用A组进行表示,神经内科护理组用B进行标识,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的康复状况,其中包含了康复效果、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心理恢复情况等。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心理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神经内科护理组患者的各项指标都远远高于常规护理组。结论:神经内科护理在脑卒中糖尿病患者康复护理环节效果比较明显,对患者的身心健康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值得在工作中研究和推广。

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在脑卒中患者步行训练中的应用 下载:188 浏览:2017

闫艳 《现代康复医学》 2023年7期

摘要: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脑卒中的发病率也逐渐上升,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脑卒中后患者出现偏瘫,下肢运动功能发生障碍,出现各种步行问题。本文对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的临床应用进行研究,为脑卒中患者步行训练提供新思路。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神经内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下载:121 浏览:1497

蔡晓珊 《现代康复医学》 2023年2期

摘要: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神经内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和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模式不同随机分为研究组(n=40)和参照组(n=40)。参照组按照神经内科常规临床护理方式实施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参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叠加实施康复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前后Fugl-Meyer、Barthel、SAS、SDS评分。结果:康复护理模式下研究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度恢复情况良好,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得到有效缓解。结论:康复护理可有效缓解负面情绪,提高康复训练配合度,加快恢复脑卒中患者肌张力运动功能,肢体活动能力随之提高,有助于患者进行日常生活中的各项事务。

综合式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效果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分析 下载:117 浏览:1212

赵常莉 《现代康复医学》 2024年1期

摘要:
目的:分析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实施综合式康复护理的效果及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抽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通过双盲法分入实验组与参照组当中,各40例,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予以综合式康复护理,比较患者护理前后相关评分指标(NIHSS评分、FMA评分、ADL评分)、情绪指标(SAS评分、SDS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比较患者的相关评分与情绪指标,显示为P>0.05;护理后,实验组的NIHSS评分、情绪指标都比参照组较低(P<0.05);实验组的FMA评分、ADL评分、护理满意度都比参照组较高(P<0.05)。结论: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护理中实施综合式康复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提升康复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综合式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效果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下载:119 浏览:1218

李慧霞 热克亚·吾买尔 《现代康复医学》 2024年1期

摘要:
目的 分析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开展综合式康复护理的价值。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为观察对象,从中抽取48例纳入此次研究,研究时段:2023/01-2023/12,并将抽签法作为分组依据,设置组别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开展常规护理、综合式康复护理,对比不同护理的价值。结果 康复效果,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护理前对比p>0.05,护理后对比p<0.05,差异明显,观察组评分更优。结论 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开始综合式康复护理的价值较高,可推广。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老年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康复治疗的作用研究 下载:113 浏览:1519

刘鼎荣 丁宁 《现代康复医学》 2023年1期

摘要: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老年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康复治疗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8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脑卒中患者应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方案治疗,可有效提高下肢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帮助患者改善预后。

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效果探讨 下载:67 浏览:736

王娇 金文娇 《中国护理学报》 2025年4期

摘要:
目地:探讨对老人脑卒中病人吞咽障碍展开干预模式的治疗效果及意义。方式:挑选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在我院住院50名老人脑卒中病患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化的方式将病人分成两组,每组25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有针对性的吞咽功能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前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00%和68.00%。结论:对老年人脑卒中病人进行护理干预,可以使其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正常饮食,提高病人的预后。

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急性期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 下载:220 浏览:3421

陈泯吉 《医学研究杂志》 2020年3期

摘要:
研究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急性期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2019.11-2020.7,抽取40例脑卒中急性期偏瘫进行研究分析,按照随机双盲法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实施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对比两组效果。结果:以神经功能及肢体功能为指标,治疗前两组比值显示无差异(P>0.05),治疗1周、治疗2周后观察组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急性期偏瘫患者实施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与肢体功能,效果显著。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