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美索不达米亚古代建筑文化影响下的Art Deco风格 下载:20 浏览:197

唐雨果 万萱 《设计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从古代艺术文化的角度分析现代设计风格,阐述并介绍美索不达米亚古代建筑文化与Art Deco风格的特征与发展历程,分析二者的关联性与演变过程,同时从图形语言与建筑语言两个层面,结合代表建筑,描述美索不达米亚古代建筑文化对Art Deco风格所产生的影响。从现代发展需求的背景下,提出美索不达米亚古代建筑文化对于Art Deco风格的意义。重视Art Deco风格的形式特征,对于现代设计在形式的表达与体现上具有重要意义。

南京市青少年业余足球俱乐部运营风险管理研究 下载:71 浏览:321

孙政 帅鹏飞 王艳琼 《体育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青少年业余足球俱乐部的运营和发展,对于培养足球体育人口、推广足球运动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以南京市青少年足球俱乐部为调研对象,对运营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类风险进行分析,包括组织制度风险、资金管理风险、人力资源风险、场地设施风险、训练模式及安全保障风险。然后提出要完善俱乐部自身组织机构,规范内部管理制度、拓展融资渠道,丰富俱乐部赢利点、提高教练员业务素质及水平,培育体育复合型人才、因地制宜运营管理场地,与商业保险公司建立长效合作机制、积极推进俱乐部与校园足球合作等建议,旨在为提高青少年足球俱乐部运营管理水平提供可行性参考。

冻融对东北黑土风干团聚体与水稳性团聚体组成及稳定性的影响 下载:86 浏览:492

牛浩 罗万清 王晋峰 行文静 吴福勇 《中国土壤》 2020年8期

摘要:
为保护我国黑土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研究冻融作用对黑土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及冻-融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本文以黑龙江省克山、嫩江农田表层(0~20 cm)黑土为材料,通过室内冻融交替模拟试验,分别测定初始含水率和循环次数对黑土风干团聚体与水稳性团聚体组成及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风干团聚体与水稳性团聚体中较大粒径组(> 2 mm)团聚体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呈逐渐减小的趋势,而较小颗粒粒径组(<0.5 mm)团聚体则呈增加趋势。冻融过程中土壤初始含水量显著影响风干团聚体和水稳性团聚体的稳定性。随着初始含水量的增加,冻融显著降低黑土风干团聚体的平均重量直径(MWD)。土壤含水率为50%田间持水量时,冻融明显增加黑土水稳性团聚体的MWD。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风干团聚体小团聚体含量(WSA> 0.25)、团聚体破坏率(PAD0.25、PAD1.0)和MWD均明显降低。本研究结果显示:冻融过程中适宜的土壤含水量有助于增加黑土水稳性团聚体的稳定性。这些发现有助于深入了解冻融过程对黑土侵蚀过程的影响与作用机制。

卡通动物形象应用于互联网企业标志设计研究 下载:25 浏览:257

林志亮 《中国设计》 2019年12期

摘要:
应用卡通动物形象设计互联网企业标志,能有效吸引用户,传播企业文化,也符合大众的审美需要。在设计标志时,要创新表现形式,融合自身的价值理念,满足用户的需求,也要避免陷入著作权风险之中。运用多种设计手法,创作出符合时代潮流的标志。标志所富含的卡通动物形象,可为企业的品牌推广助力。该方法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手法可为互联网企业在设计企业标志和产品标志时提供参考。

非遗视野下板鹞风筝数字化平台交互设计策略研究 下载:35 浏览:258

郭丽丽 温超 《中国设计》 2019年11期

摘要:
为传承和保护板鹞风筝制作技艺,提高人们对板鹞风筝的关注度。文章通过分析板鹞风筝的艺术特征及研究现状,总结合适的数字化方法去保护和传承板鹞风筝,探讨关于板鹞风筝数字化平台的交互设计策略,交互设计策略分为用户研究、创意展示、原型设计、设计评估策略四部分内容。实现板鹞风筝数字化平台交互系统。该方法可为板鹞风筝制作技艺的传承以及创新提供帮助,有利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为坐而设计”中材料应用的情感化研究 下载:27 浏览:232

王璐瑶 《中国设计》 2019年11期

摘要:
通过探究"为坐而设计"中经典坐具产品的设计风格与材料的关系,分析各个材料的特性及表现力。文章运用语义差异法,以坐具中较为常用的材料为研究对象,如木质材料、竹藤材料、金属材料、塑料材料、纺织物材料、皮革材料和纸质材料,进行感性意象评量。通过具体的数据分析,文章得到不同材料对产品风格的影响以及给用户带来的情感体验。为坐具设计中特定设计风格的材料选用、特定材料的创新性表达提供参考。

“千层饼”分析下的城市公园景观形成研究——以合肥市庐阳公园为例 下载:32 浏览:331

王忆梅 唐晓岚 周孔飞 《中国设计》 2019年9期

摘要:
"千层饼"分析着眼于生态人文要素,为环境设计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方法,由于其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而能够广泛运用在不同尺度的城市景观设计中。首先分析了"千层饼"理念在项目实践中的设计内容,在此基础上梳理了"千层饼"分析下的城市公园景观形成研究框架。最后提出了这一框架的应用策略。该研究为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与形成提供参考,从自然和人文的双重价值上营造城市景观。

地域文化在动画场景设计中的应用与影响研究 下载:27 浏览:394

周越 王超 李琦 《设计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事物的发展都是由简到繁逐步推进的,动画场景是现实与虚拟相结合的产物。文章首先阐述了地域文化的含义及与场景设计的关联性,接着又选取实际案例分析,论证了地域文化在动画场景设计中的作用,以及现阶段国产动画在传统元素运用上所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问题对场景设计进行优化,并得出结论。在场景设计中,将地域文化元素巧妙地融合到动画场景设计中去,是对民族文化的一种传承,同时也提高了整个动画影片质量,更多的是可以赋予动画作品具有深层次的内涵,将中国灿烂的历史文化带给全世界。

土壤施硒对茶树叶片硒及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下载:75 浏览:480

秦玉燕1,2 王运儒1,2 时鹏涛1,2 甘志勇1,2 李鸿1,2蒋越华1,2 梁宏合1,2 罗清1 《中国土壤》 2019年11期

摘要:
以茶树为试材,亚硒酸钠和硒酸钠为硒源,采用土壤沟施的方式,进行田间试验,研究茶树叶片总硒、有机硒及K、Ca、Mg、Zn、Fe含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土壤施硒可显著提高叶片总硒和有机硒含量,叶片总硒含量随着施肥浓度增加显著升高,随着采样时间延长,先升高后降低,在施肥后5个月达到最大值。茶树对Se(VI)的吸收和转运能力远高于Se(IV),硒酸钠处理叶片总硒含量是亚硒酸钠处理的10.4~25.3倍。茶树吸收无机硒后大部分都转化为较为安全的有机硒,有机硒占总硒比例为91.6%~96.2%。土施不同浓度硒肥,叶片K、Ca、Mg、Zn、Fe含量呈现出波动式升降变化的特点,施硒显著提高嫩叶Zn含量,并显著降低老叶Ca、Fe含量,对叶片K、Mg含量无显著影响。

基于多元联系数的地铁钻爆法施工风险评价研究 下载:38 浏览:333

赵金先 李堃 王苗苗 张英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8年5期

摘要:
为提高地铁钻爆法施工风险评价的科学性,对钻爆法地铁施工过程中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建立了钻爆法地铁施工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引入集对分析中的多元联系数理论,将风险评价作为一个不确定性系统进行分析,运用更适合不确定性系统的区间层次分析确定风险评价体系各指标的权重,根据相关规范,建立基于集对分析的四元联系数的风险同异反评价模型,并对得出的联系数分量数值结果进行系统分析。通过计算各阶偏联系数对钻爆法地铁施工风险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通过实际案例进行风险联系数的计算与分析,验证了该方法在地铁钻爆法施工风险评价及其趋势分析中的适用性。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DB模式道德风险治理研究 下载:22 浏览:294

杨杰 宋凌川 崔秀瑞 李晓霞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8年4期

摘要:
完善DB模式管理机制既满足国内建筑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又保证了业主的利益诉求。分析DB模式内涵特点及内部关系,构建"委托—代理"模型阐明了工程总承包市场内"道德风险"存在机理以及业主对于总承包商提供激励和约束措施的必要性。通过对模型参数进行分析,提出引入因素激励函数、相对信息强度和监督函数来规范总承包商的行为,并给予制定合同奖励条款、加强市场环境建设和拓宽业主监督渠道等相应措施建议。

不同品种水稻对砷的吸收转运及其健康风险研究 下载:76 浏览:481

李仁英1,2 张婍1 谢晓金1 李霖1 徐向华1 《中国土壤》 2019年8期

摘要:
为了比较不同品种水稻砷的积累特点,筛选可食用部分低砷积累水稻品种,研究通过盆栽试验,分析了江苏省常见的11个水稻品种根、茎、叶、谷壳和籽粒中的砷含量、砷的转运系数和根表铁膜厚度及其对砷固持的影响,并预估了不同品种水稻籽粒砷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水稻各部位的砷含量差异显著(P <0.05),泰瑞丰5号籽粒中的砷含量最高,而镇稻16号籽粒中的砷含量最低,后者大约是前者的一半。砷在水稻相邻部位的转运系数存在品种间差异(P <0.05),砷在水稻叶与籽粒间的转运系数最大的水稻品种是泰瑞丰5号,最小的是镇稻16号。根表铁膜量在不同品种间差异显著(P <0.05),其中淮稻6号的铁膜量是武运粳23的2.17倍。根表铁膜量与铁膜中的砷含量及水稻根叶中的砷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 <0.05)。不同水稻品种间的目标风险指数(THQ)也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泰瑞丰5号的THQ值最高,而镇稻16号的THQ值最低,两者相差0.99倍。研究表明,镇稻16号由于较低的砷吸收和转运能力,在中低砷污染土壤上种植风险较小,而泰瑞丰5号风险最大。

中国海外水电项目建设期内跨界风险博弈分析 下载:58 浏览:409

许俊丽 舒欢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8年2期

摘要:
以密松工程为例,通过分析建设期内中资企业存在的跨界风险及其危害,避免项目所在国政府中途违约,助力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构建了信息不对称性的两人博弈模型。根据博弈均衡结果分析,当政府守信效率低于某一值时,中资企业必然遭受跨界风险;当高于该值时,中资企业以一定概率发生跨界风险。并提出降低跨界风险发生概率的措施:加大惩处力度,提高违约金额度;强化公关意识,提高履约效率;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减小履约成本;善用媒体营销,宣传跨界风险危害。

万象贞滇剧演唱艺术风格特征 下载:31 浏览:313

赵嘉禄 《中国艺术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万象贞是云南著名滇剧表演艺术家,她师从滇剧"竹派"艺术创始人张禹卿先生,专攻花旦、闺门旦、青衣。她的表演艺术源于"竹派",又博采众长,融会贯通,自成一体,继承和发展了滇剧旦角演唱艺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唱艺术风格。她增加真声成分真假声相结合的唱法,新颖而又富于地方特色剧种风格的唱腔,字正腔圆、润腔技巧颇高的演唱功力,以韵白为主兼有软讲的念白,以声传情、以情感人,塑造出了滇剧舞台上一个个鲜活的艺术形象。

齐齐哈尔市主城区城市绿地土壤重金属来源解析与健康风险评价 下载:471 浏览:470

乔雪 邓琳 王今雨 张道明 《中国土壤》 2019年4期

摘要:
为了解齐齐哈尔市建城区城市绿地土壤重金属来源与健康风险,在生产绿地、居住绿地、公园绿地、工业绿地、附属绿地、防护绿地、道路绿地内采集表层0~20 cm土壤样品,测定重金属含量,并用单因子指数法表征污染水平。应用美国环境保护部(US EPA)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评估人群暴露土壤重金属的健康风险,以期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开敞空间规划提供有益的指导。结果表明:各绿地土壤中均有重金属元素含量超过黑龙江省土壤背景值,其中Cu、Zn、Pb、Cr、As表现更为突出;Cr在生产绿地、居住绿地、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及道路绿地土壤中最高,Hg最低,而工业绿地和附属绿地土壤中Zn最高,Hg最低;单向污染评价显示,居住绿地中的As、公园绿地中的As和Cr、防护绿地中Hg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大于1,已产生污染。Cu、Pb、Cr、Zn含量高值点主要出现在公园绿地,该绿地土壤中Cu、Pb、Cr、Zn的累积可能受到居民生活和交通活动的多重影响;As含量的高值点主要分布在工业绿地土壤中,源于市区内的工业性企业在各个生产环节产生的污染物和煤炭燃烧的排放富集于土壤。Hg含量的高值点出现在防护绿地中,略超出黑龙江省土壤背景值,需要关注。城市绿地土壤中重金属对成人不存在非致癌健康风险;而居住绿地、公园绿地的土壤中As、Cr和生产绿地土壤中的Cr对儿童存有潜在的非致癌健康风险,需要引起注意。城市绿地土壤中,As、Cr呼吸对成人和儿童的致癌风险指数(CR)平均值均大于US EPA推荐的土壤治理标准(10-6),但未超过有关专家所建议的土壤治理标准(10-6~10-4),其致癌风险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应引起重视;不同绿地类型内人群暴露土壤重金属的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存在一定的差异,进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时要科学制定绿地空间布局,降低对人类健康的风险。

低分子有机酸对贵州黄壤中镉释放及形态的影响 下载:74 浏览:482

刘桂 华敖明 柴冠群 任婧 秦松 范成五 《中国土壤》 2018年12期

摘要:
以贵州典型黄壤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浓度的柠檬酸、苹果酸及酒石酸作为浸提剂,通过振荡浸提法及BCR连续提取法,研究了低分子有机酸对黄壤中Cd的浸提作用及黄壤中Cd的形态变化。同时,分析了低分子有机酸对黄壤中Cd活化的环境风险。结果表明:3种低分子有机酸均可促进土壤Cd的浸出,且随有机酸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浸提效果大小为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苹果酸、酒石酸分别与柠檬酸复合添加的浸提率,均高于单一添加苹果酸、酒石酸,小于单一柠檬酸。在有机酸作用下,土壤中弱酸可溶态Cd比例增加,增幅在21.11%~64.25%之间;可还原态Cd减少,降幅为7.88%~24.03%之间。可氧化态和残渣态Cd变化不大。有机酸的复合添加后,可进一步增加土壤中弱酸可溶态Cd,降低可还原态Cd,其中复合方式N5+P5效果最明显,但会增加土壤中Cd活化的环境风险。环境风险分析表明,柠檬酸对土壤中Cd活化的环境风险要远大于苹果酸和酒石酸,且随有机酸浓度的增加有增加趋势。

中国古代艺术风格类型理论的早期形态 下载:30 浏览:310

张兰芳 《中国艺术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对"风格类型"的区分,是人类审美意识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站在审美立场上对艺术自身体貌与特色感悟体验的结果。中国古代艺术风格类型理论从先秦两汉时期孕育萌芽,到魏晋六朝时期正式确立,经历了相当长的发展过程。古人相关"艺术"的认知,从艺术与非艺术混杂,到门类艺术分列,始终被束缚于实用功能体系中。由于社会主流思想、审美观念不同,对艺术及风格类型的评价具有鲜明时代差异。先秦两汉时期大多统摄于"功能论"而显得不够明朗,魏晋六朝时期主要着眼于艺术自身"审美论"而使风格类型划分理论得到彰显,理论话语的审美特性由模糊趋于鲜明,体现出古代艺术风格类型理论早期形态的发展轨迹,为后世艺术风格类型理论奠定了坚实基础。

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的阿拉善盟土地荒漠化反演研究 下载:76 浏览:486

潘霞1 高永1,2 汪季1 《中国土壤》 2018年11期

摘要:
以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13Q1产品为数据源,将归一化植被指数作为不同荒漠化等级的划分依据及评价因子,以此来反演2000~2016年阿拉善盟土地荒漠化时空动态演变过程。结果表明:阿拉善盟土地荒漠化具有自东南向西北逐渐改善的好转趋势,其中,阿拉善左旗和阿拉善右旗土地荒漠化得到有效遏制,改善效果明显,但额济纳旗土地荒漠化改善效果微弱。在不同荒漠化等级中,重度荒漠化所占比重最大,其次是中度土地荒漠化,再次是轻度土地荒漠化,非荒漠化土地所占比重最小。相关分析后发现,气温和降水与归一化植被指数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但不显著。而牲畜数量与归一化植被指数值之间具有负相关关系,且呈极显著相关。可见,人类行动的实施才是防治土地荒漠化进一步恶化的有力措施。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对植被生长的高度敏感性,可以快速简便的划分出荒漠区和非荒漠区,同时基于GIS空间统计功能,可以有效地对不同程度荒漠化划分等级。通过空间分辨率高达30 m的Landsat TM5影像在不同荒漠化等级范围内的精度验证,总体评价分类精度达到85.11%,Kappa系数为0.82,两种不同空间分辨率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可见归一化植被指数在反演大尺度下荒漠化动态演变过程的准确度和可行性。

中国美术史研究中的“临仿”现象探析——以美国学者高居翰和班宗华对董其昌创作手法来源研究为例 下载:65 浏览:403

王洪伟1,2 《中国艺术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美国学者高居翰于1982年提出,董其昌《葑泾访古图》受到利玛窦所携铜版画之影响。16年后(1998),另一位美国学者班宗华以研究董其昌《婉娈草堂图》的新颖风格为基础,高度"临仿"了高居翰的论证思路,并以此向后者表达了特别"致敬"。班宗华的研究也带有一些创意,基于新的史料与作品证据将董、利二人的"一面之缘"由万历壬寅(1602)的"南京"改为万历丁酉(1597)的"南昌"。然而,《婉娈草堂图》并非惯常意义上的"草堂图",所采用的"李郭"风格不仅是对受画者陈继儒早年"绝意仕进"的同情,更与作画前两个月发生的焦竑"科场案"密切相关。科举取士和士大夫流放等现实问题,使得董其昌当时根本无暇沉浸于西方铜版画的新异风格与趣味当中。

从“金陵画派”到“新金陵画派”的嬗变 下载:68 浏览:403

陶亚萍 《中国艺术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江苏地区自明代出现影响巨大的吴门画派之后,于明末清初又以"金陵八家"为主干形成了"金陵画派"。时至20世纪,在新的历史语境下,又再次形成以南京为中心的"新金陵画派"。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30年代初,徐悲鸿、张大千、陈之佛等画坛名流曾云集南京,汇合成美术界颇具影响的主流画派"新金陵画派",形成中西融合、具有时代气息的绘画风格;第二阶段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傅抱石、钱松岩、亚明、魏紫熙、宋文治等人为代表,集中继承和发展了"新金陵画派"的艺术主张,重视写生,以现实主义的精神描绘江南的山水风情,弘扬民族的觉醒、创新意识,把江苏山水画的发展推向更高的辉煌。第三个阶段以方骏、薛亮、刘二刚、常进、朱道平、宋玉麟、周京新等四五十年代后出生的画家为代表,他们无论从创作技法、思想上都融入了时代最前沿的创新元素,把当代江苏中国画的发展推向新的至点。本文以"金陵画派""新金陵画派"的绘画风格对全国主流画风的影响为背景,阐述江苏地域性画派在艺术语言、艺术精神及人文内涵方面的演变过程,为现当代江苏中国画的研究提供相关借鉴。这两者既有历史语境的相似性,又有内在精神上的嬗变。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