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最新录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模式研究 下载:243 浏览:3623
摘要: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自媒体时代高校如果仍然采用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使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严重的抵触情绪,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的提高。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要求高校应该站在人文关怀的角度上,深入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才能从根本上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文章主要是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模式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心理契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273 浏览:2784
摘要:
本文将“心理契约”理论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基于辅导员视角,阐述思政心理契约的内涵,探究大学生思政教育过程中“契约失灵”现象及成因,立足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方面,针对性地提出维护良好思政心理契约的切实可行的对策,从而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基于比较静态分析在校大学生"点外卖"问题研究 下载:267 浏览:2936
摘要:
调查北京某高校大学生外卖饮食情况,并与校园食堂做对比,给出合理建议方法。方法:采取问卷调查,比较静态分析的方法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该校大学生选择点外卖的原因有饭菜口感,吃饭时间,选择在校食堂的原因有价格便宜,饭菜干净卫生。在校的大学生对时间成本的明感度大于饭菜价格的敏感;在校大学生对饭菜口感的敏感大于对饭菜价格的敏感。结论:校园食堂可以进一步丰富饭菜食堂种类,灵活调整饭菜供应时间段以及增加与在校大学生的互动。
高校党建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困境与策略 下载:53 浏览:684
摘要:
在高校中,党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校党建与创新创业教育常在平行轨道上行驶,没有做到真正的双向互动、同频共振。党的建设工作与“双创”教育发展只有进一步强化思想引领、组织保障、平台聚合及管理机制,才能以党建更深层次引领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使两者有机融合,实现“两促进”“双提高”的共赢目标。本文就高校党建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困境与策略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大学生金融风险防范意识的培养 下载:328 浏览:3285
摘要:
随着当前智能化设备的快速普及,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手机来进行各类生活服务操作。因此,互联网金融也随着手机的快速普及而融入到了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能够快速满足大学生的实际消费需求,所以,金融业务受到了广大学生的喜爱。但是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没有风险防范意识这一特点,设置网络高利贷、校园贷等不良贷款业务,促使大学生在贷款过程中以贷养贷,自身承担了大量的贷款金额,严重影响了正常金融秩序。所以,大学生必须清楚认识到金融风险防范的重要性,广大高校应当针对大学生当前状态加以引导,帮助学生学会理性消费,加强金融方面的认识,以此来促进金融行业快速发展,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建设良好安全的社会环境。

课程思政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对策 下载:64 浏览:726
摘要: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大学生教育教学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为了提高地方综合性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实现立德树人的奋斗目标,高校应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融为一体,挖掘不同课程的思政资源,形成全方位育人体系,使学生接受良好教育的同时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生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近年来,在大思政观视域下,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在理论课教学、实验实践环节、创新项目及各类竞赛中开展了多方位育人的尝试和探索,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地方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新思路。
经济新常态环境下大学生就业问题与建议 下载:300 浏览:3093
摘要:
本文主要分析经济新常态的主要特征,探析经济新常态环境下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并提出有效性的建议。

体验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探究 下载:74 浏览:829
摘要:
随着我国教育领域不断改善与创新,素质教育逐步受到社会各界重点关注,这就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体验式教学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参与感和实践体验。将其融入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中,能够为学生带来更优质的教育服务,使其通过良好教育形成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以积极乐观心态面对生活和未来的挑战,从而实现自我认知与升华,达到知情合一、知行合一境界。基于此,文章首先对体验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意义加以明确;其次,提出体验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中国精神在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化发展中的价值探析 下载:134 浏览:1440
摘要: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托举伟大的梦想。如今,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全体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为之共同奋斗的目标。在这一特殊时期,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一种精神力量将人民凝聚在一起,共同建设一个强大的国家。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明确指出,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支撑。新时代大学生作为未来的主力军,必须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在这样的背景下,增强新时代大学生的中国精神,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现实任务。
面向大学生创新素养培养的探究式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以《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为例 下载:156 浏览:981
摘要:
为适应新时代经济发展的需求,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对教学设计进行探究,增加实操课程内容,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进而有效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养,培育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高质量人才。本文将以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大学生创新素养培养的意义,重点探究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探究式教学设计与应用,以期能够为社会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会计人才。
新时代大学生共创家乡良好水资源的途径和办法 下载:326 浏览:2935
摘要:
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一种寻找和谋求对世界进行全面改变的系统性理论,因而它所解释的世界“认识”或“知”,与对改变世界“实践”或“行”之间的关系等这个问题对当代中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与人民生态环境权益保护的有效协同共同推进,当前我们以及家乡所存在面临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中国梦"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探索 下载:142 浏览:1526
摘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了高校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了培养大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状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多年来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始终未达到预期中的育人效果,而“中国梦”的提出,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它不仅是个人梦想的“中国表现”,更是中国人对历史与祖先的承诺,基于此,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准确把握“中国梦”的科学内涵,运用合理的教育途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本文就“中国梦”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展开研究和讨论,以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 下载:136 浏览:1455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速度加快,我国教育改革速度加快,传统教育逐渐向现代特色教育转变。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受到了很大影响,虽然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广泛的发展空间,但是面临着巨大的困难。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辅导员必须着眼于时代背景,认清主要矛盾,用创新的思想方法迎接挑战,组织学生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
论新形势下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 下载:127 浏览:1378
摘要:
随着中国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互联网技术的加持下,越来越多的外来文化已经逐渐传播到高校学生的生活当中。对此,在这一新形势背景下,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时,应该站在大学生认知角度,帮助大学生体会中国伟大思想文化所蕴含的深刻理念,从而培养高校大学生正确的思想价值以及政治观念,由此促进其健康未来发展。
“互联网+”视域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 下载:127 浏览:1361
摘要:
在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下,互联网的迅速普及,给社会各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为学生创业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机遇。在“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和互联网逐渐深入融合。另外,在高等院校推出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方案的背景下,大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进行创新型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互联网+”时代,对创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即结合时代现状达到有效创业目的。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路径创新思考 下载:79 浏览:1049
摘要:
社会实践作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有机组成,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有效途径。实践育人也是共青团开展思想政治引领的特色优势,还是高校共青团引导大学生服务国家奉献社会的必要举措。本文分析了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重要意义,并梳理分析了目前社会实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存在问题,提出了高质量创新开展社会实践工作的路径与举措。
课程思政背景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融合式课程探索 下载:116 浏览:1298
摘要:
新媒体时代带来了网络信息的海量传播,方便了大学生信息获取与沟通交流,但当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还存在诸多普遍问题。文章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出发,探索媒介素养教育如何与大学的其他课程相融合,进而推动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融合式发展,从而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自媒体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大学生中的传播机制研究 下载:71 浏览:836
摘要:
大学时期是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重要时期,他们的思想状况、政治素质和知识能力等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前途命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青年大学生,对于实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从自媒体时代的特点出发,教育引导大学生全面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理论意义和丰富思想内涵,真正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善学善用,真学真用。
社交媒体使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社会调查 下载:74 浏览:1050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交媒体已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为大学生提供了便捷的社交和信息获取途径,但同时也可能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社交媒体使用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但结果并不一致。有的研究表明社交媒体使用可能增加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的风险,而有的研究则认为社交媒体使用有助于缓解孤独感,提高生活满意度。因此,本研究旨在揭示社交媒体使用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实现“四史”教育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协同育人效果 下载:91 浏览:1033
摘要:
“四史”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的统称 。“四史”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四史”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来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四史”教育在新时代的体现与升华。因此,整合挖掘“四史”教育基因,创新“四史”教育方法,完善“四史”教育机制,加强校园“四史”教育建设,将“四史”教育资源充分协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共同开展,能有效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目标,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