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学科思维提升能力 学伴互助助力高效课堂 下载:42 浏览:457

付桂芳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19年9期

摘要:
语文教学要真正出成效必须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学伴互助式教学"将语文教学的触角深入到学生的思维领域,通过训练思维、开启思维、提升思维使语文课堂真正成为有助于学生思维发展、成长、成熟的高效课堂。

初中课改新模式——学伴互助导学案教学 下载:43 浏览:460

邱磊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19年9期

摘要:
在课改的大背景下,"学伴互助"与导学案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果——导学案以前置性作业的模式留给学生,课堂上以学伴互助的方式来突破重难点——教师将自身角色定位于课堂的引领者和提升者,真正做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学伴互助的评价与管理 下载:44 浏览:461

苟丽娟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19年9期

摘要:
结合"学伴互助导学案教学"模式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的大胆尝试,探索"学伴互助层级管理体系",极大地提高了班级管理水平;这样的经验为实施和改进现有的教学模式提供了具体的学情依据。

学伴互助式班级管理策略 下载:45 浏览:466

高素平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19年9期

摘要:
班主任要找寻出适宜的管理办法,及时协调个别小组之间的纠纷,结合学情调动学生参与管理,为塑造班级氛围采取必要的补充措施,不断打磨既定的管理策略。

“互联网+”背景下“四位一体”课程模式的构建——以“小学英语教学设计”课程为例 下载:59 浏览:307

林红1 贺佐成2 李海3 《中国教育学报》 2018年4期

摘要:
为解决我国在线开放课程模式单一、与线下教学不对接、持续更新共建难等问题,提出"让学习随时随地发生,让学习成为一种体验,让课程持续树人育人"课程建设理念。以"小学英语教学设计"课程为例,构建了基于SPOC的自主学习、基于翻转课堂的合作学习、基于手机APP的拓展学习、基于实践项目的体验学习的"四位一体"课程模式。

在语文学科素养中寻找训练的最佳途径 下载:55 浏览:473

刘莉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19年7期

摘要:
随着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被提到了教育的至高点,由于前几年应试教育的过度发展,导致学生重知识轻思维,在此教育体系下学生缺乏了结构性思维,导致在听说读写等方面的思维混乱与语文素养的欠缺。鉴于自己多年的语文教学的研究与思考,尤其是结合我校的学伴互助课堂教学改革得出结论:教师有意识地运用结构性思维来组织教学,可以更精准地确定核心目标,更清晰地进行学法指导(采用教师引路架构问题,学长带动学友),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综合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思维能力。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58 浏览:471

秦万祥 陈艳云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随着中学英语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被广泛应用于中学英语教学中。这一教学模式不仅使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改变,也使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了主体作用,呈现了"教为辅助,学为中心"的思想。分析当前中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发现,"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对师生均产生了影响。借助具体案例,有利于探析中学英语教学中学案的设计与编制、运用和评价,进而提出运用"学案导学"模式提高中学英语教学的策略。

韩国外语教师教育课程的特点及启示——以首尔大学英语教育系为例 下载:76 浏览:490

谢赛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19年1期

摘要:
韩国外语教师教育课程分为教养课程、教职课程和学科专业课程3部分。以首尔大学教育学院英语教育系的教师教育课程为例,分析3部分课程的具体形态,并将其与中国、日本、新加坡等其他亚洲国家的外语教师教育课程进行对比。韩国外语教师教育课程呈现出三大特点:第一,教职课程比例偏低;第二,实践课程较为薄弱;第三,模块选择制凸显灵活性。在分析韩国外语教师教育课程利与弊的基础上,认为未来我国外语教师教育课程建设应着力于四个方面:(1)整合不同模块的课程内容,使之形成合力,共同指向卓越教师培养;(2)适当提高职业课程所占比例,夯实师范生职业素养;(3)目标指向更加明确,以更好地体现国家政策要求;(4)进一步优化教育实习的时间安排,丰富教育实习形式,让师范生得以在实践中稳步成长。

优秀高校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模因研究 下载:29 浏览:313

李春梅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1期

摘要:
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是教师教学的工具和媒介,也是学生获得可理解性目标语输入的主要来源和输出形式。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的复制和传播对英语学习起到重要作用。研究者对一名优秀高校英语教师课堂话语进行质性研究,发现优秀高校英语教师课堂话语因得到学生积极反馈而形成教师话语模因,可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种类型;促成话语模因形成的积极因素有教师幽默话语、凝练话语和贴近学生话语,阻碍其形成的因素有远离学生思想话语和课堂紧张气氛。

优秀高校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模因研究 下载:84 浏览:234

李春梅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1期

摘要:
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是教师教学的工具和媒介,也是学生获得可理解性目标语输入的主要来源和输出形式。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的复制和传播对英语学习起到重要作用。研究者对一名优秀高校英语教师课堂话语进行质性研究,发现优秀高校英语教师课堂话语因得到学生积极反馈而形成教师话语模因,可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种类型;促成话语模因形成的积极因素有教师幽默话语、凝练话语和贴近学生话语,阻碍其形成的因素有远离学生思想话语和课堂紧张气氛。

新版俄罗斯北极政策:变化、原因及特点 下载:47 浏览:377

朱燕1 王树春2 《中国海洋学报》 2021年5期

摘要:
新版俄北极政策在威胁和挑战评估、能源开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社会人文等方面发生变化。这些变化主要源于以下因素:北极气候加剧变暖、国际能源格局的变化、西方经济制裁、俄美大国竞争的加剧和北极开发进程的推进。受上述因素的影响,新版俄北极政策呈现出本地化、多元化、统一性和战略针对性等特点。这些政策释放出重要信号,对中国推动"冰上丝绸之路"和"北极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有重要启示,值得我们关注。

应用型高校艺术类专业大学生学风建设机制研究 下载:36 浏览:1348

张琳娜 李艺 林兴彬 《当代艺术》 2025年3期

摘要:
学风建设是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证高校人才质量的关键。学风建设的主体由学校、学生、教师三部分组成,良好的学风建设离不开高校“乐学、勤学”氛围的营造。也离不开具备优秀师德教师队伍的精耕细作,更离不开学生树立自觉学习意识、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在“学教融合、坊企联动、六艺并举”政策的引导喜爱,应用型高校艺术类专业的学风建设也应与时俱进,在政策引领、理念创新、机制落实等方面为艺术类专业学生学风建设助一臂之力。

先秦儒家“中庸”思想的本体论与方法论研究 下载:96 浏览:909

金子钰 《国学研究》 2024年11期

摘要:
本文从概念、本质及应用来论述先秦时期儒家的中庸思想,以哲学视角进一步认识与分析儒家的中庸思想,从哲学概念中的本体论和方法论这两个不同角度理解“中庸”思想丰富内涵中所蕴含的有关矛盾观、发展观、系统观及量变和质变有关的哲学思想。

古诗词歌曲在高职高专教学中运用与实践 下载:177 浏览:1530

童姗姗 《中文研究》 2023年3期

摘要:
本文首先分析了古诗词歌曲的定义与分类,其次阐述了古诗词在高职高专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再次论述了古诗词歌曲在高职高专教学中的现状分析,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古诗词歌曲在高职高专教学中的实践策略,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中国传统文化视角下古诗词歌曲在高职声乐教学中运用与实践 下载:130 浏览:1331

童姗姗 《当代中文学刊》 2023年5期

摘要:
中国古典诗词歌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中最富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的瑰宝,具有深厚历史感、丰富内涵与博大精深等独特魅力。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社会对人才需求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流行音乐相互交融、互相渗透的情形之下,中国古典诗词歌曲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之一受到世界瞩目。中国诗词歌曲在古代的时候,是人们用来抒发情感与智慧,表达自我思想和感情的一种主要手段,古诗词歌曲更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有着丰富多彩、别具一格之美,本文针对中国古典诗词歌曲在高职声乐教学中的学习和传承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为相关部门完善教学体系提供参考依据。

浅谈如何有效提升小学艺术课程的开发水平 下载:84 浏览:625

朱传久 《中国艺术研究》 2025年1期

摘要:
近年来,在教育改革工作的推动下,素质教育逐渐成为了广大教育工作者所关注的重点问题。针对这一问题,近年来,广大教育工作者针对艺术教育工作进行了合理的分析与探索,从而全面推动了我国艺术课程开发工作的有序推进。总的来看,在小学阶段,通过艺术课程的合理创设,有利于促进学生课余生活的进一步丰富,对于小学生群体综合素养的培养具有良好的推动价值。本文中,笔者结合大亚湾区小学艺术课堂的开发与研究工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总结出了相应的艺术课堂开发工作指导经验,希望为后续小学教学工作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论翻译选词中指称意义与蕴涵意义的关系 下载:274 浏览:1649

​何颖 《文学研究》 2023年7期

摘要:
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促进了人们之间的联系,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沟通障碍和言语摩擦。作为译者,在英汉翻译时并非表面上的将一种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语言,而是深层含义上的理解,达到传情达意的效果。翻译中词语的指称意义和蕴涵意义是两个重要概念。在翻译时,常常会出现错用词语的情况,导致不了解源语文化的人无法理解原文想要表达的意思。对于这种问题的处理,我们可以从两者之间的关系来着手讨论和分析,从而提升翻译的质量使原文更容易被接受。不同的语境下会决定选用哪一个词语更合适,更能表达原文的内容和思想。本文将具体分析两者之间的差异来说明译者在翻译时,要在深谙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基础上尽最大可能选取最恰当的词语,最充分地还原原文的蕴涵意义,做到达意传神。

试述艺术教育与大脑功能的发展 下载:226 浏览:2320

梁志洪 《中国艺术研究》 2023年6期

摘要:
本文阐明艺术教育对微观的大脑神经组织和宏观的大脑两半球功能发展的一定的促进作用。主要是围绕关于物质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辩证关系的原理,运用有关神经解剖学和生理学的研究成果进行阐述的。

高职高专声乐教学与古诗词文化的有效结合 下载:342 浏览:2372

​鄢莉婷 《文学研究》 2022年5期

摘要:
声乐是高职高专艺术院校课堂教学的核心课程,对高职高专艺术院校声乐教学的开展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将古诗词文化融入到声乐教学中能在声乐教学的基础上对学生的文化素养、艺术修养等进行提升,是促使学生综合学习水平提升的重要教学方式。文章从当前高校的教学实际出发,对当前声乐教学的现状与古诗词文化融入教学的意义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案例对高职高专艺术院校声乐教学与古诗词文化结合的策略展开探讨。

初中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策略初探 下载:288 浏览:2903

易炳文 《当代中文学刊》 2021年7期

摘要:
古诗词是初中语文中的重点以及难点,古诗词学习有益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教师需要调整教学思路,以古诗词群文阅读为依据,将这种创造性的教学策略与初中语文教学改革融为一体,在指导和鼓励学生的过程中,帮助学生重拾古诗词的学习兴趣及自信心。让学生能够在群文阅读的过程中掌握古诗词学习的技巧,深入领悟古诗词的魅力以及文化元素,进而对初中语文有一个全新的认知及理解。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