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肺部感染并发呼吸衰竭中医证候和辩证用药研究 下载:365 浏览:2578

于芳 《中国中医药》 2022年11期

摘要:
肺部感染性疾病,简称肺部感染,是指包括终末气道、肺泡腔及肺间质在内的肺实质炎症,病因以感染最为常见,还可由理化、免疫及药物引起。ICU内肺部感染指发生在ICU这个特殊环境内的获得性肺部感染。为原无肺部感染的病人入ICU 48 小时后发生咳嗽、咳脓痰或痰量明显增多,伴发热,肺部有实变或罗音等感染体征,胸部X线检查有新发生的或进展性浸润、实变等炎症改变,痰培养发现病原体。

基于数据挖掘的王光辉治疗滑胎中药配伍规律研究 下载:321 浏览:3566

张焕珍 《中国中医药》 2023年10期

摘要:
研究名老中医王光辉治疗滑胎中药配伍规律。方法:收集王光辉教授门诊治疗滑胎病例处方,应用Excel 2019建立数据库,使用IBM SPSS Statistics 26.0、I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及关联规则等数据挖掘分析。结果:共纳入2020年1月至 2022年12月期间50例滑胎病例,搜集处方108首,用药71种,累计用药频次1362次。使用频次前5位药物为白芍(77频次)、桑寄生(64 频次)、菟丝子(64 频次)、续断(64频次)、炙甘草(59频次);常用药对菟丝子-桑寄生、桑寄生-续断、续断-杜仲等药对;常用药物聚类组合3组。结论:王光辉教授临床辨治滑胎分为未孕时补肾活血,孕后及时补肾健脾益气固胎,充分体现了中医学“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的思想。

中成药注射剂的中药学特性及其临床应用分析 下载:420 浏览:4136

金力平 《中国中医药》 2023年8期

摘要:
中成药注射剂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药现代化成果,融合了传统中药理论与现代制药技术,具有药效迅速、作用显著等特性。本文围绕中药注射剂的中药学特性,详细阐述了其组方原则、药效特征、生产工艺对品质的影响,以及质量标准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在临床应用分析方面,重点探讨了适应症选择的辩证施治原则,中药注射剂与西药联用的协同效应与潜在风险,以及不良反应监测与风险管理机制的建立与优化。研究指出,通过科学严谨的质量控制与临床应用管理,有望提升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促进其在医疗实践中的合理应用与发展。

中药临床合理应用的药师药学干预效果分析 下载:308 浏览:4129

齐锐先 《中国中医药》 2023年7期

摘要:
分析通过开展药师药学干预对于促进中药临床合理应用的实际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23年1月~2024年2月300例中药治疗病例作为研究样本,借助随机数字表法予以均分组,即对照组(n=150例)、观察组(n=150例),对照组为常规中药治疗,观察组则进行药师药学干预,对于2组中药不合理应用发生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患者的中药治疗满意度等进行比较。结果:中药不合理应用发生率组间平行对比中,观察组0.67%,对照组8.00%,P<0.05;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平行对比中,观察组1.33%,对照组8.67%,P<0.05;中药治疗满意度组间横向对比中,观察组98.00%、对照组86.00%,P<0.05。结论:通过开展药师药学干预能够促进中药临床合理应用,并可提升用药安全性及患者的治疗满意度。

中药治疗疾病的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预测 下载:69 浏览:634

赵伟 《当代中医药》 2024年12期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药治疗疾病的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预测。方法:通过对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接诊的100名患者进行分组对照实验,观察中药治疗效果并分析其作用机制。实验组采用中药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症状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中药治疗在调节机体功能、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结论:中药治疗疾病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长期用药的监测与护理管理 下载:94 浏览:808

陈文英 《中国护理学报》 2024年8期

摘要: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长期用药的监测与护理管理。方法:将2023年3月到2023年8月7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用药监测与护理管理)、对照组(35例,常规护理)。比较用药依从性、自护能力。结果:观察组用药依从性97.14%,高于对照组82.86%(P<0.05)。观察组ESCA 4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用药监测与护理管理可以增强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帮助患者掌握更多的护理知识,值得推广应用。

"三医联动"的合理用药管理模式在急诊科中药学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99 浏览:983

康维军 《当代中医药》 2024年7期

摘要:
目的:针对医院急诊科中药管理工作探究“三医联动”模式的管理应用效果。方法:抽选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接受中成药、中药方剂治疗的患者共220例进行回归分析,全部受试者根据用药方案与用药管理模式分组,对照组110例接受常规用药管理,观察组110例接受“三医联动”用药管理,评价组间中成药质量控制效果、中药方剂质量控制效果与整体目标达成情况。结果:观察组中成药与中药方剂临床用药质量控制评价各项指标表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用药管理各项目标达成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与常规用药管理模式相比,“三医联动”下的用药管理模式更加符合急诊科中药学管理的需求,能够有效避免用药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对药物知识的掌握度与药物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合理用药分析 下载:1398 浏览:1593

马婷婷 鲍静 潘莉(通讯作者) 《临床医学杂志》 2022年9期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合理用药情况。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1年5月份我院100名老年心血管病病人作为研究对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以常规治疗为基础,加上宣传教育和用药指导,并将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的治愈率(46.00%)和治疗总有效率(98.00%),对照组的治愈率(14.00%)和治疗总有效率(76.00%),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结合有关的宣传、教育和用药,可以保证其整体疗效。

国家带量采购政策对医院基本用药供应目录药品使用及费用影响研究 下载:35 浏览:755

魏盈 徐翔英 曾会军 《医学研究前沿》 2024年7期

摘要:
探讨国家带量采购政策对医院基本用药供应目录药品使用及费用的影响效果,并提出政策推广建议。方法 以南昌市某三甲医院为例,对比国家带量采购政策实施前后一年第四批带量采购药物的使用及费用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国家带量采购政策显著降低了基本用药供应目录中的药品价格,提高了部分药品的使用效率(DDDs上升)。其中,口服与针剂类药物的DDC数值普遍下降,但部分药品(如多索茶碱和莫沙必利)的DDC数值上升。针剂类药品的采购数量普遍增加,但部分药品(如泮托拉唑)的采购数量减少。多索茶碱、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右美托咪定等针剂类药品采购金额增加,其他药品采购金额减少。结论 国家带量采购政策有效降低了医院药品使用价格,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提高了药品使用效率,为医院带量采购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中药汤剂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分析 下载:141 浏览:1286

张凯 乔琴 袁小鹏 《当代中医药》 2024年6期

摘要:
目的:分析中药汤剂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情况。方法:研究时间定为2020年01月至2023年01月,选取此时我院收治的中药汤剂治疗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诊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120例患者的不良反应涉及系统与表现,分析其产生原因,并给出合理用药方案。结果:用药治疗后,120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有36例,涉及系统中消化系统有9例,神经系统有7例,呼吸系统有5例,皮肤及附件有15例。不良反应产生原因以药物因素最多见,其次为用药剂量过大,再次为炮制方法不当、给药疗程过长,最后为其他原因。结论:在临床应用中药汤剂治疗时极易出现多系统的不良反应,影响患者治疗效果,故需要制定合理用药方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提高用药安全性。

某二级医院2023年1-12月处方点评结果研究 下载:34 浏览:792

刘盼 《医学研究前沿》 2024年6期

摘要:
研究2023年1-12月份某二级医院处方点评结果。方法 收集2023年1-12月份某二级医院1200张(每月份100张)处方作为此次分析样本,对不同月份存在问题的处方及张数情况进行分析,并了解其科室分布情况。结果 2023年1-12月份,存在问题处方共68张,其中,最高为临床诊断书写不全,占25张;科室分布情况分析显示:问题处方数量分布依次为内科、妇科、产科、急诊科、儿科、外科。结论 2023年1-12月份,某二级医院处方仍然存在较多问题,需重视处方审核工作,并根据实际状况实施改进方案,进而保障用药安全,降低不合理处方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合理用药。

探讨运用药物面膜联合口服中药汤剂治疗痤疮的临床效果观察 下载:102 浏览:1340

毕玥 齐秀荣(通讯作者) 《当代中医药》 2024年3期

摘要:
目的:分析痤疮采取药物面膜联合口服中药汤剂治疗的效果。方法:48例痤疮患者取自2022年2月-2023年2月期间,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参考组及实验组,前者采取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取药物面膜联合口服中药汤剂治疗,每组24例。评价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皮损情况对比,实验组显低(P<0.05)。复发率对比可见,实验组显低(P<0.05)。结论:痤疮采取药物面膜联合口服中药汤剂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皮损情况,减少疾病复发。

中医治疗头痛用药体会 下载:99 浏览:830

刘国明 《当代中医药》 2024年1期

摘要:
目的:探究中医治疗头痛用药体会。方法:收录2021.7——2023.7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头痛患者,共计7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做分组处理,就不同组别实施差异性治疗方案,展开对比分析。组别命名为对照组、观察组,样本量组间纳入相当,对应给予常规西药治疗、中医治疗。结果:评价两组疗效差异,观察组评价值97.14%高于对照组评价值80.00%,P<0.05。自主神经功能测定结果显示低频、中频、高频测定参数均以观察组更高,P<0.05。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对照组统计值8.57%、5.71%差异较小,组间治疗安全性相当,P>0.05。结论:头痛患者接受中医辨证施治,对于促进患者自主神经功能改善、提升其治疗有效性、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性的价值显著。

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治疗缺血性脑梗死的不合理用药现象分析 下载:133 浏览:1453

廖元冠 《当代中医药》 2023年10期

摘要:
目的:分析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治疗缺血性脑梗死的不合理用药情况。方法:选择2021年4月~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90例缺血性脑梗死的患者,对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治疗的不合理用药现象进行分析。结果:住院期间患者发生与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有关的不良反应有14例,占比为15.56;患者的NIHSS 评分为(8.26±1.03)分明显优于治疗前(17.54±2.35)分。结论: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治疗缺血性脑梗死中存在不合理的用药现象,应增强管理,使患者的用药安全性得到提升,使医疗纠纷事件有效降低。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建立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效果观察及安全性评价 下载:159 浏览:1587

陈惠晨 《临床医学杂志》 2022年2期

摘要:
目的 分析研究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建立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效果观察及安全性评价。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使用各病区自行配置静脉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9年1-12月使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统一配置静脉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 100 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静脉用药调配时间、各病区护士临床护理差错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静脉用药调配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各病区护理临床护理差错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脉用药调配中心对临床护理工作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有效降低处方缺陷率,缩短配药时间,提高临床治疗效率,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用中医传承系统分析刘玉洁教授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用药特色 下载:163 浏览:752

1程飞 2孟洁 3蒋宏利 《中医研究杂志》 2024年5期

摘要:
运用中医传承系统分析刘玉洁教授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用药特点。方法:收集刘玉洁教授临床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医案,分析刘玉洁教授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用药特点。结果: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处方中,寒性药物频次最达603次,其次是平性药物524次、温性药物439次、凉性药物72次、热性药物较少仅为3次。其中归肝经出现1380次,归属胆经药物1030次、归属心经药物1300次、归属脾经药物1186次、归属肾经药物1120次。结论:刘玉洁教授在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时多采用辛开苦降,调畅中焦之气,宣畅三焦气机,用甘味药物既能调和药性。药物归经方面多用肝胆心脾经药物,使药物直达病所。

中医药治疗酒精性肝病的组方用药规律亚研究 下载:158 浏览:1441

刘超 《当代中医药》 2023年5期

摘要: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酒精性肝病的组方用药规律亚研究。方法:研究起-止时间2022年1月-2023年1月,入组酒精性肝病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两组),一组观察组(n=30)配合中医药治疗,一组对照组(n=30)配合常规西药治疗,对比不同治疗形式的临床疗效表现。结果:观察组中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酒精性肝病患者,中医药治疗的疗效确切,对于改善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效果显著,推荐参考使用。

中医药参与MA术后治疗的Meta分析及用药规律 下载:608 浏览:2024

孙虹 蒲师萍 翟婷婷 《中医研究杂志》 2023年11期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药参与稽留流产(MA)术后治疗的临床疗效,并分析中药用药规律及特点。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CBM、万方、维普、PubMed、 Cochrane Library、Embase数据库,采用Cochrane恊作网提供的Review Manager5.3版统计软件对主要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2篇、1260例,与单纯西药组相比,中医药参与组在子宫内膜厚度[MD =1.91,95% CI(1.51,2.30)]、月经复潮时间[MD =-4.44,95% CI(-5.81[ 基金项目:黔贵丁氏妇科流派研究项目(国中医药人数函[2021]270号);丁丽仙全国名中医工作室项目(国中医药人数函[2022]245号)。
作者简介:孙虹(1997-),女,贵州六盘水,住院医师,硕士在读。*通讯作者:翟婷婷:1909512761@qq.com。
],-3.07)]、并发症[OR =0.28,95% CI(0.20,0.38)]、阴道持续出血时间[MD =-1.52,95% CI(-2.08,-0.96)]、血清学指标[MDLH =-19.74,95% CI(-28.65,-10.82)]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01)。对术中阴道出血量[MD =-6.73,95% CI(-15.93,2.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统计参与治疗MA术后的中药共44种,频次119次,应用3次及以上药物共20种,频率最高为益母草、当归、牛膝等,功效集中为9类,包括补益类、活血化瘀类等。结论:中医药治疗MA术后具有优势,可有效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减少并发症;常用中药多为补益类、活血化瘀类药。

浅谈高血压患者的合理用药 下载:121 浏览:1691

蔺以啟 何丽华 《中国医学研究》 2023年1期

摘要:
高血压是老年患者群体中易发生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会有头晕目眩等症状,影响正常生活。当前针对高血压的治疗,一般会以药物治疗为主,但是不同的药物类型,在疗效和适用性上有较大区别,因此值得高血压患者引起高度重视。本文将综述高血压主要药物类型和用药原则。

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下我院中药学服务质量探索与实践 下载:110 浏览:1460

马玉清 李小凤 《当代中医药》 2023年3期

摘要:
为了对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下我院中药学服务质量进行探索。方法选择了在研究开始的时候对我院中药学质量实施相关方案,对于临床的病人在使用药品的时候更加控制,让相关工作人员在用药的时候也控制起来,对中药注射剂也进行管理,来对这些都规范化的使用,定期在医院进行相关的培训,把中药学的服务质量提高起来,也要建立观察出现药物不好反应的小组,让他们管理所有科室的用药,选取一段时间进行前后对比,比较实施质量管理一段时间的效果。结果发现:实施后中药开出药方的质量获得了显著提高,中药用药不好的反应发生率也都降低了,和实施前作比较是有很大的好效果的。实施后相关工作人员对于中药的质量也是相当满意的。得出了这些结论:实施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对于中药学质量进行调整,对于用药的质量也进行控制,对相关工作人员的中药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也进行培训,能够使用药变得更加合理,减少不好的反应发生,很好的改善了相关工作人员的满意度。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