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高职院校第二课堂成绩单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 下载:265 浏览:2885

李洪丽 《中国教育探索》 2021年4期

摘要:
高职院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是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通过探索实施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等途径,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了解社会、提升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随着对人才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高职院校第二课堂对培育创新性思维、养成创造性人格、锻炼创新能力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其第一课堂无法替代的价值正日益凸显,因此如何有效发挥第二课堂对创新人才培养的作用成为新时期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高职院校应提高政治站位,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高度,进一步提升第二课堂育人实效。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高职院校第二课堂成绩单建设现状与对策。

"立德树人"导向下将思政元素融入护理专业课程教学 下载:164 浏览:1926

金丹 《护理研究杂志》 2022年2期

摘要:
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进行有机融合的根本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从根本上来看,思政课程开展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因此,本文针对思政元素在护理课程中的融合进行深入剖析。

《离散数学》课程思政教育探索研究 下载:459 浏览:3513

​郭慧玲 孙岩岩 陆琳琳 陈顺通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7期

摘要:
课程思政是高校开展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径。本文以《离散数学》课程的思政教育为出发点,从专业课程的特点、课程思政建设的整体思路、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内容及达成德育目标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协同前进。

中学物理教学与思政教育融合探索心得 下载:290 浏览:2867

罗乐 《中国教育探索》 2021年2期

摘要:
课程思政是目前我国基础课程改革的一个研究热点,在物理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可以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初步开展中学物理思政课程的探索,尝试中学物理课程教育中融入思政教育的可行性及必要性,以提升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创新课堂教学,改革教学方法,加强教师队伍的政治思想武装,提升其育人能力,使物理课程成为立德树人的重要阵地。

“三全育人”视角下技工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以山东工业技师学院为例 下载:266 浏览:2661

吕春作 李璐璐 张同同 《中国教育探索》 2021年2期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当前,山东工业技师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立足技工院校实际,践行育人使命,积极构建“三全育人”体系,探索形成了一条有技工院校特色的思政育人之路。

小学课程思政的现状调查及研究---以荆门地区为例 下载:464 浏览:3546

​周晴茜 涂佳祺 蒋莎莎 陈雅端 许婷婷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6期

摘要:
小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从小加强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是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基础。通过对目前湖北省荆门地区小学“课程思政”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进一步研究小学“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策略,从而深入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科学内涵,更好地将该思想用以指导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为实现中国梦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立德树人视域下技校体育教学的研究 下载:264 浏览:2491

黄竞欧 《体育学报》 2022年4期

摘要:
技校在体育教学工作中要着重研究如何解决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教学成果,分析出现阶段教学内容和方式中存在的问题,找到创新教学计划,提升教学水平的方法。关键要让教师融合素质教育的相关内容,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融入到教学计划中,完成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和体能训练任务,以此来满足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需要。这就对教师的教学素质及专业教学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需要技校专项培养高质量的教师团队。

谈新冠肺炎疫情下的高中生物课程思政教育 下载:463 浏览:3559

​李金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4期

摘要:
课程思政是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其目的是为了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同向而行,实现协同育人。在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各中学普遍开展了网络授课,结合高中生物课程特点,教师在充分了解课程思政基本理念的基础上,通过有效挖掘疫情防控的各类思政教育资源实施在线教学,将思政教育元素充分结合到生物课程当中,收效显著。同时,为更好的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教师应当做到善于从政治角度看问题,注重对学生价值观的导向,自觉做好为学为人的表率。

探究课程思政在技工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下载:458 浏览:3673

杨芳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3期

摘要:
语文课程既要对中华优秀文化进行传承,又要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内涵。本文探讨将思政融入技工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以技工语文课本教学、技工语文实践教学为载体,充分运用语文教学的思政功能,实现立德树人目标。

立德树人理念在初中体育课堂中的教学研究 下载:189 浏览:1954

杨力 《中国体育科学》 2022年9期

摘要:
在义务教育阶段开展德育有助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有助于践行教育中“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目标,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师要提出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的相关策略,为今后开展体育教学提供参考,从而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

新课改下“立德树人”在中学体育教育中的渗透研究 下载:191 浏览:1938

刘涛 《中国体育科学》 2022年6期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体育教育目标不再是单纯的强身健体,更注重学生意志品质的养成,这使得德育教育渗透体育课堂迫在眉睫。当前体育课堂对德育教育的渗透远远不足,其原因主要在于体育课堂教学形式相对单一,局限于枯燥的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教授,对德育教育价值认知不清晰,教学过程不重视德育渗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育人效果。针对这个问题,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积极探索德育教育的真谛。

立德树人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下载:263 浏览:2279

汪兰芳 《数学教学与研究》 2022年3期

摘要:
教师也需要加强立德树人理念与数学的融合度,注意教学时的一言一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宏观思维,并且善于观察和发现,遵守规则,使学生在提升知识储备的同时,提升自己的文明素养和道德感,为接下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为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好准备。本文立足于小学数学教学角度,分析了小学数学德育教育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数学德育教学探究 下载:329 浏览:2722

陈荣 《数学教学与研究》 2021年10期

摘要: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在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教育不仅体现在品德或语文学科,数学课堂也同样存在,小学生虽然年龄小,但他们在生活中每天都会接触数学。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也要进行德育渗透、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下载:330 浏览:2729

胡美兰 《数学教学与研究》 2021年9期

摘要:
社会在日益发展,教育要不断改革,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学生及时跟上社会的发展变化。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关键阶段。在小学教育体系中,数学是基础也是重点学科,小学数学课堂逐渐成为开展“立德树人”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有效平台。小学数学教师要不断探索和挖掘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教育的策略,积极促进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下载:281 浏览:2579

杨卿倩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2年2期

摘要:
高校要坚持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要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正确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物质、精神和制度三个方面的文化建设,积极引导师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以实现校园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以实现教育目标。

“立德树人”背景下,上合示范区地理研学实践活动反思 下载:58 浏览:790

徐教泽 《地理研究进展》 2024年5期

摘要:
在“立德树人”背景下,地理学科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中发挥着独特作用。课外地理研学实践活动有助于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功能。本文以一次地理研学实践活动为例,探讨地理教育在育人中的价值和重要性。通过参观污水处理厂和胶州湾跨海大桥等活动,学生不仅增长了专业知识,还锻炼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文章提出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解决措施,强调地理研学活动的立德树人意义和作用。

“立德树人”理念下的学校体育价值的研究 下载:321 浏览:3325

赵鹏 《体育研究》 2021年3期

摘要:
只有将立德树人理念渗透到实际的高中体育教学中,才能够更好地体现体育教学的真正价值,这也是由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所决定的。体育教师应该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考察,以学生强身铸魂为归宿来开展。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平时的教学实践,从以下方面来谈谈将德育渗透到实际的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立德树人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 下载:320 浏览:3203

饶鑫 《体育研究》 2021年2期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各个学科都在朝着全方位、多目标的方向发展。因此,将德育渗透到实际的高中体育教学中成为当前时代和教育发展的本质要求。高中体育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学生打造出一个良好的体魄和高尚的品德精神。只有将德育渗透到实际的高中体育教学中,才能够更好地体现体育教学的真正价值,这也是由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所决定的。想要科学合理地将德育渗透到实际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该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运动习惯、教学实践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考查,以学生强身铸魂为归宿来开展。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平时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谈谈将德育渗透到实际的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三全育人视角下新时代小学生社会实践的德育价值与实现 下载:277 浏览:2787

郑少君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1年10期

摘要:
社会实践课程是小学基础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能够让学生在走进社会生活环境,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时,更好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学会将理论性的知识内容与社会实际情况相联系。为了提高小学社会实践课程的教学效果,教师需始终坚持将立德树人教育作为这一课程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并且在“三全育人”理念引导下,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社会实践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之中,在全员育人、全程育人与全方位育人等科学原则上,优化社会实践课程教学方法。基于此,本文将着重讨论三全育人视域下小学社会实践课程的德育价值及其实现方式。

三全育人视角下新时代小学生社会实践的德育价值与实现 下载:284 浏览:2883

郑少君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1年9期

摘要:
社会实践课程是小学基础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能够让学生在走进社会生活环境,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时,更好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学会将理论性的知识内容与社会实际情况相联系。为了提高小学社会实践课程的教学效果,教师需始终坚持将立德树人教育作为这一课程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并且在“三全育人”理念引导下,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社会实践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之中,在全员育人、全程育人与全方位育人等科学原则上,优化社会实践课程教学方法。基于此,本文将着重讨论三全育人视域下小学社会实践课程的德育价值及其实现方式。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