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不同药物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下载:53 浏览:375

李娟 《现代康复医学》 2020年9期

摘要:
目的:对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7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服用利培酮,观察组服用氨磺必利,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症状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症状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磺必利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较好,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在临床推广。

家属支持早期康复训练对精神运动发育迟缓患儿疗效的影响 下载:48 浏览:353

刘湘峰 刘荣英 贾容 《现代康复医学》 2020年7期

摘要:
目的:探讨家属支持早期康复训练对精神运动发育迟缓患儿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精神运动发育迟缓患儿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训练计划,观察组采用家属支持的早期康复训练模式,比较两组丹佛发育量表(DDST)、粗大运动功能(GMFM)、PDMS-2运动发育商。结果:经康复训练后,观察组DDST测定结果正常率为78.3%,高于对照组的60.0%(P<0.05);观察组三次GMF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干预前运动发育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运动发育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家属支持早期康复训练能够提高精神运动发育迟缓患儿的运动发育商,减少了家属与社会的负荷,值得推广应用。

经颅直流电刺激对脑卒中后注意障碍的改善效果观察 下载:51 浏览:339

刘虹 陈滟 佟建霞 黄杰 《现代康复医学》 2020年5期

摘要: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对脑卒中后注意障碍康复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北京市中关村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及门诊收治的脑卒中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注意力训练方法,观察组采用经颅直流电刺激方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连线、数字警觉、纸牌分类的测验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划线测定评分、纸牌分类评分、数字警觉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MMSE评分、划线测定评分、纸牌分类评分、数字警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经颅直流电刺激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后的注意障碍。

生长抑素在结直肠肿瘤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下载:77 浏览:426

何君 张成大 《医学研究前沿》 2018年11期

摘要:
目的:总结结直肠肿瘤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接受生长抑素治疗的具体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接诊的100例结直肠肿瘤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资料,接受禁食、抗感染、肠外营养支持及胃肠减压等常规治疗的为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之上加用生长抑素静脉泵入治疗的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疾病治愈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胃肠减压引流量及腹胀消失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接受1周治疗后,研究组肌酸磷酸激酶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结直肠肿瘤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之上加用生长抑素治疗可显著缓解肠壁水肿症状,加快肠功能恢复速度,效果理想。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作业设计探索 下载:45 浏览:381

胡洁兰 《教学管理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现今综合实践活动大多数是轰轰烈烈地走过场,忽略了最能体现教学效果和落实教学的作业这一环节,为了进一步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抓住最能体现学习效果的作业设计作为探究对象,拟从多样性、开放性、实践性优化综合实践作业设计,从而培养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如何在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培育民族精神 下载:67 浏览:294

陈旭彬 《教学管理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本文结合当前形势和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情况,探讨如何搭建德育工作平台;在和谐、有序的德育工作环境中,如何弘扬及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提高民族精神教育的实效性。

场所的保护与营造——河北娲皇宫景观改造方案解析 下载:97 浏览:512

程羽薇 赵亚东 《中国建筑》 2018年1期

摘要:
该文从场所精神理论的角度对娲皇宫风景进行重新规划设计。设计范围主要包括补天湖风景区和女娲文化体验区两大部分。结合风景区的人文资源和历史传说,阐述了两大景区对于场所精神的保护和尊重以及如何营造风景区内的场所精神。通过人们对场所精神的感知和认同,论述了风景区如何运用现有地形、植物资源、水资源等场地特征来营造场所精神。结合河北涉县娲皇宫风景区设计建造实例,提出了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场所建构方法。

盐酸帕罗西汀联合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分析 下载:87 浏览:486

伍四海 《医学研究前沿》 2018年1期

摘要:
目的:分析盐酸帕罗西汀联合抗精神病药对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思维贫乏,情感淡漠,意志减退,行为退缩)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抽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55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抗精神病药治疗的27例为对照组,盐酸帕罗西汀联合抗精神病药治疗的28例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其安全性。结果:两组治疗8、12周的阴性症状评分、精神病理评分及PANSS总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治疗8、12周的阴性症状评分、精神病理评分及PANSS总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92.86%,高于对照组的7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帕罗西汀联合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可推广。

传统村落中的景观图式——对从化钟楼古村的思考 下载:99 浏览:516

张莎玮1 陆琦2 陶金3 《中国建筑》 2018年1期

摘要:
传统村落是一种蕴含着丰富历史信息的文化景观。该文以广东省从化钟楼村为例,借助图式理论,分别从区域环境、传统格局、建筑特征、历史环境要素四个层面,剖析景观系统中具有稳定性、普遍性、传承性和文化性的景观图式信息,揭示其背后隐藏的文化精神。

MoCA与MMSE在脑外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评估中的效果比较 下载:49 浏览:432

孙伟铭1 董香丽2 张军1 熊佳丽1 《预防医学杂志》 2019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在脑外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评估中的差异的研究。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脑外伤的患者72例伴有认知功能障碍的脑外伤患者纳入脑外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组,选择60位门诊无脑外伤历史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分别使用MMSE和MoCA进行测评。结果脑外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组患者的MoCA得分(22.80±1.98)低于对照组(24.44±2.47),MMSE得分(23.95±2.56)低于对照组(26.03±3.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脑外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组MoCA总评分(22.80±1.98)低于MMSE总评分(23.95±2.56),对照组的MoCA总评分(24.44±2.47)低于MMSE总评分(25.73±3.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MMSE的ROC曲线下面积和95%可信区间为0.758(0.678-0.838),MoCA为0.834(0.765-0.903)。结论 MoCA与MMSE对脑外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都有很好的评估筛查作用,MoCA与MMSE相比较有更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红旗渠精神在小学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 下载:118 浏览:1288

李萍 《中国教育研究》 2023年11期

摘要:
新时代要继承和发扬红旗渠精神,必须要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只有从青少年时代开始教育,要将红旗渠精神与校本课程的开发融合在一起,积极引导学生学习红旗渠精神,才能让红旗渠精神继续传承。

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交认知功能障碍的特征及其康复效果评估 下载:110 浏览:1277

焦娜 《现代康复医学》 2024年12期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交认知功能障碍特征及其康复效果。方法:通过分析患者的社交认知表现,采用随机对照设计,将6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接受认知行为治疗(CBT)和社交技能训练(SST),对照组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干预持续12周。采用面部表情识别测试、错误信念任务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等工具评估干预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在面部表情识别和错误信念任务中的准确率显著提高,PANSS评分显示其阳性和阴性症状均有显著改善。此外,生活质量评估也显示出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升。结论:认知行为治疗结合社交技能训练能够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交认知功能及精神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提示系统化干预对改善社交认知具有潜在效果。

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护理中人文关怀的应用研究 下载:251 浏览:2506

兰平 《现代康复医学》 2022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护理中人文关怀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人文关怀,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护理中人文关怀的实施可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与生活质量。

工匠精神引领下的高职教育教学研究 下载:162 浏览:2621

戴旻 《中国教育研究》 2022年6期

摘要:
新形势下,职业教育进入了改革的“深水区”。现阶段,人们对“工匠精神”给予了高度重视,需要企业定制个性化以及柔性化生产和发展路径,建立精益求精的品质,创新属于自己的可持续品牌。高等职业教育需要以就业为导向,落实工匠精神,帮助学生积极的面对各种挑战,最大限度实现自身的自我价值。把爱岗敬业、坚持不懈、精益求精等工匠精神内化为高职学生的思想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落实创新实践路径。

将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 下载:163 浏览:1408

赵帅 《中国教育研究》 2023年8期

摘要:
在全国人民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孕育出了伟大的抗疫精神,广大人民群众众志成城、无私奉献,谱写了抗击疫情的伟大赞歌,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要挖掘抗疫精神蕴藏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找出抗疫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探索将抗疫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引导大学生成为有担当、有责任、能奉献的当代青年。

个体化康复治疗对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的影响 下载:256 浏览:2408

马继英 《现代康复医学》 2022年9期

摘要:
目的:分析研究个体化康复治疗对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抗精神病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患者采用个体化康复治疗方法,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精神病量表评分、住院患者观察量表评分及功能独立性评分对比分析,得出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功能独立评分、住院患者观察量表评分及精神病量表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个体化康复治疗在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中的应用,可以较为明显的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保障患者有良好的功能独立性,提高患者的住院观察水平,实现患者精神病情况的有效缓解,应用效果较为良好。

抗精神病药物联合心理治疗在精神疾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下载:117 浏览:1504

钱新民 《现代康复医学》 2023年5期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抗精神病药物联合心理治疗在精神疾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通过采用混合研究设计,我们招募了300名精神疾病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抗精神病药物联合心理治疗,另一组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我们收集了量化和定性数据,并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在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提高、认知功能改善和心理健康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这些发现支持了联合治疗作为精神疾病治疗的有效选择。然而,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需要进一步研究。抗精神病药物联合心理治疗为精神疾病患者提供了更全面、个性化的康复途径,有望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这一治疗方法的研究将有助于精神卫生领域的治疗实践和未来研究。

心理护理联合舞动疗法对焦虑障碍患者康复的影响 下载:128 浏览:1705

曾燕 《现代康复医学》 2023年7期

摘要: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联合舞动疗法对焦虑障碍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焦虑障碍患者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共计40例,均于2022.04-2023.04入院,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行分组处理,设置组别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开展常规护理、心理护理+舞动疗法,对比不同的干预价值。结果 焦虑、抑郁评分,护理前对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各评分均较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焦虑障碍患者开展心理护理+舞动疗法的价值显著,可推广

论中国原创歌剧的民族精神 下载:68 浏览:449

赵丽丽 《当代音乐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中华民族有着历久民间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力量支撑,并且在艺术作品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歌剧作为艺术皇冠上的明珠,是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而中国歌剧在西洋歌剧创作技法基础上,不仅吸收中国民族特色音乐,还弘扬民族精神,为中国原创歌剧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新时代泰安“挑山工”音乐形象的塑造——以合唱作品《挑山的汉子》创作实践为例 下载:67 浏览:483

贾鹏1,2,3 《当代音乐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6月视察山东时再次强调,要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勇做新时代泰山"挑山工"。新时代泰安挑山工不仅是一种职业或社会现象,更是泰安文化甚至中华优秀文化形象的鲜明代表,挑山工精神代表了中国劳动人民的精神和优秀品质。以挑山工为灵感进行音乐创作,把挑山工的音乐形象塑造鲜明,从而推动挑山工精神的传播,提升挑山工精神的社会感染力,成为近年来音乐工作者们不断探究并加以实践的重要领域。关于泰山挑山工的文学作品虽然丰富,但相应的音乐作品却比较匮乏。由挑山工为灵感而创作的纯男声无伴奏合唱《挑山的汉子》,恰好填补了这个缺憾。本文结合这部作品的词曲创作与艺术实践进行分析,证明了新时代泰安挑山工音乐形象塑造的可行性与重要性,启发更多反映挑山工精神的音乐作品诞生。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