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最新录用
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认知情况调查分析 下载:189 浏览:2603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认知情况。方法:研究对象为某地区6所高校的本科学生,采取分层抽样法于每所高校随机抽取2-3个系,之后采用整群抽样法以班级为单位抽取3015名大学生,使用艾滋病防治知识问卷采用匿名方式于各校教室内对大学生进行调查,本次研究共发放3015份调查问卷且全部回收,其中有效问卷3000份,有效问卷率为99.50%。结果:大学生对无保护性行为、血液、母婴以及与多人性交、共用注射器、戴安全套等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高,对蚊虫叮咬、公用马桶、服用抗艾滋药物、治愈性病以及增强体质等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低;男大学生与女大学生相比,在母婴传播、蚊虫叮咬、公用马桶、共同进餐、抗艾滋药物、治愈性病、戴安全套及增强体质八个方面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在蚊虫叮咬、公用马桶、共同进餐、抗艾滋药物、戴安全套、增强体质六个方面男生知晓率高于女生(P<0.05),而在母婴传播、治愈性病两个方面女生知晓率高于男生(P<0.05);在无保护性行为、血液传播、与多人性交、共用注射器四个方面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大学生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认知较为全面,但不同性别大学生对不同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存在明显差异,且对部分防治知识认知偏低,未来应根据在校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性的艾滋病防治知识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信念与态度。
持续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对慢性宫颈炎患者疾病认知、遵医行为及满意度的影响 下载:185 浏览:2652
摘要:
目的:探究持续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对慢性宫颈炎患者疾病认知、遵医行为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本次的研究一共将48例慢性宫颈炎患者选进,时间最初为2020.3月,最终为2021.3月。使用随机方式将其分为不同的2组,即对照和试验2组,均有24例。前者实施常规护理,后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持续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对比护理结果。结果:护理后试验组疾病认知程度、遵医行为与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存在差异。结论:对该患者实施持续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具有良好效果。
节能减排社会实践报告 下载:256 浏览:2833
摘要:
针对当前节能减排热潮,我们将“在校大学生”作为对象展开了调查,旨在了解大学生对“节能减排”的认识度与实践度,我校大学生的节能现状及大学生对当今我国节能形势的看法和建议。希望在此基础上能对“大学生对节能减排的态度”有一个清晰全面的认识。
在此项调查中,我们主要分三个方面进行调查分析:1我校大学生对节能减排的认知程度;2我校大学生在节能减排方面所做的努力;3我校大学生对节能减排的看法。最后,就对问卷的分析,我们针对大学生自身、企业、政府机关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浅析初中地理教学中新闻时事的渗透 下载:236 浏览:2456
摘要:
时代的进步让信息变得唾手可得。任何国家、任意地方关于地理的最新资讯都可以作为课堂教学中的有用材料。时事材料会表达出更加真实的信息,教师在教学中适当地引用时事材料,会让课堂内容更加丰富,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笔者在本文将从两个方面展开论述:与时俱进,提高教学质量;选材得当,积极获取知识。
基于思维导图的高中地理区域认知的培养研究 下载:342 浏览:1843
摘要:
本文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等,结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核心素养的内涵和水平分级等表述,从区域认知素养的四个构成维度入手,通过课堂观察总结区域认知素养培养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探索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素养的教学策略并开展教学实践,为高中生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提供参考方案。
高中地理教学中区域认知能力的培养策略 下载:288 浏览:1525
摘要: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进步,学科教学的目的、任务与内容也因此而发生改变,对于教师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此对于改革创新教学策略、促进其与时俱进的发展而言意义重大。高中地理教师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当前阶段地理教学的目的,创新教学方法,并积极讨论教学活动的组织及调控,确保深入了解学生现状与身心发展特点的前提下,寻找能够更加契合教学规律、更满足新时代教学需求的教学策略。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所以地理教师必须认识到学生的特点,寻找当前学生的困难所在,制定相应的教学措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推动地理学科的创新。
浅谈培养高中学生地理区域认知能力的策略 下载:284 浏览:1789
摘要: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当今学科教学的重点。区域认知是一种学习地理知识的基本认知方法,是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求学生能养成从区域出发认识地理事物的习惯,也要求学生能运用区域比较、区域综合分析等方法认识区域特征。作为学生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认知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因此,在高中地理的教学中,教师需要积极采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以将区域认知的理念融入到高中地理教学的方方面面。这样,教师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基于区域认知能力培养的高中地理图像教学策略研究 下载:324 浏览:1744
摘要:
在时代的发展下,区域认知能力培养被纳入教学目标,而高中地理图像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方面有着积极作用,所以教师需及时转变自身观念,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设计基于区域认知能力培养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快速记忆知识的同时形成区域认知能力。本文从选图、呈图、解图三个方面入手,阐述了基于区域认知能力培养的高中地理图像教学策略。
基于社会认知生涯理论的学业规划教育策略初探 下载:289 浏览:3290
摘要:
近年来,由于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宏观教育改革政策,尤其是2014年开始试行新高考改革,促使高中即要针对学生生涯选择实施教育。高考的选考科目与未来的专业、职业存在密切的关联,学生需要提前做出相应的职业生涯规划。对此,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已做出具体部署,将其列入课程。但毋庸讳言,目前全国多数地方仍存在认识不到位的问题,其课程与教学尚未达到预期效果。
初中生地理区域认知自主学习研究 下载:214 浏览:1575
摘要:
地理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课程,通过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地球环境、预知天气变化、辨别方向等。掌握地理知识,有利于学生从独特的角度去认识世界,激发爱国情感、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建立世界观,培养适应生活的能力等。初中阶段是学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提升初中生地理区域认知能力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开阔思维,形成科学的学习体系。作为教师,要密切观察学生课堂表现,配合新课改的教育工作,针对学生特点促进初中生地理区域认知能力的提高。
中学地理区域认知素养培养策略研究 下载:279 浏览:1539
摘要:
新课标提出了高中地理四大核心素养,区域认知素养是其中之一。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符合地理课程的特点,也有利于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水平。
指向区域认知的高中地理空间尺度比较教学策略研究 下载:457 浏览:2049
摘要:
区域认知是地理学科的四大核心素养之一,基于不同尺度比较分析问题的方向也截然不同,要准确解答这种问题,前提是必须弄清地理空间尺度的大小,再准确判断不同尺度的区域或地理事物的特征,根据空间尺度的相互关联及要素关联,遵循地理原理和规律解答不同尺度区域对比问题。
区域认知视角下的高中地理能力培养策略分析 下载:497 浏览:2030
摘要:
基于区域认知开展高中学科教育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高中地理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知识点琐碎需要日积月累,新课程标准下,为地理学科改进教学方式提供了契机。本文以高中地理能力培养为研究重点,采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法针对目前高中地理区域认知情况解决问题提供方法。提出了改进区域认知的培养方法,即转变教学方式、开展多样化教学、开展有关地理的实践活动等。本文研究有利于学生更好掌握地理知识,培养其核心素养,并为改革地理学科教学模式提供了思路。
问题驱动下初中生地理元认知能力的培养研究 下载:467 浏览:2102
摘要:
所谓问题驱动是指教师从教学实际情况出发,为学生设置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问题,以让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习得知识、锻炼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现如今,问题驱动教学模式走进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视野范围,极大地推动了学科教学质量的提升。身为一名初中地理教师,笔者发现,恰当地运用问题驱动模式,对培养学生地理元认知能力有着积极影响。
基于区域认知素养的初中地理教学 下载:367 浏览:2170
摘要:
地理是初中的一门学科,随着新课标的改革,逐渐将区域认知能力融入地理实践活动,提高初中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教师重视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主要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知识,挖掘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潜能,为此教师应对区域认知能力有全方位的了解,根据地区认知能力的内容,培养学生地理区域认知能力,促进师生课堂交流和互动。本文以初中地理区域认知能力的培养策略为题,提出初中地理区域认知能力培养的主要策略,为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奠定基础。
新课改下高中地理教学方法与创新策略研究 下载:503 浏览:1983
摘要: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高中地理教学指明了方向,此时教学发生了一些改变,需让学生掌握更多地理知识,需提高他们的地理认知能力。然而,因为传统地理教学的诸多局限性,而新课改的实行,这对地理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挑战,并冲击着传统的教学方法、观念。本文主要对新课改下高中地理教学方法与创新策略进行探索研究,仅供参考。
认知、态度与行为:城镇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状况研究 下载:199 浏览:2003
摘要:
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是当前城镇化建设的关键举措。城镇居民作为垃圾分类治理的主体,城镇居民对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认知、态度与行为直接决定了垃圾分类治理工作的成效。透析数据,城镇居民对生活垃圾分类的认知较低;部分居民对生活垃圾分类的相关事宜有着消极态度;城镇居民在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工作的参与度较低。需要加强垃圾分类知识普及、增强主人公意识、完善垃圾分类基础设施、建立垃圾分类奖惩机制,以推进城镇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工作。
初中英语教学中基于认知心理学理论的学习策略研究 下载:199 浏览:2743
摘要:
认知心理学理论是一门研究人类思维和认知过程的学科,其对于教育领域的影响日益显著。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认知心理学理论的学习策略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本文旨在研究初中英语教学中基于认知心理学理论的学习策略,并探讨这些策略对学生学习英语的影响。认知心理学理论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促进学生的学习策略和元认知能力的培养以及创设情境和提供反馈促进学习。在具体策略方面,教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构建完善的认知结构,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并获取学生认知反馈,以提高初中英语教学的效果。
基于政治认同视阈的三个历史决议比较研究 下载:124 浏览:1488
摘要:
政治认同是同一共同体内成员对于政治体系具有高度的支持力度和信服程度的一系列政治行为,包括系统认知、情感表达、权利诉求、客观评价、坚定信仰等内容。本文以中国共产党的三个历史决议为研究对象,在政治认同视角下运用比较研究法对三个决议开展研究,从政治认知和政治评价的向度中深刻感悟历史自信与政治自觉。
关于高中生物理学习的认知诊断研究 下载:114 浏览:1176
摘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生物理学习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旨在探讨高中生物理学习的认知诊断研究,通过深入分析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认知特点和障碍,提出有效的诊断方法和教学策略,以期提高高中生物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发现,高中生物理学习中的认知障碍主要表现为概念理解不清、思维方式僵化、问题解决能力不足等方面。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认知诊断的教学策略,包括个性化教学、概念图构建、探究式学习等,以期提升高中生物理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