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积极心理取向团体辅导课程在高职院校心理育人工作中的价值研究 下载:118 浏览:784

​潘临 李美玲 王雯渤 《课程教育研究》 2024年9期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积极心理取向团体辅导课程作为一种创新的心理教育方式,逐渐在高职院校心理育人工作中展现出独特的价值。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其在这一领域的重要作用,为提升高职院校心理育人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提供有益的参考。

课程协同育人视域下的小学英语跨学科主题教学策略研究 下载:128 浏览:818

​王欢 《课程教育研究》 2024年6期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开发跨学科融合课程,实现课程整体育人成为当下课程改革的研究方向。英语作为一名课程,蕴含着丰富的社会生产和生活内容,这就决定了它与其他学科之间产生的密切联系。结合新课程标准,本文探讨在大课程协同育人背景下的小学英语在跨学科融合上如何突破学科界限,避免整合误区,寻找课程整合的萌芽点,确保课程的顺利开展与实施。

校园体育足球班级特色育人的实践策略 下载:230 浏览:1705

农凤莹 《体育研究》 2022年11期

摘要:
在发展足球事业愿望下涌现出各种职业队、学校队伍、社会队伍等,虽然比赛还处于较业余的水平,人才相对缺乏但不影响国民持续的热情,但热爱足球的人认识足球时过了最佳训练时间,来不及培养成人才为国家足球事业献力,尤其是足球知识的认知没得到发展,所以必须要重视足球兴趣的从小培养,让更多的青少年儿童全面的认识和喜爱足球。取得好成绩的前提就是打好少儿足球的基础,通过科学足球兴趣的培养指导,给小学生足球兴趣的培养起到有正面效应,而起到小学生校园足球特色育人的的发展,为我国足球运动培养人才,让更多的天赋或兴趣浓厚的小学生参与到足球中来。

高职语文课程育人体系构建与实践研究 下载:187 浏览:901

​邱禹嵩 《课程教育研究》 2024年1期

摘要:
高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是一门“人文科学”,它在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和职业素质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注重技术而忽视素质”的现象比较突出,致使高等职业教育中“注重技术而忽视人文科学”的特点,未能有效地发挥其教育作用。以系统论、 OBE结果为指导思想,探讨高等职业教育语文课程体系、教育方式及教育方式的改革与创新。

基于课程育人理念培养小学生文化自信的数学教学研究 下载:243 浏览:993

​张宛乐 《课程教育研究》 2024年1期

摘要:
课程育人背景下,培养小学生文化自信是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工具,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小学生的文化自信,将为他们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通过巧妙设计的数学课程,我们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并将其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和数学历史背景,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自信和创新能力。

五育融合视域下数学与体育学科融合育人的研究 下载:73 浏览:824

杨燕琼 王晶 《体育学报》 2024年6期

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五育融合背景下小学数学与体育学科的融合育人模式。通过整合数学的知识育、思维育、实践育与体育的情境构建、游戏活动,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利用体育元素构建生动情境,结合体育游戏活动,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提升了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和身体素质。这一模式有效促进了数学与体育学科的深度融合,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丰富、多元的学习体验。

五育融合视域下基层幼儿园家、园、社会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下载:70 浏览:924

刘丽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10期

摘要:
进入新时期,伴随着新时期的教学改革,我们国家的教学逐渐转向了“德、智、体、美、劳”五大素质的全方位发展,五育融合的教学思想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它既打破了以往的教学方式,又适应了新时期的人才培养要求。对基层幼儿园来说,五育融合视域下基层幼儿园、家、社会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也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思创融合”理念下的产品设计专业课程育人路径的优化措施研究 下载:257 浏览:1577

​李崇源 《课程教育研究》 2023年6期

摘要:
伴随我国高校教育模式日益向人才战略培养转型,将思创融合理念进行积极引入十分关键。立德树人是教育根本,也是高校发展及作用实质体现。如何在新时代下重新诠释立德树人尤为关键。本次以"思创融合"理念下高校立德树人路径为研究对象,结合思创融合理念与高校急需改革现状,进行措施优化、形式创新,为高校教育体系完善及人才培养提供依据参考。本文分析了在课程思政背景下,产品设计专业学生客观存在着的思政教学不足导致的对社会理解不透彻,影响艺术创作的问题,通过完善思政教育来提升对于社会的认知水平进而提升创作质量对于解决该问题有着一定的帮助。分析了学生通过双创教学提升专业素质与实践能力的综合需求,得出了需要在产品设计专业课中进行思创融合教学的结论。针对实践中对于相关概念存在的误解与难点进行了分析,并且回答了如何在实践中正确运用思创融合教学提升产品设计专业课教学质量的问题。

协同育人,同向同行:“新工科”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的“课程思政”教学路径探索 下载:141 浏览:1430

李玉芝1 王余2 《中国教育探索》 2023年1期

摘要:
“新工科”发展视野下,发展以传统文化为代表的通识课程势在必行。同时,“课程思政”需要隐性结合到理工科的课程体系中,因此探索以传统文化和专业教育有效结合的教学路径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本文以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为例,阐释当前在理工学科中开展通识教育面临着诸多困境和挑战,包括认知上的偏差以及教学模式上的单一化等等问题。从课程知识系统的上的定位以及教学模式的转变等多个方面,探索“新工科”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的“课程思政”的教学路径,从而为有效实现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和谐共振,协同育人提供借鉴。

课程思政融入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 下载:258 浏览:1705

​陈佳琪 《课程教育研究》 2023年4期

摘要:
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深化了高中英语课程人文性质,赋予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全新内涵,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是顺势而为。本文阐述了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分析了当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思政教育现状,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实施策略,以期为课程思政理念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提供参考。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图书馆劳动教育课程改革与实践策略研究 下载:259 浏览:1658

​叶昊宁 《课程教育研究》 2023年4期

摘要:
劳动贯穿每个人的一生,劳动教育的开展需要从小抓起,但是当前的社会环境发生变化,大部分高职学生很少参与劳动,这对于其未来的成长与发展是非常不利的。高职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中心,在新时代中应发挥更多育人的功能,成为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热门之选。本文即是从“三全育人”的角度,对于高职图书馆劳动教育课程改革与实践策略进行论述,以供大家参考。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研究 下载:268 浏览:1702

​余戴明 《课程教育研究》 2023年3期

摘要:
“三全育人”理念是以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为核心,致力于培养符合时代发展性需要的复合型人才。高职院校需遵循劳动教育的规律,结合教学实际,强化全体师生的劳动观念,全员参与,合理设置劳动教育课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现以劳培德。但目前,高职院校在劳动教育方面,仍存在较多的问题,制约着课程教学的效果,影响学生劳动能力和劳动观念的培养。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总结了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解决策略,以期促进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三全育人”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下载:214 浏览:2175

林杰 《中国教育探索》 2022年10期

摘要:
本文首先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三全育人”体系进行了简要概述,并明确了实现“三全育人”体系的应用现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三全育人”体系的探索策略和时间路径。

初中体育课堂的教学与育人一体化研究 下载:130 浏览:1395

佟菊 《体育学报》 2023年11期

摘要:
新的课程标准的实施对初中教育教学提出了新要求,要求着初中体育教学按照自己的特征,计划设置体育课程。教师需要秉承终身体育和健康第一的指导理念,研究一体化的体育教学和育人方式,创新与创建合理而科学的教学模式,探究教学一体化教育实施的措施,以此保障初中实施体育教学与育人一体化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实现“四史”教育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协同育人效果 下载:91 浏览:935

阿斯燕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4年3期

摘要:
“四史”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的统称 。“四史”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四史”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来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四史”教育在新时代的体现与升华。因此,整合挖掘“四史”教育基因,创新“四史”教育方法,完善“四史”教育机制,加强校园“四史”教育建设,将“四史”教育资源充分协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共同开展,能有效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目标,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语文教学之中提升课程思政育人实效 下载:112 浏览:1092

姚小才 郭桂红 惠红娟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4年3期

摘要:
语文学科是一门集聚工具性和人文性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传统教学中,对人文性重视不够。小学生正处于心理、生理、人生观、价值观成长、成型的关键期,在此阶段,语文教学中有效地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仅对语文课程中德育内容的落实产生积极影响,还有助于三维目标的落实。如何潜移默化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语文教学之中,是语文教学中值得探讨的问题。

新时代职业院校美术教育美育育人的研究与探索 下载:194 浏览:1965

张兴秀 《中国教育探索》 2022年7期

摘要:
近年来,全面推进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在新时代下的校园美术教育工作,显然已经成为了推动我国教育质量高标准、实现教育现代化进程的重要途径。对此,本文重点基于在当前新时代的发现背景下,对于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全新要求,重点阐述在美术教育中实现美育育人。教育功能的重要作用。同时在分析我国职业院校的美术教育美育育人现状后,提出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关于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美术教育美育育人的实践途径,实现我国美术教育进程的有效落实。

“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体育舞蹈育人模式的创新研究 下载:207 浏览:2030

魏一曼 荆远 《体育研究》 2022年8期

摘要:
众所周知,体育舞蹈是集体育、音乐、舞蹈、艺术为一体的运动形式,有着规范性、观赏性、竞技休闲性的显著特征,学生在参与体育舞蹈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增强自身的体质,而且能够感受到体育舞蹈的独特艺术魅力,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有着很大的积极作用。在“课程思政”教育理念下,促使思政教育与课程教学有效融合成为了一种趋势,如何改革和创新高校体育舞蹈教学方式,促使学生在锻炼身体、强健体魄的同时,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成为了高校体育老师关注的热点话题。基于此,文章将对“课程思政”的内涵进行简要阐述,并提出“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体育舞蹈育人模式的创新策略。

“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与探索 下载:330 浏览:2348

​李伟 《课程教育研究》 2022年12期

摘要:
“课程思政”作为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融合的教学载体,各高校都还在不断地探索与实践之中,其在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研讨培训、质量监控、制度保障上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本文将尽可能挖掘专业课教学中蕴涵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分析专业课教学中开展思政建设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找寻对策,以“课程思政”建设为桥,架起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共融之路。

学科育人视角下初中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行性研究 下载:326 浏览:2376

​王欣 《课程教育研究》 2022年12期

摘要:
基于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广大教育工作者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要任务。学科育人可以将课堂教学与育人进行紧紧相连,进一步将育人价值落实到具体。同时,校本课程作为我国课程教学领域中的一个重点问题,其优势体现多个方面,如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彰显办学特色、拓展学生文化视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等。对此,作为初中英语教师在开发校本课程时,应以学科育人为视角,并心详细分析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行性。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