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预见性护理在脑血管介入术中的应用分析 下载:130 浏览:1508

王佳 孙芳芳 《医学研究前沿》 2022年12期

摘要:
评价对脑血管病患者进行介入术治疗后预见性护理所起的作用。方法:将我院108例经血管造影或支架置入术的患者,按照住院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54例,对照组54例。对照组病人进行脑血管介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的基础上进行预见性护理,并应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 HAMA得分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能减轻患者消极情绪,促进患者积极应对,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

血管内介入治疗与单纯药物治疗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分析 下载:246 浏览:2697

叶子政 《中国医学研究》 2022年4期

摘要:
目的: 观察血管内介入与单纯药物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的疗效差异。方法:本报告以2020年3月-2021年3月作为时间区间,并截取此段区间中我院接收的48例符合条件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为例作为报告数据中的提供对象,以治疗模式不同分成常规组和研究组,以24例为每组人数,分别采用药物治疗及血管内介入治疗为治疗模式,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1年,研究组椎动脉、基底动脉、颈内动脉、颈总动脉Vs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脑血管病事件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血管内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各个血管收缩期峰流速,值得推广。

预见性护理在尼莫地平预防脑动脉瘤术后脑血管痉挛中的作用 下载:324 浏览:3504

张敏 《中国护理学报》 2021年11期

摘要:
探讨观察预见性护理在尼莫地平预防脑动脉瘤术后脑血管痉挛中的作用。方法:2019.5-2020.9,医院收治116例脑动脉瘤术后脑血管痉挛患者,基于奇偶次序将116例患者分为两组,并在围手术期间实施基础护理(对照组)与预见性护理(观察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穿刺部位血肿、颅内感染、脑血管痉挛、动脉瘤再破裂)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服务态度、护理安全、操作技能、专科操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降低脑动脉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可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观察介入护理在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345 浏览:3195

罗慧 《中国医学研究》 2021年6期

摘要:
目的:探究分析脑血管病人护理利用介入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于2019年6月-2020年7月选择某院收治的76例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研究中分为对照和观察组,分别进行普通护理和介入护理干预,研究中主要就病人护理之后的满意度和并发症引发情况和满意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病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的分别有13例、24例和1例,分别占本组人数的34.21%、63.16%和2.63%,明显与对照组的21.05%、52.63%和26.32%存在差异,观察组引发下肢静脉血栓、穿刺部位出血、脑血管痉挛的合计为3例占本组人数的7.8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32%,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实际分析意义。结论:介入护理干预措施应用脑血管病人护理中优势明显,有效提升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引发概率,值得推广。

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下载:412 浏览:5258

刘正生 《中国中医药》 2021年7期

摘要:
探讨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理作用与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到2021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痰瘀互结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行活血化痰汤治疗,观察组行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恢复情况及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00%(P<0.05)。给予治疗后两组病人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均比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效果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颅内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痰瘀互结脑梗塞患者运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效果更好,可改善患者神经缺损及血流动力学,值得广泛临床推广。

中医中药辨证施治治疗脑血管痉挛性头痛疗效观察 下载:354 浏览:2575

李凤燕 《中国中医药》 2021年6期

摘要:
对脑血管痉挛性头痛患者进行中医中药辨证施治效果研究。方法:选取我院脑血管痉挛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研究组分别采用盐酸氟桂利嗪、小柴胡汤进行治疗,探讨其临床疗效。结果: 参照组,15例痊愈,10例有效,25例无效,总有效率50.0%;研究组,36例痊愈,13例有效,1例无效,总有效率98.0%。两组总有效率明显差异(x2=19.47,P<0.05);参考组恶心 3例、过敏3例、呕吐3例,并发症率16.0%;研究组恶心1例,并发症率2.0%。研究组的并发症率与参照组显著差异(x2=7.76,P<0.05)。结论:利用中医中药辨证施治头痛的疗效较好,能够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率,推荐临床使用。

脑血管疾病临床表现及诊断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下载:54 浏览:676

王洪梅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5期

摘要:
本研究旨在评估当前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技术的现状,并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为脑血管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从2023年3月至2024年1月,随机选择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应用传统诊断技术和最新诊断技术进行诊断和治疗。通过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评估不同诊断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研究结果显示,采用最新诊断技术的观察组患者,其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治疗效果更佳,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降低。最新诊断技术能够更早地发现脑血管病变,有助于提前进行干预治疗。结论: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技术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预计将大幅提升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为患者带来更多的治疗机会和更好的生活质量。

不同药物治疗方案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观察 下载:53 浏览:575

康利丽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2期

摘要:
探究分析不同药物治疗方案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方法 时间: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对象: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共102例,分组: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神经功能状态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效果、生活质量以及神经功能状态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可显著改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状态以及生活质量,且具有可靠的安全性,值得推广与应用。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