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老年性心脏瓣膜退行性病变的临床超声诊断效果分析 下载:123 浏览:1019

马娇 《临床医学杂志》 2023年8期

摘要:
目的:探究应用超声诊断老年性心脏瓣膜退行性病变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开始时间是2020年1月,结束时间是2021年1月,对照组本院体检健康的50例老年人,观察组是本院确诊为心脏瓣膜退行性病变的50例老年人,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诊断,对两组的心脏瓣膜瓣叶和瓣环进行比较,并分析观察组不同年龄阶段的病变程度。结果:两组在心脏瓣膜瓣叶和瓣环参数方面对比可知,观察组的前叶瓣体面积、前叶瓣根至对合线长度、后叶瓣根至对合线长度、瓣环投影面积、瓣环周长和瓣环前外侧至后侧交接距离比对照组较大,组间差异性突出,P<0.05,有统计学意义。年龄越大,心脏瓣膜退行性病变患者的瓣膜钙化部位显著性增加,表现为主动脉逐渐转移至二尖瓣。结论:超声检查心脏瓣膜退行性病变患者更为直观准确,可在临床上大力应用。

中医特⾊护理技术在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应用 下载:410 浏览:3691

卢方丹 《中国中医药》 2023年2期

摘要:
分析中医特⾊护理技术在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0年9月~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足神经病变患者纳入研究对象,按完全随机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模式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中医特⾊护理技术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部感觉异常状况改善水平以及总有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护理前VAS评分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VAS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VAS评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特⾊护理技术在糖尿病⾜神经病变中具有良好的疗效,可显著促进⾜部感觉异常状况改善,提高病情康复效果。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介入治疗者并发症的防护价值 下载:94 浏览:771

刘冰 刘涛 《中国护理学报》 2024年10期

摘要: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接受介入治疗后以不同护理方案照护对并发症的防御价值分析。方法:北京市延庆区医院2022年1月~2024年8月开展介入治疗的60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者按照护理方案分组,即常规护理30例为对照组,风险护理30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并发症情况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并发症患者比值10.00%,对照组并发症患者比值36.67%,可见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生活质量均有改善,不过观察组躯体疼痛、生理职能、情感职能、活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风险护理可以降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介入治疗者出现并发症的风险性,对其预后质量有积极作用。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护理研究进展 下载:29 浏览:710

谢露 方晓丹 王丹丹 《医学研究前沿》 2024年11期

摘要:
本文主要探讨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8月到2024年8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02例,作为本次试验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添加综合护理干预,完成实验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自护能力以及依从性。结果:实验结束后,实验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明显比对照组要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均<0.05)。实验组患者的自护能力和依从性明显比对照组要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能够获得良好的护理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帮助其尽快恢复正常生活。

关于近视飞秒激光手术患者术前视网膜病变检查及治疗的研究 下载:138 浏览:1392

唐健 《中国医学研究》 2023年4期

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飞秒激光手术(SMILE)术前视网膜病变的检查和治疗。方法:本文对某院2022年1月-2023年2月接受 SMILE治疗的590名患者(1180只眼睛)进行了随访,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近视的程度,将其分成了两组,分别是413例(826眼)低中度近视和177例(354眼)高度近视,术前进行散瞳间接检眼镜或三面镜检查视网膜,观察视网膜周边部病变的情况,发现比较严重的患者进行治疗。结果:1180只眼睛共检测到201只不同类型的视网膜病变,患病率为17.03%,其中以视网膜非压迫变白和格子样变性多见;在高度近视患者中,视网膜病变(RGD)的发病率为28.81%(102/354),在低中度近视的患者中 RGD的发病率为11.99%(99/826),对85眼重度患者,均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并行 SMILE手术,3~12月未见有视网膜脱离;有1只眼发生了视网膜脱离并进行了视网膜脱离修复术,12个月的随访观察,未见复发。结论:近视患者SMILE术前散瞳后行间接检眼镜或三面镜检查视网膜可准确发现周边视网膜病变,而高度近视患者眼底病变的发生率较高,如果对较严重的眼底病变及时处理,可以防止其继续恶化,确保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中药熏洗联合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分析 下载:246 浏览:2023

陈艳懂 《中医研究杂志》 2023年11期

摘要:
目的: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药熏洗、针灸联合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对中医证候积分影响。方法:以2019年11月~2022年11月研究时间段内入院治疗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确诊者87例为研究对象,就中药熏洗、针灸联合治疗效果开展临床研究,将患者随机分组后,对照组(n=43)配合西医治疗,研究组(n=44)配合西医+中药熏洗、针灸联合治疗。分析治疗期间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神经传导速度指标、糖尿病神经病变积分、多伦多临床系统积分动态变化,治疗有效率差异性。结果:(1)研究组治疗后乏力倦怠、酸胀沉重、疼痛、麻木、手足心热、口渴多饮症候积分较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2)研究组治疗左、右胫神经MCV、SCV较对照组升高明显,P<0.05。(3)研究组治疗后MDNS、TCS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4)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7.73%,较对照组升高明显,P<0.05。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临床常规治疗同时配合中药熏洗、针灸联合治疗,可优化患者下肢周围神经传导功能纠正效果,改善体质健康,缓解中医症候表现,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中医补气活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 下载:165 浏览:2690

顾微 《当代中医药》 2022年2期

摘要:
中医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为消渴病痹症,是最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在50%以上,在糖尿病的并发症中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中医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展是一个缓慢的、渐进的过程,早期有腿脚麻木、疼痛、异常出汗等症状,部分分型的中医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后期感觉减弱甚至消失,继而出现足部溃疡、坏疽,严重时可能导致截肢。因此,中医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目前中医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主要依靠西医,常用的治疗药物有福辛普利钠片、贝那普利、依那普利等降低血管阻力药物,荃糖还原酶抑制剂和尼莫地平、甲钴胺等神经修复药物。但由于中医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不明确,目前所有的治疗方法均非特异性治疗,只能达到治标的作用,且西药价格昂贵,不良反应大,因此以中医补气活血通络法治疗此病已逐渐成为研究热门。本文对中医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因、诊断、中医补气活血通络法治疗中医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优势和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中药“通瘕散”治疗占位性病变的多病例体会 下载:354 浏览:2440

王喜隆 王盛兴 《中国中医药》 2022年1期

摘要:
占位性病变,意味着肿瘤、肿物或脏器有异样改变,属现代医学有待深刻认识与研究的领域之一。一个偶然的机遇,我与中药治疗占位性病变巧结奇缘,用“通瘕散”治疗多例占位性病变患者,既有术后放、化疗患者,也有CT片明确诊断为占位性病变后,患者拒绝手术,转求中药治疗的。大黄是本方中主要成份,其作用断不可小觑,它不但能蠲痰逐水、疏通便闭,还有降酶保肝、排氮护肾之功效。白花蛇草不仅能够抗病毒,还有强大的抗肿瘤作用,尤其是与玄参合用时,其抗肿瘤作用更为显著,特别是对消化系统肿瘤,疗效尤为显著。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采用中药汤剂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的可行性与TNF-α水平观察 下载:262 浏览:3253

李长英 《中国中医药》 2021年8期

摘要:
探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采用中药汤剂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的可行性与TNF-α水平观察。方法:均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本医院20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被平均分为观察组(n=100)和对照组(n=100),前者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中药汤剂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后者应用西医常规治疗,实施时间为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主症、次症严重程度与TNF-α水平进行比较。结果:在总有效率控制方面,两组数据差异很大,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98.00%、88.00%(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前,将其主症、次症积分和总积分进行分析,得出两组的数据较为相似(P>0.05);治疗后,前者该三项指标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前,将其TNF-α水平进行分析,得出两组的数据较为相似(P>0.05);治疗6周后,前者该项指标显著下降(P<0.05)。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采用中药汤剂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可提升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降低TNF-α水平。

甲钴胺联合不同药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对比 下载:114 浏览:1158

布佐克拉·艾尼瓦尔 夏木西丁·阿布都热西提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3期

摘要:
目的 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采取甲钴胺联合不同药物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加以探讨。方法 选择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接诊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人80例作为本文观察对象,根据所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人的入院顺序对其进行分组,其中一组病人接受甲钴胺联合尼莫地平药物进行治疗,一共40例纳入到对照组,剩余一组病人接受甲钴胺联合血塞通注射液药物进行治疗,一共40例纳入到研究组,对比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人接受各自治疗方案之后的临床整体有效率对比差异明显;两组病人治疗之后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SNCV以及MCV水平对比差异明显;两组病人出现不良反应情况对比差异明显。结论 临床中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人,为其提供甲钴胺联合血塞通注射液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治疗安全性更高,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