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录用
生物反馈神经功能重建治疗系统在剖宫产后瘢痕淡化中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研究
下载:12 浏览:253
摘要:
生物反馈神经功能重建治疗系统在剖宫产后瘢痕淡化中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SUI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入选者分成对照组(常规康复)和观察组(常规+3AM1000B神经功能重建系统干预),各组内人数均为40例,组间患者均接受为期20d的干预,记录与评价组间尿动力学指标水平、盆底肌力分级。结果:经差异化方案干预后,观察组取得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数值间对比形成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其住院时间、阴道流血时间、月经复潮时间及β-hCG值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数据差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经差异化方案干预前组间子宫内膜厚度、瘢痕憩室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经差异化方案干预后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7.90±2.02)mm、瘢痕憩室长度×宽度(34.29±12.02)mm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讨论:生物反馈神经功能重建治疗系统应用在剖宫产后瘢痕患者中对其瘢痕淡化有积极作用,患者手术各指标均得到改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心理一致感在国内研究现状
下载:285 浏览:3059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八角莲抗肿瘤的作用机制
下载:189 浏览:1780
摘要: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讨八角莲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TCMSP数据库和Swiss Target Prediction 数据库获取八角莲活性成分及其疾病靶标,利用GeneCards和PubMed Gene数据库检索筛选肿瘤相关靶标;借助Cytoscape软件构建活性成分成分-抗肿瘤靶标网络;使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相互作用关系网络;采用DAVID数据库对靶标进行生物功能和通路分析;利用分子对接软件SYBYL对主要活性成分与其核心靶点进行对接验证。结果:筛选得到八角莲活性成分13个,涉及抗肿瘤靶标88个,通过GO功能注释和KEGG通路分析显示抗肿瘤靶标主要涉及蛋白质自磷酸化、跨膜受体蛋白酪氨酸激酶信号通路、肽基丝氨酸磷酸化、肽基苏氨酸磷酸化等生物学过程,调控粘着斑、PI3K-Akt、胶质瘤、ErbB等信号通路。结论:八角莲抗肿瘤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本研究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揭示了八角莲抗肿瘤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日常皮肤护理对预防皮肤老化的作用机制
下载:91 浏览:1099
猪疫病防控中选用抗病毒药物的探讨
下载:133 浏览:1360
乡村振兴背景下退休干部顾问团的作用机制研究——以福州市为例
下载:154 浏览:2288
中药成分对慢性疾病的作用机制及检测技术探索
下载:254 浏览:2683
中药与西药的结合与创新研究应用
下载:120 浏览:1649
摘要:
在现代医药领域,中药与西药的结合逐渐得到广泛认可和实践,以期提高疾病治疗的效果和减少副作用。本论文通过研究方法,深入探讨了中西医结合的理论基础,药物活性成分筛选以及药理作用机制,并且探索其临床应用的可能性和优势。我们收集和定性分析了大量的实验数据,明显发现中药西药结合疗法在某些复杂和难治性疾病如肿瘤、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方面展现出强大的医疗优势。综合实验结果,我们推论该结合疗法在医疗界的创新应用具有极大潜力。在既保证效果的同时,也进一步挖掘和考量了患者的舒适度和接受度。最后,论文呼吁更多的学者参与到这一领域的研究中来,以期对医疗健康产业提供新的思考和解决方法,促进我国医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区块链技术与金融业融合发展的路径与对策研究
下载:261 浏览:2334
中药治疗疾病的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预测
下载:69 浏览:684
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机制进展
下载:133 浏览:1480
摘要: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且多发的临床病症。现阶段,保守治疗的方式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面应用还是比较广泛的,尤其是推拿手法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备受青睐。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机制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首先,推拿手法治疗可以改善脊柱周边肌软组织的状态和对应力,通过肌肉软组织张力的调整维持脊柱平衡,改善脊柱骨性结构,释放神经压力,改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神经症状。其次,从肌筋膜状态来讲,推拿手法可以缓解神经电生理,改善神经微循环,增加微循环灌注,推动恢复肌筋膜状态,缓解肌纤维疲劳。再次,推拿手法治疗可以推动炎症因子表达,促使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椎间盘突出物自发性消退,调节炎症,提升患者的免疫水平。
中医从心肝肾论治高血压病现代作用机制及优势探讨
下载:124 浏览:2619
摘要:
研究给出中医从心肝肾论治高血压病的现代作用机理和优势。方法:以人体血压调节机制为研究资料,以中医药干预高血压的现代研究为依据,建立血压调节机制与中医五脏系统的联系,找到中医从心肝肾论治高血压病的现代作用机理。结果:中医肝主疏泄功能对血压的调节与中枢和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机制相关;中医肾藏精功能对血压的调节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调节机制相关;中医心主血脉功能对血压的调节与体液调节中的心脏内分泌激素调节机制相关。结论:中医药从心肝肾论治高血压病的作用机理与血压调节机制高度相关。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有着独特的优势,与西医常规用药相配合可以提高患者的血压调节能力,降低血压波动性,延缓疾病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