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最新录用
基于他者视野的病人角色伦理内涵探析 下载:132 浏览:1412
摘要:
病人这一角色通常是在社会学的角度被定义的,可是在马克思主义人学的观点下,这一社会学定义对病人的关注并不全面,我们应该从辩证的发展的眼光去看待病人。对于病人的伦理内涵,本文将从法国哲学家列维纳斯的他者哲学出发去分析作为他者的病人,将病人这一他者从医疗体系中解放出来,从病人本身去看待病人,从而恢复病人这一他者的独特性与丰富性。
职《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四心法”的实践与研究 下载:67 浏览:850
摘要:
《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 (2020 年版)》 (以下简称“新课标 ”),是基 于 社会发展对中职学生提出的新要求 , 它凝练出五大核心素养 ,对课程 目标 、 内容 、和 评价体 系的进行了一体化设计 。实践探索需理论指引 , 引入五大核心素养作为实践探索 的思想理论指导 ,深度挖掘其应用价值、 阐述其在中职《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四心法”中 的具体实践路径与积极意义,将职教理论与四核心教学的实践进行深度融合,为思政课的 高质量成果提供有力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保障。
太极哲学在学校管理中的创新探索 下载:51 浏览:600
摘要:
太极哲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思想是“阴阳五行”和“天人合一”,强调平衡、协调和整体性。在学校管理中,太极哲学的引入可以为学校管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帮助学校实现更加和谐、平衡和稳定的发展。
论冯友兰的人生哲学 下载:51 浏览:599
摘要:
通过对冯先生哲学思想中关于人的本质、人生的本质、修养功夫论以及人生境界和人生哲学形成的背景几个方面探讨人生哲学的基本内涵。冯先生从初期以欲望中道说作为人生哲学的基础,到后期在《新原人》提出四个不同层次的人生境界,最终体现出冯先生希望人能过通过修养提升自身境界达到天地境界。
C语言中的哲学思想体现探究 下载:85 浏览:935
摘要:
C语言是当前世界应用较为广泛的计算机语言之一,可用于应用软件开发、编写操作系统等。C语言中的很多内容都可以体现出哲学思想,比如C语言算法、C语言数据结构、C语言结构化语言等,都有哲学思想的身影。为此,文章将从C语言角度,探讨C语言中的一些哲学思想体现,并提出一些教育教学建议,旨在提升C语言中哲学思想的育人效果,助力学习者成长成才。
全媒体时代哲学类图书选题策划新思路研究 ——以《卡梅里亚的哲学世界》为例 下载:90 浏览:996
摘要:
本文旨在对当前哲学类图书出版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剖析,并结合具体的策划实例,详细探讨在全媒体时代背景下,如何创新哲学类图书选题策划思路。
东西方哲学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下载:80 浏览:905
摘要:
东西方哲学思想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在各自的文化和社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深入探讨了东西方哲学思想的主要流派和观念,并分析了这些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启示。通过对比东西方哲学思想在道德伦理、人与自然关系以及知识与认识等方面的异同。
论哲学学习对高中学生的影响 下载:104 浏览:1154
摘要:
哲学作为一门深刻的思维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深远的教育意义,对高中学生的发展和成长起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哲学学习,高中学生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思辨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提高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理解世界、思考人生。哲学学习有助于引导高中学生思考人生意义、社会价值和道德伦理等重要议题,激发他们的思想活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个性和独立思考能力。通过哲学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的哲学思想和理论,了解人类思维史上的伟大思想家和哲学家,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丰富学习体验,提升个人修养和综合素质。为此,本文探讨了哲学学习对高中学生的影响。
中职《哲学与人生》课堂教学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策略探析 下载:85 浏览:982
摘要:
在中职教育中,《哲学与人生》作为培养学生哲学素养和人生观念的重要途径,课程中坚持“两个结合”,对用优秀的意识形态占领中职生的思想阵地、促成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素养达成起到重要作用,课程如何有效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也就成为一项重要的教研教改任务。对此,本文针对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进行研究。
基于生命教育的高中政治哲学课教学探究 下载:101 浏览:1152
摘要: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的不断深化改革,生命教育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特别是在高中阶段,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和压力,因此,加强生命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高中政治哲学课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思维能力的重要课程,其教学内容与生命教育有着天然的契合点。本文旨在通过探究基于生命教育的高中政治哲学课教学,为高中政治教师提供一种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浅谈哲学思想在高中政治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下载:92 浏览:1033
摘要:
在当今多元文化充斥的社会背景下,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社会时代意识的新人已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任务。作为高中阶段的一门核心课程,政治教学承担着建构学生精神世界和意识形态的重要责任。在这一过程中,哲学思想不仅是高中政治教学的重要内容,更是教学方法论的重要指导。因此,深入探讨哲学思想在高中政治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儿童与知识——一个值得反思的幼儿园教学哲学问题 下载:79 浏览:890
摘要:
幼儿园教育作为儿童人生的重要起点,对其未来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在这个阶段,如何处理儿童与知识的关系,成为一个值得深思的教学哲学问题。本文围绕《儿童与知识——一个值得反思的幼儿园教学哲学问题》这一主题,探讨其重要意义,分析当前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通过结合幼儿园统编教材的具体案例,展示了这一问题在实际教学中的具体表现和解决方法,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高中政治哲学课学习路径探讨 下载:91 浏览:1059
摘要:
高中政治哲学课是高中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它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应试成绩,‌更是培养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对于学好高中政治哲学至关重要。‌本文将从理解基本概念和原理、‌培养思维能力、‌关注时事热点、‌掌握有效学习方法等多个方面,‌探讨高中政治哲学课的学习路径。‌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党校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下载:95 浏览:1040
摘要: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在党校教学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但由于党校教学的特殊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教学中的运用面临着理论与实践、抽象与具体、“灌输式”与“启发式”等方面的矛盾,影响了教学效果。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贯穿于党校教学过程之中,使党校学员不仅要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还能够运用这些原理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党校教学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党校教学中运用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
在中职学校“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下载:108 浏览:1146
摘要:
“哲学与人生”课程以“人生”为中心,以哲学的智慧引导学生的生命发展,引导他们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他们对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观进行有意义的思考,从而让他们更好地做人,更好地走向自己的人生道路。而正确地走好人生道路,既要有哲学的启发和指引,又要有一种对生命的敬畏和使命感,更要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所以,把生命教育融入到“哲学与人生”之中,是实现这门课程的主要目标。
儿童哲学思维在语文课堂中的实践探究 下载:112 浏览:1264
摘要:
儿童哲学思维是新时代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语文课堂作为百科之母,具有工具性、人文性、多元化等特点。将儿童哲学思维引入语文课堂教学,有利于培养创造性和个性化人才。本文以小学语文课堂为研究对象,将以比较分析法对比传统语文课堂,思考儿童哲学思维对于语文课堂的意义,结合笔者所在学校实践进行思考,探讨儿童哲学思维与语文课堂教学的相互关系。
信息的哲学本质探究 下载:80 浏览:909
摘要:
随着信息科学和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信息”概念广泛渗透于各门具体科学之中,而有关信息问题的哲学探讨更是引起了哲学界的普遍关注。如何揭示信息的哲学本质?如何理清信息与物质、意识等哲学基本范畴的关系?如何以信息思维方式来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是信息时代每一个哲学工作者都应该时刻关注与思考的时代性课题。
国内外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科研诚信建设的主要做法与经验研究 下载:183 浏览:1675
摘要:
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科研诚信制度建设的起步时间相对较晚,相比于国外发达国家仍停留在初期阶段,在科研诚信管理方面也存在多个方面的问题。基于此,本文结合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科研诚信建设的现状,分析了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科研诚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国内外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科研诚信建设的主要做法与经验,旨在通过完善的制度建设提高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科研诚信管理水平。
关于时间的哲学思考 下载:98 浏览:1142
摘要:
时间是永恒的流逝。正如存在对于意识一般,没有意识感知和占有的时间,是没有意义的。
时间不是空白。它的奇妙在于:你无法触摸它的实体,却能感知它的存在。你即使一动不动,时间也在流动。
语言挡不住时间的流逝,权势无法让时间驻足。
时间像个幽灵。在时间之舟上,青春的容颜很快就布满了老年斑,使人感到未曾年轻就老了。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崭新视野 下载:140 浏览:1594
摘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要充分注重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二大思想实践问题的探讨,要用哲学的眼光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问题和实践课题;要在历史实践中,发现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普遍有益的思想内涵,特别要注意对相应思想当代意义崭新的思想阐述。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