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最新录用
明德文化的时代价值和实践路径 下载:0 浏览:32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明德”理念,值得挖掘,可以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大有作为。从古义看,“明德”是美德和德政的统一,主要表现为“善”的理念,而“明德文化”就是明德理念与各种文化形式的结合体。有物质形态和制度形态的明德文化,也有观念形态和行为形态的明德文化。从今用看,明德文化可以是指具有善价值和正能量的道德意识、道德规范和道德活动的总和,也可以是对人生美德、人间正道和人类正义的概括。明德文化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明德文化,中国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也有明德文化。明德文化的时代价值表现为引领社会风尚、培育人生美德、坚守人间正道、追求人类正义。明德文化的实践路径主要体现在传承、弘扬和推广方面。


医疗设备维修维护信息化管理与实践路径 下载:54 浏览:462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持续发展,我国的医疗系统也逐步走向了现代化,医院内的各种医疗设备都有了更多的数据,这就给医疗设备的维修和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了保证医院的基本工作能够顺利地开展,医院的管理者们除了要关注合适的信息化管理方式之外,还应该主动地加入到管理计划当中,从而能够完善医院的医疗设备维修维护信息化管理。所以本文就医疗设备维修维护信息化管理与实践路径进行了分析。
小学音乐教学中体态律动的实践路径探究 下载:231 浏览:2543
摘要:
体态律动是小学音乐课堂常见的一种训练方法。教师要重视体态律动的教学价值,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有意识地将体态律动渗透到旋律展示、节奏表达、音乐欣赏等教学活动中,用体态律动辅助学生音乐学习,培养学生音乐情感,实现提高学生音乐表达能力、鉴赏能力的教学目标。基于此,本文着重探究小学音乐教学中体态律动的实践路径,以期提高小学音乐教学效果。
生活化课程在学前教育中的实践研究 下载:142 浏览:1378
摘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关注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因此,教师要建构充满教育智慧、满足幼儿兴趣与发展需求的生活化课程。基于此,幼儿园教师应关注幼儿的生活实际,关注幼儿的兴趣与需要,注重在幼儿的生活中开发课程内容。
幼儿园音乐教育生活化实践路径分析 下载:473 浏览:2649
摘要:
幼儿园通过音乐教育生活化,一方面是为幼儿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使他们健康成长。另一方面是将日常生活中诸多元素融入到音乐教学中,让幼教音乐中带有生活化特点,这样易于幼儿理解、快速学习和记忆,不仅丰富了幼儿的认知和思维能力,还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本文对幼儿园音乐教育中存在的缺陷作出简要分析,同时也提出音乐教育生活化的实践路径,旨在更好的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到音乐教学活动中,从幼教早期开始培养幼儿综合音乐素养能力。
论海洋命运共同体理论体系 下载:33 浏览:424
摘要:
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法理基础是共同体原理。它不仅是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体系两大原理(传统自由原理和主权原理)的补充,并已在以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原则为基础的国际海底区域制度内得到固化和发展。和谐海洋理念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所蕴含的原则和精神,与海洋命运共同体倡导的价值取向和目标愿景一致。因为它们不仅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而且符合维系海洋秩序规则的本质和特征,所以,应完整地用于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过程中。要实现这些价值和目标,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一样,需要分步骤、分阶段、有重点地推进,才能实现海洋命运共同体目标愿景,特别需要合理处理影响海洋命运共同体进程的重大问题,为此,既要遵守已经达成的共识和协议,并应创造条件为最终解决海洋权益争议做出努力,也要运用已有的多种平台和新设的平台,共同为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和完善海洋命运共同体理论体系做出贡献。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有效落实的具体探究 下载:39 浏览:702
摘要:
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采用新颖的教学理念和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古诗词学习热情。针对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积极寻找提升古诗词教学质量的方法。通过实践发现,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从而显著提升古诗词教学的效果。
信息化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实践路径 下载:61 浏览:715
摘要:
古诗词作为中国历史遗留的瑰宝之一,以其丰富的经典意蕴和鲜少的文字形象被选为中小学语文教材。如何有效地教学古诗词是小学语文面临的挑战。小学古诗词的特点和教学对象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教师从古诗词的特点入手,契合小学生的学习心理,适当补充教学工具,设计合理的教学模板,进而改进小学古诗词教学的不足,是符合现代教育改革的。
“四新”背景下的历史二轮复习备考策略与实践路径 下载:48 浏览:615
摘要: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具有系统性、深度性、能力培养、时间紧凑以及注重历史与现实联系等特点。如何加强复习的针对性,提升备考的有效性,需培养学生从把握阶段特征、强化问题意识、训练解题能力、联系热点问题、关注史学理论等诸方面入手。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实践路径探索 下载:116 浏览:1252
摘要:
古诗词语言凝练,看似简单的文字实则蕴含丰富的意义,有限的篇幅表达着诗人强烈的情感。古诗词不仅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教育意义也是不言而喻的。古诗词教学对于学生高尚品质的形成、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有着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要想充分发挥小学古诗词教学的作用,语文教师就要对古诗词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研究,用合理、科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对小学语文教学及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应用心理学发展的实践路径与基本策略研究 下载:174 浏览:1032
摘要:
对于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来说社会群众所面临的学习、工作以及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其可能出现的负性心理与情绪状态也越来越多,可以说心理学是一个朝阳产业,属于人们学习、工作与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积极社会效益的产生以及社会思想素质的提升。应用心理学属于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核心内容与研究方向就是如何将心理学应用于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进而提高生活水平与质量,让人们获得幸福感。近年来,应用心理学的发展趋势较为迅猛,为了保证其发挥应有的效力就需要明确其发展的实践路径,并找到基本的发展策略,为推动应用心理学的更好发展奠定基础。
关于启功先生书法美育思想实践路径的思考 下载:141 浏览:1402
摘要:
启功先生的书法美育思想以贯通的文化教养为背景,涉及广泛的学术领域,并渗透出特有的艺术气质。本文从认识与感受、体验与欣赏、实践与创新三个层面对启功先生书法美育思想的实践路径进行思考,呈现其美育思想的同时,彰显出对当代书法美育的重要借鉴意义。
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优势及实践路径 下载:157 浏览:98
摘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社会主义理论一般性与中国所具有的独特国情与文化传统的有机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时代性与开拓性的社会主义治理理论。我国的整体治理水平与治理能力正朝着现代化、先进化的方向行进。
地方土地整治规划实施的实践路径 下载:157 浏览:1530
摘要:
现如今,各领域的不断的提高,我国土地整治的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土地整治是增加我国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的一个有效措施,在土地资源的节约利用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科学合理地进行土地整治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路径研究 下载:108 浏览:1278
摘要: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造之初,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就在朝着理论大众化的方向不断努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由少数知识分子、精英阶层所掌握到普通民众也能理解的过程,也是通过实践指导群众,使理论在群众中传播发展和深化的过程,这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众化的过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用普通民众听得懂、能理解的语言,由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者所宣传、讲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随着世界局势和国情的深刻和复杂变化,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新挑战,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来阐述,以及赋予它们新的时代意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已经成为解释和解决新时代许多问题的必然选择。随着深入的改革开放,越来越多的意识形态冲击给马克思主义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新时代有新气象,同时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有新要求,通过多元化的方式方法使马克思主义“飞入寻常百姓家”,使人民群众能够熟练掌握好这个有力的思想武器,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路径,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
高校思政课教师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的逻辑理路 下载:118 浏览:1501
摘要:
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发挥党史立德树人作用,是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高度重视、一以贯之的重大时代课题。这不仅有利于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并持续推进,有利于深入开发地方党史资源,而且有利于启智润心、激扬学生斗志。从内在机理看,高等院校思政课教师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建设具备自身优势,在师资队伍、专业背景、教授课程等方面为其提供可行性保障。反之,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建设亦对高校教师提出高要求,教师需从理想信念、教学供给、形式载体等方面入手,提高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建设的实效性。
军校深入推进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 下载:155 浏览:1980
摘要:
习主席强调,课程思政要坚持“八个统一”,要系统、深刻把握其精髓要义和科学方法,扎实推进新时代思政课守正创新。教师要严守“六要”,即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深入贯彻习主席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高校要深化教育改革,深挖各类课程思政资源,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新经济背景下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策略及实践路径 下载:80 浏览:1114
摘要:
人民生活质量得到改善的同时物质生活也越来越丰富,精神文明需求日益增大,旅游业也随之火爆发展。国民消费水平持续上涨,更是促进了旅游行业的发展,不过,旅游行业爆发出的一些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深思和重视。由于发展时间较短、缺乏建设基础、相应的体制建设不完善,极大地限制了旅游业规模扩大和质量提高。正因如此,旅游业管理体制更需要改革创新。
中职包装设计教育的创新与实践路径探索 下载:72 浏览:832
摘要: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中职教育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在这一过程中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社会发展需要为目标,加快创新教学理念,推动课程内容改革,深化校企合作机制,不断提升学生专业技能,使其成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创新型人才。包装设计是一门新兴学科,具有实践性强、应用性广等特点,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后应积极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通过具体的项目设计,进一步巩固所学理论知识,提高动手能力,为未来就业打下坚实基础。目前,中职包装设计课程存在诸多问题,如教材陈旧、教学方式单一、教师缺乏专业素养等,严重制约着教学质量的提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文章从创新教学模式、完善课程体系、开展校企合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探讨了中职包装设计创新策略,以期为同类院校提供参考借鉴。
劳动教育在高等学校中的实践路径探索 下载:60 浏览:687
摘要:
高等学校本科学生的劳动教育是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设计了多元立体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以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与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学习基本技能、增强跨学科整合能力,将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这些课程的实施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社会适应力和就业竞争力,也体现了欧亚学院对劳动教育的重视,为其进一步实践探索贡献一份力量。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