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录用
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影响研究
下载:60 浏览:378
摘要: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在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中的护理效果及影响研究。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8月自愿到医院接受治疗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6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总有效率、疾病知识知晓情况、心理情况,心理状况通过焦虑直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疾病知识知晓评分、SAS以及SDS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疾病知识知晓评分、SAS以及SDS评分与护理前相比差异明显,且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治疗过程中实施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有助于消除病人心理波动,能有效加强病人及家属对疾病的认知了解,使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从而缓解病人不良情绪,有利于病人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情景式健康教育在泌尿外科护理中的应用
下载:137 浏览:1117
健康教育在综合门诊部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
下载:141 浏览:1547
摘要:
随着现代医学发展和健康观念转变,珍视生命、重视健康教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本研究通过对综合门诊部的护理实践进行观察与数据收集,概述了健康教育在护理中的运用过程与方式,并对此进行效果评价。研究方法主要包括问题识别、教育干预和效果评估。问题识别是获取患者健康行为现状的关键步骤,教育干预是制定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方案,而效果评估则是验证干预效果的手段。结果显示,经过健康教育的介入,患者的心理状态、自我管理能力和健康状况都得到了显著改善。此外,依据患者满意度和健康改善程度的调查结果,健康教育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得到了明显的肯定。因此,健康教育在综合门诊部护理中的应用对于提升患者健康状况,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的康复效果
下载:155 浏览:1296
摘要:
目的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接受神经肌肉电刺激结合强制性运动疗法的治疗方式及效果。方法 研究选取了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人。常规组接受标准的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而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强制性运动疗法。研究通过回顾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Fugl-Meyer评估(FMA)、Barthel指数和Lovett肌力级别。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在FMA评分、Barthel指数以及Lovett肌力级别上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在FMA评分、Barthel指数和Lovett肌力级别上的提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康复具有显著效果,这种综合治疗方法不仅能显著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和肌力,值得推广。
老年脑梗患者的康复护理及延续护理效果观察
下载:119 浏览:1578
摘要:
目的:本文通过对高龄脑梗塞病人的康复和持续护理,对病人的护理进行了探讨。方法:在2020年3月到2021年1月期间,从本院收治的老年脑梗患者中,选择15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n=76)和观察组(n=76)。常规组实施脑梗的一般临床护理方法,观察组实施康复护理及持续护理。利用患者护理质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神经功能评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在护理质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神经功能评分的比较上,观察组的病人明显好于传统组,两个数据的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对老年脑梗塞病人进行康复和持续护理,可以明显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使病人的神经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明显地提高了病人的照护效率,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循证护理与健康教育路径结合对五官科的护理效果分析
下载:409 浏览:1308
摘要:
目的:评价基于循证的护理方法和健康教育方法相结合在五官科病人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间收治的88例突发性耳鼻喉手术患者,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4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4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与健康教育路径相结合的护理干预,经过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病人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减少,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 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心理焦虑和抑郁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将循证护理和健康教育方法相结合,对五官科病人进行护理干预,可以加速病人的恢复,增加病人的健康知识,提高病人的护患关系,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方法。
心理护理在红皮病型银屑病护理中的护理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下载:247 浏览:2714
摘要:
目的:探讨红皮病型银屑病在心理护理开展期间对护理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收诊的80例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各组抽得40例,分别设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前组研究对象在常规疾病护理中强化开展心理护理干预,后组研究对象则以常规护理为主要护理路径,就两组分别干预后的不良情绪得分、生活质量得分展开对比。结果:两组研究对象于本科室护理工作开展前,焦虑感、抑郁感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后续干预得出观察组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在护理前,生活质量分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后续干预得出观察组生活质量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强化开展心理护理干预,能进一步降低其不良情绪,使之疾病治疗后生活质量得到提升。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126 浏览:1599
摘要: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普通临床护理模式与加速康复外科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临床应用中的具体情况,探讨加速康复外科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开始于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其中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患者应用常规的临床护理治疗方案(为对照组),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患者应用加速康复外科临床护理治疗方案(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上述时间范围内两种护理方案的应用价值。结果:在应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后接受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患者在临床中的镇痛效果更为优良,并且有利于术后的早期恢复,护理质量相对较高,与对照组患者的差异性较为显著(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为确切,可有效降低患者所感受到的疼痛感,有利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可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治疗质量,达到了改善预后的作用。
延续干预性护理对慢阻肺患者肺康复的影响
下载:120 浏览:1554
超声介入过程中患者急性突发事件的护理效果核心要点构架
下载:60 浏览:700
心理健康护理在妊娠高血压护理中的运用效果研究
下载:63 浏览:706
心理护理对脑挫裂伤患者心理状态的效果影响
下载:81 浏览:872
摘要:
目的:探讨脑挫裂伤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对心理状态的影响效果。方法:研究随机选取医院2023年1月-2024年1月接收的60例脑挫裂伤患者当作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组,共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及预后效果。结果:在护理实施前,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SAS、SDS)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实施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相比对照组均明显降低,且患者认知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预后生活质量比对照组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挫裂伤患者经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心理状态,有助于患者认知功能提高。
责任制助产护理对产科产妇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的影响
下载:332 浏览:3468
摘要:
目的:产妇分娩时需要辅助以必要的护理方式,本次实验研究责任制助产护理对其的影响。方法:选择传统的分组方式进行对比,其他因素外部因素均相同,只是采取不同的方式。从我院2019年度接收所有产科产妇中随机抽取68名,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收责任制助产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不良母婴结局发生情况以及患者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接受护理后,产妇的自然分娩率高达97.05%,而对照组仅仅有85.29%,所以实验组产妇自然分娩率较高;由于两组产妇接受的护理方式不同,护理效果也不相同,所以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有所区别,实验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为 91.17%,高于对照组的82.3%。结论:分娩是一个女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事关产妇的生命安全,在分娩过程中,为了保证产妇的安全分娩,要对产妇进行必要的护理方式。责任制助产护理方式是一种新的护理方式,且护理内容更丰富,人文性较强,可以提高产妇的自然分娩率,并且降低不良情况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循证护理在胃肠外科管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337 浏览:3661
摘要:
目的:循证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方式,本实验简要分析此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方法:实验以2020年6月份至2021年6月份为时间点,选择这段时间内医院接收的肠胃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68例,按照随机性的原则将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模式,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患者接受循证护理模式。实验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护理质量高达91.17%,对照组的护理质量仅为82.3%,实验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总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除此之外,实验组患者疼痛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护理来说,循证护理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方式,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传统的护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循证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以及不良情绪,因此深受现代人们的欢迎,目前,循证护理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健康教育应用于心脏介入导管室护理的必要性和效果研究
下载:375 浏览:3748
摘要:
目的 分析在心脏介入导管室护理工作中展开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将2020年12月—2021年12月在医院接受心脏介入导管诊疗的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人数相同的两组(n=41),分别展开常规护理(对照组)及额外的健康教育(研究组),观察两组护理情况。结果 遵医行为方面,研究组良好作息、规范用药、手术配合、按时复查分别为92.68%(38/41)、92.68%(38/41)、97.56%(40/41)、95.12%(39/41),高于对照组75.61%(31/41)、80.49%(33/41)、85.37%(35/41)、73.17%(30/41),P<0.05;护理后,研究组SAS、SDS评分分别为(40.22±3.98)分、(42.85±4.21)分,低于对照组(48.74±4.53)分、(51.48±4.76)分,P<0.05;研究组睡眠障碍、睡眠效率、催眠药物、睡眠时间、睡眠质量、入睡时间、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分别为(0.97±0.28)分、(1.27±0.36)分、(0.43±0.06)分、(1.21±0.33)分、(0.84±0.22)分、(1.49±0.42)分、(1.08±0.33)分,低于对照组(1.26±0.41)分、(1.65±0.52)分、(0.50±0.09)分、(1.76±0.48)分、(1.17±0.35)分、(1.84±0.63)分、(1.47±0.45)分,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7.56%(40/41),高于对照组82.93%(34/41),P<0.05。结论 健康教育有助于缓解心脏介入导管室患者负面情绪,强化患者依从性,值得推荐引用。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在危重症心脏大血管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265 浏览:2616
摘要:
目的:分析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在危重症心脏大血管手术患者护理中的价值。方法:将2021年2月—2022年2月在医院接受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治疗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对照组)和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研究组)的两组,各34例,观察两组护理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拔管时间、ICU停留时间、心电监护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10.11±2.68)h、(2.85±0.76)d、(3.14±0.97)d、(11.87±2.68)d,短于对照组(14.83±3.45)h、(4.11±1.14)d、(4.38±1.25)d、(15.33±3.41)d,P<0.05;体征指标方面,护理后研究组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最大通气量分别为(92.78±5.61)次/min、(19.64±4.28)次/min、(98.12±1.26)%、(91.67±5.29)mmHg、(89.81±4.12)L/min,与对照组(86.82±4.74)次/min、(22.63±4.87)次/min、(96.74±1.08)%、(87.22±4.83)mmHg、(85.61±3.47)L/min存在差异,P<0.05;心功能方面,研究组LVEF、CO、SV及6MWD水平分别为(51.25±4.88)%、(4.81±0.62)L/min、(58.68±5.45)mL、(348.62±28.97)m,高于对照组(46.64±4.19)%、(4.17±0.43)L/min、(52.32±4.96)mL、(298.23±32.51)m,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88%(2/34),低于对照组20.59%(7/34),P<0.05。结论:对危重症心脏大血管手术患者采取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缩短患者住ICU时间,提升患者预后,值得推荐引用。
基于根本原因分析法为指导的护理干预应用于胃癌手术 患者护理的效果
下载:267 浏览:3036
摘要:
目的:分析基于根本原因分析法为指导的护理干预在胃癌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8.10-2020.10月,2年内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胃癌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组为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和观察组(40例,实施基于根本原因分析法为指导的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效率、自我护理能能力、生活质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根本原因分析法为指导的护理干预应用于胃癌手术患者护理中可取得明显更佳的效果,可显著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能力,促进肠胃功能恢复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有较高应用价值。
外科微创手术联合术后护理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下载:38 浏览:545
摘要:
本研究通过对乳腺外科微创手术的临床应用及其发展进行详细的探讨。临床实验选择42例乳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人,观察组采取微创手术联合术后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开放手术联合术后护理。实验结果显示:采用微创手术的观察组在术后12h、24h、48h时的疼痛程度分别明显低于常规开放手术的对照组。而在心理状态方面,术后的观察组SDS和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微创手术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微创建组的感染、皮下水肿、活动性出血等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开放手术组。在护理内容方面,观察组的护理专业度、护理全面性、护理知识讲解及护理自我感知程度均高于对照组,说明微创手术的护理效果更佳。在依从性方面,观察组的完全依从、部分依从及总依从率也均较对照组为高。在生活质量方面,经过微创手术干预后的观察组在精神健康、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活力、生理功能、总体健康等方面的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综上,乳腺外科微创手术具有更好的临床效应,降低了术后疼痛感、改善了心理状况、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护理效果、增强了依从性以及提高了生活质量,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优质护理干预在肾小球肾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下载:232 浏览:3337
摘要:
目的:深入分析肾小球肾炎患者经过优质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20年7月-2022年9月我院肾内科收治的肾小球肾炎患者中任意择取120例予以观察,经数字表达法分组,对照组中共有60例应用一般护理干预,观察组中另外有60例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生活质量评分、心理状态变化、遵医行为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71.7%,两组护理效果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生命活力评分均比对照组相同评分更高,组间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组间心理状态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评分,两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遵医行为率为91.6%明显高于对照组遵医行为率66.7%,组间结果对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相较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呈更高比例,具体值分别是98.3%、78.3%,二者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小球肾炎患者接受优质护理干预后在对临床治疗可起到良好辅助作用,不仅对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有良好改善效果,同时促进患者遵医率升高,可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提升临床护理满意度,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