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最新录用
乳腺癌放疗对甲状腺功能影响的研究现状 下载:131 浏览:1439
摘要:
乳腺癌术后放疗提高了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当有腋窝淋巴结转移时,指南推荐对锁骨上淋巴引流区进行预防性照射,当行放疗靶区包括锁骨上野时同侧甲状腺会受到一定剂量的照射,长期生存的患者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的风险。本综述系统总结了放疗诱发甲减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危险因素和对甲状腺功能的监测,以此来帮助临床医生在放疗技术选择和计划评估方面做出治疗决策。
肿瘤患者放射治疗期间的内科护理及生活质量改善研究 下载:37 浏览:508
摘要:
随着肿瘤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放射治疗已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放射治疗过程中患者的内科护理及生活质量问题日益凸显。本文通过文献回顾和临床实践,探讨了肿瘤患者放射治疗期间的内科护理措施,以及如何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妇科肿瘤放射治疗护理健康教育 下载:60 浏览:643
摘要:
放射疗法是妇科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但因其特殊的位置和不良反应,以及病人及其家庭对放射治疗的认识不足,因此加强对其进行专业的护理和健康教育十分必要。本文对86例妇科肿瘤病人进行了全面的护理,并对其进行了健康教育以及出院指导。结果表明,在放射治疗过程中,对病人进行全方位的专业护理和健康教育,可以降低术后的并发症,改善疗效。
宫颈癌放疗患者营养状况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62 浏览:712
摘要:
目的 分析影响宫颈癌放疗患者营养状况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1年7月——2022年12月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临床肿瘤中心放疗科进行放射治疗的12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收集患者的临床、实验室检查、手术以及病理学资料,通过营养风险指数(nutritional risk index,NRI)评估患者营养状况,分为临界营养不良25例、轻度营养不良30例、重度营养不良65例,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分析影响宫颈癌放疗患者营养状况的因素。结果 临界营养不良、轻度营养不患者年龄、吸烟史、体质量指数(BMI)、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FIGO分期均优于重度营养不良患者(P<0.05);多变量回归分析揭示,影响宫颈癌放疗患者营养状况的因素主要为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以及FIGO分期。结论 宫颈癌放疗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状况主要受肿瘤直径 、FIGO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
胸部肿瘤放射治疗不同体位固定技术摆位误差及临床效果研究 下载:97 浏览:1024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体位固定技术摆位在胸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误差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60例胸部肿瘤放射治疗患者,抽签法分配,探讨组采用热塑体膜固定技术,对照组采用真空垫固定技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误差。结果:探讨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对比意义(P<0.05),探讨组误差低于对照组,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热塑体膜固定技术应用在胸部肿瘤放射治疗中可提高疗效,减小误差。
不同配准方式对直肠癌IGRT摆位误差的影响 下载:233 浏览:2353
摘要:
目的 研究采用三种配准方式骨性配准、灰度配准和手动配准,来分析直肠癌图像引导放疗摆位误差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5月行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的26例直肠癌患者,每例患者每周行一次KV-CBCT扫描,共5周,将采集CBCT图像 与计划CT图像分别行骨性、灰度和手动配准,配准后获取X轴(左右)、Y 轴(头脚)、Z 轴(前后)3 个方向的平移摆位误差,分析这三种配准方式的差异。 结果 骨性配准的X轴、Y 轴、Z 轴摆位误差分别是(0.21±0.17)cm、(0.33±0.25)cm、(0.42±0.32)cm。灰度配准的X轴、Y 轴、Z 轴摆位误差分别是(0.2±0.17)cm、(0.29±0.25)cm、(0.38±0.3)cm。手动配准的X轴、Y 轴、Z 轴摆位误差分别是(0.23±0.18)cm、(0.33±0.29)cm、(0.44±0.32)cm。三种配准方式在Y轴方向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配准两两比较时,骨性配准和灰度配准在三个方向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性配准与手动配准在Y轴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灰度配准和手动配准在Y、Z轴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 直肠癌行图像引导放疗时,骨性配准和灰度配准都符合临床要求,建议以灰度配准为主,骨性配准为辅,必要时以手动配准微调。
肿瘤放射增敏剂在鼻咽癌放射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下载:320 浏览:2988
摘要:
目的:探究肿瘤放射增敏剂在鼻咽癌放射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鼻咽癌放射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单双数法分为两组,其中应用常规放射治疗的50例设为对照组,在常规放射治疗基础上联合肿瘤放射增敏剂的50例设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放疗效总有效率88.00%大于对照组68.00%(P<0.05)。观察组放射不良反应(皮肤反应、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以及肝肾功能异常)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咽癌常规放射治疗期间,联合应用肿瘤放射增敏剂,可提升放射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个体化营养干预方案对食管癌放化疗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下载:109 浏览:1126
摘要:
目的:观察个体化营养干预方案对食管癌放化疗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根治性放化疗的食管癌患者67例,随机分为干预组33例、对照组34例,对照组予常规营养指导,干预组采用个体化营养干预方案,比较两组患者体质指数和营养不良发生率。结果:完成资料收集66例,其中干预组32例,对照组34例。干预组体质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营养不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营养干预方案能有效改善食管癌放疗患者营养状况,可在同类患者中推广使用。
妇科肿瘤放射治疗现况与展望 下载:92 浏览:1119
摘要:
目的:在过去的20年中,放射治疗在妇科肿瘤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放疗设备的发展、放射治疗技术的进步、辅助放疗方法的出现、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等放疗新技术的应用及其对实体肿瘤的影响等的不断深入,妇科肿瘤放射治疗技术不断改进和发展,在肿瘤姑息治疗和化疗、局部晚期卵巢癌局部放射治疗及晚期乳腺癌和宫颈癌放疗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虽然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及放疗设备不断改进及新技术不断出现与应用,妇科肿瘤放射治疗技术在近年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妇科肿瘤放射治疗仍存在一些问题。
护理管理在心血管患者介入放射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81 浏览:820
摘要:
研究护理管理在心血管患者介入放射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对我院2021年3月~2024年3月接收的100例心血管患者资料进行查验分析。按照优质护理应用前后差异划分为病例数相同的对照组(常规护理组)与试验组(优质护理组)。全部患者均应用心血管介入放射治疗,单独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予以试验组优质护理,对比两组应用价值。结果:试验组护理满意度48/50(96.00%)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42/50(84.00%),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躯体功能上高于对照组,在生理角色限制、社会情感限制上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管理在心血管患者介入放射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突出,优质护理应用后的满意度较高,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服务质量,值得推广。
浅析MRI技术用于恶性肿瘤放射治疗进展 下载:249 浏览:2755
摘要:
恶性肿瘤也被广泛的称之为癌症,在临床治疗之中经常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演变,造成患者病情加重、难以治愈且给患者身体带来众多的影响,对患者器官带来严重的威胁。在目前恶性肿瘤治疗中,放射性治疗是主要的方式,而将MRI技术应用在其中不仅能快速定位、定性患者症状,且对放射治疗效果评估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MRI技术的应用原理,探讨了其在恶性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进展,旨在为同行工作提供参考。
[1/1]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