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最新录用
2048年后南极矿产资源活动的管制措施研究 下载:34 浏览:452
摘要:
《马德里议定书》第7条和第25条是当前南极条约体系内直接规制矿产资源活动最重要的国际法渊源,其要义不仅限于“禁止南极采矿”的基础内涵,且包括对“科学研究”排除适用及修改该暂行禁令受限于严格条件的理解。南极矿产资源国际治理随着全面保护南极环境制度的确立与之渐成“一体两面”议题,但其与南极科研事项、南极特别区域制度必然发生的现实互动会造成禁令在条约体系内的适用难题。当前法律规定及适用难题共同决定,2048年后南极矿产资源活动的治理仍需以维持现有南极条约体系的稳定为基本方向。作为南极条约体系的坚定维护者,中国应积极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南极矿产资源管制的制度完善及南极环境保护做出大国贡献。
“深度教学”+“深度学习”的教学模式探索:以《环境法》教学为例 下载:82 浏览:1087
摘要:
针对目前环境法教学存在教学模式僵化、教学方法单一、理论和实践脱节等问题,以徐州工程学院环境工程专业的《环境法》教学为样例,进行了“深度教学”+“深度学习”的教学模式探索,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升了教师专业素养,具有一定的辐射示范作用。
论生态环境法律保护对象的演变 下载:94 浏览:1299
摘要:
环境法作为针对环境保护专门建立的法律,对环境问题的监督及改善无疑起到着重要作用。但在环境法不断的完善的基础上,环境问题却仍在不断增多,这使得我们必须要加强反思,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因此,加强对环境法保护对象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从分析我国环境资源法保护对象发展变化的过程入手 ,提出了今后环境资源法应紧紧围绕生态环境及其承载能力作出更加明确具体的规定 ,从各个方面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公民环境法益的公法保护 下载:92 浏览:1304
摘要:
环境的保护法益应采用非人本主义的法益论。环境法益不仅是独立的法益类型,而且是包括人在内的各环境要素法益和环境管理秩序法益的综合体。环境法益具有先在性、独立性、多元性和复杂性等特征。为了实现公法对环境法益的有效保护,公法必须生态化。理论层面,重构和完善环境保护类型、环境污染刑事责任方式等;立法方面,调整和完善环境违法立法价值、立法目的、立法策略和具体犯罪构成要件等;司法方面,完善环境违法司法解释、创制典型案例、加大惩处力度。
行政法引入绿色原则的“何以必要”与“何以可为” 下载:125 浏览:1753
摘要:
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加剧,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各国法律制度建设的重要课题。而行政法是我国贯彻宪法、规范行政权力的基础性法律,将其与绿色原则进行融合是一种适应时代发展、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的必然选择。本文主要从行政法引入绿色原则的“何以必要”“何以可为”这两方面进行阐述,对生态环境法制建设的必然性与有效路径进行全面探析,为行政法引入绿色原则提供新的解决路径。
后疫情时代下环境法治再认识 下载:154 浏览:2625
摘要:
随着2020年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爆发,引发了人们对如何处理好人类生存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思考,也愈发意识到环境法治关乎人民健康、社会安定,国家长治久安,同时也对环境法治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国新冠肺炎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率先进入后疫情时代,环境法治深化改革发展进入深水区。本文将通过对法治和法制的理解比较后明确环境法治的概念和含义,并对现代化环境法治加以分析,对环境法治存在的问题加以明释,进一步提出后疫情时代完善环境法治的建议,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新修订《环境保护法》的立法改进 下载:154 浏览:2594
摘要:
绿色发展理念是伴随着我国社会发展进入到一个新阶段而必然出现的新理念,它督促着我们由高速度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快速迈进。而在绿色发展理念的监督指导下,我国的法律理念与制度也要齐头并进,为了当下的绿水青山而做出适当的调整。在绿色发展理念的推动下环境法也迎来了完善与发展,以便更好的响应我国的新战略,并且带动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的整改与完善,以保障我国的长期健康发展。当下的新环境就很好的契合了绿色发展理念,但是依旧没能很好的解决日新月异的现状,因此针对新环境法的立法改进与完善急需提上日程。通过对环境法采取完善措施,以更好的促进绿色发展进程,为经济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浅析环境法是否是传统部门法 下载:72 浏览:944
摘要:
以调节范围和调节方式的法律部门法定位为准则,提出了“行政法说”“经济法说”“社会法说”“独立法律部门法说”等关于社会环境法性质定位的系统理论,这些混乱的性质定位造成了环境法的性质定位认知焦虑。学术界又基于对传统部门法理论这种混乱的法律属性定位,导致了对环境法的性质定位认知焦虑。学术界也通过对以往的法论对我国环境法属性确定困局的重新反思,也产生出“边缘法说”“交叉法说”等关于我国环境法属性确定问题的新型理论,这些理论的涌现让传统环境法的性质划分造成了今天的定位焦虑。本文关注“领域法说”提出的“领域法”这一概念,通过讨论环境法的学界定位,为缓解环境法性质划分的地位焦虑提供了一些个人的解决办法,尽可能让环境法的性质划分有了一种理性合适的定位的方法。
环境法与产业政策结合的理论与实践 下载:310 浏览:3197
摘要:
随着经济与环境协同发展成为当下大趋势,推动产业政策与环境法结合实现产业低碳发展已经是我们要讨论的重要课题之一,为此我们需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并吸取国外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先进经验,探讨理论与实践中的低碳产业政策的法律问题和改善方式,推动环境法和公共政策体系与低碳发展的目标相匹配。文章提出了环境法与产业政策结合的必要性并针对目前环境法与产业政策结合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策略,目的是采用环境法律监督和产业政策结合的方法,逐步推动我国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而达成产业的低碳发展。
雾霾频发的环境法则反思 下载:311 浏览:3187
摘要:
雾霾治理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问题。在这一背景下,本文从自然环境的基本法则角度,对如何有效治理雾霾频发现象进行了探究。论文首先对雾霾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当前的污染现状,随后,从环境法则角度提出,人与自然之间的基本环境法则是协同进化,并认为雾霾的环境治理本质上需要从价值观上进行转变;再次,以英美两国为代表,对发达国际雾霾治理的环境立法历程进行了借鉴,指出了对我国雾霾治理立法工作的启示;最后便以此为引导,提出了我国雾霾治理环境立法的完善对策。以此提升我国环境立法的完备性,提高雾霾治理效果。
北极环境法律的冲突问题及其在国际法中的解决途径研究 下载:155 浏览:1952
摘要:
世界各国纷纷加大对北极的研究与发展,北极生态问题日益引起各国的关注。北极地区的国际环保法规制度,以北极地区为对象,通过制定相应的环保公约来规范和规范地方环境问题。北极环保立法中,既有公约的矛盾又有国际法与国家法的矛盾,而这种矛盾又具有非系统性特征。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制度价值 下载:399 浏览:2163
摘要: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是特殊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该制度所保护的法益侧重于生态利益,即环境要素和生物要素的不利改变,以及上述要素构成的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独立价值在于,通过磋商,由涉突发环境事件企业现行垫付前期费用,让“环境有价,损害担责”贯穿于突发环境事件处理的始终,真正落到实处;保障重点生态功能区、禁止开发区内发生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事件损害赔偿的迅速启动,最大限度控制和挽回不利的生态环境损失。
通过法律机制促进可持续发展:中美环境法律的比较研究 下载:443 浏览:2274
摘要:
近年来,全球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可持续发展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作为两个重要的环境保护大国,中美在环境法律方面有着不同的制度和实践。本文旨在通过中美环境法律的比较研究,探讨两国环境法律制度的异同点、优缺点,并提出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建议。
从司法数据分析生态领域中的法治发展 下载:795 浏览:3728
摘要:
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保障,关键是环境法治的推行,而环境法治的重点在司法实践上。推行环境法治,应当注重分析其价值基础、关键问题以及发展走向。对法治发展的价值基础有清晰的认知,能够了解到相关规则制度设计的目的,也有助于判断一种制度规则是不是好的;只有明确生态文明中法治建设的关键所在,才能够厘清制度规则在设计上的重点,把握住正确的工作方向;分析生态文明法治的发展走向应当注重问题的导向,漏洞、弊端的存在明示着发展与改善的方向。
[1/1]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