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最新录用
炙甘草汤+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 下载:81 浏览:916
摘要:
目的:探究在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治疗中将炙甘草汤与美托洛尔进行联合应用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以2023年3月-2024年3月期间选取的60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30例患者给予单纯的美托洛尔治疗,为对照组,另外一组30例患者给予美托洛尔联合炙甘草汤治疗,为实验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3.33%,数据对比结果为P<0.05。同时,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67%和30.00%,其中实验组患者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采用炙甘草汤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保证用药安全。
分析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价值 下载:218 浏览:2641
摘要:
目的: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抽取2019年1月至12月收治的98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分组实验,通过红蓝球法分为两组,49例红球设定为对照组,其给予盐酸胺碘酮治疗,49例蓝球设定为治疗组,其给予炙甘草汤加减治疗,评比两组临床疗效与心功能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进行LVSD、LVEF、LVED心功能指标的比较,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组比对照组治疗后的LVEF高,比其LVSD、LVED低,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炙甘草汤加减可显著提高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心功能,值得在临床治疗工作中全面性推广应用。
观察芍药甘草汤加减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 下载:251 浏览:3337
摘要:
目的:观察芍药甘草汤加减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门诊就医的10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使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芍药甘草汤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1%,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2.7%,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观察组治疗满意率为94.2%,对照组治疗满意率为80.8%,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芍药甘草汤治疗能够养血柔筋,通经活络,缓解患者的痛苦,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和患者的治疗满意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芍药甘草汤合四物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合并尿毒症的中药学分析 下载:168 浏览:887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对芍药甘草汤合四物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合并尿毒症的中药学进行分析。方法:本次研究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2月前来本院治疗的100例糖尿病合并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签方法加以分组,其中传统组纳入50例患者,施行芍药甘草汤治疗方法;研究组同样纳入50例患者,加以四物汤加减治疗,并随机对比组间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生化检验数据以及肾功能指标皆优于传统组,数据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芍药甘草汤和四物汤是传统中药中常用的方剂,对于治疗糖尿病并发尿毒症具有一定的疗效。通过综合运用这两个方剂,可以减轻病人的症状,改善血糖控制与肾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心悸病患者的有效性观察 下载:210 浏览:2385
摘要:
目的:探究炙甘草汤加减对心悸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所收治的80例心悸病患者,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作为本研究的时间范围,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为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炙甘草汤加减配合治疗,并对两组心悸病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心电图变化进行指标记录监测,并对比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和实验组心率、心电图未见明显变化;治疗后,实验组心率、心电图指标变化大于对照组,且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00%,二者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心悸病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炙甘草汤加减,能够缓解患者的不适感,对于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提高有着显著作用。
甘草中铅、镉、砷、汞、铜含量的分析研究 下载:128 浏览:1343
摘要:
目的:分析不同批次甘草重金属的含量,总结出影响甘草质量的主要因素,为制定甘草质量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多批次甘草进行微波消解后,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ICP-MS) 测定药材中的重金属铅、镉、砷、汞、铜含量,以重金属含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确定 ICP-MS工作条件和微波消解条件,测得各元素线性关系良好。结论:本实验研究的结果可以为甘草的检测提供参考和依据,为制定甘草质量标准提供参考和依据。
[1/1]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