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不同温度的食物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食安全性、舒适度和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便利选取2020年4月-12月入住某三甲医院的急性脑卒中患者,经洼田饮水试验评估后吞咽功能为2~4级,经签字同意后进行摄食训练。采用方便取样法共选取180例,再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三组,根据食物温度分别为低温组(食物温度15-25°)、 常温组(食物温度35-45℃)和高温组(食物温度45-55℃)三个级别,每组60人。观察三组患者单位时间内进食量、呛咳次数、进食舒适度、留置胃管天数、腹泻发生率、胃潴留以及洼田饮水试验等级,分别于患者入院第1天、入院第7天、出院当天、出院后1个月、出院后3个月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低温组和高温组患者胃管留置天数均小于常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位时间进食量方面,低温组患者进食量逐渐小于常温组和高温组,且高温组进食量最先达到目标进食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呛咳次数方面,常温组呛咳次数高于低温组和高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食舒适度方面常温组得分最高,低温组得分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洼田饮水试验等级,在入院第7天、出院当天、出院后1个月及出院后3个月,低温组和高温组的洼田饮水试验等级均优于常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泻发生率和胃潴留在三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食物温度进行精准分级后进行吞咽摄食训练,有利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复,低温及高温食物在改善患者吞咽功能、缩短留置胃管时间、减少呛咳次数方面均有明显优势,高温食物可增加患者摄食训练的舒适感。
研究目的是探讨产房舒适管理联合基于改良产后出血预测评分的分级护理对初次分娩顺产妇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确立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各25例初次分娩顺产妇,研究组应用产房舒适管理联合基于改良产后出血预测评分的分级护理,对照组应用传统护理手段。结果表明,经过这种方法后,研究组产妇的总产程时间(425.84±14.58min)明显短于对照组(476.62±15.93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同时,产妇的焦虑情绪评分和抑郁情绪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房舒适管理联合基于改良产后出血预测评分的分级护理能有效缩短产程时间,降低初次顺产妇的焦虑与抑郁情绪,对预防初次顺产妇产后出血有显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目的 探讨无痛取卵术后平卧时间对患者生命体征及舒适度的影响,优化术后护理策略。方法 本文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选取我院120例接受无痛取卵术的患者,根据取卵术后平躺时间随机分为短时间平卧组(10min,n=40)、中时间平卧组(30min,n=40)和长时间平卧组(50min,n=40),分别监测术后生命体征(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患者GCQ主观舒适度评分。结果 研究发现,短时间平卧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恢复较慢,术后低血压及头晕发生率(20%)显著高于中(2.5%)、长时间组(2.5%)(P<0.05);同时,短时间平卧组患者的主观舒适度评分也显著低于中、长时间平卧组(P<0.01),中、长时间两组患者在术后平均动脉压及舒适度评分上无明显差异,术后活动能力恢复较好。结论 结果表明,术后平卧时间在30min以上有助于稳定患者生命体征,降低并发症风险,并显著提高患者术后舒适度。基于此,建议临床实践中将无痛取卵术后平卧时间控制在30min左右,以提高患者术后恢复舒适度,提高复苏室运转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