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录用
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
下载:27 浏览:0
摘要:
目的 探讨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从我院接受手术的6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盆腔淋巴结影像学检查,采用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作为诊断手段,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结果 在36例实际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病例中,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准确识别出34例,1例阴性误诊。在24例没有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病例中,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准确地识别出23例,1例阳性误诊。X2检验显示超声诊断结果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并且,彩色多普勒在宫颈癌Ia-Ib期,IIa-IIb期,III期和IV期的诊断效果与组织病理学相近。结论 淋巴结转移的超声诊断,联合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显著提高诊断准确率,这表明这两种联合技术对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主要困境与解决思路研究
下载:80 浏览:922
铂类耐药复发转移性卵巢癌贝伐单抗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
下载:215 浏览:2619
摘要:
目的:分析铂类耐药复发转移性卵巢癌贝伐单抗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7月-2021年5月铂类耐药复发转移性卵巢癌患者共102例,数字表随机分2组每组51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观察组采取贝伐单抗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比较两组肿瘤标志物、治疗前后患者生存质量、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肿瘤标志物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二组患者生存质量比较,P>0.05,而治疗后两组生存质量均改善,而观察组生存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贝伐单抗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对铂类耐药复发转移性卵巢癌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大,可提高疗效,改善肿瘤标志物水平和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纳米碳淋巴示踪技术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下载:81 浏览:871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障碍与路径分析
下载:199 浏览:2244
转移性脑肿瘤患者放疗护理中作用分析
下载:86 浏览:987
肝癌骨转移瘤应用单次放疗与多次放疗对癌痛,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下载:110 浏览:1173
摘要:
目的:探析肝癌骨转移瘤应用单次放疗与多次放疗对癌痛,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50例肝癌骨转移瘤患者,均在2020年05月-2023年05月期间入416医院治疗。根据放疗方式进行分组,28例予以多次放疗者归入参比组,22例予以单次放疗者归入实践组。比较各组的癌痛程度、生活质量、放疗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性。结果:相较于参比组而言,治疗后实践组的癌痛程度更低,生活质量与放疗依从性均更高(P<0.05),但并发症发生率无较大差异(P>0.05)。结论:在为肝癌骨转移瘤患者治疗时,单次放疗与多次放疗均可发挥治疗效果,但前者能够减轻患者癌痛程度,提升生活质量与放疗依从性,且安全性较好,值得借鉴。
多模态超声影像组学用于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作用分析李静
下载:124 浏览:1209
摘要:
目的:分析多模态超声影像组学在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笔者单位收治的PTC结节患者共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且于术前接受常规二维超声(US)、超声造影(CEUS)、应变超声弹性成像(SE-US)检查,所有患者均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并根据患者病理结果分组:转移组43例、无转移组57例。比较两组结节一般情况(如多灶性、微钙化等)。结果:转移组患者结节最大径(0.78±0.12)cm高于无转移组(0.67±0.14)cm,P<0.05;两组在病灶最大径之和、微钙化数量、被摸接触范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模态超声影像组学有利于临床医师在术前对PTC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准备的判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对非转移性乳腺癌预后预测价值研究
下载:108 浏览:1127
面部皮肤肿瘤皮瓣转移手术的临床及预后分析
下载:102 浏览:1234
基于GEE的武汉市土地覆被变化监测与分析
下载:213 浏览:2146
消减石油产品蒸气压测定法取样过程中的不确定损失
下载:58 浏览:582
OSR1对肺癌上皮源性肿瘤侵袭转移的机制研究
下载:179 浏览:1893
高频二维彩超在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中应用研究
下载:200 浏览:2120
摘要:
目的:分析在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中应用高频二维彩超的检查效果。方法:将2021年3月-2023年2月作为研究时段,抽选在该时段内在我院就诊的甲状腺癌患者32例,对本组患者全部实施高频二维彩超进行检查,同时将检查结果和病理结果做对比,判断高频二维彩超检出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在本组32例患者中,根据病理结果对比,高频二维彩超的检出率为95.38%,同时高频二位彩超检出转移性的淋巴结总计 63枚,检出反应性淋巴结69枚。转移性的淋巴结影像特征对比反应性的淋巴结,各个指标均有明显差异,存在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中用高频二维彩超的效果较好,可检出转移性淋巴结,有利于临床诊断和进行下一步治疗。
增强CT在腹部肿瘤腹腔转移诊断中的价值及检出率分析
下载:236 浏览:2485
摘要:
目的:探究分析增强CT在腹部肿瘤腹腔转移诊断中的价值及检出率。方法:研究以80名腹部肿瘤腹腔转移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观察对象均为2018年6月至2020年5月间入院治疗,以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该80名患者进行分组,先入院40名患者实施常规CT检查(对照组),后入院40名患者实施增强CT检查(观察组),对不同检查方式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中,诊断准确率为97.50%(39/40),对照组中,诊断准确率为85.00%(34/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9339,p=0.0478);观察组患者的病灶检出最小种植灶、种植灶长度及种植灶宽度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增强CT在腹部肿瘤腹腔转移诊断中检出准确率高,对种植灶测量准确,应用价值高。
海南储能参与调峰的控制策略研究
下载:58 浏览:720
观察肿瘤骨转移性疼痛患者行唑来膦酸联合化疗治疗的临床效果
下载:281 浏览:3087
摘要:
目的 对唑来膦酸联合化疗治疗肿瘤骨转移性疼痛患者后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于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肿瘤骨转移性疼痛 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主要对象,纳入患者共50例,将其均分为两组,各25例;分别采用常规化疗(常规组)和唑来膦酸联合化疗(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疼痛缓解率为92.00%(23/25),常规组的疼痛缓解率为68.00%(17/25);经对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毒副作用之间对比,并未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唑来膦酸联合化疗治疗肿瘤骨转移性疼痛患者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甲状腺肿瘤的CT诊断
下载:318 浏览:3006
摘要:
目的:本文主要探究甲状腺肿瘤CT诊断技术以及诊断效果,以便为临床研究与应用提供借鉴。方法:从某院选择25例良恶性甲状腺肿瘤患者,这些患者疾病均经过手术病理进行证实。而后采取CT诊断方式,利用全身CT扫描仪对患者进行扫描诊断。结果:腺瘤平扫后,扫描结果显示其边界清晰,且增强扫描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扫描后,发现3个病灶均呈局限型,存在多发或单发囊性低密度影,其边缘处较为光滑,但是囊壁不完全完整;恶性甲状腺肿瘤平扫结果显示,其边界并不清晰,而且增强扫描强化存在不均匀的情况,还逐渐侵犯邻近的组织。结论:CT诊断方式可以准确诊断甲状腺肿瘤患者,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为临床人员提供准确参考。
试论林业经济向林下经济的转移
下载:396 浏览:3089
增强CT诊断腹部肿瘤腹腔转移的临床价值
下载:281 浏览: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