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录用
新时代技工院校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路径研究
下载:166 浏览:2756
试论高职电工电子教学中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应用
下载:251 浏览:1683
落实《职业教育法》相关措施的实践与探索
下载:148 浏览:1577
顶岗实习过程中思政教育“车间”的探索
下载:214 浏览:2226
打造学校、家庭、社会衔接的协同育人机制
下载:140 浏览:1425
社会、学校和家庭协同教育探究
下载:234 浏览:2548
媒体整合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下载:167 浏览:165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中职生幸福观的构建
下载:284 浏览:3127
中职汽车新能源教学中创新教育的途径探究
下载:277 浏览:2688
摘要:
新能源汽车的出现对于当前汽车领域的发展而言,掀起了新的篇章,也能够为汽车领域的创新和发展拓展新的空间。在这样的状况之下,必然更需要大量的专业性人才。不仅需要更多的汽车设计人员,同时也需要汽车维修人员。因此,对中职院校汽车专业教学活动的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本次研究当中,主要针对中职汽车新能源教学中创新教育的途径进行详细的分析论述。需要加强对汽车专业学生和人才的培养,当前中职学校对于汽车专业设置方面,不仅对一些传统的汽车车辆维修和设计内容进行了讲解,同时也对新能源汽车的相应知识融入到教材当中。通过这样的发展趋势,可以了解到中职院校关于新能源汽车人才培养方面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且已经着手开展相应的教育培养工作。
思政元素融入新能源汽车电气技术课程教学的实践研究
下载:131 浏览:1630
基于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平台的校企合作模式研究
下载:129 浏览:1645
思政元素融入新能源汽车电气技术课程教学的实践研究
下载:127 浏览:1626
摘要:
目前中职专业课程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缺失的现状,使我们有必要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来探讨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参照《新能源汽车电气技术》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从建构“人文主义+创造性”的思考方式出发,确定了课程的目标,融入了课程思政课,促进了专业老师对课程的认识。上课时,学生们可以通过分组讨论和报告的方式,来提高《新能源汽车电气技术》这门课的思政课的教学质量。以此为基础,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又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新能源车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所以,对该学科进行教育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但是,只重视学生的职业技能,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这就要求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以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色。
课程思政背景下机械原理课程智慧教学模式研究
下载:178 浏览:1337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慧教育应运而生。所谓智慧教育,是指依托物联网、云计算、无线通信等新一代技术所打造的物联化、智能化、感知化、泛在化的新型教育形态和教育模式。就机械原理课程而言,作为唯一一门研究机械运动实现与转换的专业基础课程,其教学效果将直接影响学生的专业素质。然而,当前的教学过分重视专业知识讲授,忽视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领,使得大部分学生不知为何而学,不懂与他人协作,不关注社会需求,对个人发展及如何实现自身价值感到茫然,最终难以达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因此,如何在授课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建设精神世界,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已成为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而激发学生对所学专业的热情则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手段。正如法国作家司汤达所说:伟大的热情能战胜一切,因此我们可以说,一个人只要强烈地坚持不懈地追求,他就能达到目的。
中职机械专业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下载:178 浏览:1348
摘要:
机械制图课程,是中职阶段机械工程专业学生需要重点学习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在内容上主要包括机械制图国家标准、投影理论、空间形体的图示方法、零件图与装配图的绘制与识读等内容。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读图与绘图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和综合创新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由于机械制图课程在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认知培养方面所处的基础性、关键性作用,包括学校和教师在内的教学主体普遍重视课程教学活动的管理,期望通过开展高质量的教学活动来促进学生对知识、技能和素养的感悟、理解和掌握。而在课程教学活动的质量提升方面,教学主体尤其是教师更加注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的应用,这主要得益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学生对混合教学模式的喜爱。当然,对于教师来说,掌握混合教学模式开展的技巧和方法,将原本偶尔开展一次的混合式教学活动转变为常态化的混合教学模式,却需要有充足的经验、坚韧的毅力和足够的智慧。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211 浏览:2234
职业教育机电课程中的现代学徒制教学实践
下载:79 浏览:1685
摘要: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一直以来都是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不断探索与尝试的人才培养方式,同时开展了顶岗实习、订单培养以及工学交替等实践工作,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技能型实用人才,有效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不断向前发展。随着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院校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方式下培养出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已经不能达到企业人才需求标准,从而导致当下我国就业市场中存在明显的供需结构性矛盾,首先是由于现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企业不断转型升级对高水平技能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其次是许多中职院校的毕业生无法在短时间内寻找到满意的工作。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本质问题还是在开展人才培养过程中没能够贯彻落实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体系不健全,校企融合还停留在表面,院校教学活动和企业实际生产之间的对接存在明显差异等。要想逐步解决上述问题,高职院校必须要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关键在于创新与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为此,本文重点阐述了现代学徒制的内涵,提出了将现代学徒制应用到高职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必要性与方法,为不断提高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帮助。
情感运用艺术在机械专业中职班主任工作中的分析
下载:265 浏览:1681
融入“课程思政”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设计探讨
下载:247 浏览:1653
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对当代中职教育发展的启示
下载:63 浏览:1674
职业院校机械专业毕业生就业策略
下载:73 浏览: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