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右坎醇联合丁苯酞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9年9月至2025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依达拉奉右坎醇注射液治疗。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估肢体运动功能,西方失语症成套测验(WAB)评估语言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MSE)评估认知功能,并监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等氧化应激指标水平。结果 在肢体、语言、认知功能评估方面,观察组患者的运动功能FMA评分、语言功能WAB评分、认知功能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实验室指标方面,观察组患者的MDA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P<0.05),而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基础上联合依达拉奉右坎醇注射液治疗更加有效的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语言功能和认知功能,减轻氧化应激损害,且联合用药方案安全性良好,值得推广。
目的:分析对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应用以品管圈活动为框架的优化手术室路径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医院收治的50例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入院起始时间为2023年6月至2024年12月)作为研究样本,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干预方法为常规手术室流程,观察组干预方法为以品管圈活动为框架的优化手术室干预路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T0)、手术开始10min(T1)时的呼吸频率、心率等应激指标水平、手术耐受性优良率、围手术期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呼吸频率、心率等应激指标水平对比,两组在T0时刻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T1时,对照组各项水平高于T0时,P<0.05;观察组各项水平略高于T0时,P>0.05;手术耐受性优良率对比,观察组96.00%高于对照组76.00%,P<0.05;围手术期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观察组4.00%低于对照组20.00%,P<0.05。结论:对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采用以品管圈活动为框架的优化手术室干预路径干预,不仅能减轻患者围手术期的应激状态和提高其手术耐受性,还能降低其围手术期不良事件发生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