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从钢和木家具看德国现代设计的工匠精神 下载:65 浏览:393

冯焱楠1 张黎1 姜可2 《中国设计》 2018年11期

摘要:
在"中国制造2025"政策的背景下,制造业领域的"工匠精神"被提到重要位置,如何理解"工匠精神"是帮助制造企业实现转变与发展的迫切需要。本文的目的在于解读德国的"工匠精神"的精益求精、严谨、耐心、专业。从德国现代家具史上的"曲木家具"、"金属家具"的技术、职业、精神、道德、价值层面的对德国现代家具辨析,解读德国"工匠精神",如期指导着我国现代家具设计行业的发展与转型升级。

如何在编辑工作中发扬“工匠精神” 下载:66 浏览:372

胡杨 《新闻传播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本文通过阐述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之一的"工匠精神"在当代新的内涵和生机,试图找到在编辑实际工作中发扬"工匠精神"的路径。重点强调了其"严谨专注、精益求精、勤于学习、适度创新""几个特点和编辑工作的契合之处,并辅以古今中外的事例,谈论了如何做好出版事业,传承中华文化。

人工智能时代“工匠精神”的价值承传与教育观导向 下载:55 浏览:457

秦芬 《中国教育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人工智能的时代语境对技术技能人才的智能结构、技能结构与精神层面等提出了新要求,并召唤"工匠精神"对人的职业情感意识存在方式进行价值观引导。从动态发展的视角研究,"工匠精神"较传统发生了一系列价值流变,其当代的精神价值内核可提炼为求"融"的关系平衡、趋"变"的价值理想、向"沉"的态度指向,分别与新时代人才观所要求的处理物与我、人与职、身与心的关系和谐、不懈创新的价值追求以及向内建立精神家园的宏大叙事相呼应。深入"工匠精神"的内涵肌理,可进一步熔炼"现实指向性"和"现实超越性"的二维价值旨归,为当前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致用"和"适性"双重维度的精神涵养,引发教育与学习方式的调整与变革。

培育高职院校教师“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与实践路径 下载:63 浏览:405

李婷婷 唐智松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20年9期

摘要:
在全面推进"中国制造2025"强国战略背景下,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具有跨时代的价值和意义。当下高职院校的"工匠精神"教育,片面地强调对学生的培养,却忽视了培养者——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专业发展。本文抓住这一被忽视的问题,对其基础性、关键性因素进行研究,发现我国高职院校教师"工匠精神"的培育存在着认识错位、工匠型教师偏少、培育"工匠精神"的体制机制缺乏等现实问题。为此,培育高职院校的"工匠精神"和加强师资队伍的内涵式建设,应着重从教育理念、课程教学、师资管理、职业培训和制度保障等方面入手,为打造高素质的工匠之师,提供实践路径。

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中等职业院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 下载:230 浏览:2476

崔金涛 张晓琳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2年10期

摘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工匠精神”蕴含的职业道德和价值追求高度契合,“工匠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中等职业教育肩负着为社会和企业等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新时代我们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航标,积极培育中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工匠精神”,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劳动热情,从而实现人生梦想,展示自己的人生价值。

“工匠精神”与中职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实践 下载:130 浏览:1587

陈善林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2022年12期

摘要:
中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不仅要培养学生创业知识,提升创业能力;还需要培养学生敏锐创意、精雕细琢、不断精进的意识和精神,而后者正是工匠精神的内在特质和核心要素。以开州区职教中心为例,通过以课堂为切入点,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启蒙;以活动为载体,实现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以专业课程为核心,实现工匠精神与双创能力的融合;以实践为支撑,促进创业项目落地等举措,使“工匠精神”和双创教育有机融合,取得较好的成果成效。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