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三维非连续变形分析的西藏高原岩质边坡失稳破坏研究 下载:79 浏览:472

李俊杰1 刘国阳2 叶唐进1 薄雾1 赵鹏辉2 《中国科学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根据西藏高原岩质边坡监测资料及失稳启动特征,对岩质边坡进行分类,总结其失稳条件及破坏的基本规律。将一般接触理论引入三维非连续变形分析(3-D DDA),使得三维块体系统内部复杂接触的几何和拓扑计算转化为便于编程的代数运算,发展适用于三维岩质边坡失稳破坏分析的3-D DDA方法。将岩质边坡块体运动细分为滑动、斜抛或自由落体、弹跳或碰撞、滚动或倾倒等基本运动形式,验证3-DDDA计算精度。通过工程实例,研究西藏高原岩质边坡失稳特征、破坏过程、块体运动形式转化及失稳破坏范围。结果表明,3-D DDA可精确模拟高原岩质边坡失稳破坏,是岩质边坡破坏分析的有效工具。同时,为高原地区岩质边坡的稳定性评价和防灾减灾提供依据。

基于BIM的钢网架三维动态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下载:64 浏览:356

张昕1 朱岭2,3 徐卓1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8年12期

摘要:
BIM技术与施工过程管理结合的难点之一就是如何将现场三维数据与BIM虚拟环境实时统一。通过结合现代测绘技术、无线传输技术和BIM技术,设计了一套应用于监测网架吊点、非吊点竖向形变,协助对网架提升过程中"异步现象"进行分析的三维动态监测系统。通过该系统在珠海航展馆钢网架提升实践中的应用,进一步分析了BIM技术在钢屋盖液压提升施工领域应用的前景和开发方向。

用三维软件实现叠加线框式插画效果的实践过程探究 下载:32 浏览:257

韩诗雨 许建康 《设计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文章分析了三维软件技术在表现二维艺术效果中的应用,针对三维软件在现代媒体中的优势进行了思考和分析。以原创插画风格的创作过程为例,解析了用三维软件实现叠加线框式插画效果的制作过程,并对三维软件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三维视角下PPP项目关键成功因素研究 下载:22 浏览:247

刘万琳 屈春丽 袁欣 江文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8年2期

摘要: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目前在我国已经全面实施,对于提高公共产品服务质量和供给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保证各方参与主体利益,科学合理地确定影响PPP项目关键成功因素更有利于项目的成功实施。借助已有文献研究成果和典型案例的启示,对影响PPP项目的关键成功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建立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在所列举的30个关键因素清单中分3个维度提取并分析了9个关键成功因素,即建设运营管理经验与水平、合作体融资方式的创新、采购中透明度和竞争性、公私部门之间权利与义务、风险共享与分担、高效的公共机构、公众支持、合适的法律框架和完善的政策。

基于CT技术的稻田不同轮作方式下土壤孔隙结构研究 下载:76 浏览:488

张静举1 陈晓冰2 郑思文3 马蕊3 甘磊1,2 《中国土壤》 2018年10期

摘要:
合理的轮作种植制度是改善土壤结构及有效利用土壤水分的重要方式之一。本研究以广西稻田为研究对象,在水稻-油菜轮作和双季稻处理条件下,利用CT扫描原状土柱,结合Image J软件及其插件计算获得土壤孔隙数量、弯曲度和孔隙连通性等孔隙结构特征参数并进行土壤结构三维重建。结果表明:轮作区的孔隙面密度大于双季稻区,孔隙度和孔隙数量均值(0.457%,451个)大于双季稻区(0.345%,358个),弯曲度及连通性(1.332,0.474)也大于双季稻区(1.272,0.217),但两者的水力半径没有明显差异。水旱轮作由于减少了土壤淹水时间,改善了土壤胶结状态,促进了作物根系生长和延伸,导致孔隙结构发育更好,导水性更强,是促进水稻田土壤结构改善和水分运移的倡导模式。

基于数字图像三维重建的土壤粗糙度测量 下载:76 浏览:476

谢天铧 杨艳山 霍连飞 李毅念 何瑞银 丁启朔 《中国土壤》 2018年3期

摘要:
土壤粗糙度影响径流与入渗,是参与土壤-大气界面与植物生长的重要影响因子,常规土壤粗糙度测量的方便性与成本不够理想。在进行基于软硬件集成的数字图像三维重建方法基础上,以江苏中部宁镇扬丘陵地带撂荒裸地土壤粗糙度三维重建为目标,结合数字图像拍摄与Autodesk-Remake微地貌构建,并利用Geomagic-Studio的点云模拟、格式转换及样线抽取等技术实现高精度数字化。研究表明:使用常规相机的数字图像法土壤粗糙度三维重建技术操作简便,能够实现土壤粗糙度的快速数字化。用探针式土壤粗糙度测量仪所得数据的标定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提取的微地貌高程分辨率高达1.5 mm,均方根误差低于1.1 mm,表明该技术手段用于丘陵坡地精细尺度范畴的微地貌土壤物理、生物及水文过程研究的潜力。

后方交会解算方法选取的若干问题 下载:86 浏览:479

蔡文豪 《中国土木工程》 2020年9期

摘要:
介绍了后方交会解算方法中的若干问题,并从理论角度分析和阐述了欧拉角方法出现奇点的原因,建立了欧拉角方法、方向余弦矩阵和四元数方法三者之间的关系。指出了在应用中尽可能使用四元数方法进行后方交会解算,而尽量避免使用欧拉角方法。

大型异形沉箱安装施工技术 下载:86 浏览:478

胡振华 梁旭清 马磊 《中国土木工程》 2020年8期

摘要:
深圳某项目取水口工程含泵房基础、过滤涵2个大型异型沉箱,整体预制重量较大,施工难度高,故采用先预制部分泵房基础、过滤涵结构。针对该内部无舱隔,无法采取常规加水压载方式进行调平的大型异型预制沉箱结构,现场采用CAD三维建模辅助计算,更加准确、高效地分析沉箱结构数据,并采用起重船辅助安装工艺,确保了该大型异型沉箱出坞时的调平,保证了安装的精准度,确保了该大型异型沉箱一次安装成功,为今后大型异形沉箱的施工提供了有益的技术参考。

地铁区间盾构下穿密集房屋群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下载:76 浏览:492

余涛 《中国土木工程》 2020年6期

摘要:
通过对东莞地铁1号线某盾构法隧道在下穿密集房屋群处的掘进过程的计算模拟,分析研究了在不同掌子面掘进压力和不同盾尾注浆压力下地表和房屋位移变化规律,以及不同处理措施对洞内截桩房屋的沉降影响,得出以下结论:掌子面掘进压力对于控制地表和地面建筑沉降方面,效果显著大于盾尾同步注浆压力的作用;地面房屋的基础形式及与隧道的位置关系是影响其竖向位移的重要因素,应结合房屋不同情况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地基加固比基础托换更利于控制房屋沉降,且两者同时采用的必要性不大。

基于量子点标记探针技术的肝癌细胞体外生长模式研究 下载:46 浏览:393

方敏1 陈梦圆2 刘璐璐2 应航洁1 陈明1 《肿瘤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目的]建立肝癌细胞体外三维培养模型,模拟在体肿瘤微环境,在体外研究肝癌细胞侵袭转移的生物学行为特点。[方法]基于Matrigel制作三维基质模型,跟踪观察不同培养时间的细胞形态并三维重建,同时利用荧光量子点标记分子探针实时监测HCCLM9的形态学以及动力学特征。[结果]在该三维培养模型中,HCCLM9细胞呈现出典型的肿瘤侵袭多步骤特征,包括:克服衰老,局灶性增生活跃,优势克隆侵袭。HCCLM9细胞在接种后不同时态,细胞及细胞间展现出不同形态,呈现出血管拟态及不规则克隆,同时伸出伪足,促进细胞变形,并向四周浸润生长,证明肝癌细胞具备自身变形能力。[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体外人肝癌细胞培养三维模型,表达MT1-MMP的伪足以及血管形成在肝癌侵袭转移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基于印刷-存储-共享的一站式备考平台系统方案设计 下载:67 浏览:399

王永合 邵晨 吴礼文 朱雨晴 李东睿 皇甫萍萍 《国际科技论坛》 2019年12期

摘要:
如今高效的备考环境在资源量、时效性、价格、安全性方面仍有不足。本设计通过硬件结构实现印刷-存储功能,通过线上平台实现共享功能,解决了目前备考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系统硬件结构以丝杆加滑台构成的三维机械结构作为传输系统,以树莓派为控制核心,协调各个模块工作以实现智能印刷、高效传送的功能。通过用户优先级排序及存储柜分配,将用户传输至网页上的内容打印并传输至加密储物柜内,以实现安全性的保障。

基于ABAQUS的旁孔透射法数值分析 下载:86 浏览:498

郑文贞 《中国土木工程》 2020年3期

摘要:
研究致力于采用无损检测方法解决既有建筑桩基检测过程中桩长识别以及缺陷段判定的问题。在简要介绍旁孔透射法后,对该方法采用了三维有限元数值分析进行论证,建立了三维完整桩-地基土模型及三维缺陷桩-地基土模型,并施加脉冲荷载进行动力时程分析,得到了桩侧一定距离处旁孔内的压缩波信号,并对压缩波到达时间、幅值、深度、桩长等信息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旁孔透射法能够克服上部结构对桩基检测的影响,方法可靠,值得推广。

某复杂框支转换层三维实体模型分析 下载:76 浏览:472

严仕基 叶云青 《中国土木工程》 2019年3期

摘要:
对某复杂框支转换层通过采用三维实体模型与采用壳单元转换梁加弹性膜楼板模型进行对比分析,了解各项内力差异规律并分析原因,对比转换梁设计承载力与三维实体模型内力需求,确保转换梁设计安全。计算结果表明,按壳单元转换梁加弹性膜楼板模型计算并满足现行规范构造要求进行转换梁设计是安全可靠的。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古建筑木结构可靠性鉴定中的应用 下载:57 浏览:465

匡妍艺 《中国土木工程》 2018年11期

摘要:
以新会书院为例,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开展古建筑结构测绘研究工作,系统总结了控制网布设、点云数据采集和拼接、扫描精度影响因素和控制以及三维空间现状模型生成等关键技术要点。实践结果表明,三维激光扫描测绘数据的完整度和精度满足结构计算分析和结构构件变形测量要求,为古建筑信息的保存研究、现状描述与勘查提供了易于保存、准确可靠的技术保障。

社区体育场馆建设及发展的研究 下载:36 浏览:234

刘丰 《体育学报》 2020年8期

摘要:
为解决我国当前体育设施无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进行体育锻炼的需求,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以社区体育场馆建设及发展为研究对象,对社区体育场馆建设及发展进程进行研究。研究认为,我国群众体育设施依然匮乏,以三维视角分析群众、社区体育场馆运营方、政府之间的公共关系,借鉴市场上较为成熟的运营模式,合理地进行社区体育场馆的建设与布局,提高社区居民在社区体育场馆的参与度,社区体育场馆建设方和运营方的需求,进一步推进社区体育场馆的普及率,彰显政府为民服务的作用,营造体育产业发展和人民群众进行全民健身的良好氛围。

三维目标在高校体育教学管理中的落实 下载:83 浏览:481

伊志强 《中国体育科学》 2020年9期

摘要:
新课标全面提出了"三维目标"这个全新的概念,实际上这是对我国多年以来实施素质教育改革的再度升华,也是对当前国内教育教学工作中相关理论的进一步借鉴及创新,然而依据目前实施的具体内容来分析,依然有一些教师对此概念的理解不够充分,落实不够到位。本文围绕三维目标在高校体育教学管理中的落实进行讨论,提出了几点思考和建议,旨在能够促进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带内筒伞型顶微内压储罐的设计 下载:30 浏览:275

穆传冰 《装备技术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介绍了一种在国内很少采用的伞型顶储罐结构。该储罐采用内套筒结构,设计压力较高,伞型顶结构在国内规范中并无相应的计算方法。按储罐各部位详细列出了设计计算方法和相应依据,并对储罐的设计结构的和设计规范选择进行了相关讨论。

三维多波束实时声呐系统在海床平整处理中的应用 下载:33 浏览:392

王艳涛 袁朝纲 虞汝平 吕伟俊 《装备技术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由于长期受波浪、潮流等水动力冲刷作用,海床常出现凹凸不平、地质条件不稳定等现象。三维多波束实时声呐系统具有"面状测量",三维高密集点云数据,实时监测等特点,可精确、快速、直观、实时地显示海底三维特征。结合该技术在某导管架海床平整处理中的应用,展示了其高精度、高效率、低成本的作业优势,为后期海床平整和挖沟作业提供了全新的技术参考。

我国优秀青年男子标枪运动员掷标枪最后用力技术的三维运动学分析 下载:41 浏览:212

畅旭丰 《体育学报》 2018年1期

摘要:
在掷标枪的过程中,运动员的动作以及动力模式往往也会直接影响到标枪的投掷距离,这也就要求教练员跟运动员们能够充分重视最后一步的用力技术,并保证标枪投掷的合理性,从而取得良好的投掷成绩。本文主要就男子标枪远动员掷标枪过程中最后的用力技术进行了三维运动学分析。

三维图形的客体和空间工作记忆存储时程研究 下载:90 浏览:444

吴文春1 谢宇琼1 陈俊2 《心理学研究》 2020年10期

摘要:
研究采用单探测变化检测范式,探讨了三维图形在视觉客体和空间工作记忆中的存储时程。实验一的三维图形由不同颜色、形状组成,实验二的图形由不同颜色、图案组成。两个实验的结果均发现:被试的正确率随刺激间隔时间的延长而显著下降;空间工作记忆任务的正确率显著高于客体工作记忆任务。研究结果表明,视觉刺激消失后,不论是客体信息还是空间信息,均随间隔时间的延长而逐渐衰退,且客体信息衰退的速度比空间信息快。总体来看,三维图形的客体和空间信息在视觉工作记忆满负荷条件下能保持大约3~5秒的时间。
[1/17]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