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体验式环境下的书籍装帧设计方法探究 下载:40 浏览:356

余希 《设计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将艺术展览中的浸入式体验方法应用于书籍装帧中,结合视觉、触觉等感官体验以及心理研究方法,增强书籍设计体验感。通过改变被动式方式接受信息,转而更加关注读者在阅读时的主观性与情感需求,以体验式环境为思路,情感化设计为方向,通过改变书籍装帧设计方式探究书籍设计新思路。体验式设计环境不仅能应用于艺术展览,还能应用于书籍装帧方向。具有体验式环境下的书籍装帧设计既能够增强阅读趣味性的同时,也能更加关注读者自身心理感受。

基于幼儿审美特征的书籍设计探究 下载:19 浏览:252

李五一 《中国设计》 2020年8期

摘要:
为探究符合幼儿阅读能力与审美倾向的书籍设计方法。根据及分析幼儿心理学、幼儿审美、书籍设计内容等相关学科内容,结合以人为本的设计观念,分别从幼儿的注意能力、审美偏好、情绪发展等方面出发总结探讨针对幼儿的书籍设计方法。得出从排版、色彩造型、材质互动等三部分为切入点的设计结论。幼儿审美的特殊性为设计者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和导向,可以作为书籍设计的参考和依据。

基于幼儿审美特征的书籍设计探究 下载:21 浏览:200

李五一 《中国设计》 2020年8期

摘要:
为探究符合幼儿阅读能力与审美倾向的书籍设计方法。根据及分析幼儿心理学、幼儿审美、书籍设计内容等相关学科内容,结合以人为本的设计观念,分别从幼儿的注意能力、审美偏好、情绪发展等方面出发总结探讨针对幼儿的书籍设计方法。得出从排版、色彩造型、材质互动等三部分为切入点的设计结论。幼儿审美的特殊性为设计者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和导向,可以作为书籍设计的参考和依据。

版式设计在书籍装帧中的应用探析 下载:37 浏览:296

盛卓立 《中国设计》 2019年10期

摘要:
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则是知识的载体,好的版式设计可以使书籍具备美丽的外壳,有利于书籍知识的传递。本文主要是探析版式设计在书籍装帧中的应用,通过对书籍装帧版式设计原则、版面类型等进行分析,探讨版式设计在书籍装帧中的实际应用,并对书籍装帧中版式设计应用方向进行探究,进而得出结论。设计师在进行版式设计时应结合书籍装帧和版式设计原则、版面类型,不断革新版面设计内容及形式,将美学、艺术和知识在书籍中完美融合。

书籍的革命——尤西比乌斯与册子本的兴起 下载:75 浏览:315

张一博 《历史教学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册子本的发明是书籍史上一次最重要和最持久的革命。册子本作为一种底层发明被上层精英所接受,并在中世纪风行于西欧。作为一次书籍革命,册子本的兴起不仅改变了书籍形式,而且对信息传播、历史书写中的史料观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教父尤西比乌斯在册子本的接受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将以尤西比乌斯为例分析册子本被上层社会所接受的原因,并以此进一步分析册子本如何影响了中世纪的历史书写。

陶弘景集的书籍史——以方法论层面的重编制作及版本演化为视角 下载:26 浏览:136

刘明 《国学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由于汉魏六朝别集存在六朝旧集和重编本两种成书层次,重编本辑自传世典籍的文本属性决定了它并不具备充分的文学史意义,只是作为物质性版本载体而存在,具有文献学意义。这意味着研究重编本的唐前别集,应将编撰成书、补辑校订、抄写刊印诸角色功能和版本谱系的梳理融为一体。即将触角延伸至典籍文本生成的完整环节中,而非单一的作家作品模式。借鉴西方的书籍史理念,并作为一种方法论引入到重编本别集的研究中,同时根植传统的古典文献语境进行话语体系的改造。初步构拟出作品的著者、书籍的制作者、流传过程中的读者和典籍内容演化的层累性四种术语,著者、制作者和读者具备同等地位的角色功能,典籍的生产和最终定型是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从而改变作家的唯一权威性地位。从作品到典籍不止存在一位制作者,编抄校订刊印和阅读等手段都在发挥作用,使典籍的文本结构呈现出鲜明的层累性。以陶弘景集为个案的考察表明此路径具有一定的适用性,既扩展了传统文献学的研究范畴,也尝试性地构建出基于汉魏六朝集部典籍的中古文学史料学的学术体系。

书籍包装设计的人性化视觉艺术美 下载:36 浏览:1494

谭磊 《当代艺术》 2024年4期

摘要: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书籍一直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因为通过阅读书籍,人们不仅可以获得各方面知识,还能收获心灵上的抚慰。而书籍的包装作为整本书的门面担当,其不仅承载了书籍的主要内容,还蕴含着丰富的艺术和文化价值,并且书籍包装的人性化设计,更是视觉艺术美的直接体现。尤其是在如今的时代下,书籍的类型日益丰富多样,所以对于读者来说,书籍包装的视觉体验有着别样的魅力,而人性化的设计,又能使这种魅力更好的散发出来,从而使读者更好的沉浸其中。基于此,本文以书籍包装设计的视觉人性化为切入点,进而在此基础上,更深层次的分析书籍包装设计的视觉艺术,希望通过更深层次的研究和探讨,来找寻书籍包装不同的设计美感和艺术体现。

书籍艺术中的“无”设计 下载:146 浏览:2661

海拉提·多合吐尔拜 《当代艺术》 2023年5期

摘要:
在书籍设计中运用“无”的方法是相对于“有”而言的。“有”是一种比较普及的书籍艺术中使用的元素,“有”是将现有的图像、文字、色彩元素等运用到书籍设计艺术当中,让书籍变得缤纷多彩,以此吸引读者阅读和购买的兴趣,这也是当今普及普遍使用的书籍艺术设计手法。很长一段时间,对于“有”的运用成为了书籍设计的主流。相对于“有”而言,“无”的设计是采用更少的设计元素,在制造书籍画面的空旷过程中产生独特的美感。如果设计得当,能够更加突出主题。但在书籍的设计过程中,“有”和“无”是对立又统一的概念,两者不可分割也可以互相兼容。一本美丽的书籍,可以在“有”和“无”之间穿插,从而形成美丽的诗情画意。相对于“有”而言,“无”在书籍设计中虽然使用的设计元素比较少,但却更加考验设计师的审美意识、哲学思维和对于书籍本身艺术内涵的思考,不能单纯的为了“无”而“无”,本文通过讨论“无”的设计,让书籍变得更有美感,更能够在“无”当中品味到书籍所蕴含的无穷魅力。

几何图形在书籍封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268 浏览:2984

海拉提·多合吐尔拜 《中国设计》 2021年4期

摘要:
在书籍封面设计中加入几何图形元素能用一种简洁的图形视觉语言来表达出书籍本身所要表达的含义,是一种内在的精神风貌的表达方式。几何图形在书籍封面设计中也有不俗的表现效果,能够使书籍封面有完美的构成元素,有严谨的逻辑关系,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几何图形的种类以及特点,研究几何图形与书籍封面设计之间的关系,使书籍封面更加丰富多彩。

自媒体背景下的书籍包装设计发展研究 下载:217 浏览:2040

谭磊 《设计研究》 2022年2期

摘要: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使自媒体这种全新的传播形式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之中,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通过自媒体平台进行相关的图书阅读,从而在此基础上促进了电子图书的发展,而与此同时,也导致纸质图书的竞争力逐渐下降。并且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书籍的包装设计,因此在自媒体背景下,如何创新发展书籍的包装设计,成为了该行业所关注的重点。基于此,本文以自媒体背景下注重书籍包装设计的原因为切入点,来进一步分析书籍包装设计的入手点,从而更深层次地探讨书籍包装设计的发展,希望能为该领域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材料解码:关于书籍设计的透明意象 下载:416 浏览:3149

肖智宁 《新材料》 2021年11期

摘要:
现代书籍设计逐渐向多元化材料媒介发展,根据材料自身所携带的隐喻性、象征性、情感性成为书籍新媒介下的实验性演绎,通过变体来进行颠覆与反转,强调模糊、叠置和碰撞,从而呈现新的空间构成。本文通过对材料的解码,透明性与半透明语义下的颠覆性书籍设计,分析书籍设计在多元材料下所具备的双重指向性与多维辐射性,生成作品多义化、丰富性、多维度、抽象性、模糊性的形式可能。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