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社区医院感染管理和护理质量提高 下载:468 浏览:4645

顾漪 《医学研究杂志》 2018年11期

摘要:
医院感染是指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由于医院中流行菌株种类多、耐药性强,加上易感人员普遍抵抗力低,易造成感染扩散范围广、病死率高,易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医院感染已成为一个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已于2006年9正式实施,但在各个医院具体操作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发生医院感染既增加了医院和患者的经济负担,又会耽误患者病情的治疗,给患者造成极大的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社区医院是城市医疗保障体系中最基层的医疗单位,为进一步提高医院感染管理现状,查找不足,本文结合社区医院感染形成过程入手,分析产生原因,紧密结合护理管理质量提升,摸索出社区医院感染管理的方法和措施。

预防新冠肺炎交叉感染的儿童护理策略研究 下载:369 浏览:3281

乔香英 《中国儿科杂志》 2022年5期

摘要:
新型冠状病毒(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2019年末在我国武汉爆发,由于其爆发突然性、高传染性以及高致病性,给我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在疫情爆发初期,武汉地区的医疗资源出现挤兑,对其他多种疾病的诊治造成了影响。儿科是医院中极为重要的科室之一,儿童的抵抗力较低,易受到新冠病毒的传播感染,且易导致交叉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儿科如何进行预防交叉传染的护理,本文对此作出分析和探讨。

口腔治疗交叉感染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的研究与分析 下载:51 浏览:560

陈英 《预防医学杂志》 2025年5期

摘要:
口腔科日常诊疗工作中随时可能接触到各种传染性疾病,包括肝病、艾滋病等。我国1~59岁人群中乙肝病毒携带率为7.18%。截至2009年底,我国现存活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患者约74万人,2009年新发感染者约4.8万人。然而,一些艾滋病、肝病患者因口腔科疾患就诊时,往往隐瞒其传染性疾病史,加大了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风险。国外已有HIV和乙肝病毒经口腔科治疗交叉感染的报道,以及口腔科医师在诊疗中被感染的案例。因此,口腔科已被列入可能造成传染性疾病血行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随着学科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国内外消毒理念不断更新,操作逐步规范,口腔科医护人员职业防护和预防交叉感染的理念日益增强,推动了口腔治疗防护体系的不断完善。作为以诊治传染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为主的医院,我院口腔科根据现有条件,结合患者不同特点,在口腔临床治疗方面初步建立并实施了相应感染控制措施,报告如下。

应对性护理模式在口腔修复科交叉感染护理中的有效应用研究 下载:102 浏览:1072

何云 《护理研究杂志》 2024年6期

摘要:
目的 积极的探讨应对性护理模式,在口腔修复和交叉感染护理当中的应用效果和有效性。方法 主要选取了2021年1月到2022年6月来到医院内部口腔修复科进行治疗的66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常规组,再次选取2022年6月7月到2022年12月来到医院口腔修复科进行治疗的68例患者作为应对性组,常规组主要采用的是常规的方式进行护理,应对性组则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采取了应对性护理的方式,对两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当中出现的交叉感染发生率以及实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应对性组存在的交叉感染发生率显著的低于了常规组差异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统计学意义。应对型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的高于了常规组,差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口腔修复科护理的过程当中,合理的使用应对性护理模式,能够持续的减少交叉感染的出现,也能够持续的提升护理满意度,有着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儿科护理中预防交叉感染的护理措施研究 下载:90 浏览:1011

林昌敏 《护理研究杂志》 2024年2期

摘要:
本研究探讨了儿科护理中预防交叉感染的护理措施,包括清洁与消毒、患儿隔离、提升护士素质、健康宣教、定期检查与监测、改进护理流程和医疗废弃物管理等方面的措施。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和预后。预防交叉感染对于儿科护理至关重要,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优化护理措施,提高预防效果。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