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我国刑事上诉制度多元化的建构路径——以认罪认罚案件为切入点 下载:34 浏览:270

牟绿叶 《中国法学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世界主要国家和国际公约为保障被告人的上诉权,确立了权利型上诉和裁量型上诉两种上诉制度。上诉权的本质是要求国家保障被告人获得上一级法院审查的机会,两种上诉制度都体现了保障审查机会的核心要求。上诉理由审核制是裁量型上诉的重要特征,它体现了被告人申请权和法院决定权的分离,既能确保被告人有机会获得上诉救济,也有助于防止滥行上诉、控制案件数量并维护第一审程序的中心地位。目前,在我国部分认罪认罚案件中,确立裁量型上诉和上诉理由审核制具有正当性和必要性。未来,我国应综合考虑案件类型、刑罚轻重、认罪与否、一审程序等因素以及二审程序的价值取向和功能预期,探索构建二元或多元上诉结构,在上诉阶段进一步推进案件繁简分流和司法资源优化配置。

光绪、慈禧去世时国人心态探析——以晚清日记为切入点 下载:68 浏览:340

刘澍 《历史研究进展》 2019年1期

摘要:
光绪、慈禧在两天内相继去世,成为晚清最后一桩重大宫廷悬案。本文根据摄政王、军机大臣、军机章京、光绪起居注官等亲历"二圣"驾崩者的日记直击现场,根据各部官员、商业大亨、退休官僚、军校学员、革命党人、知识分子等各界人士的日记记载来看威权人物驾崩后的市井百态。此外,还进一步解析时人日记中记载的各种政治谣言,诸如庆亲王吐血而亡、张之洞遇刺、隆裕皇后服毒、袁世凯自杀等看似荒诞不经的内容,却被各界人士津津乐道,以小见大,看威权人物死后的政治真空给人心造成的动荡,最终加速了清朝的灭亡。

从“信息检索”到“智能推送”:论民商事案件类案类判规则的应用路径——以办案法官核心需求为切入点 下载:60 浏览:361

秦慧娟 《争议解决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利用大数据应用和信息化平台,切实辅助办案,模式设计以及程序运营等因素应当以用户体验为主,即围绕法官办案的核心需求展开。技术应用脱离不了核心需求和目标宗旨,将案例指导制度融入智慧法院建设平台,将现有的"个案智慧"转化为具有普适性的"类案经验",建立一元多层级案例指导体系,完善配套案例检索机制,才能提升案例指导实效性并辅助法官办案。通过"智能推送"模块帮助办案法官筛选类案指导信息,分层级、分区域、分元素推送,不仅要提供裁判文书,还应当推送相关数据如类案法律法规、裁判规则、事实要素、格式化说理、模板化裁判文书等,真正实现智审功能,实现办案质效双提升。

第三人参加诉讼告知制度研究——以我国《民诉法解释》第81条和第327条的规定为切入点 下载:63 浏览:410

王合静 《争议解决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诉讼告知是第三人参加诉讼的重要途径。诉讼告知制度对第三人参加诉讼具有纠纷一次性解决、诉讼告知主体权益的维护、第三人程序配置利益的优化等重要功效。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的诉讼告知制度关涉到诉讼告知的主体、告知的程序、告知的效力等规范。在我国第三人参加诉讼语境中,提出应赋予当事人诉讼告知之权利,限定法院诉讼通知之权限,增设诉讼告知程序之规范,并对当事人在第三人参加诉讼告知中设定救济之权利。

以植物花器官发育机理研究为切入点进行发育生物学综合实验设计的教学探索 下载:74 浏览:484

李巧峡 王玉 黄永林 《生物学报》 2020年8期

摘要:
发育生物学实验是大多数本科院校的一门独立课程,在学生的知识结构与认知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从学科自身特点出发,在基础性实验课程的基础上,以植物花器官发育的机理研究为切入点,以模式植物本氏烟草(Nicotiana benthamiana)为材料,选取ABC模型中任何一类基因,运用VIGS的实验方法,设计3个单元的综合性实验,旨在提高发育生物学实验的教学质量与学习效果,使学生理解花器官发育的分子机理,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与科研创新能力。

海口市生活垃圾分类实施要点研究 下载:65 浏览:472

陈海滨 刘晓华 段家栋 余威 朱斌 宋飞 李贵敏 柳道武 吕露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18年10期

摘要:
海南省省会海口市是国家指定的第一批生活垃圾强制分类试点城市之一,为进一步理顺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制度所面临的任务、存在困难与问题、实施要点及对策措施,就相关议题进行了专项研究。在利用多种途径进行广泛调查和针对性问卷调查、实地踏勘和不同产生源分类试验的基础上,找出当前垃圾分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提出工作目标与主要控制性指标,明确推进海口市垃圾分类工作的若干切入点。

巧设问题,引领课堂 下载:52 浏览:362

俞锡娇 《语文教学与创新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在一堂课中始终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充满学习的激情,问题的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昆明的雨》教学为例,从三个方面阐述如何巧设问题,引领课堂。

高效课堂添活力探究实验求真知—以“Fe2+与Fe3+的检验和转化”切入点选择为例 下载:198 浏览:2024

肖中玉 《国际检验医学》 2023年9期

摘要:
以小组互助,魔术引入,情景剧表演等切入点为高效课堂增添活力。通过探究实验切入点突破Fe2+与Fe3+的检验和转化的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在课堂教学各环节采用相应的切入点,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知识,兴趣浓厚,学习积极性高,课堂精彩又高效。

基于封闭水域海事监管船舶信息管理探索——以广东万绿湖为切入点 下载:381 浏览:3522

方铭建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22年2期

摘要:
针对国内封闭水域水上交通管理的现状,本文拟分析目前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从海事监管需求出发,以提高海事执法效能、海事信息管理能力为目的,充分考虑可行性,提出开发海事船舶信息检索功能系统平台,助力封闭水域水上交通安全监管转型升级,为今后封闭水域海事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在高中生物课堂中如何寻找课程思政的切入点 下载:210 浏览:1344

曾雪花 《生物学报》 2022年7期

摘要:
课程思政已经成为各阶段教育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对于高中教学来说,课程思政能够打开素质教育的平台,开发不同学科的思政教育素材,将枯燥的思政理论知识与各学科领域内容结合起来,提升课堂的趣味性。高中生物含有较多德育思政教育的内容,在教师的有效开发与设计下,学生不仅能够领略生物学的魅力,同时还能够感受生命、道德等多个领域的知识,促进学生人格与品德的健全,落实课程思政,提升高中生的核心素养。本文将从课程思政的概念入手,探究高中生物课堂落实课程思政的意义,分析高中生物课堂开展课程思政的策略,以供参考。

在高中生物课堂中如何寻找德育切入点的研究 下载:232 浏览:2651

​刘德军 《生物技术研究》 2021年8期

摘要:
新课标背景下,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良好的学习技能和学习能力,而且要具备良好的学科核心素养,以及良好的品质素养。在高中生物课堂中开展德育,对学生进行探索精神、思想道德、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既有利于提升高中生的生物课程学习成效,又能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德育一直是所有教学过程中最困难也是最重要的,对高中课堂中如何切入德育进行介绍。

在特定空间内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司法认定——以相关案例为切入点 下载:524 浏览:2838

陆明明 《法学学报》 2022年8期

摘要:
出租车驾驶员与乘客发生纠纷的案件时有发生,甚至有些驾驶员乘人不备强行拉走行李,从而引发刑事犯罪风险。司法实践中围绕如何依法合理处置此类案件,存在不同观点,关键取决于如何认定主观故意、占有状态以及不同犯罪构成要件的理解。

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中课程思政的切入点研究 下载:103 浏览:145

杨喻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22年4期

摘要:
自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高校已经开始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尝试。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之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开始以选修课或者必修课的模式加入到高职院校原有的课程体系中。实践证明,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融入思政教育,可有效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效果,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有利于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有机统一,达到思政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目的。本文试着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学的不同阶段探求课程思政融入的切入点,旨在推动课程思政三全育人。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