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土建工程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 下载:29 浏览:458

宋禹辰 苏亚曦 《中国建筑》 2025年3期

摘要:
当前,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和各行业关注的重点议题。土建工程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出发,分析了土建工程设计与实施过程中的关键策略,包括资源节约型设计、低碳环保施工、生态友好型维护等方面,并结合典型案例进行了实证分析,旨在为土建工程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引。

高层住宅建筑土木工程的技术质量控制分析 下载:285 浏览:2005

孙雷雷 《中国土木工程》 2025年1期

摘要:
高层住宅建筑土木工程的质量控制是确保建筑安全和使用寿命的关键。本文分析了设计阶段、材料进场和使用、施工工艺和技术培训、以及工程验收等环节的质量控制措施,探讨了各环节中的技术要点和管理对策。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可以有效提高工程整体质量,减少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本文旨在为高层住宅建筑土木工程的技术质量控制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实践参考。

面向老年人的传感器技术景观分析与中国对策 下载:14 浏览:206

黄鲁成 葛豪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养老科技创新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途径和主要支撑,传感器是养老科技创新的重要技术领域。本文运用科学计量分析、社会网络和聚类分析等方法,从成长性与空间分布、专利权人与科技文献作者机构分布、核心专利分布、技术焦点与竞争态势五个方面对涉老传感器技术领域进行全景阐释,揭示涉老传感器技术领域的研究现状,全面展示该领域的竞争格局。研究发现,目前面向老年人的传感器技术领域正处于发展时期,在专利权人排名方面日本企业占据主导地位,而科技文献的作者单位所属国以欧美国家为主,日本与美国分别拥有最多的高被引专利与高价值专利,热点领域主要在电学物理与医疗卫生领域,研究前沿主要集中在智能家居、电子医疗、跌倒风险评估以及步态分析;本文还发现了中国传感器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并为传感器技术创新提供决策建议。

全球氢能产业发展战略与技术布局分析 下载:24 浏览:173

孙玉玲1.2 胡智慧1 秦阿宁1 滕飞1.3 林汉辰4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随着全球气候压力增大以及能源转型加速,氢能以其清洁、灵活高效和应用场景丰富的优势受到全球瞩目。2000年以来,日本、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将氢能上升到能源战略高度,通过战略布局、项目开发以及示范应用,在氢能产业发展上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本文梳理和分析了各主要国家氢能产业战略重点、目标和发展水平,从文献计量角度对比分析了中国与氢能先行国家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储备。研究表明,全球新一轮氢经济浪潮已经拉开序幕,各主要国家正在加速布局氢经济;与氢能先行国家相比,中国氢能在顶层设计、产业技术掌控以及产业发展水平上有一定差距。建议中国进一步加强战略引导;产学研结合提高关键材料和设备的国产化水平;发挥资源优势,积极布局绿色氢经济;同时重视氢能下游多元化利用。

中日护理机器人专利技术景观分析 下载:17 浏览:196

吴菲菲 李苇 苗红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10期

摘要:
护理机器人是老年护理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老年护理人员的重要补充力量。其集成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等多学科的技术创新成果,不仅是面向老龄化社会的重点行业,甚至可能形成新兴产业。本文借鉴Aharonson等人构建的技术景观框架,针对中日护理机器人研发路径比较研究的需要,对于描述技术景观的指标进行适应性调整。通过总体发展趋势与整体结构特征两部分,从外部专利结构及发展状态到专利内部联系,对中日两国护理机器人技术景观做出描述,进而分析判断研发路径的差异,为中国护理机器人的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分析表明:中日护理机器人研发路径存在明显差异。日本护理机器人技术研发主体以企业为主,以机械手相关小类专利领域为核心,不同主体按不同的技术布局方向在不同技术领域进行研发,未来可能在医疗或手术机器人,机器人接地移动装置及车辆防盗机器人方面发展;中国以高校为主,形成了机械手与机器人特殊接地移动装置等大组专利领域两个共性技术领域,不同主体呈现研究布局的相似性,未来在机器人控制系统方面发展可能性较大。建议中国未来集中机械手小类专利领域与机器人接地移动装置的投入研发;集中进行中国本土护理机器人传感器专利研发,增加工业生产型企业参与;增加高校与企业或机器人产业园的合作研发。

科技计划评估理论研究回顾与展望 下载:19 浏览:182

翟亚宁1 李昂2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不断丰富科技计划评估理论体系、优化科技计划评估实践活动对完善科技创新治理体系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当前国际评估界常用的政府绩效评估理论、"市场失灵"理论、第四代评估理论、系统论、"事实-价值"相关结合理论进行了全面评述,提出了未来科技计划评估理论两种态势:一是新一轮科技革命的爆发将引起评估理论研究使用多元化、复合化,二是评估理论研究与使用将更加注重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在上述基础上,建议我国当前需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计划评估理论,该理论应具备以下特点:一是适宜于我国科技创新治理特点需要;二是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公正的关系;三是注重事实与价值相统一;四是能够广泛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基因。

京沪深科技创新综合效应比较评价研究 下载:35 浏览:210

方力 张士运 王健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京沪深在整个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综合评价京沪深科技创新情况,本文从资源集聚效应、原始策源效应、驱动发展效应、辐射引领效应、全球影响效应五方面进行系统评价。结果表明北京高校院所发达、科技成果丰富、带动全国发展,在资源聚集效应、原始策源效应、辐射引领效应比较突出;深圳高技术发展动力强劲,产业发展外向型明显,在驱动发展效应和全球影响效应较强;上海科技资源协调性好,科技创新发展整体比较均衡。研究进一步揭示了京沪深不同的创新发展模式,北京是以高校院所主导的技术驱动型发展模式,上海是以传统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新经济)并存的混合经济发展模式,深圳是以高技术业(新经济)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

基于权利要求语义分析的专利价值评估及应用研究——以区块链技术为例 下载:23 浏览:252

李士龙 魏鹏涛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作为衡量专利保护范围的法律依据,专利权利要求是评估专利价值的重要内容,为此本文从权利要求文本出发,提出了基于权利要求语义分析和文档主题生成模型的专利价值评估及应用研究框架,以美国专利局的区块链专利为研究对象,构建专利保护范围测算模型,测算专利价值指标,对高价值区块链专利分布情况、不同技术领域的专利价值分布和不同专利权人的综合竞争地位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从国家分布来看,前十大专利权人属地主要集中在美国,其余三家分别属于中国、英国、韩国,从区块链专利主题分布来看,数据存储领域的专利价值最高,专利数量最多,网络构架领域专利价值最小。最后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对策建议。

基于扎根理论的PPP项目再谈判效果影响因素研究 下载:44 浏览:346

王帅 郝生跃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20年12期

摘要:
随着PPP模式的快速发展,PPP项目数量不断增加,在实践中发现再谈判频发,一定程度上说是不可避免的。再谈判实质上是公私双方解决项目执行过程中合同不完备、政治经济环境变化等问题的有效途径。但因各方认识不到位,目前再谈判出现了效率低、结果差等问题,与再谈判的本质相背离。利用扎根理论对PPP项目再谈判效果进行研究,通过开放式、主轴及选择性编码探索出再谈判效果的影响因素,同时通过访谈构建各影响因素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模型并验证影响因素及模型的有效性,为PPP项目再谈判效果的提升提供了有效途径。

科技创新中心的功能与评价研究 下载:68 浏览:331

张士运 王健 庞立艳 姚常乐 《中国科学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科学测度和评价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进程,本文在归纳科技创新中心功能的基础上,构建了科技创新中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北京为例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京、沪、苏、浙、粤五省市的相对优劣,以及北京近6年的发展态势。评价结果显示,北京在横向对比评价中总指数稳居首位,且在自身纵向评价中综合指数上升态势明显。在评价结果基础上,围绕科技创新中心五大功能提出北京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路径。

基本权利保护范围的界定 下载:86 浏览:473

王锴 《中国法学研究》 2020年10期

摘要:
明确基本权利的保护范围,是对国家干预基本权利的行为进行合宪性审查的前提。要准确界定基本权利的保护范围,需对法律上形成的保护范围和事实上形成的保护范围作出区分。前者主要由立法界定,后者主要通过解释确定。国家通过立法界定基本权利的保护范围,先要确定基本权利的核心,并围绕基本权利的核心形成保护范围,同时还要考虑国家履行基本权利保障义务的可能性;针对事实上形成的保护范围,宜采狭窄的界定思路,并对保护范围的事实领域和保障领域分别进行解释。基本权利的内在限制是基本权利保护范围的固有边界。在界定基本权利的保护范围时,内在限制不可逾越,否则将导致立法违宪或解释违宪的后果。

文书真伪认定的中国路径 下载:86 浏览:492

曹志勋 《中国法学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文书在我国民事诉讼证据中占据核心地位。大陆法系常见的文书真伪之诉,体现了确认之诉原理的例外规则,但我国没有专门规定这种特殊程序的必要。文书真伪应当在普通诉讼中成为争点,参考其他大陆法系的经验和我国实务做法,我国应在形式要件上明确要求相对方就文书真伪表态,但需注意我国语境下的必要例外。在实质要件上,文书真伪问题应当以规范说作为证明责任分配标准,而不应以待证事实在审理过程中的证明状态为标准。应当正确认识文书真伪鉴定及以勘验为代表的其他制度和技术促进真相发现的作用。应区分公、私文书的证明力规则和文书的形式及实质证明力。文书形式证明力应当包含文书真伪问题,从我国现行法中可以解释出公文书形式证明力的推定规则。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实施状况研究 下载:86 浏览:471

何挺1,2 《中国法学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为涉罪未成年人提供了新的审前转处与非犯罪化途径,其实施状况也是观察我国少年司法发展进程和不起诉裁量权运用的重要参照。对2013—2017年全国和部分地区相关数据的考察发现,虽然附条件不起诉的适用增长显著,但总体适用范围仍然过窄、适用数量较低且地区间差异较大。对少年司法发展程度不同的四省市八个基层地区进行实地调查,运用阅卷和访谈等方法进行研究,呈现了附条件不起诉在适用条件与影响因素、监督考察、附带条件与撤销等四个方面的实施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需要通过修改法律、完善司法、转变观念、完善政策保障以及培育社会支持体系等予以应对。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风险分担研究 下载:42 浏览:335

邵宇 刘菁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20年6期

摘要:
制约城市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发展的关键是合理的风险分担问题。项目参与各方之间存在权力不平等、利益诉求差异等因素,使得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中庞杂的风险无法在项目各参与方之间合理分担。依托长春市城区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针对私营部门各参与方之间的风险分担,引入风险承担能力、风险应对能力、合作机制及风险属性等影响因素,运用熵权-ANP模型计算风险分担指标主客观组合权重,优化Shapley值,进而得到风险分担的最优比例。改进后的风险分担机制克服了以往综合管廊PPP项目风险分担考虑因素不全面、分担方法不科学、承担主体不明确的研究瓶颈,可为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风险分担提供合理的借鉴。

价值链重构视角下航空制造业服务化发展模式分析 下载:74 浏览:449

韩霞 吴玥乐 《中国科学研究》 2018年7期

摘要:
随着服务经济的大发展以及制造业的服务化,航空制造业服务化转型成为必然。服务化发展是航空制造业培育新的价值增长点及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在航空制造业服务化过程中,航空制造企业通过服务创造和服务增强得以实现价值链的重构以及价值实现方式的优化。文章从航空制造业价值链重构视角,结合航空发动机制造领域和大型飞机制造领域典型企业服务化发展实例,着重围绕服务增值模式和服务整合模式就航空制造业服务化发展进行分析。

CPS与未来制造业的发展:中德美政策与能力构建的比较研究 下载:49 浏览:453

戴亦舒 叶丽莎 董小英 胡燕妮 《中国科学研究》 2018年7期

摘要:
在全球再工业化的浪潮下,网络-实体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CPS)成为各国实现制造业升级的关键。本文以服务主导逻辑为理论基础,构建融合技术、能力和应用为一体的CPS架构,分析中国、德国和美国的制造业政策与报告,对比三个国家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战略布局的异同。研究发现,制造业正在向以用户为中心的制造服务化进行转变。在CPS能力体系的构建中,中国注重强化工业基础实力,德国强调制造业高度集成,美国侧重社会力量助力制造创新。

海外设计学科前沿人才培养模式趋势研究 下载:22 浏览:257

张弛1 陈洁2 《设计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新兴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传统产业必须进行相应的革新,这对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当人才培养目标发生了变化,人才培养模式就必须要做出相应改变,需要从人才培养方法、教学内容安排、大学文化的营造以及教师素质要求等多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本文通过整理当前设计学科教育模式相关的国内外政策和研究,结合设计学教育模式相对领先的海外高等院校的发展实践,总结出设计学前沿教育模式发展的四大趋势,为未来中国设计学的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婚姻缔结行为的效力瑕疵——兼评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草案的相关规定 下载:78 浏览:471

李昊1 王文娜2 《中国法学研究》 2019年8期

摘要:
婚姻缔结行为指的是男女双方当事人在婚姻登记机关旨在通过缔结婚姻的意思表示取得结婚法律效果的法律行为。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对婚姻缔结行为的调整应与民法总则规定的法律行为体系相协调。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草案确立了婚姻无效和婚姻可撤销的二元效力瑕疵体系,这不同于德国民法典创设的面向未来无效的婚姻可废止制度。从具体的效力瑕疵事由来看,"二审稿"以封闭性规范明确了导致婚姻无效的事由,以开放模式规定了导致婚姻可撤销的事由,但仍存在与民法总则进一步协调的空间。在导致婚姻无效的事由方面,应删除"二审稿"第828条第4项规定的婚姻无效情形,增加通谋虚伪"假结婚"导致婚姻无效的规定。在导致婚姻可撤销的事由方面,民法总则有关欺诈、胁迫的规定可适用于婚姻缔结行为,应删除"二审稿"第829条和第830条的重复性规定,而民法总则规定的重大误解和显失公平不构成婚姻可撤销事由,需要在婚姻家庭编中明确规定其不予适用。婚姻家庭编还需明确存在形式瑕疵的婚姻亦为可撤销婚姻。

正当防卫法律规则司法重构的经验研究 下载:86 浏览:472

赵军 《中国法学研究》 2019年8期

摘要:
回归模型数据及访谈资料显示,"人数对比""侵害工具""反击方式"等与防卫相当性、必要性密切关联,有可能有利于认定成立正当防卫的情节,在司法适用中并无显著作用;"能回避而未回避""提前准备防卫工具"等与正当防卫成立要件无必然联系的情节,对成立正当防卫具有显著阻却作用;"谁先动手"这种事关反击行为合法性的关键情节,对认定结果只有极为有限的影响;真正对认定结果有重大影响的因素,是"损害后果""被害方谅解"。正当防卫司法裁判规则与立法精神的错位,是一种以限制成立正当防卫为目标的规则重构。警务驱动、控强辩弱的"政法协作型办案机制"为这种重构提供了动因与操作空间,"政法共同体"成员的防卫观、犯罪观为其提供了底层逻辑。

“三权分置”背景下土地养老的信托模式研究 下载:58 浏览:430

杨建海 《中国科学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土地是农民重要的生产资料,对农村养老一直发挥着补充作用。在当前"三权分置"背景之下,如果能创新土地流转的体制机制,可以更大发挥土地的养老保障作用。文章通过对农地制度改革的分析,认为农地流转已是大势所趋;和现有流转方式比较,认为土地信托以其权属清晰和金融属性具有比较优势;而土地信托养老则可以利用其金融属性,以反向抵押的方式,用未来较长期限的土地经营权换取当下所需的养老资金,从而发挥土地的资本作用,放大土地资源价值,为农村养老提供更大支持。
[1/177]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