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故意伤害案件中赔偿影响量刑的机制 下载:21 浏览:274

高通1,2 《中国法学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赔偿作为一种酌定情节,对量刑有重要影响。通过对近3000份故意伤害案件刑事裁判文书的实证研究发现:赔偿对主刑量刑结果和缓刑适用均有重要影响;随着案件严重程度的增加,赔偿对量刑的影响相对下降,谅解对量刑的影响相对上升;赔偿时间对主刑量刑结果的影响不显著,但可显著提高非羁押性强制措施和缓刑的适用率;谅解时赔偿数额的确定机制兼具理性与非理性的双重因素。受法院功利主义量刑思维的影响,故意伤害案件中赔偿影响量刑机制的运行存在失范风险,如赔偿谅解后"量刑剪刀差"的出现、赔偿谅解中的"贫富差距"问题、谅解时赔偿数额的确定中非理性因素的放大等。为防范上述风险,可从实体法和程序法两个层面,完善故意伤害案件中赔偿影响量刑的机制。

知识管理视角下提升三大球教练员领导力的研究现状 下载:18 浏览:213

王来东 齐春燕 《体育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本研究提出从知识管理的视角提升三大球教练员领导力,并对国内外有关教练员领导力、我国教练员的现状与知识管理在体育以及其他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指出相关研究的现有成果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新的研究点,对三大球教练员领导力的未来的研究框架和研究方向进行了论述,这为我国教练员领导力的提升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是以知识管理的能力决定教练员的竞争力为指南,健全了训练、竞赛、管理的新机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新路径。

近代国人体育观念的变迁 下载:44 浏览:272

王勃然 安然 刘春雪 《体育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进入近代以来,在西方近代体育思想与本土传统观念的不断碰撞当中,中国体育经历了一系列关键的改进和转型,近代国人的体育观念也在不断地发生着转变。研究这一变迁历程,对我们理解体育的社会功能,探寻体育与人、体育与社会的互动方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相关史料的归纳和分析,梳理了近代国人体育观念变迁的基本脉络,在此基础上,表达了对于中国体育未来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监管的理论与实施效果分析 下载:20 浏览:222

张兆侠1 靳建国2 《中国经济》 2019年2期

摘要:
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是证券市场融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前端管制不断放松,前端管制的放松为证券市场注入了活力,从而带来了证券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文章以2006年为临界点,从投资者收益、上市公司绩效、投资效率等方面入手,实证分析了股权再融资的监管效果,并由此提出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监管的改进路径。

抗战时期中共民族政策演变的历史考察 下载:23 浏览:197

肖光文 《历史研究进展》 2020年9期

摘要:
抗日战争时期,在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的历史背景下,中共基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现实考虑,开始强调少数民族自治权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使党的民族政策得到丰富和发展。但这一时期,中共没有完全放弃民族自决政治话语,继续倡导民族自决的联邦制,并没有完全实现由民族自决到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转变。在实践探索中,中共民族政策形成了两种发展趋向。一种发展趋向是统一国家范围内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而另一种发展趋向是主张联邦制下的民族自决。这两种民族政策的发展趋向相互交织在一起,呈现出并存的状态,直至新中国成立才最终确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完成了历史转变。

沃伦抗议事件与美国环境问题种族化 下载:35 浏览:146

刘鹏娇 《历史研究进展》 2020年8期

摘要:
1982年沃伦抗议事件是美国黑人就有毒废弃物问题第一次发出的全国性抗议。它率先将环保行动与民权运动结合起来,从种族视角重新审视环境问题,一方面迅速引发舆论热议,提出环境种族主义的概念,另一方面直接推动科学调研,兴起种族与环境风险相关性研究。沃伦抗议事件揭露了长期隐匿于美国社会的种族环境问题,促使美国环境问题走向种族化,有色人种逐步成为重要的新兴环保力量。

明代先医祭祀考述 下载:20 浏览:166

刘桂海 《历史研究进展》 2020年4期

摘要:
明代先医祭祀的命运颇显曲折,主要经历了两次重大转变:一是洪武四年,朱元璋出于维护道统、抬升儒学的需要,废黜了三皇通祀;二是嘉靖朝,因朱厚熜喜好、礼制改革、医学发展等因素的合力作用,先医复入祀典。明代先医祭礼既有对元代的延续,也呈现出一定的革新与变动。整体而言,明代先医祭祀的演变,除受政治影响外,背后也隐藏着儒学与医学的博弈,其变迁轨迹亦是医学地位从抬升到回归技艺的写照。

简论明代的商业政策 下载:35 浏览:167

何孝荣 《历史研究进展》 2020年3期

摘要:
明代尤其是明代初期,统治者推行"抑商"政策,同时也有恤商、通商之举,明代中后期尤其是后期确立恤商、通商政策。明代恤商、通商政策使商业经济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及发展,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超越此前各个朝代,中国成为当时世界先进强国。但是,"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流通和商业经济的发展,并且中国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影响并妨碍了恤商、通商政策推行,延缓了中国经济和社会的进步,使中国逐渐失去了领先世界的机遇。

美国革命时期英国对流亡效忠派的补偿探析 下载:60 浏览:238

王卿卿 《历史研究进展》 2020年2期

摘要:
在美国革命时期,英国对流亡效忠派的补偿,经历了从临时补助到建立补偿机制的过程。英国对其补偿的初衷不仅是因流亡效忠派对英王的忠诚,更多是基于英国的利益需要。因美国拒绝赔偿流亡效忠派、英国对外贸易的需求及效忠派群体各自为政等原因,使英国对流亡效忠派的实际补偿额只达到其期望的1/3。未获得预期补偿的效忠派除少数重返美国外,大部分都参与到英帝国新一轮的殖民活动中。其中,在英属加拿大殖民地的流亡效忠派强烈认同自己的英国臣民身份,忠于英国王室、注重和平与秩序,此温和保守的政治特性已成为加拿大政治传统的一部分。这也与英国对流亡效忠派的补偿举措不无关系。

试论日本的两次“交通战争” 下载:37 浏览:245

孙雪梅 《历史研究进展》 2019年12期

摘要:
自20世纪50年代起,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日本的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持续增加。1959年至1960年间,日本因车祸死亡的人数超过2万,令其深感"车祸猛于战争",遂将此种状态称之为"交通战争"。日本的"交通战争"前后发生了两次,本文在追溯其起源与发展的基础上,探究其所采取的对策与取得的经验,进而对其为避免"交通战争"再度出现而做的努力予以评介,以期为中国的社会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中国传统考课制度的困境、意义与现代启示 下载:38 浏览:335

余新忠 《历史研究进展》 2019年10期

摘要:
考课制度是中国传统官僚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旨在循名责实、择优汰劣和澄清吏治。但由于这一制度本身的内在困境,使得其目标几乎只是一种理想。即考核主体的有限与考核对象的庞大之间的矛盾难以协调,皇权和官僚制之间的张力令考核主体在把握"名、实"之间的关系时往往处于两难境地,行政事务的复杂性和考核标准的难以统一性与考核力求标准化之间的矛盾难以调和。实际上该制度在历史上的意义并不在于廉政,其实质不过是一个具有正面引导性和维护官僚体制结构性稳定的制度。这些启示我们:不应赋予官员考核制度不应有的职能;官员考核制度对于官员队伍的稳定和行政体制的有效运作具有结构性的力量,必须着力加强建设;应充分利用现代政治体制和科学发展水平的优势,努力突破传统考课制度难以解决的困境。

美国北方奴隶制的缩影:宾夕法尼亚黑人奴隶生存状况研究 下载:46 浏览:286

赵文器 《历史研究进展》 2019年9期

摘要:
宾夕法尼亚黑人奴隶生存状况是美国北方奴隶制演变的一个缩影。黑人奴隶在宾夕法尼亚经济生产中,尤其在城市地区,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黑人奴隶始终是一种可替代的非核心劳动力。当地黑人的生活在奴役与自由之间挣扎,一方面他们不得不忍受各种剥削和压迫,另一方面他们也在利用"残余权利",通过构建黑人的文化认同和社区纽带,抵制奴隶主的控制。美国革命期间,宾夕法尼亚黑人通过渐进废奴法案逐步获得解放。

西奥多·罗斯福外交思想评析 下载:35 浏览:296

王亚萍 《历史研究进展》 2019年7期

摘要: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民族主义、帝国主义、国际主义思想交汇碰撞,这些思想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西奥多·罗斯福对国际局势的理解与判断。西奥多·罗斯福早期是积极的帝国主义者和扩张主义者,后来受到新兴国际主义思想的影响,有限度地支持仲裁,倡导成立某种形式的国际组织,是美国外交思想从19世纪孤立主义向20世纪自由国际主义转变中重要的一环。民族主义和国际主义作为西奥多·罗斯福外交思想中有代表性的两个方面,互相交织,体现了美国外交思想转型期的复杂性与矛盾性。

作为“文明”输出的明治维新——以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几个事例为中心 下载:67 浏览:274

刘岳兵 《历史研究进展》 2019年5期

摘要:
明治维新使日本成为东亚第一个近代"文明"国家。在明治时代,日本为了证明自己是文明国家,一方面向西方学习,一方面向世界输出其"文明"。在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上,日本将明治维新作为"文明"输出到中国,既有学界的作用,也有官方的背景;既有输出方面的动力,也有接受方面的需要。重野安绎的《大日本维新史》和大隈重信的《开国五十年史》就是很好的例证。只要以文明的手段输出"文明",客观上还是能够起到促进文化交流、增进相互理解的作用。从"文明"输出的视角来看明治维新,可以加深对明治维新及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的理解。

日本政府对一次北伐的观察与反应 下载:32 浏览:269

王美平 《历史研究进展》 2019年3期

摘要:
目前,日本对一次北伐的知行及其对中国造成的影响尚未受到充分重视。日本对于一次北伐经历了由"轻视-隐忍"到"重视-出兵"再到"敌视-增兵"并"逼蒋反共"的跌宕演进。币原的所谓"不干涉"政策经历了由"整体维持"到"内部动摇"再到"实质干涉"的曲折变化,对蒋介石下定决心实施"离俄分共"、发动四一二政变发挥了压死骆驼之"最后一根稻草"的作用,为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迫使蒋介石对日妥协创造了客观条件。

拜占廷时期《荷马史诗》的文化特征 下载:69 浏览:288

庞国庆 《历史研究进展》 2019年3期

摘要:
拜占廷时期的《荷马史诗》具有大众性、现实性和传承性的文化特征。在拜占廷时期,《荷马史诗》受到民众、文人学者、皇室成员的高度认可,具有广泛的影响力。《荷马史诗》顺应现实,服务于皇权和教权,颂扬皇室成员的美德,促进基督教信仰的传播。《荷马史诗》的抄写、翻译、评注,促进了拜占廷帝国对古希腊文化的传承,并在拜占廷晚期国势衰颓之际,推动了拜占廷人对古希腊人的族群认同感。

雅克·勒高夫史学研究特点探析 下载:57 浏览:210

金志高 《历史研究进展》 2019年3期

摘要:
雅克·勒高夫的史学研究同早期年鉴史学范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研究对象和主题上,他继承了年鉴一代史家社会文化史的研究传统,成为推动心态史和想象史发展的关键人物;在研究理念上,他对年鉴"总体史"和"长时段"观念进行了发展和变革,提出了"漫长中世纪"的观点;在研究方法上,"古今倒错"方法的使用体现了年鉴史家对"过去与现在"关系的深化理解,"跨学科"方法则进一步拓展了史学研究的领域和范围。勒高夫的史学研究代表着"年鉴-新史学"运动发展的新方向,对法国乃至西方史学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战后日本海军的对美战略及其漂移 下载:88 浏览:341

刘轩 《历史研究进展》 2018年12期

摘要:
基于"帝国国防方针"的战略规划,日本海军以美国为假想敌,努力构建在西太平洋地区的战略优势,并接受华盛顿条约和伦敦海军条约的约束,以不与美国发生正面战争冲突为前提,积极构建自己的海洋帝国战略。1930年以后,伴随着国内权力结构的急剧变化和军部法西斯势力的日益猖獗,日本形成了政府与军部、陆军与海军、军政与军务等多元博弈的无核心决策体制。在国际冲突加剧和国内制衡机制缺失的背景下,基于职能主义的路径依赖,日本海军发生战略漂移,最终选择了对美开战。

1912—1948年北京人口变动及原因探析 下载:74 浏览:338

高文超 《历史研究进展》 2018年11期

摘要:
民国北京的人口统计数字有多种资料来源,各种统计资料的人口数据既有相同也有差异,还存在很多错误,使用时需要加以选取与订正。民国时期北京的人口总数与户数整体呈增长趋势,而户均口数呈减少趋势,户的规模越来越小。由于人口的机械增减也即人口迁移,是北京人口数量增减的主要原因,也使户数、男女口数与人口总数的增减并不完全同步。

解放初期天津城市房屋的租赁纠纷与政府应对 下载:67 浏览:336

王星晨 《历史研究进展》 2018年11期

摘要:
1949年天津解放时,房屋租赁关系十分混乱,房主和房客之间纠纷不断。1949年5月,市长黄敬发表了房屋问题谈话,宣布了保护合法私有房屋的政策。但由于谈话缺乏具体执行标准,导致房屋纠纷大量发生。1951年3月,天津市政府颁布了私人房屋租赁暂行条例,并成立了房屋委员会和房屋小组,推动了房屋问题的解决。但在执行过程中又出现了房屋经纪人暗中活动、变相倒兑及空房闲置等问题,天津市政府及时采取了应对措施,基本上扭转了房屋租赁市场的混乱局面。
[1/12]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