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针灸配合表情肌锻炼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探究 下载:43 浏览:331

操红艳1 孟宪梅2 柯键3 张仲锦1 周晓4 张建军4 华玲娣4 陶思哲5 《现代康复医学》 2020年5期

摘要: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自我表情肌锻炼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作用机制,为周围性面瘫患者选择更加高效便捷的治疗方案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收集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根据编号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采取针灸配合自我表情肌锻炼,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两组均治疗15天,治疗前后采用面神经功能分级(H-B量表)评定康复疗效。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H-B评级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结论:针灸配合表情肌锻炼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显著,能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和减少后遗症,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值得推广。

针灸综合疗法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瘫 下载:83 浏览:490

​王邦博杨晓倩 《中医研究杂志》 2018年11期

摘要:
研究以针灸为主的综合治疗法对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17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灸联合艾灸的综合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面神经评定系统量表(Sunnybrook分级)和面部残障指数(FDI)情况,以及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Sunnybrook分级和面部残障指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面部残障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0.24%,74/82)显著高于对照组(68.54%,61/89)(P<0.05)。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以针灸为主的综合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和治疗有效率,值得进一步推广。

不同深度针刺地仓、颊车穴对周围性面瘫患者生活质量及面神经功能的影响 下载:82 浏览:508

李英南 王健 周鸿飞 刘峻 张晓帆 《当代中医药》 2019年4期

摘要:
目的比较不同深度针刺地仓、颊车穴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在相同配穴针刺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法针刺地仓、颊车穴,治疗组根据不同患者的体型地仓穴向下斜刺约4~6 cm、颊车穴向地仓穴方向深刺约3. 3 cm。两组均每周治疗3次,30天后进行疗效评估,并于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Sunnybrook面神经评分。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8. 0%,对照组为66. 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中医症状评分均明显下降(P <0. 05),且治疗组口角歪斜、眼裂闭合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 <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Sunnybrook面神经评分均明显提升(P <0. 05),且治疗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总体健康、精神健康评分及Sunnybrook面神经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提升(P <0. 05)。结论深刺地仓、颊车穴能够有效改善周围性面瘫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恢复面神经功能,其较常规浅刺疗效更佳。

急性期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接受中医针灸治疗的效果观察 下载:215 浏览:2365

余天其 《中医研究杂志》 2021年7期

摘要:
目的:探究急性期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接受中医针灸治疗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8月-2022年12月收治的的急性期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66例随机分组,对照组西医治疗,研究组结合中医针灸,分析临床疗效、面神经评分、肌电图指标。结果:研究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面神经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肌电图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急性期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实施中医针灸效果良好,值得应用。

中医治疗在周围性面瘫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下载:48 浏览:514

王侠 邓君启 刘会芳 何巧飞 仲海红 金凤 《当代中医药》 2025年1期

摘要:
周围性面瘫是一种常见病,好发于青壮年,且多呈单侧性,严重影响患者的进食、说话等功能。然而,当前西医疗法疗效不理想,且容易复发,故中医药防治该病的研究日益增多。本文通过对周围性面瘫中医治疗现状的分析,对中医药在临床上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康复护理模式对周围性面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下载:105 浏览:1083

钟丽 《护理研究杂志》 2024年6期

摘要:
目的:研究康复护理模式应用于周围性面瘫患者中的意义。方法:2022.08至2023.10,纳入周围性面瘫病人84例。以奇偶分组法将其分到两组,每组42例。参照组: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康复护理模式。评价两组护理结果。结果:干预后,试验组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效果均比参照组高,P<0.05。结论:周围性面瘫护理过程中,选择康复护理模式,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而且还可促进其生活质量提升。

研究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髋关节周围性骨折围术期的护理效果 下载:176 浏览:2532

周义琴 《国际护理学》 2021年8期

摘要:
目的:探究在髋关节周围性骨折手术围术期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效果。方法:遴选我院骨科接受治疗的78髋关节周围性骨折患者为探究主体,研究分组方式为数字双盲法,组名称分别是对照组、治疗组,各组纳入39例实施研究。对照组接受基础护理干预,治疗组接受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比分析两组康复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结果,治疗组髋关节功能评分较高,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较短,护理满意度显著较高,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髋关节周围性骨折手术围术期中实施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效果较为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促进骨折恢复,还可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实施和推广。

护理因素对周围性面瘫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分析 下载:181 浏览:2595

祁妍 《国际护理学》 2021年4期

摘要:
目的:分析在周围性面瘫患者护理工作中护理因素对于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在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周围性面瘫患者中选取9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在护理效果方面,研究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在护理依从性方面,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在护理满意度方面,研究组高于对照组,针对研究数据,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意义。结论:在周围性面瘫患者护理工作,通过对护理因素进行优化控制,有利于实现患者护理综合质量的提升与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X线平片与多层螺旋CT诊断周围型肺癌对照的临床研究 下载:342 浏览:3738

刘燕 杨学俊 《诊断医学》 2022年3期

摘要:
目的:评价X线和多层CT对周围性肺癌的诊断和鉴别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2月~2021年12月住院的88名周围性肺癌病人,按随机数字法分为CT组和X线组各44例。X线组为X线平扫检查,CT组为多层螺旋CT检查,比较两者的正确性和临床意义。结果:CT组对周围型肺癌的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组(P<0.05);与病理学检查相比较,多层CT检查的准确率明显高于X线组(P<0.0.5)。结论:多层CT在周围性肺癌中的诊断效果明显好于X线平片,而且多层CT的检出准确率明显要高,可以避免延误病人的病情,值得临床推广。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配合雷火灸治疗风寒型周围性面瘫临床分析 下载:187 浏览:1145

李树珍 赵志伟 《临床医学杂志》 2023年5期

摘要:
目的:探讨将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配合雷火灸治疗应用于风寒型周围性面瘫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分析临床可应用价值。方法:将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作为研究时段,医务人员在针对患者基本资料进行分析后调选6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实验对象,研究人员选择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配合雷火灸治疗措施对患者进行干预,在治疗完成后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临床症状恢复状况,评估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结果:在本次研究治疗结果中发现,60名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病情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结论:在针对风寒型周围性面瘫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选择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配合雷火灸治疗措施,能够使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提升,患者的个体状况有明显恢复,临床可应用价值良好。

针灸联合火龙罐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研究 下载:541 浏览:1550

曹露芬 江婉明 刘彩霞 黎海涛 徐楚茹 《中国中医药》 2023年3期

摘要:
分析采用针灸联合火龙罐方式对周围性面瘫患者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在我院于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所有周围性面瘫患者中抽取5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参照组(以常规方式治疗)、研究组(以针灸联合火龙罐方案治疗)。对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面神经功能、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在治疗后所有患者中医证候积分、面神经功能都明显改善,但是各项指标改善程度更高的是研究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 周围性面瘫患者确诊后以针灸联合火龙罐方式治疗,可以有效促进患者临床症状及面神经功能改善、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个性化阶段性中医康复护理对周围性面瘫患者的护理效果研究 下载:240 浏览:2451

杨雨杰 刘春芝 宋玉梅 刘素杰(通讯作者) 《中国中医药》 2023年12期

摘要:
分析周围性面瘫的特点,评价个性化阶段中医康复护理的价值。方法:观察对象为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于2020年7月-2022年12月在我院进行临床研究,且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为个性化阶段性中医康复护理,对照组为常规护理。两组比较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效果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阶段性中医康复护理干预,可改善面神经功能,效果显著,改善预后。

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护理中的效果研究 下载:542 浏览:4292

李汶娟 张璐 《中国中医药》 2023年11期

摘要:
分析在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中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来我院接受针灸治疗的周围性面瘫患者80例,通过双盲法分入实验组与参照组当中,各40例,分别接受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常规护理模式,比较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角色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与护理满意度都比参照组高(P<0.05)。结论:在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中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周围性面瘫的中医护理 下载:99 浏览:1003

刘秀珍 蒋静 宋德红 《当代中医药》 2024年6期

摘要:
周围性面瘫是一种特发性的面瘫,主要症状是患者的脸部失去了活动能力,无法皱起眉头、闭上眼睛,鼻子和嘴唇都变得很浅,嘴角向下倾斜,说话、哭泣、微笑、露出牙齿的时候,会出现呼吸困难,说话时会有口水流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比较多,比如筋腱空虚,或者是受了风寒,或者是肝肾阴虚,或者是风阳上扰,或者是外伤、手术、中毒、代谢障碍、营养缺乏、免疫障碍等。西医对此没有特异的治疗方法,中医常用的疗法是针刺、艾灸、手指点穴按摩、面部中药温热等,这些可以增强神经的兴奋性,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及营养代谢,促进局部的肌肉、神经功能的恢复。病人的面部变化,与其他病人不同,所以不仅要用到普通的药物,还要用到中医。本文就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对其诊断和治疗的体会进行综述。

针灸配合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中医护理 下载:142 浏览:1562

白丽霞 《当代中医药》 2024年5期

摘要:
目的:探讨针灸结合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从2022年6月至2022年11月的108例患者。方法:随机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对观察组进行针灸配合中药治疗,选用针灸治疗对照组,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观组患者在自我照顾能力、生活质量、焦虑、抑郁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针灸配合中药治疗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针灸结合中医疗法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积极推广的方法。

中药汤剂联合针灸治疗痰湿型周围性面瘫患者对改善Portmann评分与临床症状的效果 下载:133 浏览:731

程聪梅 《中医研究杂志》 2024年7期

摘要:
目的 探究中药汤剂联合针灸在治疗痰湿型周围性面瘫患者对改善Portmann评分与临床症状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在我院治疗痰湿型周围性面瘫的126例患者;患者就诊时间为2020年7月-2021年6月期间,按照数字表达法均分成两组,其中接受针灸联合常规治疗的6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接受中药汤剂联合针灸治疗的6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痰湿型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Portmann评分。结果 接受不同治疗后,观察组有效治疗率为95.2%,对照组有效治疗率为74.6%,两组临床疗效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眼睑缩小、口眼歪斜、面色晦暗等中医症状积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中医症状积分改善情况,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面瘫患者的Portmann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ortmann评分改善情况,两组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中药汤剂联合针灸治疗应用于痰湿型周围性面瘫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促进面瘫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提升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推广价值。

温针灸治疗对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神经功能及效果分析 下载:463 浏览:2017

王梅 谈建峰(通讯作者) 《中医研究杂志》 2023年10期

摘要:
目的:主要分析了来我院接受针灸治疗的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其在全程治疗过程中,加以温针灸治疗进行干预的效果,同时探讨对其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针灸治疗的(80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所有患者均为我院内收治的),随机做分组处理,其中一组被设置为常规组,该组共有40人(均接受西药治疗),另外一个组别设定为研究组,同样的40例患者,但该组中患者接受的治疗名称为温针灸治疗,之后分析组间不同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接受针灸的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其VAS评分值、心率状态、不良反应发生率、H-B评分值以及炎性因子水平均要相对比常规组更低(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的GQOLI-74评分、治疗有效率、Sunnybrook评分值及治疗满意度评测值相对更高(P<0.05)。结论:对我院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治疗的期间,加以温针灸予以治疗,对这类患者来说,其炎性因子、面神经功能以及心理状态均改善明显,其生活质量与满意度也得到有效提升,患者发生不良情况的概率相对比较低,其治疗效果显著。

周围性面瘫急性期针灸治疗的临床观察 下载:749 浏览:3045

李红艳 《中医研究杂志》 2023年5期

摘要:
目的:探究周围性面瘫急性期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对比实验的方式,对60例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进行分组实验,所有患者入院治疗时间在2021年8月~2022年8月。以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个小组,每组中30例。一组实施常规治疗措施,为对照组;另一组开展针灸治疗,为观察组。评估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比较,随访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和症状改善情况,对比组间差异,另外,在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的面部神经功能进行评估,分析不同治疗方案对患者面部神经功能的影响。结果:疗效评估结果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96.7%和70.0%,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面瘫症状在较短时间内缓解,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观察到,观察组中3例患者出现红肿、疼痛等不良反应,占6.7%,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组间差异明显(P<0.05)。分别在治疗前后、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对患者的面部神经功能进行评价发现,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评分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面部神经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进行统计学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采取针灸治疗,可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及时帮助患者缓解病痛困扰,提升患者的面部神经功能,并且此方案在治疗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反应较少,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高,值得推广。

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体会 下载:151 浏览:3112

孙燕武 孙一方 《当代中医药》 2021年3期

摘要:
目的 研究探讨针药并用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应用价值体会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时间选取2002年2月至2018年6月期间,将在此期间至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视为对照组(药物治疗),将同期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视为实验组。将两组患者的面部残疾指数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面部残疾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周围性面瘫患者的治疗中,采用针药并用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面瘫状况,提高治疗效果,在临床治疗中具有推广价值。

针灸护理对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研讨 下载:54 浏览:627

高姗 刘萌萌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9期

摘要:
观察针灸护理对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06月-2024年06月到本院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患者共7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分析两组治疗效果、面神经功能、面神经指标、面部残疾指数。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研究组面神经功能HB指标、潜伏期指标低于对照组,TFGS、波幅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研究组负面情绪、面瘫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针灸护理为周围性面瘫患者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面神经功能、心理情绪与症状评分,提升护理满意度,建议运用。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