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前列地尔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分析 下载:24 浏览:131

游敏 《诊断医学》 2018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依帕司他联合前列地尔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依帕司他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0.00%高于对照组的51.67%,治疗前两组MNCV,SUCV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MNCV,SNCV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时,根据试验结果证明,前列地尔联合依帕司他治疗在临床中效果较好,在临床中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神经传导速度检测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的应用研究 下载:68 浏览:262

谢珊珊 《诊断医学》 2018年9期

摘要: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电生理特点,分析神经传导速度检测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72例,其中55例显示出DPN症状,为有症状组,17例无明显DPN症状,为无症状组。另选取5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使用肌电图诱发电位仪对三组研究对象进行神经传导速度检测。有症状组患者的检测结果显示感觉神经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显著低于无症状组和对照组(P<0.05)。结果有症状组患者均检测出SCV或MCV异常。无症状组患者中,检测出8例(47.1%)神经传导异常。有症状组及无症状组的神经传导异常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症状组SCV异常率高于MCV异常(P<0.05),下肢异常率高于上肢(P<0.05)。结论神经传导速度检测可以对DPN的早期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并且可以发现临床下病变,具有重要的意义。

聚焦解决护理模式对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过程中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 下载:74 浏览:432

张珠儿 林秋英 张秀珍 《医学研究前沿》 2020年6期

摘要:
目的:探讨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治疗过程中联合聚焦解决模式对周围神经病变严重程度、负性情绪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硼替佐米治疗的MM患者90例,参照随机数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聚焦解决模式联合治疗,对比两组干预前后负面情绪评分,以及治疗期间周围神经病变发生情况、患者满意度。结果:治疗期间观察组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周围神经病变严重程度分级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硼替佐米治疗MM期间联合聚焦解决模式可减少周围神经病变发生,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提升患者满意度。

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治疗进展 下载:67 浏览:448

颜金凤1 姜美香2 王健1 《现代康复医学》 2018年6期

摘要:
综述近年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治疗进展,列举临床采用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多种方法,以指导临床。

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 下载:67 浏览:449

熊丽 《现代康复医学》 2018年3期

摘要: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服用甲钴胺(0.5mg,tid),观察组则配合服用黄芪桂枝五物汤,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下肢震动感觉阈值、胫神经和腓总神经传导速度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7%(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满意。

邵氏针灸组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下载:67 浏览:307

张珂珂 赵璐 邵素菊 《中医研究杂志》 2019年9期

摘要:
目的:观察邵氏针灸组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90例,将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甲钴胺片治疗,研究组给予邵氏针灸组穴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血脂、血糖、神经传导速度(腓总神经、正中神经)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患者神经运动传导速度的改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脂和血糖水平均有所改善(P<0.05),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42/45),高于对照组的71.11%(32/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邵氏针灸组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显著,可改善神经传导功能,且安全可靠。

蒙药珍宝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痰瘀互阻证54例临床观察 下载:89 浏览:524

易文明1 张芳芳2 王颖1 孙宏峰1 胡燕1 吴淑馨1 刘铜华3 《当代中医药》 2019年1期

摘要:
目的评价蒙药珍宝丸干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痰瘀互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糖尿病基础治疗,包括饮食控制、运动治疗、药物控制血糖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口服珍宝丸,每次3. 0 g,每日2次,对照组口服硫辛酸胶囊,每次0. 6 g,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2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密歇根糖尿病神经病变积分(MDNS)、双侧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以及血糖、血脂水平。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MDNS积分均明显降低(P <0. 05),且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MDNS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MNCV和SNCV明显提高(P <0. 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MNCV和SNCV明显提高(P <0. 05)。两组治疗前后及治疗后血糖、血脂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蒙药珍宝丸能明显改善DPN患者症状,提高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神经的传导速度。

温通活血乳膏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背根神经节中p-AKT蛋白表达的影响 下载:89 浏览:510

徐利娟1 冯程程2 岳薇薇2 沈玉国2 马丽2 《当代中医药》 2018年8期

摘要:
目的观察温通活血乳膏外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53只Wistar大鼠随机选取10只作为空白组,其余大鼠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联合一次性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分为模型组[后肢涂抹空白乳膏(0.8 g/只)和蒸馏水1 ml/100 g灌胃]、二甲双胍组[涂抹空白乳膏和二甲双胍片0.18 g/(kg·d)灌胃]、辣椒碱+二甲双胍组[涂抹复方辣椒碱乳膏0.2 g/只和二甲双胍片灌胃]、温通活血乳膏+二甲双胍组[涂抹温通活血乳膏0.8g/只和二甲双胍片灌胃]。每天1次,连续4周。检测各组大鼠坐骨神经(包括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HE染色观察背根神经节病理结构,检测大鼠背根神经节中蛋白激酶B(AKT)及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潜伏期缩短;感觉神经潜伏期延长,传导速度减慢(P<0.05或P<0.01);光镜下背根神经节中神经元胞体萎缩、胞质内尼氏体溶解、部分胞核溶解、消失;背根神经节中p-AKT蛋白表达降低(P<0.05)。温通活血乳膏+二甲双胍组较模型组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加快,背根神经节结构改善,背根神经节中p-AKT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或P<0.01)。温通活血乳膏+二甲双胍组坐骨神经传导速度较二甲双胍组及辣椒碱+二甲双胍组加快(P<0.05或P<0.01)。各组大鼠背根神经节中AKT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通活血乳膏可能通过上调背根神经节中p-AKT蛋白的表达水平,从而提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神经传导速度。

硫辛酸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分析 下载:231 浏览:2472

羊暑艳 《医学研究杂志》 2020年4期

摘要:
目的:观察糖尿病并发症患者产生的周围神经病变通过硫辛酸与依帕司他联合使用的效果。方法:随机入选我院收治于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开始/结束)10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采用依帕司他治疗干预为前者、采用硫辛酸联合依帕司他治疗干预为后者,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神经传导速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神经传导速度对比,观察组对比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中,予以硫辛酸联合依帕司他治疗效果明确,可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作者神经传导速度,值得推广。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在中医内治法及社区综合管理的研究现状 下载:244 浏览:2520

刘燕君1 胡金霞2 《中医研究杂志》 2022年8期

摘要: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在我国的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不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从而给社会带来了较重的经济压力。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在全国临床应用逐渐取得独特优势,社区综合管理在DPN治疗过程中逐步发展,具有重要地位。本文查阅相关文献,从中医内治法的治疗及社区综合管理对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的治疗方法进行分析。

癌症患者化疗致周围神经病变及相关因素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下载:14 浏览:166

韩燕霞 《神经科学研究》 2025年3期

摘要:
目的:对肿瘤患者化疗患者的周围神经病变因素进行分析,并分析周围神经病变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次实验以2020年4月-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癌症化疗患者作为此次的调查对象,纳入实验组,同时取60例同期体检的6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统计和对比两组患者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实验组患者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为86.67%,对照组为18.3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相较于健康体检者,实验组患者中存在维生素缺乏、异常蛋白血症、甲状腺功能异常、糖尿病、饮酒史、已存在遗传性神经病等情况与对照组存在较大的差异。结论:对肿瘤患者化疗患者主要的危险因素有存在维生素缺乏、异常蛋白血症、甲状腺功能异常、糖尿病、饮酒史、已存在遗传性神经病等,需要引起临床重视。

益气活血通痹汤联合甲钴胺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研究 下载:123 浏览:1215

卢燕 《神经科学研究》 2023年6期

摘要:
目的:探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接受益气活血通痹汤联合甲钴胺片治疗的效果。方法:将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分组,即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0例。其中前者行甲钴胺片治疗,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采取益气活血通痹汤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SCV、MCV水平对比发现,观察组显高(P<0.05)。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接受益气活血通痹汤联合甲钴胺片治疗的效果较为凸显,可对患者的神经功能予以改善。

硫辛酸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相关机制研究及HbA1c、IR水平的变化 下载:144 浏览:1632

李耀汝 王静 于恺 《神经科学研究》 2023年4期

摘要:
目的:分析硫辛酸治疗2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的相关机制研究及HbA1c、IR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2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共70例,随机分2组比对,对照组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常规治疗加硫辛酸。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HbA1c、IR、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患者HbA1c、IR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药物联合硫辛酸对于2型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确切。

硫辛酸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分析 下载:200 浏览:2918

​羊暑艳 《神经科学研究》 2022年10期

摘要:
目的:观察糖尿病并发症患者产生的周围神经病变通过硫辛酸与依帕司他联合使用的效果。方法:随机入选我院收治于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开始/结束)10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采用依帕司他治疗干预为前者、采用硫辛酸联合依帕司他治疗干预为后者,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神经传导速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神经传导速度对比,观察组对比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中,予以硫辛酸联合依帕司他治疗效果明确,可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作者神经传导速度,值得推广。

中药熏洗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护理干预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下载:285 浏览:2986

黄彬彬 《神经科学研究》 2022年5期

摘要: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其能够对患者的自主神经、运动神经以及感觉神经产生累及,其中感觉神经症状比较常见,患者会出现四肢发凉以及疼痛等症状表现,对患者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能够造成严重影响。目前关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尚没有完全清楚,被广大学者所广泛接受有代谢学说、血管学说以及多元论等。在中医视角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属于“痿症”、“痹症”等范畴,糖尿病导致机体消渴日久,在血行瘀滞、气血亏虚、脉络瘀滞的情况下,导致患者在感觉异常并且肢体麻木,并且产生疼痛不适的感觉。现代医学只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常采取口服药物治疗,虽然能够发挥出一点效果,但药物不仅会让患者治疗负担增加,同时也容易造成患者肾和肝的损害。而中医认为,通络止痛以及活血化瘀是缓解患者症状的关键。中药熏洗疗法是指在药物煎成汤后,通过外用形式将药物趁热在患者皮肤以及患部进行浸浴以及熏蒸淋洗,中药熏洗是中医重要传统疗法,药液能够通过热力对毛细血管进行扩张,促进淋巴液和血液的回流,让机体新陈代谢得到改善。同时通过药液直接浸泡,能够产生直接治疗作用,让药物疗效得到完整保留。此次研究对中药熏洗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护理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为例临床应用提供借鉴。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西医临床特点及相关性探讨 下载:302 浏览:3080

吴洪才 《神经科学研究》 2021年11期

摘要:
目的: 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西医临床特点及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19年8月进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的患者88例作为对象,利用中医的检查方法判断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且使用西医的检查方法观察患者的血糖变化情况。结果:在中医观察的结果中发现,出现麻木现象的患者有78例,占比88.6%,出现疼痛现象的患者有65例,占比73.9%,出现疲惫现象的患者有85例,占比96.6%以及出现发凉现象的患者有72例,占比81.8%,总发生率为85.2%。在西医观察的结果中发现,在空腹状态下血糖指数在4.4至 6.1mmol L、餐后2h血糖指数在4.4~至8.0mmol L 8例,占比9.09%。空腹状态下血糖指数在6.1~至7.0mmol L、餐后2h血糖指数在8.0~至10.0mmol L 14例,占比15.9%。控制水平差空腹状态下血糖指数大于 8.0mmol L,餐后2h血糖指数大于10.0mmol L 66例,占比75%。结论: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来说,无论是其临床症状,还是血糖控制情况,都与中西医的检查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值得推广应用。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使用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的效果观察 下载:301 浏览:3095

​丁云丽 《神经科学研究》 2021年11期

摘要:
目的 观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使用补阳还五汤(BHD)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比对组,每组各47名患者。比对组给予基础治疗配合弥可保片治疗,实验组则给予基础治疗配合BHD进行治疗,治疗前后将两组的FBG、2HPG、HbAlc、腓总(MNCV、SNCV)、正中(MNCV、SNCV)水平及疗效进行比对观察。结果 两组指标FBG、2HPG、HbAlc、腓总(MNCV、SNCV)、正中(MNCV、SNCV)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FBG、2HPG、HbAlc指标两组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且两组间差异无明显差异(P>0.05)。腓总(MNCV、SNCV)、正中(MNCV、SNCV)实验组与比对组均较治疗前提高,且实验组较比对组提高显著(P<0.05)。结论 BHD可使受损神经修复,且使得机体血糖水平改善,可有效治疗DPN。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下载:95 浏览:1002

杨莹 杨永晶 《国际护理学》 2024年3期

摘要:
本文从心理,饮食,运动,中药内治,中药外治,以及皮肤护理等方面,阐述了中西医结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护理。对患者进行减重,使血糖和血脂趋于正常,增加周边末梢的血流量,加快神经功能的恢复是十分必要的。

分析左卡尼汀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 下载:253 浏览:5264

陈雪乾 《神经科学研究》 2021年4期

摘要:
目的:分析左卡尼汀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在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接受的72例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实施分组,对照组(n=36)实施的是血液催透析治疗,实验组(n=36)实施的是左卡尼汀联合血液透析治疗,两组案例治疗后对具体的数据分析和总结。结果:
实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分别是94.4%和72.2%,数据分析后实验组的优势更为明显。实验组的胫神经、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等指标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实施左卡尼汀联合血液透析进行治疗,可以促进患者的恢复,改善临床不良症状,有助于恢复患者的感觉神经功能,值得采纳和实施。

中药浴足方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 神经病变100例临床观察 下载:264 浏览:3270

周安平 夏大麟 王建学 陈和金 《神经科学研究》 2021年3期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药浴足方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00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100例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甲钴胺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药浴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多伦多临床神经病变(TCSS)量表评分与正中神经与腓总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SNCV)与运动传导速度(MNCV)。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TCSS评分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正中神经与腓总神经的SNCV、MNCV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浴足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可有效减轻临床症状,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