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利用非1/4波片将椭圆偏振光转换为线偏振光的理论及实验研究 下载:87 浏览:227

杨晓冬1 于军1 李天乐1 钟远聪2 温建平2 邓定南2 《物理进展》 2020年10期

摘要:
本章利用偏振光分解与合成理论,对利用非1/4波片将椭圆偏振光转换为线偏振光的条件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到满足此条件的方程。在此基础上,利用1/5波片对理论研究结果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符合较好。

《女神》的审美想象与庄子的美感艺术 下载:64 浏览:478

周晓平 《文学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女神》奔突的感情,充溢于现实世界之外,并扩化为五百年更生一次的绝稀凤凰。这种审美感受穿越数千年而与庄子呼应,也与西方的文艺审美交汇。《女神》中"所思不远若为平生"的沉着之意与诗歌的雄浑、冲淡,是深得庄子审美之精髓的。庄子"美感艺术"深刻地影响了《女神》的诗性浪漫,使《女神》延续且还原了庄子永恒的意义——大美和至乐,凸显了超前的后现代审美意识。《女神》以西方先进文化为参照,以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为探索,从根本上获得了凤凰涅槃式的更新,从而焕发出生命的无限光芒。

论鲁迅对“整理国故”的矛盾态度 下载:86 浏览:491

周晓平 《文学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整理国故"成为了中国新文化发展史上一桩公案。赞同抑或质疑,引发了一场空前的论争。对于"整理国故",鲁迅更是有一个思想交锋的过程,其态度前后也出现新的变化,甚至俨然对立。在国故的整理中,鲁迅亲力亲为,凸显真知灼见,并作出了不少贡献。然而,出于对中国文化革新的最终考量,从传统文化在"五四"新文化现实中产生的功效出发来评判其价值,当发现传统文化成为新文化发展的桎梏并导致文明之衰落时,鲁迅不得不进行批评乃至抨击。它表明了鲁迅思想矛盾的斗争性,但其目的是满足建立新文化秩序的大局所需。

利他行为的内隐启动研究 下载:42 浏览:239

曾拓1 莫雷2 马伟军3 曾嘉平4 曾祥炎2 王金道1 《心理学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通过视觉与组词任务启动范式的两个实验考察了利他人物形象与利他词语对利他行为的内隐启动效应。结果发现,完成利他人物形象视觉启动(实验1)与完成利他组词任务启动(实验2)的实验组被试,在独裁者分配任务中分配给他人的钱数显著多于控制组被试。研究结果表明:利他人物形象视觉和利他语义组词都可以使个体的利他行为被显著直接无意识启动,即内隐启动。研究对设计能更好地启动人们的利他行为的一般情境有重要的启示。

中国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进展 下载:37 浏览:386

谢正峰 冯亚芬 《地理研究进展》 2020年9期

摘要:
通过梳理中国已有的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的相关文献,对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城市群空间结构具有综合性、地域性、联系性、集聚性和动态性特点。已有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分类与评价、城市群空间结构对社会经济的作用、城市群空间结构的演变与优化3个方面。最后针对理论上和现实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城市群空间结构未来研究的可能方向,包括对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再认识、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微观机制的探讨、城市群空间结构的跨学科研究、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群空间优化方案、面向新问题的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

基于多源数据的梅县区客家人口空间分布特征与成因研究 下载:77 浏览:480

邓昊键 熊永柱 朱长柏 《地理研究进展》 2018年9期

摘要:
基于DMSP/OLS的夜间平均灯光指数数据、Landsat8遥感影像数据和30 m数字高程数据,采用GIS空间分析与数理统计方法,研究了梅县区客家人口在地理空间分布特征及通过坡度、坡向、高程、河流等地理因子探究其分布成因。结果表明:(1)梅县区的客家人呈集聚模式分布在梅县区的中部、东北部、西南部地区;(2)梅县区中部客家人口分布密集,东北部、西南部客家人分布较密集;(3)梅县区客家人口主要分布在坡度小、海拔低、坡向为阳坡的地形因子适宜度指数较高的区域,97. 89%的客家人居住在坡度0. 5°~6°的区域内;(4)梅县区内客家居民点密度与河流密度成线性正相关关系,河流密度对客家人口分布的影响较为显著。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的思考 下载:45 浏览:455

廖志成 《中国教育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体系和方法论应拓展和创新,即宏观上和微观上的全面构建和系统整合。宏观上应由以往的教育主体视野转向接受主体视野,由以往教育氛围的视野转向教育效果的视野,由以往学生的被教育诊治视野转向对象自我教育救赎视野,由以往心理咨询知识的传达视野转向学生心理健康获益视野。微观上应检视现存的常规咨询工作,重构心理咨询的内容体系,确保咨询的平等性和科学性,回归学生心理需求的满足和烦恼的释然。如此,才能切实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完成其教育使命。

师范生核心素养培养初探 下载:48 浏览:331

刘义民 《国际教育论坛》 2018年3期

摘要:
职业适应性、人的全面发展、基础教育核心素养课程教学改革都要求培养师范生的核心素养。师范生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指导学生学习的教学技能、交流沟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反思能力。培养师范生的核心素养要转变教育理念、搭建个性化学习平台、把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场域重心推进到中小学教学现场。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