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大众文化视野下当代大学生流行音乐审美教育探析 下载:28 浏览:310

胥晓 《中国音乐学报》 2020年9期

摘要:
流行音乐是大众文化中的一种典型代表,为当代的大学生广泛接受。在音乐教育中进行一定的审美教育,有助于时代的发展,符合当代大学生的认知规律,也可以同其他的音乐类型进行相互补充交流,使得当代大学生能够综合发展。所以本文将就大众文化视野下如何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流行音乐审美教育进行一定的分析。

网络歌曲审美导向之思考 下载:95 浏览:495

魏然 《中国音乐学报》 2018年3期

摘要:
网络歌曲作为一种新兴音乐形式,隶属于流行歌曲,广泛渗透在大众周围。然而在当今社会的浮华大环境背景下,舆论导向对于网络歌曲审美观念的偏差令人忧虑。同时,网络的传媒与传导作用,对于各式各类艺术作品的流传和网络歌曲的传播可谓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大浪淘沙,去石存金,并不是所有的音乐作品都具有健康意义和审美价值,让健康向上的音乐作品成为文艺市场的主流,则是我们文艺管理者与文艺工作者必须坚守的一道底线。

大众媒体社交媒体智能媒体之比较 下载:67 浏览:382

孟东 《新闻传播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在大众媒体时代,新闻生产带着明显的精英化特征,由科技、产业、人才共同支持,在微信和微博社交媒体未出现之前,我们在互联网进行交流,几乎都是通过论坛、博客这样单向或双向的沟通方式。人们的影响力非常有限,而社交媒体的出现赋予每一位普通人信息生产的权力和功能,受众由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变成积极的信息生产者,而随着人工智能的急速发展,科技正在重塑我们的世界观,定义我们的交互方式,改变我们的生活环境,智能机器人通过算法来识别研判、加工处理文本和数据,这种由人工智能产出的"智能记者"拥有巨大的优势,它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是人类记者无法与之相比的,可以在一瞬间基于内容大数据分析平台,选出所选的数据,并通过模板迅速形成文稿,数字技术、人工智能将内容生产从生产链条的顶端逐渐地驱向末端,资本和技术开始走向顶端。拥有、掌握高端人工智能技术和资本也将意味着成为信息寡头,他们可以按照用户的喜好推送信息,同时也可能使人们变成附属于技术和资本的信息闭环,机器生产取代体验,加剧信息茧房和知识沟。本研究从新闻生产、受众-用户转换、传播效果的角度,分析大众媒体、社交媒体、智能媒体的区隔和共性,探讨未来媒体形态的布局重构。

大众媒体时代民族传统体育弘扬与发展研究 下载:46 浏览:273

张龙龙 《体育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大众媒体时代背景下,竞技类体育运动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飞速的发展,但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受到了竞技体育运动的强烈冲击,再加上自身的普及度低的问题,所以在大众群体中的发展非常缓慢,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事业也受到很大影响。本文在大众媒体时代的背景下,论述了民族传统体育弘扬和发展的重要性,并分析了它在传承过程中出现问题,最后总结了民族传统体育弘扬和发展的具体策略和方法。

大众媒体时代民族传统体育弘扬与发展研究 下载:21 浏览:211

张龙龙 《体育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大众媒体时代背景下,竞技类体育运动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飞速的发展,但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受到了竞技体育运动的强烈冲击,再加上自身的普及度低的问题,所以在大众群体中的发展非常缓慢,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事业也受到很大影响。本文在大众媒体时代的背景下,论述了民族传统体育弘扬和发展的重要性,并分析了它在传承过程中出现问题,最后总结了民族传统体育弘扬和发展的具体策略和方法。

论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主体的变迁 下载:59 浏览:480

常龙 《中国新闻传播》 2020年12期

摘要:
21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通信媒体的技术发展提供了理想的动力。数字技术作为新媒体的核心已逐渐成为我们获取知识的途径,了解社会的日常生活。新媒体的出现对新闻传播的文字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新的通信方式和新的通信技术的出现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新闻传播领域的变化,这些不断变化的内部需求将导致新闻传播主体的变化。新媒体时代为个人和组织提供了一种使用Internet进行新闻发布活动的新通信方式。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和迅速发展,受众分散在现有的媒体传播活动中。在传统的传播媒体信息的过程中,发送和接收之间的关系是固定的,新闻信息是由权威部门传递给受众的。然而,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媒体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打破了对新闻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关系的传统限制,并引起了两者之间的巨大联系。新闻信息的传递正在双向变化,受众可以通过各种微博和论坛等在线渠道表达个人观点并成为新的传道人。因此,在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主体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具有发送者和接收者的双重身份。

小刊物之大关怀:《西风》《家》与性教育及心理卫生普及 下载:60 浏览:252

张济顺 《历史研究进展》 2019年5期

摘要:
由圣约翰大学的黄嘉音、黄嘉德弟兄主办的《西风》和黄嘉音夫妇主办的《家》杂志,在传播性科学知识、推动心理卫生方面着眼于"下层工作",力求普惠都市大众。通过这两个刊物,黄氏兄弟和他们的读者共同营造了一个身体与社会的话语空间。这些本属于卑污、忌讳或神秘的私密话题从精英笔下步履艰难地走向公众论坛,黄嘉音亦成为心理卫生运动的践行者。天翻地覆的中国历史剧变中,黄氏兄弟营造的这一方空间与都市大众文化一起走到了尽头。

襄阳市青少年大众艺术体操教学现状研究 下载:70 浏览:338

赵洁 《体育学报》 2020年9期

摘要:
青少年大众艺术体操的训练能为国家大众艺术体操培养后续的人才梯队,和成人相比较,由于孩子的天性,该群体的运动员更有活力,但是对于知识的专注度不够高,他们的肢体协调性较差,对于动作的理解力和感悟力也不足。本文通过对青少年的心理特征,结合大众艺术体操的课堂实践,做出适应于青少年发展、具有趣味性及成功率高的训练安排。教练员可根据青少年的运动训练的能力,制定相应的训练方法,提高运动成绩及运动能力。

议程设置下中国媒体应对泰国涉华负面舆论的策略 下载:52 浏览:422

陶云 莫蓝翔 《中国新闻传播》 2019年11期

摘要:
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往来的需求,中国与泰国各行为主体接触日渐频繁,政治体制的碰撞、经济组织的博弈、个人与团体的跨国经验型接触等,促使两国利益交织与延伸,与此同时,泰国社会近几年厌华情绪日见端倪,民众对中国负面评价渐增,针对当前中国在泰的负面舆论,大众传播机构可通过议程设置制定相关议题改善国家形象,修正泰国民众对中国的既有成见,以促进中泰两国关系更为亲诚惠容。

新英格兰教皇节与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大众政治文化 下载:69 浏览:417

王仲达 《历史研究进展》 2018年6期

摘要:
教皇节(Pope’s Day)亦名为"教皇之夜"(Pope-ni ght),起源于英国传统节日"盖伊·福克斯之夜",是流行于17—18世纪英属北美殖民地的节日,颇受中下层民众的欢迎,其中尤以新英格兰地区的庆祝活动最盛且富有代表性。教皇节自17世纪中后期举办至美国独立后逐渐消亡,虽然存在的时间并不长,却是美国早期历史上的重要政治节庆之一。其中表现出的政治文化内涵随着北美殖民地政治局势的变化而发生改变,逐渐由一个以反天主教为旗号、带有底层民众狂欢色彩的节日,转变为殖民地大众反抗英国统治的政治活动。

2022年北京冬奥背景下秦皇岛市大众冰雪运动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下载:25 浏览:226

耿元文 林琴琴 刘伟博 《体育学报》 2020年1期

摘要:
2018—2019雪季河北省大众滑雪等级标准推广赛在秦皇岛紫云山滑雪场进行,标志着秦皇岛市的冰雪运动推广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秦皇岛市大众冰雪运动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针对目前在秦皇岛市大众冰雪运动存在一些制约项目发展的问题,结合本地特点,提出相关建议,推进秦皇岛市大众冰雪运动的发展,助推秦皇岛市全季旅游市场发展。

从大众慈善到金融市场:19世纪英国信托储蓄银行的发展 下载:21 浏览:189

叶璐 《历史教学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19世纪英国低收入群体储蓄需求的增长以及资本市场的蓬勃发展,推动了英国信托储蓄银行数量的显著增长。储蓄银行的创办初衷是鼓励工人阶层养成节俭、储蓄的良好习惯,最终实现"自助"的目标,减轻政府救济负担。但随着存款数额的增长,这笔积少成多的资金也开始流入资本市场寻求更高收益。从早期统一购买国债到19世纪下半叶投资渠道的放宽,储蓄银行从对低收入群体的单向"输血",发展为连接低收入群体与资本市场的双向通道,其慈善性质的淡化实际上反映出英国社会各阶层在19世纪金融市场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普遍受益趋势。

从“跨越大陆的一杯茶”窥探17—18世纪“全球大众消费” 下载:40 浏览:235

黄英俊 《历史教学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18世纪初,随着大量的茶、咖啡和糖被荷兰、英国进口和分销到西欧市场,欧洲全球大众消费便拉开序幕。在整个18世纪,茶和咖啡的价格迅速下跌使平民能够消费这些商品。因此,18世纪下半叶,茶、咖啡和可可成为欧洲人,尤其是市民的普通饮品。当时有一种非常形象的说法,当18世纪末曼彻斯特的一名工人在享用"跨越大陆的一杯茶"的时候,他从中获得四大洲的能量。这杯茶包括中国或锡兰的茶、荷兰或英格兰的代尔夫特瓷茶杯、非洲奴隶生产的南美糖。糖的热量和茶、咖啡的咖啡因能够为从事高强度劳动的工人提供所需能量和兴奋剂,它们的普及在某种程度上加速了18世纪末欧洲工业革命进程。

“大众化”之辨:“文协”与1940年代的文化政治之争 下载:63 浏览:387

殷鹏飞 《中国文学》 2020年9期

摘要: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创会伊始将"大众化"视作其工作的重心,作为国共合作下的文化组织,"文协"对"大众化"问题的重视凸显了"大众"在国家政治当中的重要位置。而国共两党对"大众化"洽释和实践的迥异不仅牵连着国共两党对于"文协"乃至1940年代文化领导权的争夺,同时也折射了两党在重组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时,对于国家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不同理解。在抗战的背景下,文艺的"大众化"不仅牵涉了文学的形式问题,而且还涉及政党在进行"大众化"的文化实践时,如何在强化"文化控制"与拓展"文化参与"之间保持辩证统一关系的问题。

广州市大众跆拳道运动开展现状研究 下载:63 浏览:462

劳淑贤 《中国体育科学》 2019年10期

摘要:
本文以广州市大众跆拳道运动开展现状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广州市大众跆拳道运动的参与主体、教练员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发展建议:加强跆拳道运动的宣传与推广、重视跆拳道运动教练员队伍的建设与发展、加大跆拳道运动场地、设施、设备的投入、积极推动跆拳道比赛的开展,旨在满足广州市大众参与跆拳道运动的需要,也为广州市大众跆拳道运动的开展提供可行性参考与借鉴。

浅议体育舞蹈运动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 下载:33 浏览:307

李子骞 《体育学报》 2018年5期

摘要:
体育舞蹈又称国际标准交谊舞,是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以男女为伴的一种步行式双人舞竞赛项目,具有良好的艺术性、体育性,在大众体育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然而,由于文化差异、认识不足等原因导致体育舞蹈运动发展不足,不利于人们健康水平的提高,针对这一情况,本文分析体育舞蹈运动推广的影响因素,并针对性提出解决措施,以期推动体育舞蹈运动项目进一步发展,促进人们身体健康水平提高。

“左联”时期的“墙头小说”──以楼适夷、叶以群为中心 下载:57 浏览:393

阮芸妍 《中国文学》 2019年8期

摘要:
在"一·二八事变"激起的变动下,配合"左联"制定的"文艺大众化"方针,"左联"成员楼适夷在《文艺新闻》上开设"墙头小说"栏目并翻译日本无产阶级作家漥川稻子作品《千人针》,提供推广此大众化形式的平台与借鉴资源;叶以群编译川口浩著作而成的《文艺创作概论》则将中国的"报载墙头小说"实践,嵌入包括德国和日本在内的世界无产阶级文学脉络中,这些工作为"左联"的"文艺大众化"运动提供了具有国际视野的切实支持。

广场舞乱象背后的逻辑学分析 下载:67 浏览:474

孟洳 《中国体育科学》 2018年1期

摘要:
本文通过对三个广场舞"乱象"案列的探讨分析,逐层剖析广场舞诸多乱象背后的逻辑起点,总结出公民的体育权利保障问题、城市公共空间治理问题、社会体育组织管理问题是广场舞诸多乱象的起点;并运用逻辑法,进行一对一问题解决的探析,提出体育场地供给以保障公民体育权利、构建城市协调的广场舞治理体系、相关部门加强对广场舞社团的管理等针对性建议,以解决广场舞活动与居民正常生活之间的矛盾,降低广场舞"乱象"出现的概率,促进广场舞的健康发展。

表征的张力:农民叙事话语、文学修辞与数码语言 下载:44 浏览:320

南帆 《文学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文学修辞的特殊意义是劝导读者进入作者暗示的"价值领域"。文学语言"大众化"背后的"价值领域"是"文学为什么人"的问题。由于农村包围城市的著名革命构想,文学史仿佛形成一个观念:文学语言的"大众化"总是与乡村的农民语言联系起来。以赵树理小说语言为例,论文讨论了农民叙事话语与知识分子叙事话语的内在差异,继而指出农民叙事话语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遭遇的困境。论文认为,一批以农业合作化运动为题材的小说可视为另一种知识分子叙事话语的产物,论文具体分析了《创业史》的文学修辞。虽然农业合作化运动已经中止,但是知识分子叙事话语意识到的问题并未消失,可以在张炜的《古船》之中发现相似的文学修辞,只不过这种文学修辞从社会学图景的想象退回象征性的审美意象。李子柒小视频的农村叙事提供的文学修辞建立于数码语言与小资美学的基础上,这种语言背后的合作模式远远超出了传统农民叙事话语与知识分子叙事话语的视野。新的可能正在出现。

“听众”的错位与诗歌大众化的内部危机——以延安诗朗诵运动(1938—1940)为中心 下载:52 浏览:355

刘欣玥 《文学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1938—1940年在延安兴起的诗朗诵运动,与这门"声音艺术"服务于抗战宣传、群众动员的特殊效果密切相关。在大众化的诗学构想里,延安为诗朗诵提供了为工农群众创作并获得其直接检验的机会;但正是在现场反馈与实际互动之中,这场运动暴露出其内在的矛盾和危机。围绕柯仲平《边区自卫军》演出的评价,延安诗朗诵的"听众"构成呈现出暧昧的错位:其中固然有对于"大众"的想象与召唤,却也实际存在着普通群众与"超级听众"的分野。"听众"角色的引入与辨析,有助于我们对这场大众化实践的试验性质、历史评价、挫败与调整展开更进一步的认识与讨论。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