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互联网+”下的环境设计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模式研究 下载:35 浏览:291

齐延成 马梦云 《设计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本文是根据"互联网+"背景下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机遇,对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所需能力的教学研究,特别是对应用型大学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体系进行相应的探索。其中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模式的研究中提到了以复合应用型人才的所需能力为目标对课程体系进行了构建,并阐述了建立校企工作室实施运作的管理模式。通过此次教学模式研究,可以使学生能够获得多方面的应用知识,教师能够从中提高自身的能力,为以后完善应用型的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模式提供参考。

共享经济视阈下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路径研究 下载:65 浏览:463

哈艳1 贾冀南2 王丽红2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18年8期

摘要: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共享经济"的兴起为创新创业带来新思维,为诸多领域带来新机遇,开拓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新思路。本文梳理了共享经济与高校教育资源共享、高校教育资源共享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相关文献,分析了共享经济、高校教育资源共享与大学生创新创业之间的理论机制,剖析了高校在教育资源共享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个人、高校和政府三个层面,提出了在共享经济视角下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路径选择。

京津冀协同发展视域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下载:45 浏览:216

孙军1 齐连颖2 《航空航天学报》 2018年7期

摘要:
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的逐步推进,对三地协同发展创新型人才提出了迫切需求,尤其是以高素质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队伍为主。文章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指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着重分析了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进而提出解决的对策建议。

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创基地建设模式的研究 下载:37 浏览:473

杨明 陈烈 孙晓丽 《航空航天学报》 2018年4期

摘要: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建设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省的重要战略,是高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营造创新创业氛围的有效平台,是解决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分析,通过对我国不同层次高校大学生创业基地调查研究,分析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环境背景下对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要求,提出了政府、高校、社会三个维度协同共建的、适合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大学生创业基地政校企共建模式的可行性研究。

后疫情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研究 下载:177 浏览:2585

万静雯 《中国教育研究》 2022年7期

摘要:
“新冠肺炎”疫情的到来,不但打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规律,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模式。因此,在后疫情时代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学校需要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将大学生择业观、线上教学模式等进行有效融合,发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以此来面对疫情带来的挑战。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和现状进行阐释,探究后疫情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

​徽商文化与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路径研究 下载:165 浏览:2694

周莹莹 潘荣根 金沙沙 《中国教育研究》 2022年7期

摘要:
作为我国历史上三大商帮之一,徽商在明清时期盛极一时,其在长期商业活动中形成了独特的徽商文化是我国传统优秀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仍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文章分析徽商文化的内涵和徽商文化与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在关系,通过问卷调查法,了解调查对象对徽商文化的了解程度及徽商文化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必要性,并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层面提出徽商文化与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的路径。

IE-CDIO视域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 下载:161 浏览:1509

赵华 《中国教育研究》 2023年4期

摘要:
本文主要针对我国高校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能力方面的培养而做的教育模式的研究,通过对我国在校大学生目前接受的教育现状调研,并以CDIO教育模型等为理论依据,结合所在行业的社会需求,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根据对物流行业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分析,提出了具有普遍实施意义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理念,构建了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理论框架,希望能为我国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进一步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的良好发展。

农业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探究——以东北农业大学为例 下载:82 浏览:514

陈延良 吕嘉昌 《中国教育探索》 2018年10期

摘要:
农业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在教学体系、师资队伍、组织机制和保障服务等方面取得新成效,但也存在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育人目标指向功利化和育人模式趋于同质化等问题。因此,农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指向为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水平,明确创新创业教育育人目标和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模式研究述评与展望 下载:62 浏览:347

马小龙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创业潮流不断发展,在创业训练模式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是欣欣向荣的前进,另一方面也是层层问题的暴露。就创新性而言,大学生创业训练模式既有不足,也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因此,本文将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模式现有研究展开述评,并具体分析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模式的不足及展望。

“云教学”环境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制约因素识别的方法探索 下载:15 浏览:177

周群英 《中国教育探索》 2025年2期

摘要:
在“云教学”环境下,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教学相比还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本文提出采取定量识别的方法进行“云教学”环境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制约因素识别,并开展“云教学”环境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制约因素存在的原因分析,探索调控制约因素的策略,提升“云教学”条件下创新创业教育实效性及实践指导作用,对于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自信、提高创新创业精准度具有要的现实意义。

提升艺术类大学生创新创业心理素质的路径探讨 下载:263 浏览:2451

韩佳彬1 闫智慧2 黄盈诺2 严再兴2 《中国艺术研究》 2022年3期

摘要:
近年来教育体制的改革,教育方式也在不断深化改革。艺术类高校作为培养新时代艺术类人才的主阵地,应切实增强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艺术类大学生有着不同于普通院校学生鲜明的个性特征和专业属性,艺术类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必须针对学生特点,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促进学生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心理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培养具备良好综合素质的创新创业型人才。本文就提升艺术类大学生创新创业心理素质的路径展开探讨。

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再生橡胶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与耐久性能研究 下载:307 浏览:3007

赵秦尼 《交叉科学研究》 2022年4期

摘要:
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对不同废橡胶粉掺量的再生橡胶混凝土进行了抗压、轴心抗压、抗折、耐磨、三点弯曲法断裂、抗渗、水冻和盐冻的冻融加干湿循环、压汞法、不同侵蚀介质的传输的研究,主要分析再生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研究。

高校党建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困境与策略 下载:53 浏览:619

钱唯一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25年2期

摘要:
在高校中,党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校党建与创新创业教育常在平行轨道上行驶,没有做到真正的双向互动、同频共振。党的建设工作与“双创”教育发展只有进一步强化思想引领、组织保障、平台聚合及管理机制,才能以党建更深层次引领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使两者有机融合,实现“两促进”“双提高”的共赢目标。本文就高校党建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困境与策略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课程思政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对策 下载:64 浏览:663

廖艳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25年1期

摘要: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大学生教育教学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为了提高地方综合性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实现立德树人的奋斗目标,高校应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融为一体,挖掘不同课程的思政资源,形成全方位育人体系,使学生接受良好教育的同时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生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近年来,在大思政观视域下,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在理论课教学、实验实践环节、创新项目及各类竞赛中开展了多方位育人的尝试和探索,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地方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新思路。

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对接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究 下载:414 浏览:3271

刘目前 《中国城镇》 2021年10期

摘要:
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一直都是社会的热点,乡村振兴成为我国现阶段主要任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对我国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影响重大。本文分析了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乡村振兴的内在关系,提出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应对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增美。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实现路径研究 下载:114 浏览:1163

武传凯 赵鑫 刘慧敏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4年3期

摘要:
为了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企业、院校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乡村振兴建设体系,探索乡村振兴政策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实现路径,助力大学生高质量创业。以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学生乡村创新创业为研究对象,从乡村振兴战略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背景及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乡村振兴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与乡村振兴战略融合的实现路径,为推动大学生乡村创新创业成功提供一定的借鉴经验,更好地助力大学生高质量创业。

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助力乡村振兴的思考与对策 下载:146 浏览:1459

李诗雨 张真真 朱飞燕 吴菲菲 吴涵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3年6期

摘要: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大学生返乡创新创业和发展乡村产业经济成为了当大学生的新型就业选择。鉴于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形势,三农问题亟待解决,农村经济发展越来越需要大学生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我国三农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使我国的农村地区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返乡创业。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新形势与实现路径,最终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分析,使更多的大学生在返乡创业的过程中,发挥自身的优势,不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层次发展,从而帮助乡村振兴助力中国经济的发展。

课程思政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对策 下载:70 浏览:1460

廖艳 《中国职业教育》 2022年2期

摘要: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大学生教育教学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为了提高地方综合性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实现立德树人的奋斗目标,高校应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融为一体,挖掘不同课程的思政资源,形成全方位育人体系,使学生接受良好教育的同时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生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近年来,在大思政观视域下,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在理论课教学、实验实践环节、创新项目及各类竞赛中开展了多方位育人的尝试和探索,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地方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新思路。

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与课程思政的价值统一、逻辑意蕴和实践路径 下载:138 浏览:1695

潘麒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23年8期

摘要:
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与课程思政在育人目标、育人内容、育人机制三个方面都存在着价值统一的内在逻辑,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基本任务,把“创新创业”融入到“课程思政”中去。在将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与课程思政融合的实践过程中,目前尚存在一些问题。为此,本文从价值目标、育人内容、育人机制等三个方面着手,以期积极地探索出一条将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与课程思政进行有效融合的途径。具体来说,就是强化价值引领,把握育人目标,充分挖掘思想政治要素,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教育体制,改善教育环境。

就业指导视角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策略探析 下载:161 浏览:1688

魏巍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22年12期

摘要:
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这无疑加大了就业压力。为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确保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使大学毕业生充分服务社会发展建设,高校有必要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就业指导中,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就业指导是一项涉及众多教育事项的工作。在就业指导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各种创新创业教育要素,更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设计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指导方案,从而科学引导学生树立创新精神,提高创业能力。本文主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实践策略,旨在为基于“双创”内容的就业指导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提升教育效果。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