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ERK信号通路探讨电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模型大鼠镇痛机制的研究 下载:67 浏览:500

黄霞1 粟胜勇2 陈舒1 黄小珍1 覃美相1 蒋香玉1 母叶1 《中国中医药》 2020年7期

摘要:
目的观察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模型大鼠脊髓及神经根组织神经细胞自噬小体的变化及p-ERK的表达情况,探讨基于ERK信号通路介导电针颈夹脊穴对CSR大鼠的镇痛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及电针组,每组10只。采用颈椎插线法构建CSR模型大鼠,并于造模后第3天进行干预,模型组予每日抓取1次,针刺组取双侧颈2/3(C2/3)、颈6/7(C6/7)节段颈夹脊穴进行普通针刺,电针组在此基础上以一侧穴位为一组进行电针干预,每日1次,每次20 min,连续干预7 d后处死。干预后检测各组大鼠外周神经机械性痛阈,取压线处脊髓及神经根组织,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其神经细胞自噬小体的变化,并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p-ERK蛋白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及电针组外周神经机械性痛阈、p-ERK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自噬小体数量明显增加;与针刺组对比,电针组外周神经机械性痛阈、p-ERK蛋白表达升高(P<0.05),自噬小体数量增多。结论电针颈夹脊穴对CSR大鼠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通过ERK信号通路调节神经细胞自噬,抑制神经细胞凋亡以修复损伤神经根可能是实现其镇痛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夹脊穴针灸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性研究 下载:302 浏览:1884

张巧珍 《中医研究杂志》 2023年1期

摘要:
目的:探析夹脊穴针灸在颈椎病患者治疗中的使有效性。方法:本次试验对象选取68例均为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第二人民医院2022年1月~2023年5月间收治的颈椎病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案计入两组,34例为常规西药+牵引治疗,计入对照组;34例为常规西药+牵引+夹脊穴针灸治疗,计入观察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组间症候积分、颈椎功能相关指标的对比均无差异性,P>0.05;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有变化,但明显观察组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颈椎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夹脊穴针灸在颈椎病患者治疗中效果确切,更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表现,提升患者颈椎功能。

夹脊穴针灸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性研究 下载:165 浏览:1468

张巧珍 2023年1期

摘要:
探析夹脊穴针灸在颈椎病患者治疗中的使有效性。方法:本次试验对象选取68例均为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第二人民医院2022年1月~2023年5月间收治的颈椎病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案计入两组,34例为常规西药+牵引治疗,计入对照组;34例为常规西药+牵引+夹脊穴针灸治疗,计入观察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组间症候积分、颈椎功能相关指标的对比均无差异性,P>0.05;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有变化,但明显观察组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颈椎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夹脊穴针灸在颈椎病患者治疗中效果确切,更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表现,提升患者颈椎功能。

经皮电刺激夹脊穴缓解分娩疼痛的临床护理研究 下载:124 浏览:1216

窦姗 王雪瑾 马家栋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4期

摘要:
目的:探究分析经皮电刺激夹脊穴应用于产科分娩疼痛护理过程中的效果及其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作为研究时间段,抽取期间本院产科收治的产妇合计100例纳入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的产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产科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应用经皮电刺激夹脊穴进行镇痛,对比两组产妇的疼痛情况、心理状态、应激指标、新生儿评分、预后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接受经皮电刺激夹脊穴进行镇痛后,疼痛VAS评分、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下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应激指标、新生儿评分、预后满意度显著更优,产后出血、感染、产后抑郁的发生率显著更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电刺激夹脊穴应用于产科分娩护理过程中的效果确切,能够缓解产妇的疼痛、改善产妇的焦虑情绪、降低产妇应激、优化妊娠结局、提高产妇及其家属的满意度,值得在基层医院进一步推广应用。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