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语怪小说”中的政治寓言——梁启超译《俄皇宫中之人鬼》的意义 下载:42 浏览:339

宋雪 《中国文学》 2020年3期

摘要:
梁启超经由德富芦花《冬宫の怪談》(1898)重译的语怪小说《俄皇宫中之人鬼》(1902),原为英国作家Allen.Upward的短篇小说"The.Ghost.of.the.Winter.Palace"(1896)。在翻译中,德富芦花拆解原作双重第一人称叙述结构,并大量省译;梁启超在此基础上改写和发挥,建构了"语怪"背后的政治寓言,虽述俄宫1894年之事,实际投射戊戌之后的晚清中国。还原文本旅行中的文化坐标,在小说跨语际之旅中,可以展开对晚清中国翻译文本、思想转型和政治理念的探讨。作为1902年的"政治寓言",小说在历史回望中对专制制度的反思,也成为呼唤未来的一种力量。

《修改过程》:作为狂欢化叙事的现代寓言 下载:46 浏览:361

李东若 《文学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修改过程》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写实主义文本,而是具有复杂的狂欢化叙事模式的现代主义文本。小说借助于对"七七级大学生"人生沉浮的群像塑造,在小说叙事结构、文本间互文和语言特色等方面展现了精密构制的狂欢化叙事手法,展现了泥沙俱下的独特审美特质。《修改过程》凝聚了作者对历史巨变背景下当代中国三十年间个体生命生存状态的深切思考,以其隐喻—象征手法彰显了现代寓言的特色。

作为现代寓言和政治哲学的《骆驼祥子》 下载:57 浏览:426

张旭东1,2,3 《文学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本文致力于重新解读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骆驼祥子》。通过文本细读,作者力图表明,《骆驼祥子》中的核心形象不是人,而是动物和幽灵("个人主义末路鬼");推动小说情节发展的动力不是具体社会关系中的人物性格与所处环境之间的矛盾,而是"经济人"在雇佣劳动、等价交换、量化积累和线性增长等抽象概念指引下所做的"理性选择"带来的可预见性,与小生产条件下的"命运"的不可预见性("意外")之间的周期性、毁灭性碰撞。作者认为,《骆驼祥子》决定性的风格特征不是写实主义—人道主义叙事,而是现代主义—反人道主义的结构性摹仿和再现,其对象是20世纪初中国人的整体生存状况和精神困境。基于对小说隐喻—寓言结构的分析,作者引申出《骆驼祥子》隐含的政治哲学洞察:祥子和他的世界作为一个历史现实,仍处在社会和道德意义上的准自然状态,针对这种状态,一个民族自觉的精神努力和集体性实践必须首先致力于创制一个能够保障劳动、价值创造和财富积累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的一般性制度条件,即利维坦式的近代主权国家。

写实的寓言与抒情的辩证——重读沈从文的小说《懦夫》 下载:61 浏览:448

唐伟 《文学研究》 2019年4期

摘要:
沈从文的《懦夫》以最写实(戏剧性)的小说形式,寓言式地表达了最抽象的人的理性思维状态。小说的写实叙事和象征寓言既可以各自独立地自行其是,同时也能在精神辩证的意义上相互支援。《懦夫》的创作表明沈从文的思维认识具备了高度成熟的内在逻辑结构,也在外部指示的意义上暗示沈从文公民理性精神的日臻圆融。正是有《懦夫》这种哲学纲领式的寓言实验铺垫,沈从文才得以完成较为完整的诗学训练和成熟的认识论双重准备,而随后《边城》的问世,也才显得自然而然的有据可循。

探求寓言教学的有效路径 下载:94 浏览:494

​华英旦 《语文教学与创新研究》 2020年10期

摘要:
寓言是一种古老的文学样式,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并给人以启示。在部编版中学语文教材中强化了寓言教学,中学生对寓言故事所揭示的哲理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这就需要教师依据学情,立足寓言文本,探究寓言教学的有效路径。

以“导”促“读” 授之以渔 ——以《伊索寓言》为例,探索整本书阅读的导读策略 下载:70 浏览:747

曾庆连 《中国水产学报》 2025年4期

摘要:
整本书阅读属于拓展型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根据阅读目的和兴趣选择合适的图书,制定阅读计划,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阅读整本书。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在哲学教学中的价值 下载:276 浏览:3229

丁明丽 《中国教育研究》 2022年2期

摘要:
寓言被越来越多地选用到我国各版本的中小学语文教材及课外阅读之中,这说明寓言的教育价值得到了教育界普遍的肯定和重视。本文结合哲学教学实际,深入分析了古代寓言故事在哲学教学中的现实价值。

中国古代寓言的哲学意蕴 下载:190 浏览:2225

陈小姣 《哲学研究进展》 2021年10期

摘要:
《生活与哲学》作为整个高中政治课程的核心支撑,在教学中存在着素材匮乏、学生学习兴趣不强、理论与生活实践脱节等问题。这需要教师将鲜活的教学素材引入课堂。中国古代寓言思想性与趣味性兼具,蕴含丰富的哲学意蕴,将中国古代寓言引入课堂能够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哲学教学生活化。本文总结了确定了中国古代寓言的内涵、深入挖掘它们所蕴含的哲学道理和独特的教育价值,为其应用到《生活与哲学》的教学中奠定了理论基础。

立德树人视角下的幼儿园故事教育方式探究 下载:67 浏览:691

周秋萍 《中国教育探索》 2024年9期

摘要:
在当今社会,教育被视为国家的根本,而德育教育更是教育的重中之重。而幼儿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站,是幼儿个性、认知和品德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幼儿园教育中,故事教育一直被视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通过讲述精心挑选的故事,可以引导幼儿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启发他们的情感和智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所以,幼儿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重视将传统寓言、民间故事与现代幼儿教育相结合,发挥两者之间的优势,为幼儿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