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正仓院”藏唐代乐器的装饰工艺及当代价值 下载:75 浏览:443

张爱莉 沈妍君 《设计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为传承民族乐器的优秀工艺传统,借鉴传统民族乐器工艺的美学语言,本文从正仓院藏唐代乐器的装饰工艺研究入手,解析中华传统艺术醇厚的美学精神和精深的工艺手段,论证"正仓院"藏唐代乐器的装饰工艺的历史影响和当代价值,探寻从传统乐器装饰工艺中挖掘、再造和应用的途径,并得出典型装饰工艺大漆工艺和正仓院藏唐代乐器的当代价值。民族乐器的传承创新应从中汲取历史遗产中的精髓,并为当代创新所用提供思路和方法。

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与启示 下载:68 浏览:408

李俊 《中国职业教育》 2019年4期

摘要:
通过梳理黄炎培自1913年以来倡导实业教育、职业教育和大职业教育主义的三个阶段,概述其回答"职业教育应由谁办?目的是什么?怎么办?学生如何培养?"等根本性问题的职业教育思想,揭示其思想对于破解当前职业教育存在的"定位偏差""人文精神缺失""与区域经济不协调"等问题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

涂尔干社会学思想中的实在性与建构性及其当代价值 下载:20 浏览:405

杨敏1 杨向鹏2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18年2期

摘要:
在西方社会学理论研究中,对涂尔干存在着截然不同的解读,既有主观主义的功能主义、建构论的评论,也有客观主义的结构主义、机械论的批评,可以概括为实在性与建构性这样一个问题,或称"涂尔干问题"。作为古典社会学的奠基者之一,涂尔干对其时代的现代性巨变以及随之而来的现代社会作了深入思考,形成了社会学理论的独特表达,即使是他的理论"剩余"和思想"残篇",也展现出奠基者思想源头的丰富性。随着现代进程的继续,社会的自然系统与人文系统仍在进行新的重组和深入互构,特别是当代科学技术创新推动的技术化、智能化,使得社会世界的实在性与建构性再度显示出重要意义。这些都赋予了"涂尔干问题"新的含义。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下载:156 浏览:2608

谢波影 《中国教育研究》 2022年12期

摘要:
以五千多年的历史文脉涵养出泱泱中华,留下了灿烂辉煌的古老文明,也造就了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明。论文从我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基本意义研究角度,首次通过对现有关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定义与表现形式的理论阐释,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作出了划分,并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加以了总结,从而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积极意义与软实力意义做出了分析概括。

意大利真实主义歌剧的审美实践与当代价值 下载:76 浏览:452

贾坤 《当代音乐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意大利真实主义歌剧起源于十九世纪末,受实证主义思潮的影响,体现在歌剧方面所产生的艺术表演和创作的变化便是对现实的关注与超越,本文从意大利真实主义歌剧的审美特征出发,探究意大利真实主义歌剧的实践方位,寻求其对当下歌剧创作的艺术价值。

儒家语境中“知”的道德意蕴及其当代价值 下载:56 浏览:455

蔡剑桥 2019年3期

摘要:
在儒家语境中,"知"是一个超越具体知识而指向人生意义的道德概念。"善"是儒家学者的最高道德追求。儒家学说以"知"为载体展开的一系列话语讨论,都围绕着"善"并指向"善"的最高目标,由此形成了一套以"明善之知"为特征的关于"知"的完整道德体系。即目的与内涵上的明道致善,成己成人;方法与过程上的学问思辨,博学笃行;态度与原则上的诚恳谦虚,知耻有为。站在当下教育和知识的立场来审视儒家"明善之知"的道德体系,从中可以得到一些针砭时弊的有益启示。

论陶渊明诗歌的艺术风格及其当代价值 下载:288 浏览:3262

吴姝婧 《当代艺术》 2021年9期

摘要: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屈指可数的伟大诗人和散文大家,后世对陶渊明的评价和研究也始终不辍。本文从陶渊明诗歌的艺术风格和陶渊明诗歌的当代价值两个方面进行具体阐述,其艺术风格方面包括恬淡隽永、醇厚自然;平淡中见警策,朴素中见绮丽;内容上情、景、事、理的浑融;豪放热情、情感厚重四个部分。其当代价值包括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治学态度、有助于提高学习能力和技巧和有助于树立崇高的治学理想三个部分。

康德“自由”哲学当代价值 下载:62 浏览:643

王会茹 《哲学研究进展》 2025年1期

摘要:
当代面对虚无主义的威胁,人在自然法则限制的现实世界,需要有理想对现实世界的超越以此来作为生存的根据和目标,当代人类生存的价值面临威胁,需要从新思考人在当代的价值。康德的“自由”哲学,认为人作为自然存在即受制于自然法则,但人作为有理性的人,有自己立法自己遵守的能力,因而是自由的。人的自由是不同于一般自然存在物的价值和尊严,在当代对于人的价值体现具有重要意义。

毛泽东群众观的精神品格及当代价值 下载:81 浏览:851

王佳澍 《哲学研究进展》 2024年11期

摘要:
本文探讨了毛泽东群众观的精神品格及其在当代社会中的价值。首先介绍了毛泽东群众观的精神品格,包括坚信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及始终保持与群众的密切联系。然后,论述了群众观在当代社会中的价值,包括弘扬民主精神、增强社会凝聚力以及培育公民意识,希望有一定参加价值。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视域下毛泽东经济正义思想的当代价值 下载:92 浏览:956

何容 《哲学研究进展》 2024年8期

摘要:
毛泽东始终关注经济领域的正义问题,在继承前人经济正义思想的基础上,联系中国本土革命与建设实际,孵化出自己极具特色的经济正义思想。开展土地革命、解决农民问题,生产资料公有、构建制度基础,调整社会分配、反对两极分化,优化产业布局、协调地区发展是毛泽东经济正义思想的科学内涵。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上,毛泽东经济正义可作为方法论基础,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迈向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论老子人生哲学的当代价值 下载:115 浏览:1240

任奥芯 《哲学研究进展》 2023年10期

摘要:
先秦道家老子人生观思想具有丰富内涵,身重于物的人生追求、宠辱不惊的人生境界、知己修身顺应规律都体现老子的人生智慧。现今在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下,社会竞争加剧,人们的人生观面临重重挑战,精神生活的物化趋势加剧,功利主义、享乐主义、悲观厌世主义滋生泛滥。我们应从传统优秀文化中汲取营养,引导人们不断反思生命的本质和生活的态度等重大人生观问题,启发人们重视精神生活的丰富。

毛泽东党建思想当代价值的探究 下载:163 浏览:1927

姚飞 《哲学研究进展》 2022年3期

摘要:
《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是毛泽东同志的一篇及时纠正反驳当时党内兴起的错误思潮的重要著作。毛泽东同志在《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一文中细致详实的阐述了一些党内错误思想的表现、原因及其纠正的方法。其中所蕴含的党建思想对于如今我们加强全面从严治党要从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两方面着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分工理论的两个维度及其当代价值 下载:189 浏览:2321

周浩 《哲学研究进展》 2021年11期

摘要:
分工,是所有动物都具备的活动形式。而只有人,在有意识地操纵、优化、发展这样的活动形式。我们从自然选择的分工形式中超脱出来,生产着自己的物质生活,改造着自己周围的世界,分析抽象着我们的生产过程,以指导我们在接下来的生产中效率更高,产量更大。这样一个古老而深奥的概念,绵延千年,横亘在今天的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法学、哲学等一系列学科之中。有趣的是,我们之所以要区分出这些学科,也是分工本身的杰作。甚至可以说,是分工缔造了我们今天的社会生活。分工理论发展到十九世纪,正是最为灰暗的年代,以至于马克思提出了“消灭分工”的观点。我们在需求的推动下,不断提高生产力,微观上奴役他人,宏观上奴役自己,看似是我们决定着分工的形式,但终究始终是每一个个体被社会决定着应该被给予哪一种分工。在这样支配与被支配的矛盾中,马克思提出了一定要消灭分工,他要消灭的不是分工提高生产力的方面,而是在生产力极大丰富后,人的本质可以复归,每个人可以活动自由选择分工的权力,而不是与生俱来被迫获得分工。本文将从两个维度,简述马克思的分工理论,并结合当代的分工现状浅谈其当代价值。

孔子“共享式”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下载:196 浏览:3601

张艺 《中国教育研究》 2021年10期

摘要:
本文将孔子的教育思想与当代共享教育思想结合观照,探究“共享式”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并在国家大力推动教育改革的今天提出自己的建议。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当代价值和路径指引 下载:148 浏览:1547

李卓然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3年3期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问题日趋严峻,成为新时代全党全国亟需解决的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时代要求,立足我国国情,正确把握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总结现实经验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各领域,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贡献巨大价值,提供行之有效的路径指引。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