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国内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研究综述 下载:52 浏览:346

倪国栋1,2 高富宁1,2 徐恒1,2 乔亚宁1,2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20年4期

摘要:
我国工程建设领域的安全形势依旧严峻,建筑工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研究建筑工人的不安全行为对遏制安全事故发生显得尤为重要。基于CNKI数据库资源对近年来国内有关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阐述了相关文献的发表数量、发表期刊和发表机构,重点从相关研究理论、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归纳和深入分析,并提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研究结果可以为学术界和企业界进一步从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视角研究解决工程安全问题提供借鉴与参考。

法理论:历史形成、学科属性及其中国化 下载:60 浏览:330

雷磊 《中国法学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要破除部门法学因过度教义化形成的学科壁垒,不能走向要求法学无条件地向其他社会科学全面开放的极端,而应该深化和发展法理论研究。通过历史的梳理可以发现,科学范式的转换、传统法哲学的衰落和部门法学的内在诉求构成了法理论研究形成的背景。它发端于历史法学时期,以19世纪的法学百科全书运动为其先声,而其作为独立的法学分支学科则经历了创始、成熟和多样化三个阶段,从一开始的分析法理论逐渐发展为包括多种进路在内的宽泛领域。法理论是一门从内部观察者的视角出发,通过研究基本法律概念来致力于法律知识的一般化与体系化的关于实在法的规范学科,包括法的理论与法律科学理论两部分。它对部门法学发挥着体系构造、学说批判和知识筛选功能,构成部门法学之知识和方法的法理。当下中国的法理论研究,要在兼容并蓄的基础上与部门法学形成良性互动,提升研究的整体自洽性和一般性,加强分析法理论和社会法理论方法间的分工与合作。

国家在国际造法进程中的角色与功能——以国际海洋法的形成与运作为例 下载:74 浏览:480

罗欢欣 《中国法学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现代国际秩序建立在以《联合国宪章》为核心的国际法基础上。根据《国际法院规约》第38条,新的国际法规则由国家制定,它们主要通过条约或发展习惯国际法来造法。国家既是国际法规则的缔造者,也是其约束的对象。国际造法是一项综合、立体的过程,除了国际法的技术性内容外,其背后体现了国际关系与政治的复杂博弈。以国际海洋法的形成与运作为例,发展中国家在理论准备、现实介入、政治决策与规则取舍上均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这里面有西方发达国家的法律文化具备先天优势的原因,也有发展中国家对自身在国际造法中的角色认识不足、影响力发挥不够的原因。深度参与国际造法,对中国的海洋强国建设意义重大。

体育人文价值观在学校教学中形成路径的研究 下载:41 浏览:248

赵春雨 耿法明 朱嘉诚 《体育研究》 2019年8期

摘要:
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体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体育教学为此进行了积极的改革,但收效甚微。基于体育人文价值观角度而言,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应当予以正确定位,以此推动高校体育顺利开展教学。基于此,本文主要论述了高校教学过程中,体育人文价值观形成路径相关知识,希望对相关领域研究有帮助。

《解放日报》改版与党报品质的形成 下载:67 浏览:389

张君尧 刘驰 《新闻传播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延安时期是党报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以《解放日报》为代表的机关报,通过改版等具体的新闻实践,逐渐形成了党报党性、组织性、斗争性、群众性的鲜明品质。不仅充分发挥了党报引领导向、凝聚人心的作用,同时,为其后党报的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千层饼”分析下的城市公园景观形成研究——以合肥市庐阳公园为例 下载:32 浏览:331

王忆梅 唐晓岚 周孔飞 《中国设计》 2019年9期

摘要:
"千层饼"分析着眼于生态人文要素,为环境设计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方法,由于其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而能够广泛运用在不同尺度的城市景观设计中。首先分析了"千层饼"理念在项目实践中的设计内容,在此基础上梳理了"千层饼"分析下的城市公园景观形成研究框架。最后提出了这一框架的应用策略。该研究为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与形成提供参考,从自然和人文的双重价值上营造城市景观。

历史时期宁绍平原稻作环境与现代水耕人为土的形成 下载:76 浏览:475

章明奎 邱志腾 杨良觎 《中国土壤》 2019年8期

摘要:
通过分析宁绍平原形成、水利建设、人口变化及古代粮食种植业与农业技术发展等的历史,探讨了该平原水耕人为土形成过程。分析认为,宁绍平原地区水稻种植虽然已有7000 a以上的历史,但现代水耕人为土大约起于西汉之后,形成时间不足2000 a,在唐宋、明清和20世纪50~70年代有较快速的发展;水耕人为土形成大概可划分为5个时期。最早的水稻种植区为平原与丘陵山地过渡区的洪积扇上,水网平原区大规模水稻种植主要在唐宋之后,多数成土时间约1000 a左右;滨海平原区种植水稻时间较短,多数在500 a之内。研究认为,水分环境改善、农作技术发展和人口增加是宁绍平原水耕人为土形成、发展和演变的主要动力。

遏制谣言传播,“制+知+智+治”要形成合力 下载:80 浏览:402

钱江 《新闻传播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打击谣言,"制+知+智+治"也要形成合力,才能布下天罗地网,既要注重从源头上重点布防进行剿灭,也要从信息公开上保持透明无阻;又要从宏观上唤醒民众的辟谣意识,发挥群众力量积极辟谣,还要从法制上加大打击和宣传的力度,提高全民的法制意识。

私法形成权之涉讼形态研究 下载:39 浏览:214

胡骁 王雪羽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0年9期

摘要:
我国学界及实务界常将形成权所涉诉讼统归形成之诉范畴。但是,大陆法系国家通常将形成权细分为私法形成权与形成诉权。前者侧重私权自治,即形成权人通过单方意思表示就能使法律关系发生变动;而后者侧重公力救济,即权利人只能通过起诉的方式行使权利。因此,上述两种形成权所涉诉讼形态也有所不同。亦即,只有形成诉权涉讼可构成形成之诉,而私法形成权涉讼应构成确认之诉。具体而言,私法形成权一经行使,原有法律关系即生变更。如当事人对形成效果再行争议则缺乏形成之诉的利益,只能提起确认之诉。该诉在审理过程中不会与形成异议、给付请求发生诉的合并,且法院的判决既不能变动法律关系,亦不具有对世效。

农产品淘宝村集群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研究 下载:22 浏览:232

王丹 张俊娥 李明 《中国经济》 2019年4期

摘要:
依托电子商务而形成的淘宝村,可借助电商圈的协同规模效应加速农产品的交易与流通,从而提高农村居民收入、促进其消费水平提升。文章从农产品淘宝村集群的形成机理出发构建了计量模型,并联合倾向得分匹配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产品淘宝村集群可以显著提升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在淘宝村集群中,农产品销量与利润的提高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农户经营支出与工作时长的影响作用不显著。因此,可从对接外部关联资源、建立双向流通体系、健全淘宝村产业链方面出发,通过推进农产品销量与利润的增加,提升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

贡比涅森林“停战空地”历史文化聚落的形成及其意义 下载:20 浏览:34

江天岳 《历史研究进展》 2020年9期

摘要:
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停战协议在贡比涅森林的福煦元帅座车上签订。此后20年内,法国政府和民间持续在"停战空地"兴建纪念设施、举办纪念活动,以"停战车厢"为中心的历史文化聚落逐渐形成。随着二战法国败降的签字仪式于同一节车厢中再次上演,"主客易位"的戏剧性变化也投射到法、德两国的集体记忆和历史书写中。在经历了对战争的追忆与反思后,如今针对"停战车厢"的纪念,更多反映着人们面对过往的一种平和、包容、理性的态度;原本象征对抗与复仇的"记忆之场",也在朝着象征和解与共生的"记忆之场"转变。

19世纪加拿大责任制政府的形成 下载:19 浏览:133

甄小东 《历史研究进展》 2020年5期

摘要:
19世纪中期,英属加拿大建立了责任制政府。加拿大殖民地政府依次经历了军事管制、皇家殖民地政府的总督专制、旧的代议制和责任制政府几个发展阶段。之后经过联合,加拿大自治领正式成立。在加拿大建立责任制政府的影响下,其他白人移民殖民地,相继建立起责任制政府,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内部自治。这是英国殖民地历史上的一个重大变化,也为后来英国殖民地政府的宪政改革提供了借鉴。

19世纪加拿大责任制政府的形成 下载:19 浏览:133

甄小东 《历史研究进展》 2020年5期

摘要:
19世纪中期,英属加拿大建立了责任制政府。加拿大殖民地政府依次经历了军事管制、皇家殖民地政府的总督专制、旧的代议制和责任制政府几个发展阶段。之后经过联合,加拿大自治领正式成立。在加拿大建立责任制政府的影响下,其他白人移民殖民地,相继建立起责任制政府,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内部自治。这是英国殖民地历史上的一个重大变化,也为后来英国殖民地政府的宪政改革提供了借鉴。

近代中国城乡划分与市辖区的形成(1909—1936年) 下载:49 浏览:330

王培利 石晓霞 《历史研究进展》 2019年10期

摘要:
市制是一种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高级区划制度,经历了复杂的发展过程。近代中国两次城乡划分以及市政府的成立标志着市制的确立,明确的界线是市辖区制度进一步完善的标志,市制确立以及完善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中省市县勘界是最重要环节。

区域现代产业体系国际竞争力评价 下载:26 浏览:175

黄浩森 杨会改 《中国经济》 2018年1期

摘要:
针对目前尚缺乏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对区域现代产业体系国际竞争力评价的问题,本文在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基础上,对区域现代产业体系国际竞争力形成机理进行分析,构建起了现代产业体系国际竞争力评价理论模型和指标体系,并通过对国内外28个典型区域的评价研究,提出了基于价值链优化现代产业结构、基于创新链增强产业体系创新能力和基于生态链促进产业体系协同进化的提升区域现代产业体系国际竞争力的思路。

简析审计风险及其防范控制 下载:63 浏览:409

梁珊 《国际科技论坛》 2018年8期

摘要:
在审计工作中始终面临着较高的风险,若不对审计风险进行防控,将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阻碍。尤其是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对审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审计的难度越来越大,审计的风险也随之上升,审计风险的防控俨然已经迫在眉睫。本文将对审计风险的含义及其成因加以探讨和分析,并提出行之有效的防范与控制策略,以期对审计风险加以规避,全面提高审计质量,从而促进审计事业的长效发展。

在地强人与乡镇秩序:咸同之际江南战时秩序的形成 下载:12 浏览:135

陈岭 《历史教学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咸同之际江南乡镇战时秩序的形成处于错综复杂的利益纠葛之中。随着战乱中上层士绅的逃亡、下层士绅出现分化以及枪船、土匪等势力的兴起,传统"官员-士绅"的二元权力结构被打破,地方团练及太平军乡官等在地强人群体轮番掌控着战时地方权力。各方在地强人手握权力,本应成为秩序的维护者,却又都演变成为了秩序的破坏者。这种暴力社会下秩序控制的矛盾性,呈现出咸同之际江南乡镇面貌的多面与复杂。这种由于政治秩序变动所带来的乡镇权力结构的打乱、变化及重组,是19世纪中叶江南乡镇社会的一个重要现象,对晚清基层社会权力格局的演变有着深远影响。

论案外人异议之诉的定位、构成和特色——以诉讼标的论为视角 下载:66 浏览:380

宋史超 《争议解决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讨论案外人异议之诉的基本工具是诉讼标的理论,目前学界对案外人异议之诉的讨论只有问题意识而没有理论意识。德日法系异议之诉通说认为是形成之诉,其根基在于执行行为公法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以下简称《民诉法解释》)通过后,我国法律已明确采取诉讼标的"单核说"与"诉的合并"模式。在此基础上,确权请求与排除执行请求的关系,异议之诉与普通确权之诉的关系能够得到妥善解决。

生态位视角下企业创新生态圈形成机理研究 下载:62 浏览:399

周全1,2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19年11期

摘要:
基于生态位理论,从生态位势能、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适宜度等方面来解析企业创新生态圈的形成机理,并结合长安汽车公司创新生态圈形成的案例,揭示出创新主体聚合、要素流动、战略协同对创新生态圈形成的作用,为我国企业的创新生态圈建设提供了理论参考。

基于心智技能形成三段论的技师研修模式探索 下载:30 浏览:327

陈爱华 朱勇 《中国职业教育》 2020年12期

摘要:
针对技师研修中教师重视项目的工作过程而忽视学生学习的内在机制建构等问题,分析了心智技能在技师研修中的作用及心智技能形成三段论与技师研修的关系,提出了基于心智技能形成三段论的技师研修模式,阐述了其内涵特征及构成要素,初步构建了"定向准备、制订方案、操作实施、对比修正、总结反思、评价反馈"等六阶段教学操作流程。
[1/10]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