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饮用水水源地建设迹地生态恢复技术探讨——以甘肃成县磨坝峡水库水源工程为例 下载:77 浏览:444

李丹雄 王进辉 张雪 赛硕 杨之恒 王辛羽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0年2期

摘要:
建设水源地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保护水源地、恢复水源地迹地植被是保障水源水质的重要举措。在分析水源地迹地生态恢复研究现状及常用技术措施的基础上,以甘肃成县磨坝峡水库水源工程为典型案例,探讨了围栏、标志牌、拦污索、边坡植被恢复及放流增殖这5类适用于地表水水源地建设迹地的生态恢复技术措施及其应用效果,以期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技术参考。

青藏高原东北地区边坡恢复技术探讨 下载:83 浏览:471

曾晓东1 孙其河2 穆秋月2 胡云龙2 吴正国2 刘金荣2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19年11期

摘要:
近年来高寒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备受关注,青藏高原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使其不仅影响周围区域的生态安全,还威胁到全国的生态安全。在介绍青藏高原东北地区不同的边坡类型,以及讨论边坡喷播技术、边坡水泥抹面技术、植生带护坡技术、生态草毯护坡技术、植被混凝土边坡防护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对比分析得出,无土生态草毯护坡技术和植被混凝土边坡防护技术可以在气候环境比较恶劣的青藏高原东北地区快捷、有效地修复各类边坡。

煤矿采矿过程中环境影响评价与生态恢复技术研究 下载:216 浏览:2435

淡二光 《煤炭技术研究》 2022年10期

摘要:
煤矿采矿过程对环境的影响日益受到重视,环境影响评价与生态恢复技术的研究成为确保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探讨了煤矿采矿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包括土地破坏、水土流失、空气污染和生态系统退化等。通过分析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研究表明,系统的环境影响评价能够为采矿活动提供科学依据,帮助制定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同时,本文还探讨了生态恢复技术在煤矿关闭后的应用,包括植被恢复、土壤改良和水体治理等。研究结果表明,科学合理的生态恢复措施能够有效改善受损环境,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与可持续发展。

煤矿地质环境问题分析及治理恢复技术 下载:115 浏览:1806

杨晓萌 《中国电力技术》 2024年2期

摘要:
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是工业发展和生活必需品的来源之一,是基本的物质基础。然而,作为最重要的矿产资源,无论是在地面上还是地下的煤炭开采方法,都会对生态系统和环境造成破坏,尤其是露天煤矿的开采。煤矿开采容易造成矿山陡坡和不平整,裸露的废弃土地和废物处理场,生态植被破坏,严重的土壤侵蚀,植被难以自然生长和恢复。须通过人工措施改造和创造必要的植物生长条件,以恢复栖息地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土地复垦。因此,煤矿地质环境问题分析及治理恢复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需深入研究。

计算机数据库备份和恢复技术的应用体会 下载:122 浏览:1576

李永刚 陈海军 《计算机研究与应用》 2023年10期

摘要:
计算机数据库备份与恢复技术,能够保证数据库关键信息的良好保存,规避各种损坏、丢失问题。本文通过分析计算机数据库备份与恢复技术的特点,进一步探析了这两项技术的应用体会。

关于改进绝缘线路间接不停电作业搭接引流线绝缘恢复技术研究 下载:249 浏览:2358

罗文军 《电力技术学报》 2022年3期

摘要:
间接不停电作业搭接引流线作业是大部分电气工作都涉及到的作业项目技术,通过不停电进行引流线的搭接是接通电源的作业,通过对引流线的搭接及拆除,可以实现电网的运行方式调整、停电范围缩小,隔离 设备“带病运行”等。比较现有的绝缘斗臂车、绝缘脚手架等中间电位带电搭接技术具有减少耗时、降低成本、克服空间受限、避免位置受限、降低交通受限等实际优越性。但配电网绝缘化线路较多,目前缺乏不停电间接搭接引线后灰复绝缘的技术,导致实现不停电的同时,遗留大量线路设备的搭接位置裸露的实际情况,造成绝缘导线浸水、接触点氧化、线夹金具气蚀、螺栓配件松动、断线、发热等工艺缺陷和安全技术隐患,难以满足施工技术验收和运行实际需求,存在严重的涉电公共安全风险。为此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临沧供电局带电作业专业技能专家团队特对此情况进行相关技术研究和分析。从操作工具、作业方式、线夹金具、绝缘材料、作业空间等进行实地剖析,通过应用TRIZ发明问题原理及工具,确定当前间接不停电搭接引流线技术缺少相关可应用的间接操作工具和绝缘护罩型间接线夹金具的难题,并对此项作业技术进行精准改进和研究,并获得相关技术成果,特通过此文,在此作分享和交交流。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