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埃舍尔视觉错视图形的艺术表现 下载:63 浏览:271

李升锐 蓝江 平张志 《中国设计》 2019年1期

摘要:
归纳分析埃舍尔独特的错视空间构成理念的思维和形式特点,发掘其与现代图形设计的结合点,及其对现代图形海报设计的启示。基于视觉错视的艺术表现,依据贡布里希的审美错视理论,从艺术家创作和观众阅读两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其艺术创作的形成。其视觉错视艺术,引起了设计者对于现代设计的重新审视,突出了观者在审美活动中的地位,从而认识到艺术不能仅从单一的角度去理解与呈现,还要能做到多学科交叉互渗

本土市场规模扩大一定有助于价值链攀升吗? 下载:23 浏览:422

金莹1 戴翔2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19年11期

摘要:
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本质是既定生产环节和阶段在不同区位的配置,市场需求因素是影响区位配置的关键因素之一。本土市场规模扩大会通过诱发价值链生产环节梯度转移的作用机制,影响制造业分工的地位。对于已经处于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国家而言,这种诱发作用体现为由高到低的梯度"回流",由于"回流"的部分"低于"其原有的生产环节和阶段,从而使其制造业价值链分工地位有"下滑"趋势;对于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的国家而言,上述诱发作用体现为由低到高的梯度转移,从而有利于承接国制造业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攀升。文章选取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处于主导地位的美国,以及以"低端嵌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的中国作为比较研究对象,检验了上述理论假说的判断。本文的研究发现不仅有助于进一步深化认识本土市场规模扩大对制造业攀升全球价值链的作用,而且对于如何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也具有重要政策意涵。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二重性及其正义悖论——从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看围绕“塔克-伍德命题”的讨论 下载:80 浏览:258

王峰明 《哲学研究进展》 2019年8期

摘要:
从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来看,资本主义既是一种建立在商品生产基础上的生产方式,又是一种建立在阶级剥削基础上的生产方式。在前者,资本家作为货币商品的占有者,工人作为劳动力商品的占有者,他们之间是普通的买者和卖者的关系;而在后者,资本家作为人格化的资本,工人作为雇佣劳动者,他们之间是一种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在前者,资本家和工人的交换遵循商品等价交换规律,既是自由的又是平等的,因而是正义的;而在后者,工人则必须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从而实现资本的价值增殖,他们之间的关系既不自由也不平等,因而是非正义的。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二重性,决定了其正义的悖论性和自反性。不了解和把握这一点,就会要么像塔克和伍德那样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拒绝承认资本剥削的非正义性,要么像胡萨米那样只能从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认资本剥削的非正义性,要么像杰拉斯那样指责马克思在资本剥削与正义的关系问题上是自相矛盾和不一致的。

生态文明多元共治的利益悖论及共容路径探析 下载:52 浏览:375

张雪1,2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19年1期

摘要:
生态文明多元协同治理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创新模式,其治理成效取决于多元主体之间的利益协同与共容。基于利益共容理论视角,审视现阶段生态文明多元共治,还存在政府协同、市场协同、社会协同、主体协同、政策协同等不畅的问题。促进多主体之间利益共容是生态文明协同治理的关键,为此需要做到:凝共识,树立科学利益观;强政府,构建利益激励兼容机制;活市场,以必要的利益调控强化企业生态责任;励社会,让公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得到合理的收益;健机制,推进生态文明整体治理。

公理化真与说谎者悖论 下载:89 浏览:433

刘大为 《哲学研究进展》 2018年10期

摘要:
公理化真理论把真看作一个原始谓词,并用一组公理和规则给出真谓词的意义,真首先是语形概念。在公理化真理论的标准模型中,一个定理可解释为真。因此模型真和语形真在概念上需要作出区分。通过不同的技术手段大部分公理化真理论都能较好地处理悖论,但DT和KF系统同时证明"说谎者语句λ"与"λ不是真的",此时语形真和模型真产生了冲突。莫德林和费弗曼等国外学者从哲学解释或技术上对此进行的辩护都存在不足之处,本文通过从语义视角入手建立起一种真对应关系后指出,这一受到质疑的结论既不应归结为形式技术问题,不是一个意外的推论,也不必从其他哲学角度进行辩护,问题是由克里普克语义真理论自身在处理强化说谎者悖论时失效所导致的。KF系统两种真的冲突,反而以形式方法揭示了当内、外逻辑不一致时,真理论所具有的性质。

芝诺运动悖论研究的演进 下载:25 浏览:397

文兴吾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18年6期

摘要:
芝诺运动悖论是古老的哲学疑难,两千多年来困扰了无数思想家;近代以来,黑格尔、柏格森和罗素的解答影响广泛。梳理和分析学术界围绕黑格尔、柏格森、罗素观点的主要争论,以及上个世纪70年代后期提出的量子芝诺悖论,可以看到黑格尔、柏格森、罗素并没有合理地解决芝诺运动悖论,量子芝诺悖论的研究也没有开辟芝诺运动悖论研究的新途径。鉴于"位移运动的矛盾问题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体系的基础问题",新时代"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对芝诺运动悖论进行重新解答;要尽快找出芝诺运动悖论存在的真正的问题。

张炜小说创作中“介入意识”与“疏离意识”的悖论 下载:86 浏览:498

姜肖 《文学研究》 2018年7期

摘要:
张炜的创作始终存在一个症结,即作家对整体性和本质化主体经验的建构意识与文本流浪气质之间的互相周旋。"流浪"是张炜基于存在体验所形成的写作伦理,是作家言说自我和面向世界的文学方式,不仅体现于创作对流浪者或历史边缘人的偏爱,更内在于文本"终极形式"的生产,以及书写元素与问题域不断反复所形成的无名化结构象征。而当我们试图在新文学或世界文学的谱系中,为张炜的流浪气质拓展出一个显豁的位置时,往往忽略了其所携带的关于作家与时代的关联讯息。本文以张炜新作《独药师》《艾约堡秘史》为中心,尝试对其流浪气质进行文本细读,并认为其表征并延续着当代文学跨越1990年代的精神症候——此岸彷徨。

行为经济学和心理学对于决策悖论问题探讨 下载:90 浏览:498

胡世录 《当代市场营销》 2018年8期

摘要:
对于决策悖论的问题,西方经济学以及行为经济学都进行了相关的讨论,都无法做出有效的解决,造成了在诸多学术模型中呈现的是碎片化的状态,而缺乏理论框架的统一性。从心理学方面做出的解决对西方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中的理论内容进行了补充和修正,两者融合可以有效地解决其理论上存在的不足与缺陷。文章就此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和探讨。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