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慕课背景下的高校声乐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下载:70 浏览:402

郭圣娇 郭民建 《中国音乐学报》 2019年9期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现,现代信息技术也广泛地应用到了社会各领域之中,特别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极大程度推动了现代教育行业的发展。慕课(MOOC)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其主要是应用现代化教育教学技术实现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而将慕课应用在高校声乐教学之中,对于教学模式的改革也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因此,本文主要与声乐教学实践相结合,对于慕课背景下的高校声乐教学模式改革措施进行探究。

基于慕课与翻转课堂的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以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为例 下载:55 浏览:414

李彬 海艳 廖晓敏 《当代市场营销》 2019年5期

摘要:
"互联网+"在职业教育中的实践形式之一是开展基于慕课与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文章基于高职院校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特点,从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教学的现状出发,针对专业课程教学中实行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期为实施专业课程教学中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尝试提供借鉴和建议。

“互联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下载:95 浏览:491

高辉1 潘海为2 鹿泽光3 《软件工程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本文以"互联网+教育"为主线,研究的出发点在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引导的教学方式的改革。通过对慕课课程开发与应用意义的研究,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慕课课程的具体的建设流程等多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突出体现了在当今社会的教育环境下,慕课课程的引入与普及的必要性,对适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学习需求的慕课课程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具体实现方法。对"互联网+"背景下课堂教学的信息化教学改革方法进行了探讨,并针对高校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互联网资源的应用情况提出了几项改革建议,以期能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改善。

基于认知规律的项目驱动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下载:91 浏览:513

谢丽萍 《软件工程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下,教师的使命更侧重于"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中的"解惑",促使大学课堂教学模式必须进行改革,与时俱进。根据人类认知事物的规律,以慕课资源实践翻转课堂为依托,重构学生的学习过程,设计和构建项目驱动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对课堂时间进行了重新分配,使得学生成为了教学和学习过程的中心,不仅将教学流程翻转,更重要的是通过设立课堂的答疑环节和项目设计探究环节,分解了知识内化的难度,增加知识内化的次数,促使学生渐进式的对知识内化和知识获得。并以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例,给出了翻转式课堂教学方案,改变课堂上满堂灌输C语言语法的教学方法,采用项目驱动的课堂教学模式,采用课上课下及时测评的教学策略,全面掌控学生的学习情况。这种以项目为主导来设计课堂教学模式,能充分引导学生提问,帮助学生快速整合所学知识,达到学以致用,激发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出版新形态教材与数字课程助推信息技术与大学数学教学深度融合 下载:53 浏览:448

李晓鹏 《数学应用》 2019年12期

摘要:
随着以"慕课"为代表的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兴起,数学类在线开放课程持续建设,以翻转课堂为代表的混合式教学改革在大学数学教学中逐步应用,信息技术与大学数学教学的融合不断深入.文章结合大学数学的教学特点,介绍了高教社在新形态教材和数字课程出版方面所做的工作,在服务教师线上、线下教学实践,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助推信息技术与大学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

基于慕课和翻转课堂的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下载:82 浏览:386

车冬娟 张艳 周建伟 斯庆巴拉 《航空航天学报》 2018年5期

摘要:
依据《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以及学院从河北省普通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的定位转变,结合创新性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本文提出基于目前在全球得到快速发展的慕课教育技术平台,同时引入国外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结合专业发展的能力要求,提出了任务驱动、课堂翻转、案例教学、举办院系合作竞赛等教学改革研究,旨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趣味性和参与度,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国内外慕课翻译教学研究动态可视化分析 下载:39 浏览:445

李炯英1,2 李雪1 《中国教育研究》 2019年8期

摘要:
文章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借助可视化软件CiteSpace与质性研究方法,从研究趋势与内容、研究热点、高被引文献、研究性质与方法四个维度,回顾分析国内外慕课翻译教学研究现状。研究结果表明,国内外研究文献总体上均呈波动上升趋势,两者曲线基本吻合;国内的研究热点主要聚焦翻译教学模式与口译教学,国外研究更注重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国内外研究均缺乏与该领域直接相关的高被引文献;研究性质均以论述性研究为主,实证性研究为辅,同时均采用文献法作为主要研究方法。

探究高校英语类课程教学特点及慕课的设计理念 下载:65 浏览:362

范智宏 《英语教学》 2019年12期

摘要:
本文对高校英语类课程教学特点和慕课的教学理念进行了探究。高校英语类课程教学具有持续性和关联性的特点。在进行慕课教学设计时要坚持以下理念:培养专业名师,增强品牌效应;精选课程制作慕课,实现教学互补;区分开课对象,保证教学质量。

基于用户满意度的我国学前教育慕课质量评价研究 下载:78 浏览:477

钱小龙1 吴如梦1 黄蓓蓓2 《中国教育探索》 2020年6期

摘要:
本研究针对中国主流慕课平台的学前教育慕课,构建了基于用户满意度视角的学前教育慕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问卷调查和质性资料分析对学前教育慕课进行了全面的质量评价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用户对于慕课教学资源维度相对满意,而在慕课教师队伍、慕课教学效果以及慕课教学技术上满意度不高。因此,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加强慕课教师队伍建设,提供配套线上服务;第二,丰富慕课教学内容,提供优质教学资源;第三,完善慕课的考核方式,实现多元化评价;第四,改进慕课教学技术,创新设计慕课。

慕课视角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探析 下载:57 浏览:396

柳欣 李文蓓 刘雅晶 《中国教育探索》 2019年10期

摘要:
创新创业能力是一种集创新能力、交往能力、实践能力,以及科学思维方式与创业潜能等多种能力于一体的综合性能力,慕课是基于互联网的新型教学模式,结合慕课特点针对我国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探索应用型本科"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与改革,从课程建设、师资力量、实践效果等方面提出可行性建议,从而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互联网+”背景下高等数学课堂教学刍议——基于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的探究 下载:89 浏览:498

杨月梅1 陈忠民2 《中国教育探索》 2018年6期

摘要:
互联网技术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即"互联网+教育"已经成为教育新模式的主流。虽然互联网教育模式不会完全取代当前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但将互联网技术融入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中,让二者进行有效的融合,可以使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焕发出新的活力。应将当前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融入本科院校高等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做好教学改革的前期准备,拟订教学改革实施计划,推进教学改革的实施,并做好教学实践的总结。

“慕课+”教学法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以哈尔滨医科大学“肿瘤学概论”课程为例 下载:98 浏览:443

汤大北 张清媛 《中国教育探索》 2019年1期

摘要:
教育部要求教育体系建设中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开放共享。慕课教学方式正是响应教育部号召,提升医学院校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但也存在一定不足。"慕课+"教学法是以慕课为基础,辅以线下一种以上教学形式的教学方法,该方法扬长避短地推进了教学改革。本文分析了"慕课+"教学法在医学教育领域的优势,并以哈尔滨医科大学"肿瘤学概论"为例,探讨"慕课+"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力争运用最先进的技术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发挥"慕课+"教学法在医学教学中的优势。

“互联网+”与高校课程教学变革 下载:81 浏览:489

尚俊杰1 张优良2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2018年9期

摘要:
大规模开放在线教育揭开了教育大变革的序幕,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再次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点。在传统教育模式中,课程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呼唤一场深刻的"教育革命"。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将重塑高等教育领域,拓展优质课程资源,推动学生自主性和互动性学习,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并强化课程的实践性。因此,应该全面认识互联网技术在教育变革中的推动作用,积极利用优质互联网资源,并通过推动教师转型发展以应对未来的课程教学变革。

大学生慕课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下载:82 浏览:507

赵映川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2018年4期

摘要:
基于网络平台的调查研究发现,大多数学生对慕课学习比较满意;生师互动、环境支持、选课动机、教学资源等因素对满意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线上学习负担则具有显著反向影响。为提高学生慕课学习的满意度,高校需要加强生师互动,激发学习动机;完善环境支持,强化学习动机;改进线上课程设计,减轻学习压力。

大学生慕课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下载:81 浏览:516

赵映川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2018年4期

摘要:
基于网络平台的调查研究发现,大多数学生对慕课学习比较满意;生师互动、环境支持、选课动机、教学资源等因素对满意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线上学习负担则具有显著反向影响。为提高学生慕课学习的满意度,高校需要加强生师互动,激发学习动机;完善环境支持,强化学习动机;改进线上课程设计,减轻学习压力。

信息时代哲学教育教学创新研究——以“哲学、文化与人生智慧”慕课为例 下载:74 浏览:507

欧阳康1,2,3 赵贝斯特1 张梦3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2020年1期

摘要:
"哲学、文化与人生智慧"慕课充分利用互联网教育平台的技术优势,秉持以哲学思维推进文化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强调具有问题意识与对话意识的教学方法,重视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是信息时代哲学教育教学创新的有益尝试。信息时代哲学教育教学创新应吸收新兴科技与教育教学模式的优长,充分遵循哲学学科特征,全面把握哲学教育的功能与使命,自觉将文化素质教育融入哲学教育教学过程。

地方师范高校思政课慕课的“挂课”现象及其启示——一个基于“毛概”课教学实践的分析 下载:35 浏览:281

李俊丰1 何婉文2 《国际教育论坛》 2018年8期

摘要:
基于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的"毛概课"慕课教学实践的调查研究显示,学生在慕课学习中存在严重的"挂课"现象。这一现象严重影响了思政课教学效果、教学目的之达成,也消解了思政课本身所应具有的严肃性、正当性,甚至对意识形态教育及师范生的教育和培养也具有颠覆作用。对此问题的解决,是当前的"思政课慕课化"改革所面临的一个迫切任务。在当前条件下,则可考虑改进课程的成绩评定方式、将慕课内容定性为辅助性质等具体方法。

慕课学习情况分析研究——以《信号与线性系统》课程为例 下载:159 浏览:2037

沈君凤 潘永才 《信号处理与图像分析》 2021年12期

摘要:
《信号与线性系统》慕课已上线四年,完整运行11个教学周期,获批校级一流本科课程、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现针对近几年在慕课运行期间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总结学生的学习规律、对慕课教学内容的诉求、和教师的沟通、对慕课资源的需求等,进而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改革,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使学生在该慕课中受益更多,同时提高该慕课的质量,提升教师的授课效果。

慕课在儿童哮喘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下载:485 浏览:4250

周祝南 曹胡玲 杨桂红 唐辉 《中国儿科杂志》 2021年1期

摘要:
探讨慕课儿童哮喘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本研究将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期间在我院儿科实习的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护生行常规教学模式,观察组则实施慕课教学模式。结论 在儿童哮喘的临床教学中运用慕课的教学模式,能够让护生更加系统的学习专科理论知识,更好的提高临床实践操作能力。

慕课背景下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和反思-----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为例 下载:121 浏览:1380

刘天雪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3年11期

摘要:
慕课教育的兴起,为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探索和发展机遇,也推动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型升级。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改革探索大多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是将线上和传统授课优势集合在一起的新方法、新模式。我们需要进一步探究线上和线下的融合,以改进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及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