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提高石油评价井低压易漏多油层段固井质量的研究与应用 下载:42 浏览:297

谢建华 《中国石油工业》 2018年9期

摘要:
长庆油田评价井的主力油层上部还有多个低压易漏油层,用正常密度水泥固井会造成漏失;用低密度水泥封固由于水泥石胶结强度不高,无法对其进行后期评价,有可能造成潜在的油气资源被忽略。低密高强固井水泥浆体系将表面积比水泥颗粒大的超细外掺料颗粒镶嵌于水泥颗粒形成的空隙中,增加了浆体的堆积密度,也就是提高了水泥石的抗压强度及致密性;同时高效早强剂能促进水泥快速水化反应,激发减轻外掺料及超细材料的活性,提高水泥石强度。在评价井试验15口井,试验井段长度400~900 m,经变密度声幅测井证实,井段优质率超过88%,试验井优质率100%。效果显著,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商合杭高铁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用自密实混凝土性能研究 下载:11 浏览:143

张洁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中自密实混凝土性能及施工水平制约着高铁运行过程中的平顺性及后期结构的耐久性。研究立足于商合杭高铁,通过对比普通自密实混凝土(C1)与商合杭高铁施工中两种自密实混凝土(C2、C3)的工作性、力学性能、耐久性,得出相关结论如下:①C1配合比工作性评价劣于C2、C3,尤其是2 h后T500时间、含气量均低于自密实混凝土技术要求,不满足现场施工需求;②3种配合比下力学性能发展趋势为C3>C2>C1;③3种配合比下56 d标准养护条件下电通量、抗盐冻损失量发展趋势为C1>C2>C3。

点荷载试验在防波堤护面石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下载:11 浏览:154

鲁舟1 王明军2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依据国际岩石力学学会(ISRM)点荷载强度试验标准,通过对加纳特码CHEC石场片麻岩试样进行纵波波速试验、岩石点荷载强度及单轴抗压强度试验,确定了片麻岩单轴抗压强度与点荷载强度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及片麻岩各向异性指数,可依据回归方程由点荷载试验结果较为准确地估计岩石单轴抗压强度,为快速筛选防波堤用合格护面石提供技术建议。

建筑废料掺铁尾矿再生混凝土强度研究 下载:77 浏览:429

王盼盼1 胡建林1 杨鑫1 杨振宝2 《交叉科学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采用建筑垃圾经破碎后得到的再生粗骨料代替天然粗骨料,铁尾矿代替天然砂作为细骨料,通过控制掺入量,经坍落度试验及立方体抗压试验得到再生粗骨料及铁尾矿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仅采用再生粗骨料代替天然粗骨料时,附加水率为30%时再生混凝土强度最高;当再生混凝土中掺加铁尾矿时,附加水量0%,铁尾矿掺量为60%时强度较高。

土凝岩改良盐渍土干湿循环试验研究 下载:81 浏览:452

刘晶磊 李凯 薛晓峰 温孟瑶 《交叉科学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盐渍土是广泛存在于我西北地区的一种工程性质较差的路基填土,通过采用土凝岩进行盐渍土的改良研究,通过对不同干湿循环次数、不同含盐量和不同掺量的土凝岩改良盐渍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得出以下结论:土凝岩改良盐渍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整体呈减小的趋势,经过四次干湿循环后强度趋于稳定,衰减幅度为29%左右,在干湿循环条件下,土凝岩改良盐渍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随含盐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随土凝岩的掺量的增加而增加,当含盐量和土凝岩掺量分别增加到3.9%和12%左右强度基本趋于稳定.

不同纤维素醚含量对3D打印混凝土强度性能的影响研究 下载:37 浏览:492

赵文斌1 林思远2 邵明刚2 李佳盛2 李睿2 安蕊梅1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19年10期

摘要:
主要研究不同纤维素醚含量对3D打印混凝土的层间抗拉强度、纵向劈裂抗拉和纵向抗压强度的影响。浇筑不同纤维素醚含量的6组试件,养护龄期分别为43 h和56 h时,对试件进行纵向劈裂、层间劈裂和纵向受压试验;对每个劈裂试件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获得劈裂抗拉强度的计算系数,推求每组试件的强度。结果显示,纤维素醚含量小于0.5%时,随着纤维素醚含量的增加,层间劈裂和纵向劈裂抗拉强度均有提高,纵向抗压强度减小。为了提高3D打印混凝土层间粘结强度,同时保证纵向抗压强度,建议纤维素醚含量在0.1%~0.2%之间。

乌审旗地区风积砂混凝土的强度特性试验研究 下载:74 浏览:469

董捷1 马瑶瑶1 邓建义2 李成献1 仲帅1 《交叉科学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为研究乌审旗地区风积砂混凝土的强度性能,对不同强度等级的风积砂混凝土进行对比试验,研究风积砂混凝土在强度等级相同时风积砂砂率对其抗压强度的影响,以及在风积砂砂率相同时其抗压强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采用乌审旗地区的风积砂作为混凝土细骨料,其在强度上均满足C30、C35、C40强度等级的要求,但其抗压强度均在不同程度上低于采用普通机制砂配制的混凝土.当强度等级为C40时,风积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随着砂率的增大而减小;当强度等级为C35、C30时,风积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随砂率的增加而先增大后减小;砂率为30%时抗压强度达到峰值.在砂率相同的情况下,混凝土强度的抗压强度随强度等级的增加而增加.

高温对混凝土孔隙结构改变和抗压强度降低作用的规律研究 下载:80 浏览:406

申嘉荣 徐千军 《新材料》 2020年5期

摘要:
混凝土内部的孔隙结构会显著影响其力学性能。本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建立高温下孔隙结构变化和抗压强度的对应关系。将标准养护12个月的混凝土在不同温度(40℃、105℃、150℃、200℃和250℃)下干燥至恒重,并测定其抗压强度与孔隙结构。混凝土的孔隙结构通过压汞法(MIP)和氮吸附结果定量描述。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混凝土的孔隙率不断增大,孔隙结构逐渐被破坏。同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随温度的升高逐渐降低。混凝土抗压强度与孔隙率的关系同Schiller提出的抗压强度-孔隙率方程符合较好,相关系数达到了0. 994。因此,高温条件下,可通过Schiller方程定量反映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变化。

植生型生态混凝土配合比正交设计及性能研究 下载:89 浏览:498

蒋希雁1,2 黄前龙1,2 于海1,2 王皓宇1,2 冯峰1,2 杨尚青1,2 《交叉科学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通过正交试验,利用方差分析的方法,研究骨料粒径、设计空隙率、水胶比、粉煤灰掺量对植生型生态混凝土28d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影响程度及规律,进而得出优化方案.结果表明:正交试验中最小的抗压强度为8.83MPa,能够满足设计指标要求;四因素中,设计空隙率对抗压强度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粉煤灰掺量,水胶比、骨料粒径虽存在一定影响,但影响效果不显著,抗压强度随骨料粒径、设计空隙率、粉煤灰掺量的增大而减小,而随水胶比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强度指标下,通过性能分析得出由骨料粒径为13.2~16mm,设计空隙率为22%,水胶比为0.30,粉煤灰掺量为10%配合比制备的生态混凝土性能最优.

石灰石粉改性混凝土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下载:74 浏览:380

白力改 莫宗云 刘益良 《航空航天学报》 2020年2期

摘要:
我国建筑业每年消耗大量的水泥,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为了尽量减少水泥用量,本文采用石灰石粉替代部分水泥,通过对混凝土分别掺入0%、5%、10%、15%、20%的石灰石粉,测试混凝土的工作性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石灰石粉替代水泥的比例可以提高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能;石灰石粉按适当的比例替代水泥可以提高硬化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混凝土抗压强度随着龄期的增长而提高,试验结果以掺入10%石灰石粉为最优选择,石灰石粉改性混凝土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

基于环境影响的石灰土强度特性研究 下载:46 浏览:331

夏静 《交通技术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灰土在公路工程中应用广泛,随着江苏公路里程的不断增加,石灰土路基开裂、老化等劣化问题逐渐凸显,如何确定影响石灰土强度的因素及其各项参数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通过干湿循环试验、冻融循环试验和浸水试验,研究石灰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含水量和p H值对石灰土及素土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素土和石灰土经过多次干湿和冻融循环,无侧限抗压强度均有很明显的减小,石灰土的强度比素土的减小幅度小,石灰土的干湿和冻融循环稳定性较好;干湿循环、冻融循环和浸水过程中,浸水对石灰土强度、含水量和p H值的影响最大,因此,路基排水对石灰土的耐久性是至关重要的,研究结果可为江苏公路建设路基填土改良提供依据,具有较强的工程指导意义。

不同纤维素醚含量对3D打印混凝土强度性能的影响研究 下载:78 浏览:478

赵文斌1 林思远2 邵明刚2 李佳盛2 李睿2 安蕊梅1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要研究不同纤维素醚含量对3D打印混凝土的层间抗拉强度、纵向劈裂抗拉和纵向抗压强度的影响。浇筑不同纤维素醚含量的6组试件,养护龄期分别为43 h和56 h时,对试件进行纵向劈裂、层间劈裂和纵向受压试验;对每个劈裂试件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获得劈裂抗拉强度的计算系数,推求每组试件的强度。结果显示,纤维素醚含量小于0.5%时,随着纤维素醚含量的增加,层间劈裂和纵向劈裂抗拉强度均有提高,纵向抗压强度减小。为了提高3D打印混凝土层间粘结强度,同时保证纵向抗压强度,建议纤维素醚含量在0.1%~0.2%之间。

土工纤维增强电石渣-粉煤灰稳定土力学特性研究 下载:85 浏览:956

胡广辉 《交叉科学研究》 2025年2期

摘要:
针对电石渣-粉煤灰稳定土脆质、强度低等问题,将分散的纤维掺入到电石渣-粉煤灰稳定土中进行试验研究,分析了纤维长度、掺入量对稳定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间接抗拉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纤维的掺入对电石渣-粉煤灰稳定土的间接抗拉压强度的增强明显高于对稳定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增强,当稳定土中掺入12mm长的纤维,掺入量为0.3%时增强效果最为显著。

冻融循环作用下片麻岩力学性能劣化规律研究 下载:162 浏览:1661

张亚龙 刘振宁 任汝国 王鲁男 《交叉科学研究》 2024年11期

摘要:
为探究冻融风化对岩石的劣化规律,以片麻岩为研究对象开展冻融循环试验,研究单轴压缩条件下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下片麻岩力学性能的劣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单轴压缩条件下试样经历裂隙压密阶段、弹性变形阶段、塑性屈服阶段和峰后破坏阶段,且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试样脆性降低、塑性增强,试样的单轴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均线性降低。

BP神经网络技术在固化土强度预测中的应用 下载:78 浏览:803

吴建霖 王国才 过煜浩 《神经科学研究》 2024年11期

摘要:
为探究固化剂种类、掺量水平以及养护龄期对废弃固化土强度特性的影响,通过BP神经网络技术建立了6个输入节点、1个输出节点的单隐含层BP模型,计算各材料掺量和龄期对固化土强度的权重贡献和权重贡献率,对不同固化剂掺量和养护龄期下固化土的抗压强度值进行预测,并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预测值和实测值相关性较高,表明该模型有较高的拟合度,性能优异;养护龄期对固化土强度影响最大,固化材料种类对抗压强度影响从大到小依次是:水泥、粉煤灰、无水氯化钙、萘系减水剂、聚乙烯醇纤维。

试析冶金硅渣烧结多孔微晶玻璃的结构及性能 下载:162 浏览:1814

​张志斌 冯志强 《冶金学报》 2022年8期

摘要:
在冶金行业中,锻造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往往蕴含着较大的工业价值,可以成为其他行业的原料制备出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工艺品。以冶金硅渣为主要原料,采用水淬粉体直接烧结工艺,制备多孔微晶玻璃便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本文中,笔者利用XRD、DTA/TG、SEM以及图像分析等技术,研究烧结工艺对多孔微晶玻璃气孔孔径、表观密度、晶相组成以及抗压强度的影响。

纤维增强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 下载:312 浏览:2785

李涛 《交叉科学研究》 2022年9期

摘要:
超高韧性纤维增强混凝土是一种新兴的功能型水泥基复合材料,它以中等掺量的合成纤维为增强体,经合理设计后可以充分发挥纤维的增强增韧作用,相对于普通混凝土具有超高的韧性、延展性和裂缝控制能力。超高韧性纤维增强混凝土在大跨度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保护层以及桥梁维修与加固等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如果能合理应用则对于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具有深远的意义。

机制砂石粉含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 下载:93 浏览:1062

杨伟成 黄龙 《国际科技论坛》 2024年6期

摘要:
机制砂是天然砂的最佳替代品,能够满足天然砂欠缺地区的用砂需求,但机制砂的石粉含量会对混凝土的性能造成很大影响。鉴于此,本文选取石粉含量不同的7组混凝土试块进行了试验分析,研究了机制砂中不同的石粉含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机制砂石粉掺量在7%~10%时,在减少水泥用量的基础上,还能有效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抗压强度。该研究结论对机制砂混凝土生产时石粉含量控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复合水泥土处理软土地基的方法探析 下载:174 浏览:2468

聂计磊 冯文波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1年8期

摘要:
软土地基作为路桥工程中典型的不良地质,需要针对其特点和条件进行分析,并根据工程特点妥善处理,以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本文以实际路桥工程为例,对路桥施工中存在的软土地基进行分析和研究,结合工程特点提出详细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