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测度与经济增长效应 下载:68 浏览:420

刘亦文1.2.3.4 丁李平2 李毅2 胡宗义2 《中国科学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发展普惠金融是新时代中国加快推进金融业可持续均衡发展和金融改革创新的战略重心。从金融服务渗透性、服务可得性、使用效用性和可负担性四个维度出发,结合中国国情构建了中国普惠金融指标体系,基于变异系数法对2005-2015年中国各地区普惠金融水平进行了测度。研究发现,中国各地区普惠金融发展程度整体还比较低,各区域发展不均衡,但各地区普惠金融发展的势头良好。基于固定效应的面板门槛模型实证分析了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不同阶段对经济增长影响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普惠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双门槛效应确实存在,门槛1和门槛2的估计值分别为0.279和0.405,当普惠金融发展水平低于0.279时,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正向的,但并不显著;当金融发展水平大于0.405时,其系数为0.004,对经济增长也其显著正向作用,但其值大小明显降低;当金融发展水平大于0.279且小于0.405时,其系数为0.094,对经济增长起着显著促进作用。这些结论为我们下阶段推动普惠金融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对策依据和新的思路。

虚拟空间中有效引导用户注意力的体验设计研究 下载:27 浏览:252

邹坤达 鲁晓波 《中国设计》 2020年9期

摘要:
探究虚拟空间中有效引导用户注意力的方法,提出设计方案并通过实验检测该设计方案的有效性。以用户的心理与空间意识为基础,设计"旁人"系统。该系统是一种为虚拟现实环境空间设计的注意力引导系统。该系统会在虚拟空间中渲染生成3D虚拟人物群体"旁人",并根据环境中目标物件的位置进行有序的群体移动。"旁人"系统的设计目的在于通过公共群体性活动来辅助体验者适应虚拟空间,并在最小化影响体验情境的基础上指引体验者的体验路径。通过比较有"旁人"系统和无"旁人"系统的情境下,用户找寻目标物件过程的复杂度,结果证实用户能够通过该系统获得微弱的提示效果,该系统能够给予用户一定程度的辅助作用,设计方案具有一定的有效性。

虚拟现实技术对主题公园场景的创作方法研究 下载:20 浏览:271

吴丹 《中国设计》 2019年11期

摘要:
为虚拟现实关键技术在主题公园场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分析了虚拟现实关键技术,总结了技术与艺术设计相结合创建的场景类型,列举了部分实例加以佐证。得到虚拟现实技术对主题公园场景的创作方法。为虚拟现实技术对主题公园场景的改造提供一定的可研性建议。

虚拟现实技术在主题公园场景中的影响 下载:63 浏览:361

吴丹 《中国设计》 2019年1期

摘要:
为虚拟现实技术在主题公园场景设计中的运用和发展。分析了虚拟现实技术的概念、特征,以及国内外主题公园场景的发展和现状,总结出虚拟现实技术在主题公园场景设计中的影响,以流程图解和实例进行佐证。得到虚拟现实技术与艺术设计相结合创新主题公园场景设计。为虚拟现实技术对主题公园场景设计的思维形态创新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2017年数字技术在影视艺术中的博弈与融合发展探析——关于艺术边界的思考 下载:97 浏览:511

林磊 《中国艺术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技术的发展一直以来都为影视艺术带来或多或少的美学革新与观念建构影响。2017年,随着数字技术的进一步深化发展,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弹幕等新兴技术的探索实践,使得影视艺术的"互动性"得以实现或进一步增强。数字技术的革新为我们带来的,是一种影视艺术边界被打破与拓展的新的可能性。就艺术审美的"心理距离说"而言,VR、AR等沉浸式数字技术的运用,并不一定会剥夺影视艺术给人们带来的审美"距离",反而能够使人们以新的技术去选择和创造更多不同的"距离化"审美体验。由此,我们以一种新的视角进行了一种未来影视的美学观念更新与创作发展的新的理论探索。

VR视镜下的影视空间审美与建构 下载:23 浏览:365

苏喜庆 《当代艺术》 2019年8期

摘要:
伴随着虚拟设备的普及与应用,VR逐步走进大众生活,不仅满足了"虚拟—现实"的深层次审美视知觉互动,也同时更加逼近了现实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文化取向。从审美效果来看,VR技术与艺术的完美融合,促成了超越性的美学空间体验。从技术理性来看,VR实际上供给了一种融合"浓缩—释放"的视觉张力唤醒装置。从图像叙事的角度来看,VR技术的720度影像传输,打破了传统线性叙事视角,呈现出共时多重叙事的可能。

虚拟现实在非遗保护中的应用探究 下载:64 浏览:379

段晓卿 《当代艺术》 2020年4期

摘要:
在信息技术发展的大背景下,非遗数字化保护不仅是非遗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数字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种注重交互和多种形式信息交流的技术,在非遗保护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根据技术与非遗的结合程度,可以将虚拟现实技术对于非遗的保护模式分为"玩具""镜子"和"艺术"模式。三种模式在适用范围和介入方式上各有特点,对非遗的数字化保护具有借鉴意义。

基于VR的铁路军用桥梁架设模拟训练系统设计 下载:10 浏览:130

戴培基1 李海华2 刘国清2 杨庆洋1 程轶非2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20年10期

摘要:
铁路军用桥梁是国家重要的交通战备物资,但在平时拼组架设训练中存在诸多现实困难和安全隐患。针对这一问题,在分析系统所需关键技术的基础上,设计了铁路军用桥梁架设训练模拟仿真系统的技术方案、技术架构和系统功能,为铁路军用桥梁架设训练提供了一种安全经济、实用可靠的方案。

基于Oxford Project的低视力者视觉增强系统设计 下载:68 浏览:367

陈超1 李建军2 孔令剑1 米文鹏1 《无线电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针对低视力人群,提出了头戴式视觉增强系统ApperSight,包括4种视觉增强模式:放大增强、对比增强、边缘增强和黑白反转; 3种显示模式:Full、Window和Object。ApperSight允许用户根据自身偏好、环境情况和任务种类,选择、调整和组合不同的视觉增强模式和显示模式。设计中的设备定制化和云端数据处理是提高不同低视力者视觉体验的关键技术。仿真结果表明,视觉增强系统不仅可以确保图像质量以及细节特征,而且还增强了图像对抗噪声的能力,取得了较好的图像处理效果,证明了视觉增强系统的可行性。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设计 下载:51 浏览:378

孙卓晟1 彭来湖1 倪利明2 胡旭东1 《软件工程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由于目前C/S架构的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动力环境监控系统模块之间耦合度高,开发调试工作量大。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设计方案。通过3dsMax进行设备建模,并用Photoshop构建贴图;在Unity3D上导入模型和贴图搭建虚拟机房场景;使用Qt开发客户端与服务器端程序,并通过TCP/IP协议实现虚拟场景与客户端控制界面的交互;最终完成整个系统的开发。经测试表明:设计方案能够降低系统各部分的耦合度,减少开发调试的工作量。为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的开发提供了一些参考。

相依网络上基于相连边的择优恢复算法 下载:62 浏览:470

吴佳键1 龚凯1,2,3 王聪4 王磊1 《现代物理学报》 2019年12期

摘要:
如何有效地应对和控制故障在相依网络上的级联扩散避免系统发生结构性破碎,对于相依网络抗毁性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最新的研究提出一种基于相依网络的恢复模型,该模型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定义共同边界节点,在每轮恢复阶段找出符合条件的共同边界节点并以一定比例实施恢复.当前的做法是按照随机概率进行选择.这种方法虽然简单直观,却没有考虑现实世界中资源成本的有限性和择优恢复的必然性.为此,针对相依网络的恢复模型,本文利用共同边界节点在极大连通网络内外的连接边数计算边界节点的重要性,提出一种基于相连边的择优恢复算法(preferential recovery based on connectivity link,PRCL)算法.利用渗流理论的随机故障模型,通过ER随机网络和无标度网络构建的不同结构相依网络上的级联仿真结果表明,相比随机方法和度数优先以及局域影响力优先的恢复算法,PRCL算法具备恢复能力强、起效时间早且迭代步数少的优势,能够更有效、更及时地遏制故障在网络间的级联扩散,极大地提高了相依网络遭受随机故障时的恢复能力.

面向智慧家庭的虚拟体验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下载:71 浏览:472

柯健 刘畅 周德富 王敏 夏振新 黄冬林 《软件工程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针对传统室内设计在用户体验方面缺少沉浸感、交互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家居互动设计虚拟体验系统的实现方法,本方法围绕虚拟现实的基本特征,使用三维软件制作虚拟场景,使用Unity游戏引擎和基于物理渲染技术提高虚拟场景的逼真度,使用虚拟现实设备HTCVive为用户提供交互体验操作。通过虚拟体验系统的开发,提出了一种新的室内家居设计体验方法。

虚拟现实技术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83 浏览:484

吕佰昌 张毅 《交叉科学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以我国绿色建筑对人的心理感受关注不足,未能将人的行为引入绿色建筑的设计过程中为出发点,结合VR技术,对如何将用户的行为和心理感受引入到绿色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进行了初步探究,并在张家口学院新校区的设计过程中应用验证.

数字化艺术设计与景观设计要素研究 下载:97 浏览:468

张迪妮 冯雪君 《交叉科学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首先阐述了数字化艺术设计的内涵和当下发展状况,并对数字化艺术设计的应用特点进行分析.景观设计中应用数字化艺术要素和数字化艺术科技,是本篇文章所研究分析的重点,从塑造空间数字化、建筑材料数字化、景观设计形式数字化、及人景交互数字化这四个方面具体探索研究,思考张家口市景观建设中怎样抓住当下发展契机,因地制宜,运用数字化艺术,更好的突出城市特色.通过借鉴学习数字化艺术运用的经典案例,从中得到更多的思考和启示.

VR技术在二三线城市规划方面的应用研究——以南昌未来规划发展为例 下载:87 浏览:507

谢雨虹 李佳珍 赖崇瑜 叶雅琦 刘珂莹 《当代市场营销》 2018年1期

摘要:
未来VR(虚拟现实)技术将成为城市规划的标配,文章以南昌市未来规划发展为例,试图探讨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城市规划领域的方法,对南昌市未来应用VR技术进行城市规划的前景进行调研分析,对南昌市乃至国内更多二三线城市的城市规划,良好环境的构建,城市如何更加健康和良好地发展,如何减少城市规划中可能出现的不合理现象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和借鉴意义。

语言区间直觉模糊Frank算子 下载:41 浏览:348

刘利枚1 龚尹励 1杨艺1 吴少智2 《人工智能研究》 2020年10期

摘要:
针对语言区间直觉模糊信息的集结问题,文中提出Frank集结算子,并构建解决供应商选择问题的群决策方法.首先引入拓展Frank t-模与s-模定义语言区间直觉模糊集的Frank运算法则,提出语言区间直觉模糊Frank加权平均(LIVIFFWA)算子与几何(LIVIFFWG)算子,证明算子的幂等性、封闭性、单调性等基本性质,剖析算子关于参数的退化性.然后,基于LIVIFFWA算子与LIVIFFWG算子构建语言区间直觉模糊多属性群决策方法,用于解决供应商决策问题.最后,通过共享单车回收供应商选择的案例分析验证文中决策方法的可行性和灵活性,讨论参数变化对决策结果的影响,并验证参数具有表征和反馈决策者态度的能力.

基于Unity3D的矿山虚拟采矿技术研究 下载:24 浏览:307

姜子奇 《矿山工程与技术》 2019年7期

摘要:
通过运用三维交互程序开发引擎Unity3D提供的三维编辑、动画、UI、AI等功能模块,以及数字化方法将矿山设计转换为三维虚拟采矿系统,进而模拟矿山生产运行的实践和研究。

庐山文化遗产景观地三维虚拟平台开发 下载:99 浏览:508

岳威1,2 方朝阳1,2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8年1期

摘要:
对庐山文化遗产典型景观进行数字化处理,综合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多媒体等技术,构建了庐山文化遗产景观地三维虚拟平台,研究了庐山自然景观场景构建、多源模型数据无缝集成和多源属性信息一体化集成和交互展示等关键技术,创建了文化遗产景观数字化和资源信息化成果库。构建的庐山文化遗产景观地三维虚拟平台为庐山文化遗产提供了一个直观、真实的三维展示平台和新的营销服务模式及旅游方式,弥补了传统旅游业和旅游网站的不足。

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数据的矿山建模研究 下载:44 浏览:255

曹希 孙承帅 《矿山工程与技术》 2018年5期

摘要:
通过利用普通民用级无人机,对矿区进行多角度拍摄采集影像,并采用专业后期处理软件构建真实三维模型,应用于数字化矿山的三维建设,可实现在短期内生成矿区大范围、高精度的矿山三维模型。

《Unity3D应用开发》课程教学的探索和实践 下载:69 浏览:489

林佳一 《计算机研究与应用》 2020年6期

摘要:
Unity3D是实现虚拟现实的主要开发工具。为了适应现代虚拟现实产业蓬勃发展,需要培养更多掌握Unity3D技术的人才。从高职院校《Unity3D应用开发》的教学现状出发,针对该课程的教学特点,以学生为中心,从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在《Unity3D应用开发》课程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具体做法。使学生循序渐进地全面掌握Unity3D技术,最终达到具备基本Unity3D项目的分析、设计和发布的能力。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