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宗教改革时期德国维滕贝格大学的医学教育 下载:68 浏览:433

周施廷 《历史研究进展》 2018年7期

摘要:
宗教改革前期,中世纪那种狭隘而不顾民众需要的大学教育招致了民众的普遍反感,建立务实、适合民众需要的大学教育应时而生,并获得了新教改革家和民众的广泛支持。作为新教运动中心的维滕贝格大学率先开始了近代医学教育的尝试,通过病理学和解剖学的教学,为谋求新型的大学教育提供了经验和样板。从维滕贝格大学医学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来看,不仅为近代医学教育积累了丰富经验,而且还实现了大学的自我调整,使其逐步适应乃至融入社会和民众的需要。"崇尚科学和为民服务"为德意志宗教改革运动增添了浓艳的一笔,而在宗教改革时期出现的高等教育的改革,也成了德意志教育史上从中世纪向近代转型的一个标志。

基于大类教改的网络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研究 下载:97 浏览:511

张志刚 《软件工程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随着全球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工程在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中的战略地位显得更为重要,这就需要高校培养出更多的网络工程创新应用型人才,而大类招生和教改对传统的网络工程专业建设又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以西安财经学院为例,对在大类教改下当前网络工程的特色专业建设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从大类教改的本质、特色专业建设、强化实践教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对网络工程专业的定位、发展和大类培养的方案给出了建议和对策。

虚拟仿真技术在轨道交通类人才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189 浏览:3210

梅容芳 杜秀君 康书雅 杨进 《光电子进展》 2023年11期

摘要:
新时代给予我们新机遇和新挑战,教育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需要我们立足新发展阶段,大力实施“三教改革”,将“三全育人”融入到教育教学中。本文以轨道交通类人才培养为例,围绕如何发挥虚拟仿真技术的优势,提高课程的信息化水平和教学质量,积极探索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课堂革命”思路、方法和应用,加快“课堂革命”的实施步伐,提升“高素质、创新型、可持续”轨道交通类人才的培养成效,为创新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论中医院校国学经典导读课程教改中的诠释策略 下载:309 浏览:3120

​胡婷婷 吴海燕 《中医研究杂志》 2022年2期

摘要:
在中医院校的国学经典导读课程中,诠释策略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用于解读和理解经典文本的内涵和意义。通过运用不同的诠释策略,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国学经典的思想体系,掌握中医药学的理论基础,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实践中。然而,目前诠释策略在中医院校国学经典导读课程中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因此,本文将探讨如何提升诠释策略在中医院校国学经典导读课程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中医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教改视野下高校法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与实践 下载:187 浏览:2536

赵璐 《中国法学研究》 2021年1期

摘要:
在现今高等教育革新的大潮中,实现法学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变得至关重要。本文致力于探索法学与思政教育相交融的途径,以期培育出拥有深厚法律专业素养和高尚思想道德情操的法治精英。开篇先对法学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的必要性及其深远意义进行了深入探讨,随后详细阐述了两者结合的具体策略与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并对实施后的成效进行了全面评估与未来展望。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我们期望能够塑造出更多德才兼备的法治人才,为社会的繁荣稳定贡献力量。这种融合教育模式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还能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的创新发展,为法治社会的进步奠定坚实基础。

基于 下载:69 浏览:708

范媛 《中国教育探索》 2024年9期

摘要:
在三教改革背景下,对于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并不能够满足当前时代发展需求。为此,高职院校应结合三教改革背景,创新学前教育专业教育模式,基于1+x证书制度实施课程通融,将学前教育教法课与幼儿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进行融合,推进1+x证书制度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落实,突出学前教育适用性,强化学生职业能力,为社会培育复合型学前教育人才,满足学前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将“服务—学习”融入高职院校预防医学专业传染病学的教改探索 下载:127 浏览:1555

何耀 《预防医学杂志》 2023年4期

摘要:
“服务—学习”在我国高校中已逐渐融入课程,这是新型的教学模式。结合当前我国公共卫生事件不断发生,针对高职院校教师对预防医学专业学生传染病学教学的现状,将传统教学与课程中融入“服务—学习”进行比较,课程中融入“服务—学习”更能满足社会所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为缩短学生岗位适应期,并思考怎样将“服务—学习”更好地在高职院校预防医学专业传染病学教学中实施,其中方法有建设线上线下“服务—学习”资源平台、激励学生自主参与“服务—学习”等,为培养具备扎实专业知识和拥有自主服务意识的高素质公共卫生人才提供新思路。

将“服务—学习”融入高职院校预防医学专业传染病学的教改探索 下载:129 浏览:1548

何耀 《预防医学杂志》 2023年3期

摘要:
“服务—学习”在我国高校中已逐渐融入课程,这是新型的教学模式。结合当前我国公共卫生事件不断发生,针对高职院校教师对预防医学专业学生传染病学教学的现状,将传统教学与课程中融入“服务—学习”进行比较,课程中融入“服务—学习”更能满足社会所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为缩短学生岗位适应期,并思考怎样将“服务—学习”更好地在高职院校预防医学专业传染病学教学中实施,其中方法有建设线上线下“服务—学习”资源平台、激励学生自主参与“服务—学习”等,为培养具备扎实专业知识和拥有自主服务意识的高素质公共卫生人才提供新思路。

将“服务—学习”融入高职院校预防医学专业传染病学的教改探索 下载:163 浏览:2041

何耀 《预防医学杂志》 2022年12期

摘要:
“服务—学习”在我国高校中已逐渐融入课程,这是新型的教学模式。结合当前我国公共卫生事件不断发生,针对高职院校教师对预防医学专业学生传染病学教学的现状,将传统教学与课程中融入“服务—学习”进行比较,课程中融入“服务—学习”更能满足社会所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为缩短学生岗位适应期,并思考怎样将“服务—学习”更好地在高职院校预防医学专业传染病学教学中实施,其中方法有建设线上线下“服务—学习”资源平台、激励学生自主参与“服务—学习”等,为培养具备扎实专业知识和拥有自主服务意识的高素质公共卫生人才提供新思路。

“双一流”学科建设背景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研究—以长江大学资源与环境学科为例 下载:78 浏览:791

罗小龙 《低碳研究》 2024年10期

摘要:
自有专业学位研究生以来,至今已有33年,但教育部施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也只10年左右,开始由几所“985”高校试点执行,分两年制与三年制,执行过程中发现两年制不受学生欢迎,于是多数高校改为三年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国家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经过10 多年的实施积累了很多经验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以长江大学资源与环境学科为例,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培养过程与培养目标不匹配;专业学位类别设置仍不够丰富,设置机制不够灵活;研究生课程建设滞后;不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双师型队伍建设落实不到位。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符合校情、院情与系情的切实可行措施:准确定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大力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建设;建立多层次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双师型导师队伍建设。本文所述问题与采取的措施对其它普通高校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双高”建设背景下中职新媒体电商“双元”新形态教材开发路径的探索与实践 下载:65 浏览:1022

朱京京 陈芳 《电子商务进展》 2024年9期

摘要:
“双高”建设背景下中职新媒体电商“双元”新形态教材的开发路径来展开,立足于行业标准和市场对直播电商的人才标准,研究积极响应教育部印发的《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的要求,大力推动新形态教材在中职学校的应用,重点研究新形态教材与专业课程的高效结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提高教材的针对性和适用性。积极探索校企双元教材的开发路径,通过教材内容企业化、编写团队多元化、学生角色岗位化,使得教材案例来源于企业和岗位,真正做到深度产教融合。

知行合一的中职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探索 ——以《网店运营》课程为例 下载:64 浏览:1052

李翠娴 《电子商务进展》 2024年8期

摘要: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上,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职业教育,近年来,我国推出了新职业教育法及一系列举措,促进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在国家如此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良好形势下,职教人如何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摆在面前的重要话题。本文以课程思政(知)和三教改革(行)相融合,对《网店运营》课程进行教学探索。

浅谈互联网环境下的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 下载:195 浏览:1915

李黎 《环境科学研究》 2023年4期

摘要:
目前的教育信息化已经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教育与网络的融合,使得教育模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移动互联、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不断发展的基础上,目前的教育正变得越来越智能化、网络化和数字化,这必然会对教育理念、课堂组织模式、教学技巧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文章着重探讨了“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大数据时代下《药品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改革分析 下载:234 浏览:2443

王利利 《当代市场营销》 2021年5期

摘要:
新时期经济驶入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民众更重视自身的健康。为保障老百姓的用药需求,应提升医药代表人才培养水平。因此,高校需着眼于大数据背景下,促进《药品市场营销》课程教改工作的高效落实,使教学工作能够与时俱进,让药学专业的学生既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医药及营销等专业知识,更对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具有深入了解。为此,笔者立足于大数据时代下《药品市场营销》课程教改的必要性,展开对有效措施的分析。

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堂革命”的探索与实践 下载:21 浏览:562

周平 《计算机研究与应用》 2024年2期

摘要:
课堂是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主阵地,课堂教学需要根据生源情况、课程特色、就业等因素合理统筹安排。这里论述了高职课堂普遍存在的问题,确立了针对高职计算机专业“课堂革命”的思路,创新教学模式,推进课程改革、学生地位革命、教师角色革命,提升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

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育的高职计算机教改模式探索 下载:96 浏览:1933

李建俊 《中国职业教育》 2023年5期

摘要:
信息化时代下,计算机领域中的人才需求缺口不断增大,对于高职院校的教育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在高职计算机教育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理论知识教育,更要关注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但从现阶段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现状来看,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因此,应当以职业核心能力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样才能全面推进计算机教育教学改革,并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的有效性,满足行业对高职院校学生的需求。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经济类专业经济数学教改研究 下载:89 浏览:1265

王露 《财会研究杂志》 2024年2期

摘要: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以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为了满足这一培养目标,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结合工学结合模式,不断进行教学改革。本文主要分析了高职经济类专业经济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经济类专业经济数学教改策略,旨在通过这种教学改革方式提高经济类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以学生职业胜任力培养为目标的人力资源管理教改研究 下载:86 浏览:883

​吴元民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24年9期

摘要:
本论文以学生职业胜任力培养为目标,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研究。研究内容涵盖课程设置与内容调整、教学方法改革、实践教学实施以及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通过增加实践性课程、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手段,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教学改革的成效显著,表现为毕业生就业率提高、职业适应能力增强。然而,改革过程中也存在实践教学资源不足和师资力量需要提升的问题。未来将继续深化改革,借鉴国际先进教育理念,优化评价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胜任力,为社会和企业培养高素质的职业人才提供有力支持。

信息化视域下问题驱动教学模式在经济专业​教改中的实践策略研究 下载:94 浏览:864

​吴婕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24年2期

摘要:
本研究基于信息化视域下教学模式的转变以及问题驱动教学模式概述,构建了信息化视域下经济专业问题驱动教学框架,并以框架为基础提出了问题驱动教学模式在经济专业中的实践策略,包括:问题及案例收集,信息化设计,问题驱动,问题分析,问题解决,教学评价。旨在丰富问题驱动教学模式研究成果,强化问题驱动教学模式应用效果,推动经济专业教学改革。

三教改革背景下,中职会计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践思考 下载:131 浏览:1703

丁晓华 《会计研究杂志》 2024年10期

摘要:
随着三教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职会计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愈发关键。本研究聚焦实践思考,分析当前中职会计专业教育现状及对“双师型”教师的需求。阐述“双师型”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包括专业知识、实践技能、教学方法等。探讨建设实践路径,如教师培训、校企合作、实践锻炼等。旨在提升教师队伍质量,为中职会计专业教育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会计专业人才。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