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班主任管理教育的研究 下载:156 浏览:2672

李琴 《中国教育研究》 2022年10期

摘要:
班主任在班级中扮演着一个关键的角色,通过班主任对班级进行有效地管理,可以大大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整个班集体更加奋发向上、努力拼搏、同时增强学生的共同集体荣誉感。作为一个班级的领导者,班主任可以在班级中不断地指导学生的全面发展,并在班级中树立起良好的学风。在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优势,把班主任的工作融入到语文课堂中,发挥教育与管理职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简析幼儿园安全教育的研究策略 下载:172 浏览:2563

马赞丽 《中国教育研究》 2022年9期

摘要:
3岁至6岁正是我国儿童早期身体机能发展的黄金时期。此时由于儿童身心发育目前还不够成熟,容易受到意外伤害。此外,儿童的大脑皮层还处于初级发育阶段,在这个阶段,儿童通常具有“兴奋能力强,控制能力弱”的特点,表现出活跃的特点。基于此,本文将对幼儿园安全教育进行简单的分析。

班主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研究 下载:167 浏览:2775

冯军 《中国教育研究》 2022年9期

摘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发现,很多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缺乏积极性和上进心,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对于文章中的情感思想缺乏共鸣,这些都与情感教学的缺失有关。故此,班主任应当将情感教学潜移默化地融入日常语文课堂之中,借助“师生共情”“以情促学”“以情感情”的方式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挖掘学生内在的学习驱动力和积极性,适度地增加师生情感互动,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在亲切友好的气氛中教授语文知识技能,引领学生取得进步和成长。

高校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研究 下载:166 浏览:2693

何甜 《中国教育研究》 2022年5期

摘要:
伴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语文教学的教育方式以及教育理念有了很大幅度的改变。教师在开展相关教学时除了要传授书本中的基础知识还要意识到审语文欣赏教学的重要性,这样一来不仅提升了学生们的语文素养还能在一定成各行堵上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下载:157 浏览:1478

贺小云 《中国教育研究》 2023年5期

摘要:
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今天,我们的教育与教学体制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和新的变化。阅读是我国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其重要性毋庸置疑,因此,对当前小学语文阅读的现状进行深入地探讨,寻求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在小学阶段,如何将心理健康的知识融入到小学语文的课堂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本文对小学语文阅读现状进行了分析,对如何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数学文化融入家庭教育的研究 下载:309 浏览:1227

姜华 《中国教育研究》 2024年3期

摘要:
本文探讨了数学文化融入家庭教育的相关问题。首先分析了数学文化对培养孩子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意义。接着论述了家庭教育的作用及当前数学文化在家庭教育中应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创新性教育策略,如将数学文化融入日常生活,以及实践方法,如数学文化相关的阅读、参观和活动等。最后强调需要提高家长的数学文化意识,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面的努力,才能推进数学文化在家庭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地理教学中启发教育的研究和实践 下载:307 浏览:1253

张晓梅 《中国教育研究》 2024年2期

摘要:
启发教育对学生的发展非常有利,它有效的避免了单纯的教师讲授, 学生识记带来的诸多弊端,只有经过充分的思考,沉淀,疑问,巩固,才能形成自己的思维形式。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知识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学中的启发教育,可以在课前给学生布置资料收集作业,也可以课上积极讨论,还可以开展头脑风暴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习得知识,解决书本特别是生活中的相关地理问题。

新课标下增强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下载:340 浏览:1386

陈鸿萍 《中国教育研究》 2024年2期

摘要: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学的根本任务,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针对数学学科的特性,对核心素养进行了概括和分析。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出,能够打破"教学任务与课程教学"两张皮"的困境,明确数学课程育人的途径,也就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数学核心素养是指在数学学习中逐渐培养出来的正确价值观、必备的品格和重要的能力。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数字、数量、推理、符号、运算等方面。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们要围绕着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阶段,来组织一些能够促进学生成长的教学活动。

新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策略 下载:169 浏览:2900

冷凤 《中国教育研究》 2022年3期

摘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大学生思想行为较以往呈现出新的特点,这对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重要内容,对高校铸魂育人、建设和谐稳定校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受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影响,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运行过程中的原有逻辑理路逐渐被打破,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有所缺失。加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在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上着力,在教育理念、内容、方法、载体、责任等维度进行创新设计和进路重构,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新、做实、做精、做活、做细,使我国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成才,逐步发展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融合与创新:我国STEM教育的研究热点、发展趋势及建议 下载:64 浏览:432

周一诺 杨馨宇 黄斌 《中国教育探索》 2020年12期

摘要:
近些年,STEM教育的本土化实施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文章主要采用共词聚类分析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总结我国STEM教育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实践应用、人才培养、教师教育、课程整合、基础教育改革等方面。坚持STEM教师能力培养、打造STEM学习生态系统是未来我国STEM教育的发展趋势。针对现存的问题提出建议:一是要坚持STEM教师能力培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二是要开发独立优质STEM课程,完善相关教材内容;三是建立STEM教育评价体系,跳出应试教育怪圈。

国外STEM教育的研究热点与前沿探析 下载:54 浏览:411

邱德峰1 全晓洁2 李颜希3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20年12期

摘要:
近年来,STEM教育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其被视为培养21世纪核心能力的关键。研究以WoS核心数据库为数据源,并借助SPSS21.0、Bicomb2.0以及CiteSpace等软件工具对国外历年来STEM教育的研究成果进行文献计量与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国外STEM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由萌芽(2001年至2007年)到发展(2008年至2012年)再到繁荣(2013年后至今)的发展脉络。研究热点领域主要包括:STEM教育参与主体的主观因素和学生学习表现情况的研究;特殊群体在STEM教育中的学习及表现情况的研究;STEM教育整合及STEM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情况的研究;STEM教育实践活动情况的研究;STEM教师的培养、专业发展及其他研究。研究前沿主题主要体现在:创新STEM专业学习(学位获得)途径;关注女性、少数族裔及残疾人士等群体的STEM教育和学习的平等与公平性;K-12阶段STEM课程整合;高中学生STEM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社会认知职业理论(SCCT)在分析学生对STEM兴趣及专业选择中的效用。未来我国应继续加强对STEM教育的探究,重视对国际研究经验的学习和借鉴,主动把握STEM教育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工作坊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基于专业学位教育的研究 下载:66 浏览:393

肖开容 易云丽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20年9期

摘要:
目前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学术化倾向突出、理论教学偏多、实践训练偏少、与行业接轨不够等问题,造成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不足。基于真实项目和行业案例的工作坊教学,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学生主体性等特点,是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为此,本研究在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翻译工作坊"课程中开展教学探索,确立了培养学生专业精神、合作精神和学习精神的课程理念,选取真实翻译项目,按照翻译工作流程和不同工作角色实施教学。基于"翻译工作坊"教学实践,提出在相关专业开展工作坊教学的建议:课程设计应模拟真实工作场景;项目的设定要将阶段性任务和最终要求明确化、具体化;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总结和反思。

近十年国内关于劳动教育的研究综述——基于CNKI数据分析 下载:57 浏览:499

廖婷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劳动教育一直是理论研究者关注的领域。梳理国内劳动教育的相关文献,从其文献类型、研究者类型、研究方法、研究主题可见我国劳动教育研究的大致情况。国内劳动教育研究集中于两个方面内容:劳动教育的内涵、特点及作用;劳动教育的影响因素、存在问题及对策。今后研究需在研究方法、研究内容方面有所改进,尤其需要关注劳动教育理论体系的建立。

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研究 下载:36 浏览:436

黄明全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学科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会让教学的有效性获得稳步提升。在开展教育系统搭建的过程中,德育教育目标和具体学科教育的紧密联系,能让学生在学科学习过程中对学科进行客观、真实的看待,并在辩证思想的引入中,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基于职业生涯规划视野下的高校创业教育的研究 下载:72 浏览:458

柳媛媛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的主要标准之一就是学生的就业状况。就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创业是处理就业问题的主要途径,也是较高形式的就业模式。职业生涯规划能够有效的加强学生的自我研究能力,提升学生的适应能力,把实际和理论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更加恰当的、具有发展前景的职业机会,从而更好的实现学生的人生价值。本文主要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基础,对其中的创业教育进行探索,并且指出高校创业教育的主要方式,以此来加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从而让学生的就业机率大大增加。

小学语文绘本阅读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下载:185 浏览:702

吴剑芳 《心理学研究》 2024年8期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学习知识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绘本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绘本阅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就小学语文绘本阅读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探究与分析。

初中班主任教学任务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下载:174 浏览:986

江敏 《心理学研究》 2024年4期

摘要:
进入初中,学生也进入了身心发展的特殊阶段,是心理问题的高发期,这使得学生心理问题的妥善解决与心理健康教育变成一项重要的班主任工作内容。有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发挥着“主力军”作用。优秀的班集体,不只是好纪律、好成绩、好卫生,最重要的是拥有一个良好的精神面貌与学习氛围,而达成该目标离不开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撑。在日常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形成健康乐观情感,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投身于多彩的学习实践活动,在其中敞开心扉、磨练意志、团结合作,感受成功。

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研究 下载:51 浏览:558

黄小雪 《化学研究前沿》 2025年3期

摘要:
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不仅要关注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德育教育的渗透。本文探讨了在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有效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和策略。通过注重理论知识讲授、善于运用实验教学以及注重课外资源应用三个方面的实践,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严谨态度和社会责任感,实现化学教学与德育教育的有机融合。这些措施的实施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更能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县域红色文化和乡土文化融入高中德育教育的研究 下载:68 浏览:714

高品芳 《哲学研究进展》 2025年2期

摘要:
在知识信息广泛传播的新时代,高中德育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高中生正处于人格形成和价值观确立的关键时期,因此,如何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和乡土文化对高中生进行德育培养显得尤为重要。红色文化资源和乡土文化是高中德育教学中的重要部分,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对提升高中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作用。

基于体育教学过程实施思政教育的研究 下载:282 浏览:2721

谢怀诚 《中国教育研究》 2022年2期

摘要:
课程思政是当前高校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的重要趋势。面对全员、全程、全方位的思政教育格局,高校体育教师应积极开展思政教育工作,践行课程思政理念,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政素养,带动体育教学创新。高校体育教师可以在运动训练、精神教育、健康知识宣传工作中进行思政教育,以凸显体育教学个性化的思政教育特征和价值。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