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玻璃体手术治疗严重Valsalva视网膜病变的疗效观察 下载:57 浏览:357

牛建军 崔兰 黄红艳 李顺利 《中国眼科杂志》 2019年4期

摘要:
目的探讨Valsalva视网膜病变的病变特征,评价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术治疗严重Valsalva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应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严重Valsalva视网膜病变患者8例(8只眼),回顾分析Valsalva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特点。所有患者均行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术,其中1只眼术中发生医源性视网膜裂孔,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后行硅油注入术。结果术后大部分患者玻璃体腔清晰。所有患者最终最佳矫正视力(BCVA)较术前均有4行以上的提高,术后1只眼裸眼视力1. 0,3只眼BCVA为0. 8,3只眼BCVA为0. 3~0. 6,1只眼BCVA为0. 3。本组病例最终随访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术是治疗严重Val-salva视网膜病变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能迅速恢复患者的视力。

基于坚强护理理念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恢复影响 下载:331 浏览:3932

陈洁 刘颖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4期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坚强护理理念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19年2月本院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6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与坚强护理组各33例,比较两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结果:坚强护理组生活质量得分、应对得分、希望得分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坚强护理理念对提高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对能力、希望能力及生活质量有重要价值。

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眼科白内障患者护理中的效果 下载:226 浏览:2283

佐合热·巴柯 祖和满·亚生江 《中国眼科杂志》 2022年4期

摘要:
【摘要】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眼科白内障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在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白内障患者中抽取50例,随机将其分为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接受临床护理路径的路径组,每组(n=25)例,在护理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路径组患者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其出院时间早于对照组患者,各项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白内障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其在治疗期内保持良好的心理情绪,提升其康复速度,值得在白内障患者术后进行实施和运用。

数字X线摄影与螺旋CT应用在腰椎病患者中的诊断效果 下载:326 浏览:3846

李娜 陈文婷 《诊断医学》 2022年3期

摘要:
目的:观察在腰椎病患者诊断中数字X线摄影及螺旋CT的应用效果。方法:60例腰椎病患者(2020.1-2021.11),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两组患者均使用数字X线摄影及螺旋CT诊断方法,观察两种诊断方法的医学影像异常表现。结果:螺旋CT诊断法疾病检出率明显高于数字X线摄影诊断法(P<0.05)。结论:在腰椎病疾病诊断中应大力推广使用螺旋CT诊断法,相较于数字X线摄影诊断法诊断效果更优,可明确发现病变部位,并及时对患者进行治疗,疾病治疗效果显著。

膝关节损伤诊断中行核磁共振(MRI)检查的临床效果 下载:197 浏览:1546

陈文婷 雷剑 《临床医学杂志》 2022年2期

摘要:
目的:本文研究膝关节损伤诊断中行核磁共振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时间选择2019年2月到2021年11月,研究对象:我院收取的10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以及100例非膝关节损伤志愿者。对所有患者分别予以核磁共振检查以及CT检查。收集所有研究对象不同检测的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以及不同损伤类型检出率等数据。结果 核磁共振检查在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等方面数据高于CT检查,核磁共振检查准确度:197/200(98.50%),CT检查准确度:181/200(90.50%),P<0.05。核磁共振检查针对不同损伤类型准确率高于CT检查,P<0.05。结论 在针对膝关节损伤的诊断工作中,为患者予以核磁共振检查能够有效提高诊断的准确度,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多可靠的参考数据,可以有效鉴别出不同膝关节损伤的具体情况,建议在实际的临床诊断过程中予以推广使用。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