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康复训练指导对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下载:67 浏览:273

侯国锐 《诊断医学》 2019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指导对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康复训练指导。对比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二尖瓣前叶舒张期E峰至心室间隔距离(EPSS)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半年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指导,可促进患者心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食管癌术后患者护理项目手册在照护信息交接中的应用 下载:52 浏览:493

喻红 王君慧 侯晓营 董翠萍 《护理研究杂志》 2020年9期

摘要:
利用照护群集管理的方法制定食管癌术后患者护理项目手册,将该手册用于食管癌术后患者的护理交接中,以防范照护信息错误风险提供有效方法。方法:基于照护群集管理理念,将食管癌术后患者护理项目手册用于术后病情平稳由胸外科监护室转入普通病房的食管癌术后患者,在交接时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和手册步骤进行宣教,对交接护士和照护者通过调查问卷进行效果评价。结果:使用该手册后未发生交接遗漏。29例护士中认为该项目手册节省了宣教时间,可防止重要信息交接遗漏的占96.6%;82例照护者中表示该手册便于照护者之间交接的占95.1%;100%照护者认为该手册的内容使自己十分获益。结论:应用照护群集管理的方法,用于食管癌术后患者复杂的护理交接内容中,可有效防范因信息交接遗漏、护士传达错误、患者及照护者接收错误等因素发生护理和治疗的缺失。

多模式镇痛护理对肾结石术后患者疼痛程度及心理状况的影响 下载:46 浏览:475

杨俊霞 韩先珍 章明慧 《护理研究杂志》 2020年5期

摘要:
探讨多模式镇痛护理在肾结石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4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肾结石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术后多模式镇痛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心理状况、康复情况及住院舒适度。结果:两组患者术后6 h 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48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两组患者心理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舒适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肾结石术后患者实施多模式镇痛护理,可显著减轻术后疼痛,改善心理状况,不仅可提高患者舒适度,且利于术后康复。

2例肾移植术后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围手术期护理 下载:52 浏览:478

崔颖颖 孙玉荣 胡慧 《护理研究杂志》 2020年4期

摘要:
总结两例肾移植术后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连续监测血流动力学,控制液体出入量,积极预防应用免疫抑制剂可能导致的感染,着重监测和维护肾功能,细致用药护理及合理饮食指导,控制心脏开胸手术对移植肾的影响。

基于ADOPT的护理干预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下载:49 浏览:502

田丽 唐明霞 《护理研究杂志》 2019年12期

摘要:
探讨基于ADOPT的护理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患者自我管理和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PCI术后患者150例,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编号,奇数为干预组和偶数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基于ADOPT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出院3个月、6个月的自我管理行为水平和服药依从性。结果:干预组在出院3个月、6个月的自我管理行为、服药依从性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时间影响呈上升趋势。结论:基于ADOPT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提高PCI术后患者的自我管理和服药依从性,有益于疾病的二级预防。

行为转变理论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下载:54 浏览:499

宁杰良 《护理研究杂志》 2019年9期

摘要:
探讨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健康教育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术后自我管理水平、服药依从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行PCI的10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出院指导,观察组给予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管理水平、用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各维度及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用药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生存质量各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PCI患者给予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健康教育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用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有利于改善患者远期预后。

信息化护理干预在鼻窦炎内窥镜术后患者院外护理中的应用 下载:53 浏览:506

汪淑凤 《护理研究杂志》 2019年7期

摘要:
探讨信息化护理干预对鼻窦炎内窥镜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耳鼻喉科行鼻窦炎内窥镜手术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出院健康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为期6个月的信息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健康指导内容的掌握程度、复诊依从性、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出院健康指导内容掌握程度、复诊依从性、临床疗效均优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信息化护理干预可提高鼻窦炎内窥镜术后患者的复诊依从性,增进医患沟通,提高临床疗效。

脑动静脉畸形介入术后患者伽玛刀治疗的护理 下载:52 浏览:511

黄焱 《护理研究杂志》 2019年3期

摘要:
总结12例脑动静脉畸形介入术后畸形血管团未完全闭塞患者实施伽玛刀治疗的护理。治疗过程中,护士积极配合医生,准确定位,提供舒适环境,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提供健康教育,降低治疗后脑出血、脑水肿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

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护理 下载:51 浏览:500

温路娜 《护理研究杂志》 2019年2期

摘要:
总结10例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发生股骨转子间骨折实施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术的治疗护理措施。密切观察心肺功能、凝血功能,做好用药护理及康复指导工作,是围手术期治疗阶段的护理配合要点。

17例腔镜下保留大隐静脉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手术后患者的护理 下载:52 浏览:498

程蕊 康静 《护理研究杂志》 2019年1期

摘要:
总结17例阴茎癌患者行腔镜下保留大隐静脉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后的护理,术后病情观察,预防并发症,合理饮食、心理护理与出院指导是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护理措施。

68例基底节大量出血患者超早期联合微创术后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下载:54 浏览:499

王明昕 甘燕玲 《护理研究杂志》 2018年10期

摘要:
总结68例超早期联合微创术治疗基底节大量出血患者中西结合护理,采用为中药汤剂保持患者大便通畅,术后72 h内鼻饲补阳还五汤加味,预防发生吸入性肺炎,中医辨证护理,保持良肢位,预防肌肉萎缩,针灸针刺治疗,给予康复护理等,促进患者康复。

动机性访谈对冠脉介入术后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下载:93 浏览:499

赖春燕 马建林 《预防医学杂志》 2020年1期

摘要:
目的探讨动机性访谈对冠脉介入术后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9月-2017年8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住院的冠心病患者174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顺利完成冠脉介入术,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动机性访谈护理,两组护理观察时间6个月。结果研究组在护理第3个月与第6个月的服药依从性评分都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7.774、8.262,P均<0.05)。两组护理后的自我效能评分都高于护理前(t值分别为6.739、2.657,P均<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t=4.194,P<0.05)。研究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7.260、3.661、5.264、6.141、3.495、5.002,P均<0.05)。研究组的累计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x2=11.642,P<0.05)。结论动机性访谈在冠脉介入术后患者的应用能提高服药依从性和自我效能,减少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约束评估量表在手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77 浏览:449

应小琴 叶碧玲 吴洪涛 曾丽 《医学研究前沿》 2020年1期

摘要:
目的:探讨约束评估量表在手术后入住ICU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科2017年1月1日-2018年7月30日术后患者共170例。按照收治时间分为两组,将2017年1月1日-12月31日85例患者列入对照组,2018年1月1日-7月30日85例患者列入试验组。对照组患者入科后实施常规约束,试验组按照身体约束评估量表进行评估后约束。对比两组术后患者非计划拔管发生率、约束具使用率、约束时间和约束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对约束使用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约束具使用率及约束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约束时间短于对照组,对照组对身体约束满意度明显低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身体约束评估量表可有效降低非计划拔管发生率,同时缩短患者约束时间,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中西医结合护理模式对胸腰椎骨折术后患者胃肠道改善情况的影响 下载:57 浏览:355

姚建媛 周岚 吴治琳 俞伟忠 《医学研究前沿》 2019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对胸腰椎骨折术后患者胃肠道的影响。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1-12月收诊的4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将笔者所在医院2018年1-12月收诊的4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组。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模式,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胃肠道改善情况、护理满意度、腹胀及便秘发生率。结果:研究组首次排便时间早于对照组,肠鸣音频率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腹胀及便秘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椎骨折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能改善术后胃肠道蠕动,且能减少便秘和腹胀的发生,可提高护理满意度。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术后患者心理状态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影响 下载:74 浏览:365

吴碧玉 《医学研究前沿》 2019年9期

摘要:
目的:探讨给予宫颈癌术后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其心理状态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4例宫颈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于2018年5-11月未开展综合性护理干预时收治的42例患者纳为常规组,于2018年12月-2019年5月开展综合性护理干预后收治的42例患者纳为干预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指标(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生存质量评分及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干预组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干预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2.38%)明显低于常规组(1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宫颈癌术后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有利于预防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术后患者心理状态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影响 下载:62 浏览:384

吴碧玉 《医学研究前沿》 2019年8期

摘要:
目的:探讨给予宫颈癌术后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其心理状态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4例宫颈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于2018年5-11月未开展综合性护理干预时收治的42例患者纳为常规组,于2018年12月-2019年5月开展综合性护理干预后收治的42例患者纳为干预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指标(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生存质量评分及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干预组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干预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2.38%)明显低于常规组(1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宫颈癌术后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有利于预防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

集束化护理预防术后患者下肢静脉血栓效果、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效果观察 下载:79 浏览:464

刘丹 《医学研究前沿》 2018年8期

摘要:
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对预防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效果、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3月-2018年4月接受手术治疗的152例患者临床资料加以分析,依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将行常规护理7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在其基础上行集束化护理76例患者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效果、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下肢肿胀、下肢疼痛发生率1.32%、1.32%、2.63%,均比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抑郁、焦虑心理状态和总体健康评分(35.20±1.10)分、(36.40±2.31)分和(83.64±14.53)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应用集束化护理对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起到有效预防作用,且能够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和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下肢骨关节术后患者实施坐位与卧位持续性被动运动训练的效果评价 下载:63 浏览:419

谢汉洪 陈木升 赵丹青 陈榕生 李海珊 胡星慧 叶丛 《现代康复医学》 2019年7期

摘要:
目的:探讨下肢骨关节术后患者实施坐位与卧位持续性被动运动训练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7月~2018年9月我科收治的下肢骨关节术后患者4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与对照组(2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康复训练,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坐位与卧位持续性被动运动训练,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肢体运动功能,并观察治疗前后的步行能力及关节活动度。结结果果:治疗后,观察组肢体运动功能、6min步行距离及10m步行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膝关节、髋关节的屈曲、伸展活动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肢骨关节术后患者实施坐位与卧位持续性被动运动训练能有效恢复关节活动度,防止关节挛缩,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综合护理干预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术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观察 下载:61 浏览:380

罗冬枚 陈晓惠 《现代康复医学》 2019年6期

摘要:
目的:了解综合护理干预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术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68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试验组开展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满意度、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膝关节疼痛数字量表评分、生存质量。结果:试验组满意度、膝关节功能评分、膝关节疼痛数字量表评分、生存质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效果确切。

老年前列腺癌术后患者恐惧疾病进展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 下载:66 浏览:433

董建清1 刘维2 刘会静2 陶小枫2 王晓希2 《预防医学杂志》 2019年8期

摘要:
目的分析老年前列腺癌术后患者恐惧疾病进展影响因素之间的作用路径,为实施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o PQ-SF)、中文版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心理资本问卷、健康指导质量问卷对234例老年前列腺癌术后患者进行评测,应用多重线性回归和通径分析方法分析患者恐惧疾病进展影响因素间的作用路径。结果老年前列腺癌术后患者Fo PQ-SF总分(32.64±5.32)分,疾病恐惧感功能失调比例占41.9%;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Gleason评分、症状群干扰程度、健康指导、心理资本与患者恐惧疾病进展有关(P<0.05);通径分析结果年龄、症状群干扰程度可直接影响恐惧疾病进展,Gleason评分即影响症状群干扰程度又直接影响患者恐惧疾病进展;心理资本即影响健康指导又能影响恐惧疾病进展(P<0.05)。结论老年前列腺癌术后患者存在较高的恐惧疾病进展;临床上应注意提高患者的心理资本、强化健康教育指导以有效地降低患者恐惧疾病的进展。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