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新媒体背景下江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遇与挑战分析 下载:70 浏览:392

李金辉 张志荣 《新闻传播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新媒体背景下,江西高校大学生习惯通过移动终端来获取知识信息和接受各种思想,导致使用传统课堂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佳。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发挥混合式教学的优势,将线上和线下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运用到江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去。为了调查清楚江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我们选取南昌理工学院和江西财经大学两所高校进行问卷调查,理性分析了新媒体背景下江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和挑战。

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北校区建设项目关键性技术研究 下载:75 浏览:480

王建忠 林璟 李金水 《中国土木工程》 2018年9期

摘要:
项目通过若干项独创性新技术,辅以系列管控措施,在安全生产一直处于可控状态下,施工质量水平显著提升,在预定工期目标内顺利完成了整个项目建设,可为类似建设项目提供借鉴。

对高校篮球选项课教学方法的优化探析 下载:32 浏览:427

李金鹏 赵健 《体育学报》 2020年11期

摘要:
现阶段,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对教育方面的态度逐渐转变。高校教育理念的改革变化,更加凸显出体育课程教学的重要性。篮球选项课作为体育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方式和内容,也应当随着教育事业的改革以及时代的发展进行创新。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学生们的需求,在新课改下,要采取科学的方式创新高校篮球选项课教学方法。在本文中,通过对篮球选项课教学的基本认识,提出了优化教学方法的相关策略,希望可以创造更加高效的篮球课程。

江苏省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案例分析与发展路径研究 下载:25 浏览:368

李金鹏 《体育学报》 2019年3期

摘要: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是新时代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新形态和新动力。运用逻辑分析、文献资料、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江苏省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的相关政策、类型、特征和发展路径进行了分析。结合具体案例,提出江苏省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发展路径包括:以人为本,开拓体育产业发展新空间;聚焦"特色",多元化发展"体育+";突出主题,塑造小镇文化灵魂;强化生态保护,提升小镇自然和人文环境。

《微雨及其作者》的“李金发性” 下载:48 浏览:381

韩亮 《中国文学》 2019年9期

摘要:
作为新诗批评史上的名文,黄参岛的《微雨及其作者》对近百年间的李金发研究及其文学定位的形成产生了不可小觑的影响。然而,在被频繁征引的同时,这篇文章自身的背景与性质、裂隙与讹误,以及作者的身份问题却在长久以来遭到忽视。本文试图对上述问题做出辨析与厘清,并在此基础上,以比较诗学的视野剖析《微雨及其作者》中批评逻辑的实质与效力产生的根源,进而对李金发诗歌的"欧化"问题与新诗的语言革新之关系阐发新见。

优秀羽毛球女单运动员戴资颖假动作运用分析 下载:87 浏览:494

李金玲 李晓东 《中国体育科学》 2018年6期

摘要:
羽毛球比赛中假动作的合理运用在关键时刻是致胜的重要利器,是技艺精湛的运动员的表征体现之一。有"怪球手"称号的女单新秀戴资颖,其"怪"即"骗",即利用频繁的手法停顿以假动作诱骗对手,正是因为假动作的"假"和她自身灵活多变的技战术特色,使其假动作在实战中挥洒自如。文章利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戴资颖在2018年全英羽毛球公开赛7局比赛中假动作运用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1)戴资颖在比赛中假动作使用频繁,每局使用次数在11—26次之间,平均有效率达到53.5%;每局利用假动作直接得分率大于直接失分率,直接得分最高达到33.3%,失分率最高达到23.8%。(2)戴资颖发接发环节假动作的运用相对较少;但有效率极高。(3)戴资颖假动作的使用较多集中在前场区域,占66.1%,着重体现在有违常规的低点处理上,即"放、勾、推"间的虚实转换;在中后场区占33.9%,主要在正拍面击球时运用,比较典型的后场假动作有两类,一是利用身体姿势掩护进行高球、杀球、吊球间的虚实转换;二是正手低手位突变性线路转换。

基于可控震源高效采集的单炮智能化评价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下载:47 浏览:501

余飞君 毕广明 曹晓辉 于文杰 聂明涛 李金刚 《中国石油工业》 2020年2期

摘要:
近年来,可控震源高效采集方法越来越成熟,不仅施工效率与日俱增,而且采集模式更加灵活多变,这在某种程度上给与之相应的质控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快速实现自动分析、评价与质控可控震源施工震次的目的,通过研究Sercel 428仪器和震源DSD箱体返回资料与可控震源施工状态参数之间的关联特征,制定可控震源扫描震次的室内质控和评价流程,实现有效震次的智能化评价与统计,及时制定次日野外施工计划。通过自适应扫描DSD箱体数据的方法,自动评判被误判的潜在有效震次,并提取GPGGA数据段进行计算,将其恢复为有效震次。通过该方法的应用和统计对比,完善有效震次评判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因误判废炮而重新采集带来的耗时,缩短了野外施工决策时间,辅助保障项目的快速高效运作。

乳酪可食用包衣的研究现状 下载:46 浏览:336

范如意 张栋 于文花 李金婵 刘茁 韩美娜 郭慧 朱宏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0年10期

摘要:
乳酪全球销量很大,深受消费者的喜爱,然而,在货架期内容易发生微生物污染。传统的多聚物+盐水包装、直接涂抹抑菌物质、延长成熟时间等控制乳酪货架期内微生物的方法,运输不便、抑菌不完全、影响环境。研究发现,可食用包衣以其优良的阻隔性、可降解性、可调配性、营养性、抑菌性的特点,延长乳酪货架期的同时可生物降解、不影响环境。乳酪可食用包衣的常用材料有壳聚糖、海藻酸钠、乳清蛋白、蜂蜡等;同时,在可食用包衣中添加抑菌物质或其他功能活性物质,更能丰富和强化乳酪的品质和营养。此外,纳米技术能够提高可食用包衣的性能,并扩大包衣原料的选择范围,将为乳酪可食用包衣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超声波技术在高铁钢轨焊缝探伤中的应用 下载:57 浏览:366

李金川 《中国设备》 2019年1期

摘要:
超声波技术是无损检测技术的主要手段之一,广泛应用于高铁钢轨焊缝检测中。钢轨铝热焊焊缝超声探伤利用超声波原理,探头向钢轨内部发射声波,接收声波遇到钢轨内部组织或缺陷反射回波,通过分析回波,得出被检测钢轨焊缝损伤情况。

探讨煤矿工程采矿新技术的应用及实践要点 下载:78 浏览:441

李金文 《中国能源进展》 2018年2期

摘要:
新的采矿技术在煤矿工程中的应用能提高采矿效率,并为煤矿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就煤矿工程采矿新技术的应用及实践要点进行了分析,并对新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间断平衡框架”对中国政策过程的解释力研究——以1949年以来户籍政策变迁为例 下载:32 浏览:402

李金龙 王英伟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18年3期

摘要:
间断平衡框架因揉合了政策过程的渐进式平衡与短期重大间断这两个关键变量,而能够同时对西方政策过程的渐变性和突变性进行合理、恰切的解释。为厘清该框架在中国政策情境下是否同样具有解释力及有效性,选用历史文献考察、纵向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中国1949年以来户籍政策变迁的过程进行详细梳理与总结,并运用间断平衡框架对这一政策变迁过程进行验证。研究发现:间断平衡框架与中国的政策变迁规律基本吻合,但基于西方政策实践的间断平衡框架在解释中国政策问题时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在决策机制层面,中国官方权威决策系统主导型与非官方决策系统参与型相结合的政策运行机制,有别于西方子系统政治与宏观政治互动型的运作模式;在决策的影响要素层面,中国社会组织、民众等行动者的参与也同西方利益集团和第三方议事机构的动议存在显著差异,具有明显的中国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间断平衡框架的矫正意见,以期促进间断平衡框架的本土化,增强其在中国政策语境下的解释效力。

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农村韧性研究进展与展望 下载:15 浏览:134

陈轶1 李金花2 叶志聪1 刘辉1 《中国城镇》 2019年10期

摘要:
乡村振兴是推进城乡融合和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在面临全球化和城镇化进程中不确定事件冲击时,韧性视角成为研究农村发展的必要理论基础。文章梳理了国内外有关农村韧性的相关文献,国外已有研究内容偏向农村生计和气候变化,研究方法注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研究对象偏向农户,农村韧性指标构建上具有可比性、可量化的特点。国内研究刚刚起步,需要进一步明确研究对象,注重农村韧性研究的地方性、阶段性及多尺度性。

上市公司社会网络位置与研发效率研究——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方法 下载:65 浏览:355

陈伟1 魏轩1 李金秋1 冯志军1,2 《当代管理》 2020年9期

摘要:
本研究主要关注企业所嵌入的社会网络环境对企业研发效率的短期和长期影响,以及我国上市公司实际研发效率评价问题。很多企业都在研发活动中有意识地通过企业社会网络开发自己的外部知识资源,但当前的研究在社会网络对研发效率的影响方向上,存在一定的争议。为了研究处于不同社会网络位置的企业研发效率受到的影响,本文构建了我国上市公司的二模社会网络模型,并采用网络中的178家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结合其研发投入产出数据建立了同时考虑网络位置时滞和投入产出时滞的三阶段DEA模型。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社会网络位置对上市企业的研发效率有显著的影响,但社会网络位置的不同方面对研发效率具有不同的影响,企业拥有的社会网络连接的数量指标(如点度、结构洞比重)对研发效率主要形成短期的影响,企业在社会网络中与其他节点之间的密切度指标(如接近度、中介中心性)则对研发效率有长期影响;并且不同性质的上市公司所处的社会网络位置对研发效率的影响有所不同。最后本文结合现有的理论对实证结果做出了总结。

关系质量视角下移动虚拟社区治理对组织公民行为影响研究——以知识型移动虚拟社区为例 下载:20 浏览:217

迟铭1 毕新华1 李金秋2 李传云2 《当代管理》 2020年3期

摘要:
从关系质量视角出发,探索移动虚拟社区治理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机理。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移动虚拟社区的特点,提出移动虚拟社区治理的内涵和构成要素。构建以成员-平台关系质量和成员-成员关系质量为中介变量的移动虚拟社区治理对组织公民行为影响的理论模型,利用结构方程和Bootstrap法对模型进行验证。通过对知识型移动虚拟社区用户的调查,结果显示:社区构建与成员嵌入对成员-平台关系质量与成员-成员关系质量都有显著影响,而社区监管和信息保护却只对成员-成员关系质量有显著影响;成员-平台关系质量与成员-成员关系质量对组织公民行为均具有显著影响,但成员-成员关系质量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更大;移动虚拟社区治理能够通过成员-成员关系质量和部分通过成员-平台关系质量对组织公民行为产生正向影响。

基于生态效益定量分析的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技术经济评价 下载:72 浏览:465

杨桦楠1 李金路1 高柳威2 李伟超1 赵廷宁2 冀晓东2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0年5期

摘要:
随着生态防护技术在公路边坡的广泛应用,生态护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由于对生态护坡缺乏系统的经济评价体系,其价值及优势没能更直观地体现出来,影响了边坡生态防护技术的进一步推广。从生态效益的角度对生态边坡带来的经济效益进行量化,分别以吸收CO2释放O2、吸收SO2、滞尘、涵养水源、景观提升等方面的价值估算,结合工程原材料制作释放CO2造成的污染,并考虑工程的建设成本和维护成本,对生态护坡进行经济评价,利用经济学基本原理,提出具体的定量估算方法。实例分析表明,当条件适合时,生态护坡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不同形式的生态护坡模式之间经济效益存在差别。

棒材冷床对齐装置的维护优化 下载:69 浏览:375

李金收 《冶金技术》 2018年10期

摘要:
对冷床对齐装置的工作状况和原理进行了介绍,并对设备维护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跟踪,从而提出针对该设备的优化方法,解决维护过程的实际问题。

无碳钢包砖在汉钢公司的应用实践 下载:45 浏览:364

李金科 曹振民 《冶金技术》 2018年7期

摘要:
主要讲述了汉钢公司炼钢厂将150 t钢包砖由镁碳质改选为无碳质,并采用综合砌筑的方式。经过两年多的生产实践,取得良好的使用效果,平均包龄提高了约90炉,最高达200炉次,完全可以满足于含碳量要求不太严格的钢种。无碳钢包砖的应用不仅降低了吨钢耐材、煤气成本,而且为新钢种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滴灌带布置方式与灌水定额对土壤性状及棉花产量影响 下载:55 浏览:497

黄真真1,2 刘广明2 李金彪1 陈金林1 冯文瀚1 田胜营1 王雨1 《土壤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通过田间灌溉试验系统地分析了不同滴灌灌水定额和滴灌带毛管布置方式对土壤性状与棉花产量的影响,旨在筛选出一种适宜新疆北疆棉田棉花栽培的滴灌灌水模式。滴灌灌溉田间试验以棉花品种"ND203"为供试作物,采用当前新疆普遍应用的2种典型滴灌带毛管布置方式(一膜两管六行和一膜三管六行)和3种滴灌灌水定额(常规灌水量,节水15%和节水30%灌水量)进行。结果表明:在滴灌灌水定额相同的条件下,与一膜两管六行相比,一膜三管六行滴灌毛管布置方式淋洗棉花行间0~40 cm土层土壤盐分效果最优,棉花产量增加4%~11%;在滴灌带毛管布置模式相同条件下,灌水定额越大,棉花行间0~40 cm土层土壤总孔隙度越大、容重越小、持水能力越强,棉花单株成铃数越多。因此,可以认为一膜三管六行滴灌带毛管布置方式与节水15%灌水定额(全生育期灌溉定额为3434 m3hm-2)相组合,棉花产量达到最高(6078 kg hm-2),是北疆棉田棉花栽培节水灌溉的首选。

肥料及增效剂对黑土无机氮水解酶和大豆产量影响研究 下载:331 浏览:253

周祎1 杨彦明1 郑海春2 刘景辉1 张博文1 李金龙3 刘靖煜1 《土壤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研究设化肥(CK,掺混肥200 kg hm-2)、无肥(WF,掺混肥0 kg hm-2)、化肥+增效剂(HZ,CK+增效剂20 kg hm-2)、秸秆+有机肥+化肥(JYH,秸秆7500 kg hm-2+有机肥30000 kg hm-2+CK)、秸秆+有机肥+化肥+增效剂(JYHZ,JYH+增效剂20 kg hm-2)5个处理,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秸秆、有机肥、化肥及增效剂对黑土含水量、无机氮含量、水解酶活性、大豆产量及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1)大豆苗期(VE)持续干旱、分枝期(V6)持续降雨条件下,各处理对0~2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未产生显著影响,但JYH、JYHZ处理可导致20~4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显著增加;大豆盛花期(R2)至成熟期(R8),WF、HZ处理0~2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显著高于JYH、JYHZ处理,秸秆、有机肥处理在保持表土水分方面劣势明显。(2)大豆生育前期(VE、V6、R2)CK、WF、HZ处理NH4+-N高于JYH、JYHZ处理,而R8期JYH、JYHZ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VE至R8期,秸秆、有机肥处理可显著提高土壤NO3--N含量,增效剂可不同程度降低土壤NO3--N含量。(3)V6期,JYH、JYHZ处理0~40 cm土层土壤脲酶活性显著高于CK、WF、HZ,配施增效剂可显著提高大豆V6期脲酶活性,提高氮素利用效率;增效剂处理可显著提高鼓粒期、成熟期土壤蔗糖酶活性;秸秆、有机肥处理可提高大豆生育后期土壤蔗糖酶活性。(4)JYH、JYHZ处理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较CK提高4.72%、3.78%和6.08%、4.72%,生物产量与总荚数、总粒数、茎节数、株高呈负相关,但不显著。该研究为改善黑土耕层结构、降低农田化肥面源污染风险提供了科学依据。

公共交通对城市群发展的影响研究进展述评——基于集聚经济视角 下载:53 浏览:377

李金培1,2 徐丽群1 姚迪1,2 毛燕武2 《管理与科学》 2018年1期

摘要:
在阐释城市群、公共交通和集聚经济内涵以及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从经济增长角度对近年来国外相关实证研究进行梳理,发现公共交通主要通过劳动力集聚效应、产业集聚效应和知识溢出效应三个路径影响城市群集聚经济,并进而推动城市群发展。最后,结合该领域国外当前研究进展和国内研究现状,指出未来研究方向。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