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理财产品的可信赖感设计研究 下载:45 浏览:372

李志宇 刘永翔 《中国设计》 2018年10期

摘要:
可信赖感是理财产品用户体验的关键。文章分析了可信赖感的需求层次属性总结了人的信任形成影响因素,并且结合两者,从用户体验不同层次出发,总结了在交互设计、视觉设计、内容和功能安排等层面的可信赖感设计方法。

基于感性工学的电子商务APP交互设计的研究 下载:78 浏览:440

刘欣悦 刘永翔 《中国设计》 2018年6期

摘要:
随着电子商务迅速发展,在技术趋同化的背景下,提高用户体验满意度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通过分析感性工学与交互设计理论及方法的共同目标,以感性工学结合交互设计诠释优化电商App的用户体验,提高电商APP与用户之间的黏性。

中职班主任培训困境与对策研究 下载:28 浏览:311

朱赛荣1 周维红2 《中国职业教育》 2020年8期

摘要:
针对中职班主任工作的繁杂性、高压性、反复性以及塑造性特点,中职班主任培训能够为其提供整合归类之便、疏导抗压之法、规律可循之道与教育培养之力。然而,在实践过程中,中职班主任培训却存在动机不足、时间短缺、考核偏颇、体制缺失等问题。因此,应凸显内容特色,需求化定位培训;聚焦目标群体,针对化精准培训;侧重诊断评价,过程化持续培训;健全运行机制,体系化系统培训。

金属硼氢化物基固态储氢体系 下载:28 浏览:309

顾婷婷1,2 顾坚1,2 张喻3 任华1,2 《应用化学学报》 2020年6期

摘要:
氢气储存仍是制约氢经济推行的关键问题,开发一种高效、安全的储氢技术仍面临着巨大挑战。近年来,利用固态氢化物的化学吸附储氢技术由于可靠、结构紧密和高储氢容量的特点,被视为最有潜力的储氢手段之一。在众多固态氢化物储氢材料中,金属硼氢化物由于其极高的重量和体积储氢密度而备受关注。然而,金属硼氢化物热力学稳定,动力学缓慢,导致其吸/放氢温度高、速率慢、可逆性及循环稳定性差。本文从替代、复合、掺杂、纳米结构限域及相应的反应机理等角度总结了金属硼氢化物储氢材料的最新改性研究和应用,并提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应对策,同时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含硅功能化聚烯烃:合成及应用 下载:30 浏览:306

张勇杰1 樊明帅1 李晓佩2 李化毅3 王书唯1 祝文亲4 《应用化学学报》 2020年1期

摘要:
聚烯烃功能化改性是获得高性价比新材料的有效途径。含硅功能化聚烯烃(SFPO)是聚烯烃分子结构中含有机硅功能基团或有机硅聚合物链段的一类功能化聚烯烃的统称。由于有机硅功能基团及有机硅聚合物特殊的理化性质,SFPO通常具有丰富反应性或优异性能,成为一类有代表性的功能化聚烯烃。SFPO可以作为反应性中间体,用于制备具有复杂拓扑结构的功能化聚烯烃(如星型聚合物、梳型聚合物、接枝共聚物)或聚烯烃共价键接枝改性纳米材料; SFPO还可作为功能性添加剂(如增容剂、加工助剂,表面改性剂),用于开发聚烯烃新材料。近年来,研究人员在含硅功能化聚烯烃研究领域取得了系列进展,本文旨在对相关工作进行系统总结,以期引起同行注意并促进相关研究深入发展。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处理蓝莓鲜果模拟运输及货架品质的评价 下载:72 浏览:487

马超1,2 曹森2 龙晓波3 吉宁2 杨秀钟4 麻开芝1 马立志2 王瑞2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18年4期

摘要:
为探究不同处理对蓝莓采后模拟运输及货架品质的影响。以"粉蓝"蓝莓为研究对象,将蓝莓鲜果、保鲜剂和蓄冷剂装入泡沫箱,以100 km/h的速度置于35℃外环境中模拟运输72 h后开箱,转移至4℃生化培养箱,每隔48 h测定果实生理指标和营养品质,并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MCP处理组能够有效地延缓蓝莓鲜果货架期间硬度下降及果胶酶活性、呼吸强度、乙烯生成速率的上升,但与20 mg/g乙烯吸附剂处理无显著性(p>0.05)差异,而20 mg/g乙烯吸附剂处理在抑制腐烂率、过氧化物酶活性、固酸比上升及延缓花色苷、总酚、Vc下降方面表现良好,且与各组相比呈现显著(p<0.05)差异。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货架192 h时,各组综合得分关系为:20 mg/g乙烯吸附剂处理>1μL/L 1-MCP>10 mg/g乙烯吸附剂处理>对照组。因此,采用"20 mg/g乙烯吸附剂+蓄冷剂+PET贝壳盒"处理能够更好地维持模拟运输及货架期内蓝莓鲜果品质。

钠离子电池用碳负极材料研究进展 下载:58 浏览:413

张思伟1 张俊1 吴思达1 吕伟1 康飞宇1 杨全红1,2 《应用化学学报》 2019年11期

摘要:
相较于目前主流的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成本相对较低,因而有望在未来大规模储能系统中获得重要应用,然而其实用化进程仍受制于缺少合适的正负极材料,特别是性能优异且实用化的负极材料.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具有相似的工作原理,但钠离子和锂离子在碳负极材料中的储存行为却有着很大的不同.总体而言,碳材料仍是目前最有望促进钠离子电池实用化的关键负极材料.本文系统总结并分析了目前已有碳材料中钠离子的储存机制,对负极材料的设计思路和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着重阐述了商用化碳分子筛在钠离子电池中的实用化前景.最后,本文对钠离子电池中碳负极材料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有机硅合成新方法 下载:55 浏览:418

王灯旭1,2 曹金风2 韩栋栋2 李文思2 冯圣玉1,2 《应用化学学报》 2019年2期

摘要:
有机硅材料作为一类具有独特优异性能的新材料,已成为化学和材料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机硅合成的新方法,主要包括炔基-叠氮环加成反应、巯基-双键反应和胺-烯迈克尔加成反应等,重点介绍各种合成方法的优势及在制备新型功能化的有机硅化合物、有机硅聚合物及有机硅弹性体等中的应用,并对未来有机硅合成方法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卫星用蜂窝板定位基板搭接工艺方法研究 下载:15 浏览:150

杨亚辉1,2 李玲1,2 孔垂千1,2 李宗周1,2 沈辉1,2 孙海军1,2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18年10期

摘要:
针对卫星蜂窝板定位基板拼缝处两侧孔间距超差的问题,研究了蜂窝板定位基板搭接的工艺方法。经过分析发现,导致拼缝两侧孔间距超差最直接的原因是工装板拼缝间隙变大,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螺钉拧入的紧固程度不够、搬运中的振动过大以及定位基板的锥形沉孔深度过大易磨损。本文提出三种新的定位基板搭接工艺方法,并进行对比试验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凸台围条和钢搭接板结合的搭接方法效果最好,能大幅提高定位基板拼缝两侧孔距的尺寸精度和搭接稳定性,保证卫星蜂窝板设计精度要求。

齿轮钢22CrMoH多用炉热处理工艺改进 下载:56 浏览:443

于永波 《冶金学报》 2020年10期

摘要:
通过对齿轮钢22CrMoH多用炉热处理工艺进行改进:强渗阶段碳势为1.15%、温度为930℃,扩散阶段碳势为0.8%、温度为920℃,淬火温度为850℃,回火温度为200℃,最终硬度可达63-66HRC,完全可以满足技术要求。

铅酸电池负极添加剂的研究进展 下载:78 浏览:407

李宵波1,2 张盼盼1,2 何亚鹏1,2 黄惠1,2,3 郭忠诚1,2,3 《新材料》 2020年10期

摘要:
近年来,环境污染与化石能源日益匮乏,使得储能设备不断发展更新。电池作为新型储能设备在能源供给方面占有一定的优势。目前二次电池市场中使用最广泛的主要还是锂离子电池及铅酸电池。锂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体积小等优点,有超越铅酸电池的趋势,但因低温容量衰减严重、高温易爆炸等缺点导致其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而铅酸电池具有使用温度范围较宽、安全可靠以及售价低廉等优势,在工业使用方面更具有普遍性。铅酸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失效问题。目前铅酸电池失效模式主要起源于正负极早期容量损失、板栅腐蚀以及负极硫酸盐化等。作为混合动力汽车常用的动力来源,铅酸电池需在高倍率放电部分荷电状态(HRPSoC)下运行,此时,决定电池寿命的主要因素是负极是否失效。负极失效使得电池性能急剧下降、寿命缩短,而铅酸电池负极添加剂能够在不同程度上解决负极失效问题。本文对铅酸电池常用的负极添加剂的研究发展概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对其进行了展望。铅酸电池负极添加剂主要包括碳材料、导电聚合物、无机或金属氧化物等,可以提高电池负极活性物质(NAM)的利用率,改善大电流放电、低温充放电、快速充电等性能。同时碳、聚苯胺、无机或金属氧化物等材料的加入能够分担铅酸电池负极的部分充电电流,减缓大电流对负极的冲击、抑制负极铅硫酸盐化、提高电池高倍率放电部分荷电状态循环寿命、降低负极放电深度、升高电池析氢电位、降低电池失水。

二维光子晶体 下载:90 浏览:499

陈诚1,2 董志强1 陈昊文1 陈杨1 朱志刚1,2 施惟恒1,3 《应用化学学报》 2018年10期

摘要:
光子晶体是一种介电常数周期变化的功能材料,其基本特征是具有光子带隙。光子晶体理论诞生已三十年,基于理论及实验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成绩。当所制备的光子带隙与光波的波长相当时,光子晶体材料抑制光子在一定频段内的传播。由于在光学、电学、热学、磁学等方面均有优良特性和潜在应用,光子晶体作为一种新型材料也越来越受到科研人员的青睐。不论在可加工性方面还是在传播特性方面,二维光子晶体的优势正逐渐体现出来。本文重点阐述二维光子晶体的研究进展,分别介绍了二维光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能特点以及近年来发展出的新型制备方法,如自组装法、刻蚀法、多光束干涉法等,并着重列举其在传感器、波导、光纤、太赫兹技术等领域的发展现状,表明二维光子晶体作为超材料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最后,本文对二维光子晶体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用于超级电容器电极的柚子皮/聚苯胺原位复合碳化材料 下载:88 浏览:434

杜伟 王小宁 鞠翔宇 孙学勤 《新材料》 2019年6期

摘要:
超级电容器作为一种新兴储能设备,具有充电速度快、功率密度高、使用寿命长、工作温度范围广且绿色环保等优点,弥补了以锂电池为代表的传统化学电池和其他普通电容器在生产使用方面的不足。本工作以生活废弃物柚子皮为碳源,利用生物质热解炭化技术,在氮气保护下高温碳化柚子皮得到活性炭材料,然后采用最优质量比1∶1原位聚合制备活性炭/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经高温再碳化获得活性炭材料,并将获得的活性炭材料制成电极,研究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活性炭/聚苯胺复合材料经碳化后获得的活性炭材料比电容量可达358 F/g,电极经过2 000次的充放电循环后,电容量仍可保持初始值的95%,具有优良的循环稳定性。

喷射成形工艺参数对沉积坯质量的影响 下载:89 浏览:479

卢林1 吴文恒1 龙倩蕾1 张亮1 张济山2 《新材料》 2019年6期

摘要:
影响喷射成形沉积坯质量的参数众多,除材料本身特性参数外,制备工艺是决定沉积坯质量优劣的关键参数。本实验主要从沉积坯的外形、孔隙率、微观组织三个方面研究喷射成形过热度、雾化压力两个关键工艺参数对M3型高速钢沉积坯质量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过热度和雾化压力对沉积坯外形、孔隙率及微观组织的影响显著。过热度降低或雾化压力提高,沉积坯组织都将得到细化。过热度增大,沉积坯底部孔隙率降低,而边缘、表面、心部区域孔隙率先减小后增大。雾化压力提高,沉积坯底部、边缘、表面区域的孔隙率增大,而心部区域孔隙率先减小后增大。在过热度为160~180℃,雾化压力为0.45~0.50 MPa的条件下,单喷嘴雾化系统可获得外形优良、心部孔隙率低于4%、组织均匀细小的M3型高速钢沉积坯。

苍白杆菌核糖-5-磷酸异构酶B基因的克隆及表达 下载:84 浏览:485

沈敏 姚雪梅 张孝峰 李良智 胡翠英 鞠鑫 《生物技术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将新筛选出的苍白杆菌菌株中的核糖-5-磷酸异构酶B(Rpi B)克隆到大肠杆菌中进行异源表达优化。[方法]以苍白杆菌菌株基因组为模板PCR扩增Rpi B基因,经酶切连接表达载体p ET-28a后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DE3)中,利用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IPTG)进行诱导表达及优化,利用SDS-PAGE分析表达情况。通过LC-MS-MS验证重组酶活性。[结果]SDS-PAGE分析表明,核糖-5-磷酸酶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可溶性蛋白,分子量在19 k Da左右。优化结果表明在16℃下需要IPTG诱导20 h后蛋白表达量最多。重组粗酶液在30℃下转化L-鼠李糖为L-鼠李酮糖,转化率为19%。[结论]成功克隆并表达出来源于苍白杆菌的Rpi B酶,它对其非天然底物糖L-鼠李糖表现出了异构酶活性。

微创介入全降解血管支架和心脏瓣膜国内外研发现状与研究前沿 下载:89 浏览:467

杨立 罗日方 雷洋 王云兵 《新材料》 2019年1期

摘要:
心血管疾病是世界范围内的头号健康杀手。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近3亿人,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约300万人/年,占所有疾病致死总人数45%。临床主要心血管疾病是冠心病和心脏瓣膜疾病。目前,微创介入治疗因风险小、手术时间快、创伤小、恢复快,已成为心血管疾病治疗最为有效的手段和主流趋势。因此,心血管微创介入材料与器械已成为心血管疾病治疗领域研究的热点。随着全球医疗器械市场稳健快速发展,心血管器械已成为医疗器械行业中仅次于体外诊断的第二大市场。心血管介入医疗器械领域的两个市场前景广阔的代表性产品是全降解血管支架和经导管心脏瓣膜。全降解支架克服了传统支架植入后长期存留在血管中会引起潜在的慢性炎症、晚期血栓及需长期进行抗血小板治疗等问题,已成为当下心血管植介入领域的研究热点及焦点。全降解血管支架根据材料的不同可分为全降解聚合物血管支架与全降解金属血管支架。因采用的材料性能各异,支架的制备方式也大有不同。近10多年来,微创介入式生物瓣膜产品研发取得了快速发展。相关国产产品自2017年起已获得CFDA批准上市并在临床上大规模应用。然而现有的生物瓣膜仍然存在使用寿命较短、适用人群受限、置入准备过程繁琐、无法紧急应用导致的各类手术风险等不足,因此,研发具有更加优良的抗钙化、防周漏、可预装等性能的瓣膜已成为当前微创介入瓣膜研究的趋势与前沿。本文详细总结了心血管介入医疗器械领域的两个代表性产品(全降解血管支架和经导管心脏瓣膜)的国内外研发现状及研究前沿,并讨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难题和解决思路。最后展望了未来该领域的研究方向及前景,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借鉴与参考。

高碳13Cr油套管的挤压生产及其条带状组织的控制 下载:78 浏览:495

刘宇 侯利锋 《冶金学报》 2018年4期

摘要:
介绍了一种在API5CT L80-13Cr基础上提高强度的油井管产品,并对这种油井管组织中产生的条带状组织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较好的解决措施。

金属非对称循环下的匀变速加载问题 下载:86 浏览:476

肖敏1 罗迎社1,2 司家勇3 刘秀波1,2 《新材料》 2018年11期

摘要:
由损伤力学理论可知,疲劳是由材料内部的损伤演化导致的,但其损伤演化的机理并不清楚。为此,我们将高分子物理中断裂的分子理论推广应用于金属的疲劳损伤,认为金属的断裂是一个松驰过程,宏观断裂是微观原子键断裂热活化的结果。以Q235钢为例,在CMT5105万能电子试验机上进行拉压非对称循环疲劳试验。从原子键离解的视角出发并结合试验数据,讨论并推算诸多因素影响下匀、变速加载时非对称循环疲劳损伤演化律的具体形式。再将速率作为重点考虑因素提出了新的疲劳损伤演化律,分别讨论了匀、变速情况下损伤演化律的基本形式,并对速率相关参数因子进行了修正。结果表明,新的疲劳损伤演化律形式简单、参数少、应用广泛且与试验结果贴合较好。

液滴模板法制备颗粒材料过程中介尺度结构调控的研究进展 下载:90 浏览:500

汪伟 谢锐 巨晓洁 刘壮 褚良银 《应用化学学报》 2018年2期

摘要:
以液滴模板法来制备颗粒材料,可通过对液滴以及颗粒界面介尺度结构的形成与反应的定向调控来实现对固体颗粒功能材料的高效制备和性能强化。深入研究液滴和固体颗粒界面介尺度结构与反应-扩散过程的相互关系及其定向调控规律,揭示反应与扩散过程的机制及其耦合,对于实现反应过程强化与理性调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介绍了液滴模板法制备颗粒材料过程中的介尺度结构调控的研究新进展,着重介绍了界面两亲分子聚集态介尺度结构对液滴形貌的定向调控及对液滴稳定性的影响、以及液滴界面传递与反应对颗粒材料介尺度结构的定向调控,以期为液滴模板法合成颗粒材料的反应过程强化与理性调控提供科学指导。

高频激光脉宽对原子光电子发射谱的影响 下载:52 浏览:407

郭晶1,2 郭福明1,2 陈基根3 杨玉军1,2 《现代物理学报》 2019年11期

摘要:
采用广义含时伪谱方法数值求解原子在激光脉冲作用下的动量空间含时薛定谔方程,研究了高频激光脉宽对原子光电子发射谱的影响.数值模拟表明,随着激光脉冲宽度的增加,光电子谱干涉结构的振荡幅值逐渐减小,其最大峰值的强度和位置取决于产生有效电离的最大即时强度.通过分析光电子谱的变化规律能进一步加深对高频强场电离产生的动力学干涉效应的理解.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