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蒙古栎韧皮部萃取液的化学成分分析 下载:57 浏览:405

鹿永斌1 程彬2 陈思羽2 徐蕾3 郭春英4 朱春英5 徐晶6 张然7 《林业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本文应用GC-MS对蒙古栎韧皮部萃取液进行分析,确定其含有29种化学成分,包含醇、醛、酸、酚、酯、烷类等,以期发现其中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为防治蒙古栎的干部害虫打下基础。

基于数字高程的林地小班坡向、坡度级、海拔因子更新 下载:55 浏览:380

于浩然1 张骁1 张雪莹1 巩佳琪1 李长华2 《林业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本文利用数字高程数据构建了TIN数字高程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利用ArcGis软件构建了林地坡向、坡度级及海拔因子图层,最后利用空间连接工具对林地小班与各立地因子进行空间连接,生成具有相应立地因子字段的林地小班数据库矢量图层。

黄檗药材林培育技术 下载:53 浏览:376

付晓霞1 王桂凤2 任宣百3 陈玲1 魏松艳1 刘冰1 李继平1 崔铁花1 王国胜4 暴峰1 《林业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本文论述了黄檗的播种育苗技术及造林技术,以满足黄檗在医药市场的需求。并对黄檗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吉林省品种杨品种(系)抗虫性评价研究 下载:57 浏览:383

赵天生1 李鹏辉2 王新天2 郭志新2 陆志民3 冯博3 高方连4 陈建军3 《林业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对参试的品种杨88个品种(系)苗期和幼龄期的抗虫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抗白杨透翅蛾的品种(系)为白城5号杨、白林3号杨、白林2号杨,是品种杨杂交育种较理想的抗白杨透翅蛾亲本;抗青杨天牛的品种(系)为白林2号杨、白城41号杨、迎春5号杨、格尔里杨、107号杨、中黑防2号杨、88-04杨、吉林加拿大杨、白城1号杨、晚花杨、加雌杨、健杨、白城2号杨、88-13杨、摩里柏林杨、81-10杨、白林3号杨、5号杨、小×钻杨,是品种杨杂交育种较理想的抗青杨天牛亲本。

森林认证发展现状、效益及建议 下载:53 浏览:372

李晟1 牟延惠2 山昌林3 齐桂红4 杨有和5 李欣儒1 孙守意1 张丽敏1 《林业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本文介绍了森林认证的概念、森林认证发展现状及效益,对我国森林认证典型案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吉林省推广森林认证的建议。

奥维互动地图在征占林地勘察设计中的应用 下载:53 浏览:376

刘超 郭佳忱 张骁 张雪莹 吕雪燕 刘剑 《林业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本文对奥维互动地图软件的功能进行了总结,并对软件的应用行业进行了概述。从矢量图层准备、图层添加与配准、勘察设计的前期准备工作以及外业勘察等方面,介绍了奥维互动地图在征占林地勘察设计中的应用。

阻燃中密度纤维板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下载:51 浏览:383

钱雪1 孙伟2 魏松艳2 《林业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本文对国内外阻燃中密度纤维板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重点探讨了硅藻土合理开发及其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情况,对环保阻燃纤维板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淹水胁迫对花楸树苗生理指标及叶片荧光特性的影响 下载:51 浏览:375

梁启1 王泽军1 林宝庆2 李成铭3 《林业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本文以2年生花楸树苗为研究对象,在正常管理的盆栽条件下采用"双套盆法"模拟淹水胁迫,研究淹水条件下花楸树苗抗氧化生理指标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年生花楸树苗叶片抗氧化生理指标和各叶绿素荧光参数受淹水影响较为显著,随着淹水胁迫加深,花楸树苗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丙二醛(MDA)含量随着淹水胁迫加深,呈现出逐渐上升趋势;叶片初始荧光(F_o)呈上升趋势,最大荧光(Fm)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变化趋势,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PSⅡ潜在光化学活性(Fv/F_o)均呈下降变化趋势。

ArcGIS软件在征占林地可行性报告图件制作中的应用 下载:59 浏览:377

李晓宁1 陈宝灵1 钱雪2 《林业研究》 2019年10期

摘要:
本文从栅格图像配准、矢量数据建立和编辑、地图布局设计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征占林地可行性报告中图件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植物凋落物分解研究进展 下载:51 浏览:372

梁东1 王一新2 马强3 董慧1 巩佳琦1 孙运1 《林业研究》 2019年10期

摘要:
本文综述了植物凋落物分解研究方法及其影响因素。从操作上来说,网袋法和小容器法更好一些;从科学严谨角度来说,同位素法更胜一筹。森林凋落物的分解主要受气候因子、凋落物性质和生物因子的影响,总体上各因素的作用大小为气候因子>凋落物性质>生物因子。

壳聚糖/阿拉伯胶豚草提取物微胶囊剂的制备 下载:59 浏览:375

包颖1 山昌林1 鞠锋2 《林业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本文采用微胶囊化技术,以豚草提取物为囊芯材料,壳聚糖和阿拉伯胶的聚合物为囊皮材料,制作壳聚糖/阿拉伯胶豚草提取物微胶囊剂,结果表明:制备的壳聚糖/阿拉伯胶豚草提取物微胶囊剂表面光滑、形状规则、大小均匀、排列有序、杂质极少;豚草提取物易降解流失,而壳聚糖/阿拉伯胶豚草提取物微胶囊的囊皮材料起到缓慢释放和保护的作用,药效更加持久、稳定。

吉林市松花湖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研究 下载:59 浏览:380

赵丹 《林业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通过对吉林市松花湖自然保护区植被的实地考察和标本采集鉴定,对本区的植物种类组成、分布区类型和区系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松花湖自然保护区有维管束植物植物79科255属398种,其中,蕨类植物共10科13属14种,裸子植物共1科3属5种,被子植物共68科239属379种。该地区植被类型多样,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在对维管束植物分布区类型的分析表明,本区在科级水平上有6个分布区类型和3个变型,在属级水平上有12个分布区类型和7个变型。植物区系呈温带性质,各类温带分布类型共155属,其中北温带分布97属,是本区植物区系的主要组成成分。

紫椴种质资源原地保存林营建技术 下载:55 浏览:379

陈欣1 刘敏1 贾志斌1 由云生2 《林业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本文从紫椴林分因子调查、保存林分区划分等方面介绍了紫椴种质资源原地保存林营建技术。

基于动态监测工作的森林资源管理问题分析 下载:51 浏览:365

胡胜云1 曹蓉芬1 孙中元2 周珊3 《林业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本文基于山东省烟台市2016年森林资源动态监测工作,提出森林资源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林地和林种等概念界定、非林地造林管理及调查、森林资源档案管理、"一张图"应用和细则解读及地信软件应用等主要问题。并提出四方面建议与对策,一是落实林地管理属性,加强公益林资源保护,确保生态红线安全;二是加强对经济林、非林地林木资源等长期监测,确保森林覆盖率;三是提高森林资源档案意识,加强林地"一张图"应用;四是加强对林业资源监测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

乡土植物如何在城市园林景观中发挥综合功能的思考 下载:12 浏览:373

高峰 《低碳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乡土植物的合理运用可以更好地展示城市园林的地域特色,提升园林绿化的综合功能,本文主要探究乡土植物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发挥的主要作用,并提出了乡土植物有效应用于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策略。

新形势下林业勘察设计存在的问题与工作要点探析 下载:155 浏览:1697

文继祖 《林业研究》 2022年10期

摘要:
当前我国尤为重视生态保护,而这也是对于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开采和利用的一种新的挑战,在现如今新形势下,林业勘察的主要任务就是对现在我国的林业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对森林进行有效的勘探和布局,为今后对森林进行针对性保护和开发提供便利。我国国土面积巨大,幅员辽阔,林业资源非常丰富,而且分布在我国各个地域,森林资源多样化也给林业勘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基于这层背景执行器,我们开始研究新形势下的林业勘探问题。为此,文章论述了新形势下林业勘察设计问题,并分析了工作要点,希望对同行人士有所参考和借鉴,进而更好的为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助力。

信息化技术对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的影响 下载:183 浏览:2121

贾文博 《林业研究》 2021年12期

摘要: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在推进林业管理现代化和提高林业资源利用率方面有着重要作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促进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目标达成,信息化技术对这项工作的开展产生了积极影响,能够实现测量定位准确、合理划分边界、规范林业调查和监测林地病虫害,要想强化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水平,还需要提高人才综合素质和积极发展信息技术,有利于林业产业的现代化发展建设。

无人机技术在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中的运用 下载:176 浏览:2327

贾文博 《林业研究》 2021年12期

摘要: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流程复杂,不仅包括森林防火、病虫害、资源分布情况的调查及管理工作,还需要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情况,制定人工造林工作计划。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合理引进现代化技术及设备。比如,无人机技术在目前的应用价值就比较高。因此,本文从基础的林业调查规划工作中,分析了无人机的应用优势,介绍了相关技术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新材料应用与现代建筑结构技术的创新 下载:200 浏览:2212

董莹 《材料科学研究》 2022年5期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很多新材料被研究和应用到各个行业中,推动了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在现代建筑结构设计和建设中,建筑材料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其能够为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提供多种选择,从而保证建筑结构的施工质量。与传统建筑材料相比,建筑材料种类较多、性能各异,这需要重视材料的使用场景,确保能够正确的使用新材料,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注入活力。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